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贵平;包祖晓;陈宝君;李黎
以年代为序,阐述了自南北朝至今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中医学著作中关于穿山甲功效、应用及炮制方法的认识,旨在探究穿山甲临床应用与炮制方法的发展与演变,反映出随着中医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发展,人们对于中药的认识亦在不断发展,中药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范围得到了拓展.
作者:胡轩铭;温成平;谢志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伤寒论》中关于“喘”的条文论述有17条,按照证候分类有无汗而喘,汗出而喘,喘而汗出,喘而胸满,腹满而喘,微喘,喘冒等;又对仲景关于治喘之禁进行论述.
作者:宫成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优化天仙子多糖的提取工艺,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佳提取工艺为100℃,加水10倍量回流提取3次,每次1h;葡萄糖的浓度在0.1202~0.4206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9.79%,RSD=0.84%.结论:确定的工艺稳定可行,为天仙子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张文杰;王岩;于昕雯;李军;康廷国;门启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良好的适合进行溶栓治疗实验研究的急性肺血栓栓塞动物模型.方法: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尿激酶溶栓组(UK组)、模型组(C组)、假手术组(S组),经右心导管注入条柱状自体血栓,心导管法监测血流动力学,制备急性肺血栓栓塞实验模型.在血流动力学和核素肺灌注扫描的基础上观察溶栓疗效,采用透射电镜法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结果:(1)肺栓塞后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可见两肺野放射性分布不均,有放射性缺损和放射性稀疏现象,溶栓治疗后可见放射性充填.(2)肺动脉栓塞后可见肺动脉平均压(PAMP)与注栓前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1),UK组在溶栓开始1h后,PAMP即明显下降(P<0.01),C组PAMP注栓后随时间无显著性变化.(3)组织病理显示,UK组可见肺出血和肺实变,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脱落,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线粒体肿胀,核固缩.C组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较UK组明显减轻.结论:本模型制备方法简便,符合肺栓塞病理生理变化,为肺栓塞溶栓治疗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动物实验模型.
作者:姜琴华;许雯;李国平;陈彦凡;王良兴;陈少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清肝宁肺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卵蛋白(OA)及辣椒素,复制CVA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片组、清肝宁肺汤组、地塞米松片合清肝宁肺汤组(以下简称为中西医结合组),以引喘诱咳时2min内大鼠咳嗽次数及血清中IL -6、IgE及ICAM -1的含量为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咳嗽次数明显增多(P<0.01),血清中IgE、IL -6、ICAM -1含量显著升高(P<0.01).经治疗后清肝宁肺汤组咳嗽次数明显减少(P<0.01),血清上述指标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清肝宁肺汤通过降低机体IgE、IL -6、ICAM -1的含量发挥治疗CVA作用.
作者:葛资宇;童骄;朱文雄;曾逸笛;卢芳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胃癌前痛变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满意的效果.复习近几年的文献,详细论述了本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以及其基本治疗原则.总结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将本病的临床分型分为“脾胃虚弱型,肝郁气滞型,胃阴不足型,其他型”,并列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医家的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同时也分析了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的不足及未来努力的方向.
作者:谢晶日;孙涛;张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补肾调理复方中药对小鼠抗疲劳能力和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6周龄清洁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抗疲劳中药复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进行适应性运动训练1周,进行动物实验,每日灌胃1次,用药2周,通过爬竿试验、游泳试验、吞噬指数、免疫器官质量法(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观察益气健脾、补肾调理中药复方抗疲劳的作用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抗疲劳中药复方能延长小鼠负重游泳的时间、延长爬竿时间,尤其是高剂量抗疲劳中药复方组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持续时间,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疲劳中药复方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脾脏指数(P<0.05).结论:抗疲劳中药复方具有增强小鼠抗疲劳能力和免疫功能作用.
作者:陈利平;吴整军;仝战旗;钱妍;段冬梅;臧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正确的医学理论必须基于科学世界观、完整的认识论作为前提.纵观人体所有相关因素,医学研究必须全面顾及天地人,并判断其比重占多少分量,否则,单纯研究人体的病原、细胞、DNA等非常可能抓错重点,走错方向,落入困境.中医认为重大的力量在于天地的物理,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于日月交替所揭示的周而复始的阴阳,其实质即地球运动,即现代物理学中地球和万物高速的自转和公转,此周转合力规范着万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各方面的变化,决定其生死、为万物所归所宗.故《伤寒论》用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生死[1].为此,古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2],归纳阴阳推演五行构建中医学,以控制和调整人体的生化变化,达到治疗和养生的目的.
作者:王位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芪胶升白胶囊中苦参碱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Extend C18分析柱(4.6mm×250mm,5μm);甲醇-乙腈- 10mmol/L乙酸铵溶液(35:35:30;pH =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nm;流速1mL·min-1;柱温为25℃.结果:苦参碱在0.0468 ~4.2287μg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回收率为98.7%,RSD =1.21.结论:方法准确、回收率和重现性好,可用于芪胶升白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泌性磷脂酶A2(secretory phospholipase A2,sPLA2)激活剂氯化钙能否减轻马兜铃酸( aristolochic acid AA)对人肾小管细胞(human kidney cell HKC)的损伤.方法:以体外培养的HKC为研究对象,观察CaCl2对AA肾毒性的影响.检测指标包括MTT490nm处OD值和流式细胞议测定的细胞周期.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用AA组和合用AA和CaCl2组,结果:(1)AA表现出剂量相关和时间相关的肾毒性.40mg/LAA组细胞490nm处OD值明显下降,联用600μmol/L CaCl2,490nm处OD值有所上升(0.631±0.123 vs 0.492±0.076,P<0.05).(2)AA可将HKC阻滞在S期和G2/M期.联用600μmol/L CaCl2,促进S期细胞进入G2/M期,逆转S期阻滞.结论:CaCl2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马兜铃酸肾毒性,逆转细胞的增殖受抑状况.
作者:梁世凯;许菲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金氏痔痛贴( Jin's Hemorrhoid Patch,JHP)的止血、镇痛作用.方法:采用断尾法测定出血时间,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测定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小板聚集功能.通过热板法及化学刺激法观察各组小鼠的镇痛作用;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 in gene - 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变化.结果:金氏痔痛贴能明显缩短大鼠的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且与云南白药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金氏痔痛贴能明显缩短大鼠的PT和APTT,并能增强大鼠的血小板聚集功能;该药对热传导及化学刺激引起的拟痛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该药对大鼠血浆CGRP水平有显著升高作用.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氏痔痛贴具有良好的止血、镇痛功效.
作者:金莹;金纯;谢杰斌;郑晨果;叶乐驰;陈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考察5种中药注射剂对多柔比星(DOX)作用下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H9c2心肌细胞筛查体系,通过检测细胞存活率、过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氧化代谢产物(MDA)含量,考察参麦注射剂、丹参注射剂、冠心宁注射剂、香丹注射剂和黄芪注射剂等5种中药注射剂对暴露于1.7×10-4至2.2×10-9M浓度DOX下H9c2心肌细胞的存活率的影响.结果:黄芪注射剂和香丹注射剂能提高DOX作用下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有效地缓解DOX所引起的心肌细胞MDA浓度增高,提高SOD酶活性且不影响DOX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论:黄芪注射剂和香丹注射剂能降低DOX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抗氧化物酶活力,减少氧化产物生成,从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这些途径实现的.
作者:辛艳飞;周国亮;韩滨;由振强;宣尧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建立疲劳合并抗早孕药物引起的大鼠恶露不尽气虚证型动物模型.方法:游泳及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灌胃早孕大鼠.结果:可致早孕大鼠出现气虚样恶露量减少和舌色淡苔薄稀质湿滑等症状.结论:本模型可作为气虚证型恶露不尽防治研究的药效评价的实用模型.
作者:王晓东;李莉;张婷婷;邓居桥;蒋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老年冠心痛合并糖尿病患者大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48例老年冠心痛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76例,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对照组仅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大动脉弹性(ABI、CAVI)及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ABI、CAVI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ABI、CAVI较治疗前有改善倾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LDL -C、FBG、HbA1c、hs - CRP、FIB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s - CRP、FIB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TC、LDL -C、F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可以改善老年冠心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大动脉弹性,麝香保心丸对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这对减少老年冠心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寿晓玲;任爱华;王伯忠;朱利月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止咳平喘合剂对哮喘大鼠肺内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OS)及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 Eotaxin)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中药止咳平喘合剂治疗哮喘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改良的卵白蛋白多点注射致敏与雾化吸入激发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均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强的松组、止咳平喘合剂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实验第15天起灌胃给药,根据等效剂量换算比率计算,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mL/kg,强的松组给予强的松混悬液10mg/kg,止咳平喘合剂小剂量组7.5g/kg,中剂量组15g/kg,大剂量组30g/kg,给药连续5天,每天1次.末次雾化激发后24h处死大鼠留取标本.镜下观察各组哮喘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EOS计数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肺组织Eotax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哮喘模型组大鼠BALF中EOS数量明显增高,与其它各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止咳平喘合剂组大鼠肺组织气道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与哮喘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哮喘模型组大鼠肺组织Eotaxin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及药物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止咳平喘合剂各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止咳平喘合剂可明显减轻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其机制可能与其减低哮喘大鼠肺组织Eotaxin蛋白的表达相关.
作者:王媛;周忠辉;俞亚丽;鲍翊君;李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蜂房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H22肝癌移植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氟尿嘧啶组、蜂房高剂量组和蜂房低剂量组共4组.治疗期间记录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并观察小鼠生存状态,用药14天后取瘤称重,计算抑瘤率、肝/体比、肾/体比、脾脏指数以及用药前后的体重变化等指标.结果:蜂房可抑制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蜂房高、低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1.96%、27.84%,与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蜂房各组小鼠体重与盐水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蜂房高、低剂量组与氟尿嘧啶组比较,肝/体比、脾脏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蜂房能够抑制小鼠H22肝癌的生长,同时对小鼠重要器官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姚娓;张红;刘勇;鲍发臻;贾爱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通过对《外科证治全生集》与《洞天奥旨》的比较研究,发现二者在重视阴阳辨证治疗、力主内治,反对轻用外治,以及温药治疗阴证等方面有着相同的学术主张,二者存在学术渊源关系.《外科证治全生集》主要在阴疽的治疗上更具优势,《洞天奥旨》相关论述内容更早且更为丰富,见解较为合理.因此,就通常所论的外科全生派及力主内治的外科学派来说,不能忽视《洞天奥旨》的学术贡献,应该从外科学术流派的角度给予它更高的学术地位.
作者:和中浚;周兴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以补阳还五汤HPLC指纹图谱为模型,来阐明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参数的计算及积分条件的确定.
作者:周晋;邓凯文;段晓鹏;贺福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变化之一是患者脑内的神经炎性斑(老年斑),主要成分为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protein β,Aβ)的沉积,而Aβ又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经序列水解而来.研究表明,Aβ可能是各种原因诱发AD的共同通路,是AD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以Aβ为靶标,对其产生、神经毒性及中药多靶点抗AD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胡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因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合并神经心理症状为主的综合症,多发生于45~55岁之间.探讨中医对本病临床症状和病因病机的认识,着重从脏腑之间的关系进行辨证分型以及对各位名家用方经验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围绝经期是一个正常生理阶段,患者精神疗法不可忽视.
作者:鲁雅娟;魏睦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