荣辉
肝脏疾病是一种多发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癌等.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膈下逐瘀汤为主治疗上述疾病,属血瘀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32例病例均为门诊病例,经肝功能检验、B型超声检查确诊为上述疾病病例,脂肪肝病例16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121例,肝硬化病例38例,肝癌病例7例.其中,女性138例,男性194例;年龄大者76岁,小者18岁.
作者:刘红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笔者采用推拿与牵引等非药物治疗.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2例,其中,男13例,女29例,年龄24~61岁,病程1周至10年.其中L4-5、L5-9,推间盘突出5例,同发L3-4、L4-5椎间盘突出2例,同发L3-4、L4-5,L5-9推间盘突出1例.
作者:郑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采用中药鳖甲汤为主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取得了明显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6例均为我科2002年6月~2003年6月的门诊病例,均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彩超确诊为乙肝肝硬化,无合并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及腹腔内感染,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男28例,女10例;年龄45~71岁,平均58岁;对照组38例,男30例,女8例;年龄43~72岁,平均57.5岁.两组病例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杰;谢春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自2001年9月至2004年9月以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52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用我院2001年9月至2004年9月住院患者52例,其中,男29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8.23岁;女23例,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69.18岁.这些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胸痹心悸(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医急症诊疗标准.排除心肌疾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以及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及中毒等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其中,窦性心动过缓19例,窦性停搏3例,Ⅱ°窦房阻滞9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0例,Ⅱ°房室传导阻滞8例,Ⅲ°房室传导阻滞3例,辨证分型:(1)心肾阳虚:主症:胸闷心悸,形寒肢冷;兼症:面色苍白,精神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胖,苔薄白,脉象沉迟或结代.
作者:葛素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高血压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管腔狭窄而阻碍血液流通,是我国脑卒中中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笔者在2003年至2004年两年的时间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沈光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症.祖国医学认为,其形成与肺、脾、胃、肾的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饮食护理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糖尿病患者实施膳食调护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冰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笔者近年来,采用溶栓结合中药的方法治疗AMI,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4例患者均为2001~2004年住院AMI病例,符合WHO制定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溶栓结合中药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溶栓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56.3±12.5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13例,下壁5例,前间壁6例,下壁合正后壁4例.对照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55.8±16.2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10例,下壁6例,前间壁5例,下壁合正后壁5例.两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所有病例符合以下条件:①持续性胸痛≥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②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0.1mv,胸导联>0.2mv;③发病≤12小时;④无溶栓禁忌症[2].
作者:曹守沛;钱春发;金妙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笔者收治小儿先天性斜颈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4~12月.临床表现为小儿头偏向一侧,两侧面颊不对称,患侧胸锁乳突肌紧张挛缩,可触及梭形如橄榄大肿块,质地较硬,随肌肉移动.16例中产钳助产9例,剖腹产3例,无明显原因4例.
作者:王华强;闫大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自1996年3月~2003年12月间,对我院就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经与单纯西药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正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近年来笔者用中药、配合碎石、总攻等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治疗的189例患者,其中,男128例,女61例;年龄在19~65岁之间;189例中19~50岁占159例.其中肾结石26例,输尿管结石163例;结石直径≤0.5厘米者106例,直径为0.6~1.0厘米21例,直径≥1.0厘米62例;合并有肾盂积液者56例.
作者:白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结合目前对老年疾病的预防和临床诊治,就祖国医学对有关老年养生健身独特经验理论,论述如下:1 聚存阴精,护养阳气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结合人体生理来说,阴指物质,阳指功能.
作者:马其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笔者自1998年10月以来,运用六味安消胶囊治疗本病67例,并用西药对照组治疗60例进行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高兴军;李吉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郁证是气机不畅、结聚而不得发越的一类病症,多因情志所伤、气机郁滞而致病.笔者汲取前贤经验,并结合临床实践,喜用对药治疗郁症,疗效满意.现选介如下:
作者:陈世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消渴病心病,亦称糖尿病心脏病,是指糖尿病所并发的心脏病.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微血管病变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和心功能失常等病变.据笔者多年临床经验教训,特提如下证治要点:
作者:王安玉;于淑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自1998年6月至2004年8月采用肠安散(本院制剂)外敷神阙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8例患者均经电子结肠镜或钡剂灌肠检查确诊,符合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订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其中,住院21例,门诊47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26~58岁,平均44.8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3.8年.病变部位:直肠炎8例,直肠乙状结肠炎30例,左半结肠炎18例,右半结肠炎9例,区域性结肠炎1例,全结肠炎2例.
作者:陈玉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紫癜汤(药用阿胶珠、仙鹤草、花生衣、鲁豆衣、侧柏叶、龟板、紫草)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将60例(ITP)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紫癜汤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紫癜汤治疗ITP的疗效满意.
作者:赵仕伟;莫激勤;陈元标;赵永群;赵小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中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近五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郑亚江;王灵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久咳,即慢性迁延性咳嗽,是指3周以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性咳嗽,其治疗常令临床医生棘手,笔者在临床中从肺胃两脏着眼,调胃理肺入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
作者:关秋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于2001年1月~2003年12月,应用自拟培元通淋汤内服外用治疗老年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2例门诊及住院病例,年龄60~70岁,平均年龄65.2岁.诊断参照1985年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且反复发作3次以上.临床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或腰骶部、下腹部坠胀不适,血尿、发热、尿失禁,伴有烦躁、失眠、纳差、严重者坐卧不安、饮水少及劳累后加重或复发,反复抗生素治疗不能控制.实验室检查,中段尿液镜检白细胞≥5个,尿培养(+).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尿路感染.
作者:刘春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川芎平喘合剂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一氧化氮、内皮素及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选用敏感抗生素,常规止咳、祛痰、平喘,心功能不全者加用地高辛或利尿剂.治疗组除按对照组上述方法处理外,加用川芎平喘合剂,两组疗程均为15天.结果:①川芎平喘合剂治疗组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在第8天时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第15天时升高不明显;②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清内皮素含量在第8天及第15天均明显升高(P<0.05;P<0.01);③治疗组肺动脉压下降在第8天时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5天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川芎平喘合剂能调节机体血清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平衡,降低肺动脉高压,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定中;张惠勇;邵长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