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桑菊感冒片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

茅纯;郑娟;邹耀华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桑菊感冒片, 绿原酸, 木犀草苷, 3, 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桑菊感冒片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以提高原质量标准.方法:样品用50%甲醇溶液提取,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5 μm,4.6mm×250mm)分离;流动相为0.1%磷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 · min-1;检测波长为348nm.结果: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分别在2.8128~140.6400μg·mL-1、0.9580~47.9023 μg·mL-1、0.9879~ 49.3944 μg·mL-1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1%、100,9%、100.1%;RSD分别为1.5%、1.8%、1.8%(n=9).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准确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桑菊感冒片的质量控制.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参麦注射液中9种皂苷

    目的: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建立同时测定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Re,Rf,Rc,Rd,Rb1,Rb2,Ro和麦冬皂苷D的分析方法.方法:本实验应用Thermo BDS Hypersil C18柱(150 mm×2.1 mm,5μm),柱温30℃.以乙腈(A)-0.02%醋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以电喷雾离子源选择反应监测(SRM)方式正离子模式分别检测离子对m/z 823.5→ 643.75(人参皂苷Rg1),m/z 969.4→789.46(人参皂苷Re),m/z 823.6→371.94(人参皂苷Rf),m/z 1101.7→343.17(人参皂苷Rc),m/z 969.4→789.46(人参皂苷Rd),m/z 1131→371.80(人参皂苷Rb1),m/z 1101.7→343.35(人参皂苷Rb2),m/z 979.7→41.65(人参皂苷Ro);负离子模式检测离子对m/z 889.4→853.67(麦冬皂苷D).结果:本法专属性良好,各成分均能达到有效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人参皂苷Rg1,Re,Rf,Rc,Rd,Rb1,Rb2,Ro和麦冬皂苷D低定量限分别为0.03、0.003、0.3、0.03、0.003、0.03、0.03、5、3 ng·mL-1,回收率均在97.10%~102.14%范围内,重复进样精密度均小于2.63% (RSD).讨论:与文献中报道方法相比,本方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重复性好,可以对参麦注射液中含量差异较大的四类皂苷类成分进行同时定量,能够用于参麦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作者:余健;徐晓珍;顾利强;高海燕;辛艳飞;宣尧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左归丸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

    通过对近5年来有关左归丸的文献检索,对其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此方在心脑血管疾病、生殖系统疾病、骨科疾病等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其作用机制也已在众多实验研究中得到验证.

    作者:郑子安;闻晓婧;潘霏;钟相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针刺促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针刺治疗脑缺血疾病的疗效比较肯定,其机制可通过多种途径来缓解和改善脑缺血带来的损伤,血管新生可能是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脑缺血后血管新生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它受到促进和抑制新血管形成因素的严格调控.综述现有研究,为针刺治疗脑缺血机制的认识开辟新的思路,为治疗性新血管形成用于脑缺血病人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徐晓明;尤艳利;周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于时域分析的心脉同步信号时差图提取方法研究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分析的,通过阈值计算得出单周期信号并计算心电、脉象信号时差值的方法.将中医脉诊信息通过计算机采集得到脉搏数据,对比心电图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同一射血周期内的血液传播时间,并逐点描绘成图.此方法较传统方法具有可定量计算等明显优势,是中医诊断现代化的一种新的方法,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应具有有良好的应用空间和研究价值.

    作者:赵汉青;闻晶;王志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伤寒微旨论》伏气温病证治特色

    韩祗和在《伤寒微旨论》中指出伏气温病的病机为“内伏之阳被寒毒所折于骨髓”,从病因学角度突出外感疾病的温热特性,并创辛凉透表之治则.用药主张辛凉宣透、清解郁阳;辛苦寒并用、表里双解;益气滋阴、扶正解表.其学术思想在温病学萌芽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温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杨丽娜;黄博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证候主症、次症地位在中药临床试验中的体现

    目的:通过回顾3种不同疾病的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中医单项症状痊愈率,确定中医证候的主症、次症在总体疗效评价中的地位.方法:分别选取符合试验入选与排除标准的受试者临床资料,其中医证候赋分数据应用已录入完毕的临床试验数据库,通过计算入组时症状评分不为“0”而出组时症状评分为“0”的病例数,统计出单项症状痊愈率,用以评价各疾病中医主症、次症单项症状的疗效.结果:治疗胃溃疡、中风、慢性盆腔炎中药临床试验的中医症状的次症痊愈率优于主症痊愈率,其中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试验的次症痊愈率为55%~78%,而主症痊愈率为39%~41%;治疗中风的临床试验的次症痊愈率为37.2%~ 48.0%,而主症痊愈率在0.5%~33.6%;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试验的次症痊愈率为80%~88%,而主症痊愈率为74%~80%.结论:中药临床试验中特定疾病中医证侯的主症多与该疾病的西医主要症状、体征一致,对于难以彻底根治的疾病,药物对于这些主症的改善就显得有限.而临床试验中中医证侯的次症出现了较高的痊愈率则反映了中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的补充作用.临床试验当中除了关注中医证侯的主症改善情况,更应该注意观察药物治疗次症的疗效,这样才能寻找到真正体现中药新药治疗特色的靶点.

    作者:李晓斌;王文萍;李晓;王华伟;喻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底肥用量、密度、栽期对吉祥草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吉祥草产量性状的影响因素,为其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田间试验及大棚试验,考察不同底肥施量、密度、栽期等处理对吉祥草产量性状影响.结果:底肥用量试验中应首选处理2,避免处理6,需培育种苗,可选择处理3.密度对吉祥草产量性状中的可分株数及地上干重的影响为显著,对叶长、叶数、根数、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地下干重的影响具显著差异,仅对的根长及芽数无影响;处理2对多个产量构成因素的正效应大,密度15 cm×20 cm系佳的处理方案.栽期对吉祥草叶长无影响,对可分株数影响大,对大部分产量性状均有影响.2、3月份系适栽期,需培育移栽苗则选9月份好,总的来说,吉祥草的移栽可选择春秋两季,其中3月、9月分别为春秋佳栽期.结论:底肥施量、密度、栽期等处理对吉祥草产量性状都产生了效应,在实际生产中,选择底肥用量为1500 kg/亩左右,密度为15 cm×20 cm,2、3月份系适栽期.

    作者:陈道军;袁双;成龙;夏文;宁培洋;龙治凤;孙珉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用BDI-GS新体系评价传统中药六味地黄丸的功效

    目的:以玉米低营养饲料喂养小鼠为模型,通过已建立的BDI-GS新体系评价传统中药六味地黄丸的补益及主治功效,揭示该系统在中药品种功效评价及古方、验方挖掘中的实用价值.方法:本体系以线性生长期的健康ICR小鼠为研究对象,以单纯喂食玉米饲料小鼠为空白对照组,受试物组小鼠喂食玉米药物掺和饲料,分别给予含有0.5%、0.75%和1.5%的六味地黄丸玉米粉饲料,共喂养12 d.称重后取血样、处死解剖,统计9项脏器组织重量、系数等指标,计算其BDI和GS值,并进行血清生化指标的分析测试.结果:从六味地黄丸掺和饲料喂养小鼠的体重变化及累计GS值可以看出其营养滋补效应较低;低剂量对胰腺重量及肾脏系数指标与空白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高剂量对肝、肾、性腺、胸腺、胰腺及肺脏的系数BDI均大于1.0,并呈剂量依赖性增高.结论: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肝肾,调节免疫和对Ⅱ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功效;中高剂量对机体健康有一定补益功效,且总体上对机体健康无不良反应,适合日常滋补保健应用.研究结果完全符合六味地黄丸的补益及主治功效,以及药性缓和的特征.研究的结果表明,BDI-GS体系适合用于中药品种的功效评价及传统中药古方、验方的挖掘研究.

    作者:李卫红;王浩;沈秀;周晓靓;赵津津;龙伟;周则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胃癌中医证型构成及分布规律的文献分析

    目的:初步探寻胃癌在临床上的中医证型构成及分布的客观规律.方法:通过对2005年-2012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胃癌的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x2检验对总结出的8组病例数据以长江为界进行南北比较.结果:肝胃不和、脾胃气虚、脾胃阳虚、瘀毒内结、痰湿凝滞、胃热阴虚、气血亏虚为胃癌临床常见中医证型,南北地区的中医证型分型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南方多以肝胃不和、脾胃阳虚、痰湿凝滞为主,而北方多以脾胃气虚、瘀毒内结、肝胃不和为主.结论:胃癌病例的统计结果对确定该病种的临床中医辨证分型,并制定统一的单病种诊疗规范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

    作者:邬伟;张璐;舒琦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郎氏扶正颗粒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郎氏扶正颗粒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水提醇沉工艺制备郎氏扶正颗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芪甲苷和斯皮诺素进行含量测定;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芪和白术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黄芪甲苷和斯皮诺素的含量:黄芪甲苷和斯皮诺素分别在0.476 ~ 7.616 μg(r=0.9994)、0.0771~1.2339 μg(r=0.9999)的线性范围良好,加样回收试率分别为97.45% (n =6)、101.93%(n=5).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芪和白术的薄层色谱进行定性鉴别,特征性强,重现性好.结论:本制剂制备方法合理、简便、可行,所建立的质量标准可为郎氏扶正颗粒的临床应用疗效提供保证.

    作者:刘奇;张玲;郎玉麟;毛磊;张如松;杨苏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陆拯“调气解毒法”论治萎缩性胃炎的经验特色

    陆拯主任中医师的学术思想体系极为注重毒理学说和脾胃学说,临证善治中医内、妇、儿等各科疑难杂病,对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经验颇具特色且疗效确切.“调气解毒法”是其论治萎缩性胃炎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针对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特点而制定的治法.陆师通过辨毒邪作祟,析气机病变,创“毒证四层法”,从病因、病机、治法三方面论述萎缩性胃炎中“调气解毒法”的具体施用,并示验案二则以说明临床应用.

    作者:陈明显;傅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含量差异性研究

    目的:为筛选二苯乙烯苷含量差异显著的何首乌样本,为通过mRNA水平筛选与二苯乙烯苷合成相关酶基因,研究二苯乙烯苷合成途径打下基础.方法:HPLC,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柱温:27℃;流速:1.0mL·min-1;进样量:10 μL;紫外检测波长:320 nm;进样时间:10 min.结果:线性回归方程:y=41.233x+1.6644,R2 =1.结论:对水浴和室温冷浸两种萃取方法的比较发现水浴40 min和冷浸12 h效果无明显差异;冷浸12 h和冷浸30 h无显著差异;不同产地何首鸟块根二苯乙烯苷含量差异显著(6.4%~0.0011%),同一产地何首乌含量差异亦存在明显差异(6.4%~1.5%);同株何首鸟不同组织二苯乙烯苷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依次是:根>茎>叶;新叶>老叶;老藤>新藤.

    作者:赵炜;朱宽鹏;生书晶;姚焱;赵树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药有效成(组)分提取试验研究方法及其特点的探讨

    以介绍中药有效成(组)分提取试验研究方法为目的,查阅了国内相关文献.介绍常用试验设计方法:正交设计法、均匀设计法、星点-效应面法、田口设计法等在中药有效成分或组分提取中的应用现状,总结出各自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朱志军;陈耀升;张楠楠;蒋亚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男性免疫性不育现代中医研究近况

    男性不育患者中,体内存在抗精子抗体(AsAb)的约占20%~30%.祖国医学历代文献中无相关记载,但近代医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对男性免疫性不育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都有发挥.就男性免疫性不育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专药运用、中成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其他疗法近年的发展作一概述.

    作者:崔云;郜都;张端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疤痕灸配合针刺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LT和IgE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疤痕灸配合针刺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LT和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5例,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疤痕灸组给予疤痕灸治疗,治疗组给予疤痕灸配合针刺治疗,在治疗1个疗程进行相关疗效评定.结果:针刺组临床治愈率为22.22%,总有效率为84.44%;疤痕灸组临床治愈率为28.88%,总有效率为82.22%;治疗组临床治愈率55.56%,总有效率为97.78%;治疗组明显优于针刺组和疤痕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症状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优于针刺组和疤痕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功能指标上,治疗组明显优于针刺组合疤痕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LT和IgE水平上,治疗组优于针刺组和疤痕灸组(P<0.05).治疗组比针刺组和疤痕灸组更能有效的降低嗽变异性哮喘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灸配合针刺能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减轻症状缓解及消失的时间,更有效的恢复肺功能的指标,降低LT和IgE水平,减轻咳嗽变异哮喘患者的复发率.

    作者:郑苏;罗强;吴珍;彭力;解龙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控帕汤”联合美多巴治疗气血亏虚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控帕汤联合美多巴治疗气血亏虚型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美多巴治疗,治疗组在美多巴治疗基础上加用控帕汤;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webster量表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各项症状尤其在强直、震颤两症状的改善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控帕汤联合美多巴能明显改善PD患者各项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韩世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从基因角度对卵巢早衰病因及治疗的研究

    卵巢早衰发病原因复杂,治疗效果亦不理想,近年研究显示,染色体上某些基因出现异常可能与卵巢早衰的发生密切相关,相关基因的发现,为基因治疗提供了依据,不仅可筛查相关基因来预测妇女是否会发生过早绝经,使其能及时选择佳生育时机,还可采用一些措施对其表达进行调控,以达到治疗此病的目的.尽管基因角度的卵巢早衰研究并不完善,但寻找相关基因并进行治疗的研究前景看好,它为从基因角度完整地阐明卵巢早衰的病因,并研制出基因调控药物提供了可能性,有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卵衰早衰问题.

    作者:郭菲;刘丹卓;赵新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山胡椒属植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樟科山胡椒属植物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多种药理活性,对近20年发表的山胡椒属植物药理作用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该属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魏国清;蒋合众;耿耘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复方积雪草对局灶节段性硬化大鼠E-钙粘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积雪草对局灶节段硬化性(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模型大鼠E-钙粘素(E-Cadherin,E-cad)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肾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局灶节段硬化性FSGS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积雪草组和苯那普利对照组.采用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肾组织E-cad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也较为明显,肾组织中的E-cad基因表达和肾小球足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经复方积雪草干预后肾组织病变程度减轻,肾小球足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有所升高,疗效与苯那普利相似.结论:复方积雪草可上调FSGS大鼠肾组织E-cad基因和蛋白表达,从而保护肾小球足细胞及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可能是防治肾纤维化程度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邓静锋;朱晓玲;张华琴;孙琳;林宜;王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萝卜硫素诱导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及其与化疗药协同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萝卜硫素诱导K562白血病细胞作用及其与化疗药的协同作用.方法:琼脂半固体集落培养法和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萝卜硫素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萝卜硫素对细胞形态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调控蛋白PARP的活性;观察萝卜硫素分别和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联合的抑瘤作用,用药物相互作用指数评价药物协同作用.结果:萝卜硫素能够抑制白血病K562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萝卜硫素引起了K562细胞形态的明显改变,显著提高了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增加了促凋亡蛋白PARP的表达水平;萝卜硫素与化疗药物高三尖杉酯碱和阿糖胞苷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其协同系数分别为0.64和0.66.结论:萝卜硫素可以诱导K562细胞发生凋亡,增加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许晓峰;张学进;程汝滨;高瑞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