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咽清口服液治疗咽部慢性感染200例分析

季凤刚;刘长远

关键词:咽清口服液, 咽部慢性感染, 疗效观察
摘要:咽部慢性感染主要指慢性咽炎、扁桃腺炎、喉炎,多由急性感染后失治或误治迁延不愈而成,患者往往长时间使用多种抗菌素不效.针对这种状况,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研制成咽清口服液治疗本病,经临床观察200例,获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从肝论治糖尿病伴精神障碍浅探

    糖尿病作为一种当今世界的流行病、常见病,其患病率正在逐步上升,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的又一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因此我们在长期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在解除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针对其伴发的精神障碍的不同形式,在心理疏导治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从肝论治.在自拟方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素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进展性脑卒中溶栓抗凝治疗47例分析

    目的:探讨溶栓抗凝治疗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起病在24小时内的47例进展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合并有其他脑血管病的病例不在本研究的入选中,结果:两组首次溶栓后均有改善,但两组间无差异,治疗组第4天评分明显减少,病情进展得到控制,且保持到了3周疾病稳定后(P<0.01),对照组3天后仍有增高趋势,结论:溶栓抗凝治疗对进展性脑卒中是有效的、相对完全的,不可忽视溶栓治疗.

    作者:宋长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伴面部痤疮36例

    用中药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伴面部痤疮36例,总有效率86.11%.面部痤疮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中药以内养外调节内分泌并可达到祛除痤疮的效果.

    作者:孙维峰;刘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药制剂外敷治疗输液引起静脉炎探析

    临床上有些病人由于长期应用静脉输液疗法,常易引起静脉炎,特别是从静脉注射抗癌药物,如丝裂霉素、阿霉素等,引起静脉炎更常见.一旦出现静脉炎,血管则变成红色或褐色,呈条索状或局部肿胀疼痛,造成病人痛苦,导致静脉穿刺困难.笔者用自制的中药局部外敷治疗本病,经临床实践疗效满意.

    作者:万淑华;蒋春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百令胶囊治疗肺肾两虚证慢性阻塞性肺病50例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治疗证属肺肾两虚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意义.方法:100例肺肾两虚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配A、B两组,每组50例,A组予口服百令胶囊,B组口服金水宝胶囊.结果:A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3例(26%),有效34例(68%),显效率26%,总有效率94%.B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3例(6%),有效43例(86%),显效率6%,总有效率92%.结论:百令胶囊治疗中医证属肺肾两虚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

    作者:吴晓晖;徐俭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补骨脂治疗心动过缓11例

    心动过缓为临床常见症状,其原因较多.笔者采用中医辨证,重用中药补骨脂治疗心动过缓取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治疗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大67岁,小38岁,平均52岁.临床症状:本组均以心悸、胸闷、周身乏力而来诊.查: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缓.心率均<60次/分钟;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伴间歇性Ⅰ度房室传导沮滞3例;窦性心动过缓Ⅰ度房室传滞4例;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早2例;窦性心动过缓伴完全性、不完全患右束支传导阻滞各1例.

    作者:周颖;周昕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新的利尿合剂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73例

    自2000年1月~2003年2月,我科试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多巴胺、速尿组成一种新的利尿合剂[1]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傅连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推按运经仪治疗胆石症45例

    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西北地区又是我国胆石症的高发区之一,20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非手术疗法治疗胆石症的途径,创立了总攻、耳压、中药排石等方法,但是这些疗法至今临床效果都难以令人满意.推按运经仪的使用,使非手术疗法的成功率大大增加.现将我科应用推按运经仪治疗胆结石45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骆晓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排石合剂治疗肾输尿管结石500例

    笔者自2000年9月~2003年9月,运用排石合剂治疗肾、输尿管结石500例,获得了满意疗效,兹报告如下:

    作者:王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三七胃痛丸治疗慢性胃炎122例分析

    研究三七胃痛丸治疗慢性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5例均经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根据来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中、西药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口服三七胃痛丸;中药对照组口服胃苏冲剂;西药对照组口服雷尼替丁片,疗程均为4周.观察4周后的临床疗效及1年后的复发率;并观察胃黏膜的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及分类,测定用药后幽门螺杆菌(HP)的清除率,结果:三七胃痛丸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高于中药对照组(P<0.01)和西药对照组(P<0.05);止痛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二个对照组比较,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性(P<0.01,P<0.05);治愈后的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二个对照组(P<0.01);治疗组胃粘膜的肠化检出率,特别是完全型小化生检出率治疗后较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治疗组的HP清除率明显高于中药对照组(P<0.05)和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三七胃痛丸对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高社干;王立东;冯笑山;马宝根;齐义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藿香正气散临证应用浅析

    藿香正气散源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霍乱吐泻,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笔者用其治疗内科多种疾病,疗效满意.现举几例略述之:

    作者:秦化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黄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随着对大黄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黄在急性脑血管病(ACVD)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和广泛,现结合ACVD的生理病理变化,分述大黄在ACVD中的应用如下:

    作者:王白玲;姜诗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药内外合治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0例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方法:选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用西药别嘌呤醇、秋水仙碱常规口服,外用红药气雾剂治疗,治疗组采用痛风汤(院内制剂)口服,并用大黄、冰片外敷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血尿酸、血沉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78.33%,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治疗组显效率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内外合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改善症状,明显降低血尿酸,使痛风性关节炎恢复正常功能.

    作者:雷玉慧;崔忠志;原质;李继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50例

    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机理主要是免疫复合物引起肾脏实质性损害.临床表现可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浮肿、高血压、贫血等.严重者可有发展为慢性功能衰竭.西医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近几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慢性肾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药小梅;郑殿君;于跃飞;牟晓红;荣文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阻肺述要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阻肺),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采用活血化瘀主治收效满意,现予报道如下:1应用活血化瘀的根据中医认为,肺主气而朝百脉,其功能主宣发、输布.肺又为娇脏,不论是外邪犯肺,还是内脏的病变影响到肺,均能使肺的功能失调,造成肺气不利,宣发、输布失职、致肺津失布、停而为痰,痰又作为病邪阻碍肺气,使肺气不通,久之必然导致肺络瘀滞.

    作者:黄文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纂要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也是造成慢性肾衰的常见原因.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均可发生糖尿病肾病,而且其发病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因此,对其发病机理的研究和治疗措施的探索显得十分重要.笔者仅就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陆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述要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炎性关节疾病.近年来中医补肾活血法成为多数医家治疗RA的常法,现综述如下:

    作者:钟秋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沈宝藩教授运用痰瘀同治法经验摭拾

    沈宝藩教授,男,汉族,上海市人.1960年毕业于原上海第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即分配去卫生部在北京中医学院举办的全国第二期西医离职学习班学习中医.

    作者:王晓峰;李鹏;赵永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穿琥宁雾化吸入并用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30例

    笔者于2003年3~12月,对3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采用穿琥宁静脉用药合雾化吸入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100例分析

    消化性溃疡是指消化道管腔内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相接触的部位所发生的边缘整齐的组织缺损,其发生部位包括食管下端、胃、十二指肠、胃和肠吻合术吻合口附近的小肠以及含有胃腺组织的Meckel室.常见的发生部位是十二指肠球部和胃.

    作者:梁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