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宁;余陈欢
目的:探讨羊栖菜多耱(SFPS)对软脂酸诱导的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FPS不同浓度(25、50、100μg/mL)预处理24h后,0.5mmol/L软脂酸(PA)作用48h诱导正常人肝细胞株(HL-7702)凋亡.MTr比色法检测SFPS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FITC标记法检测细胞的凋亡;RT-PCR法检测凋亡调控基因Bc1-2、Bax的表达并计算其比值(Bc1-2/Bax).结果:0.5mmol/L PA处理48h的HL-7702细胞存活率下降为正常对照组的64.9%,细胞凋亡率为35.1%,Bax表达上升,Bc1-2表达及Bc1-2/Bax比值明显下降(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SFPS不同浓度(25、50、100 ug/m1)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逐渐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Bax表达逐渐下降,Bc1-2表达及Bc1-2/Bax比值逐渐上升(均P<0.05).结论:SFPS对PA诱导的肝细胞凋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Bc1-2、Bax基因的表达有关.
作者:吴利敏;吴金明;黄智铭;吴建胜;金思思;申苏建;刘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抗毒扶正1、2号方提取液对SRS病毒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为艾滋病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抗毒扶正1、2号方提取液倍比稀释若干浓度,加入SRS细胞体系.以[<'3>H]-TdR掺入法和RT-PER法观测抗毒扶正1、2号方提取液对SRS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抗毒扶正1、2号方提取液组cpm值均较阴性对照组有所降低,SRSmRNA表达较阴性对照组有所降低.结论:抗毒扶正1、2号方提取液均有抑制SRS病毒细胞增殖的作用,且随药物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提示抗毒扶正1、2号方对SRS病毒细胞具杀伤作用,对艾滋病临床治疗中药抗毒扶正方的筛选具实用价值.
作者:屠燕捷;郭永洁;杨爱东;杨扬;吴中华;王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脾通窍丸治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理.方法:按参考文献复制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观察健脾通窍丸对大鼠鼻部症状、血清总IgE、IL-4含量的影响.结果:健脾通窍丸对大鼠鼻部症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总IgE、IL-4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健脾通窍丸对变应性鼻炎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与抑制血清总IgE、IL-4值的产生有关.
作者:李国云;王进军;胡锡元;陈丽川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针刺前后脑血流变化.方法:运用SPECT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头针针刺前后缺血区脑血流变化情况.结果:头针针刺后患者缺血区脑血流明显改善.结论:头针增加缺血性中风患者缺血区周围脑血流量是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机理之一.
作者:王恩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氨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A组(正常对照组,n=10),B组(高血氨模型组,n=10),C组(醒脑静治疗组,n=10),Morris水迷宫观察动物空间学习记忆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氨模型组及醒脑静治疗组大鼠血氨水平明显升高;但与高血氨模型组相比,醒脑静治疗组大鼠寻找障台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游泳总距离均缩短.结论:醒脑静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血氨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潘陈为;潘珍珍;陈永平;林士毅;诸葛璐;金玲湘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优选黄芩提取物工艺.方法:以煎煮次数、煎煮时间、用水量为参考因素,以黄芩苷的产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选择优良的提取方案;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煎煮次数、煎煮时间、用水量影响黄芩苷的提取,其中用水量影响大,时间的影响次之,煎煮次数影响小,所提取的黄芩苷用HPLC法测定含量达到85%以上.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为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提供参考.
作者:宋承富;叶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药联用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微量白蛋白尿期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8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及口服厄贝沙坦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ACR(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尿素氮、血肌酐、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CRP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除尿素氮、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等外其他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中药联用厄贝沙坦有较好的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及改善血糖血脂的作用.
作者:鲍红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微波萃取法提取连钱草中总三萜酸成分.方法:选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微波萃取法提取连钱草中总三萜酸的佳工艺条件,并与传统的醇提取法相比较.结果:微波萃取总三萜酸的佳工艺为:50%的乙醇8倍量,于70%萃取10min,其中乙醇浓度对提取结果有显著影响.且在佳条件下微波萃取比传统的醇回流法提取效率提高了45.3%.结论:微波萃取法在提取时间、溶剂用量和得率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醇回流法.
作者:吴茗希;周仁义;夏洁;张懿;黄俊俊;陶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高发病率、高复发性、西药耐药现象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日益增加,因此临床上急需寻找一种对白假丝酵母茵有独特性抑制作用的新药.就单味中药抑制白假丝酵母茵作用的研完作一综述.
作者:周笑梅;宁玉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中药对蛛网膜下腔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干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BMNCs和BMSCs,1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1正常组,2假手术组,3模型组,4BMNC组,5BMNC联合中药组,6BMSC组,7BMSC联合中药组.3、4、5、6、7组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2h模型(MCAO),24h后通过蛛网膜下腔注射法移植100微升0.01MPBS溶液(3组)、BMNCs悬液(4组、5组,2.0×107个)或BMSCs悬液(6组、7组,2.0×107个),5组、7组当日进行中药灌胃.应用定量ELISA法于移植后4天、28天检测脑脊液(CSF)内Neural growth factor(NGF)含量.结果:模型组CSF中NGF水平在移植后28天有所升高,4、5、6、7组在移植后4dNGF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5、6、7组在移植后28天NGF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BMNC组和BMSC组间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中药联合BMNC组在治疗28天时较单纯BMNC组明显升高,中药联合BMSC组在治疗4天、28天时均较单纯BMSC组增高.两组中药联合组间比较,治疗4天时中药联合BMSC组NGF含量更高.两中药联合治疗组在治疗28天时均较4天水平升高.结论:脑动脉阻塞本身就可以使大鼠脑脊液中NGF水平升高,BMNC和BMSC移植可进一步提高MCAO大鼠CSF中NGF水平,中药联合BMNC或BMSC移植治疗对NGF水平的升高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作者:李檀;陈霞;王淑丽;高莹;王秀琴;韩春玲;池明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期取穴埋线疗法对肝肾不足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证侯学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105例肝肾不足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B与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A采用碳酸钙D3咀嚼片治疗,对照组B采用碳酸钙D3咀嚼片+仙灵骨葆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碳酸钙D3咀嚼片口服+穴位埋线治疗.评价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的中医证侯学积分与生存质量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各组中医证侯学与生存质量积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月、6月后,3组中医证侯学与生存质量积分与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均P<0.01),治疗组、对照组B优于对照组A(均P<0.01),而治疗组与对照组B之间无差别.治疗6月后两组中医证侯学与生存质量积分与治疗3月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对照A无差别.结论:分期取穴埋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刘保新;王力平;徐敏;黄承军;唐福宇;娄宇明;梁柱;王继;梁冬波;唐汉武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化痰五味散祛痰和镇痛作用.方法:应用大鼠毛细玻管排痰法和小鼠热板法观察化痰五味散祛痰和镇痛作用.结果:化痰五位散对大鼠毛细玻管的排痰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也使各组小鼠的痛阈值均有所提高.结论:化痰五味散具有明显的祛痰和镇痛作用.
作者:刘月英;宣丽颖;宝鲁尔;宋葆华;林琳;刘兰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为了控制脑络安胶囊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对其中的黄芪甲苷进行了鉴别,并建立HPLC法对主要组成黄芪中黄芪甲苷进行定量.结果:鉴别项下的阴性对照品无干扰,专属性较强;黄芪甲苷在7.8~500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结论:本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脑络安胶囊的质量.
作者:陈骐;张宇燕;杨洁红;方海同;袁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方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组织血管新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物(TIMP-2)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去势7天后,皮下注射丙酸睾酮5mg·kg-1~·d-1.同时给予益气化瘀方、非那雄胺混悬液灌胃,30天后股动脉放血处死大鼠,摘取前列腺,测量前列腺体积,计算前列腺指数(PI),检测前列腺微血管密度(MVD)和前列腺组织中MMP-2及其抑制物(TIMP-2)表迭.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列腺指数明显增大(P<0.01),前列腺组织MVD明显增高(P<0.01),MMP-2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MMP-2/TIMP-2比值明显增大(P<0.05);各给药组前列腺前列腺指教、MVD、MMP-2表达、MMP-2/TIMP-2比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益气化瘀方中、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指数、MMP-2表达量、MMP-2/TIMP-2比值与非那雄胺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列腺组织MVD明显低于非那雄胺组(P<0.05).结论:中药益气化瘀方具有抗前列腺组织增生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MP-2过度表达,进而抑制前列腺增生组织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作者:杨欣;丁彩飞;颜志中;倪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新疆紫花苜蓿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加醇量、超声提取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佳提取工艺为A<,2>B<,1>C<,1>D<,2>,结合生产实际,确定佳工艺为70%乙醇超声提取20分钟,超声功率为60%,加乙醇量为30倍量.结论:正交实验法优选新疆紫花苜蓿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刘宏炳;燕雪花;田树革;雷海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协同抗胃癌转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人参皂苷Rg3组[GS-RS3:10mg/(kg·d)灌胃]),紫杉醇组(10 ms/ks腹腔内注入,每周二次),联合组(人参皂苷Rg3+紫杉醇,用法同上),对照组(生理盐水组).连续用药3周.用药结束后脱颈处死裸鼠,统计各组转移率,免疫组化检测微血管密度(MVD),RT-PCR测定血管生成因子β3-整合素的mRNA水平.结果:联合组肿瘤转移率低于紫杉醇组和人参皂苷Rg3组(P<0.05,P<0.01),联合组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低,与人参皂苷Rg3组和紫杉醇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联合组β3-整合素低,与紫杉醇组、人参皂苷Rg3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具有协同抗胃癌转移作用,可能通过协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作者:袁国荣;叶再元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松萝酸提取工艺新方法及进行检测鉴定.方法:采用热乙醇回流提取法,离心分离得到松萝酸、蒸发皿蒸干,收集后为纯品.用紫外UV-2204型光谱仪、熔点测定仪进行定性分析,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纯度进行测定.结果:从植物松萝中提取松萝酸纯度达到99.87%,熔点、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与标准品相一致.结论:该提取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规模化生产,对环境无污染,有利于松萝酸的开发利用.
作者:肖旭平;周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优选两头尖总皂苷的佳提取方法和提取工艺.方法:以两头尖中总皂苷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回流法、超声法、微波法提取两头尖总皂苷的优劣,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两头尖总皂苷微波提取工艺.结果:两头尖总皂苷的佳提取工艺为,使用60%乙醇,10倍量,微波提取8min.结论:微波提取两头尖工艺简便、经济、合理,此工艺条件可行.
作者:李会芳;李孝波;闫菁华;门九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巨刺远端穴结合颈部活动与局部取穴治疗CSA疗效差异性,提倡针灸临床辩证配穴和运用针刺手法.方法:CSA病患者111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按教字随机表随机分为对照组(54)和治疗组(57),在治疗前后采用CSA症状与功能评分,6个月疗效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治疗CSA的近期疗效没有差异(P>0.05),远期疗效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VA、BA的Vm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巨刺远端穴结合颈部活动治疗CSA疗效优于局部取穴治疗方法.
作者:口锁堂;吴耀持;蔡秀水;王立童;唐银娟;陈晰;孟巍巍;刘顺超;马恰怡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考察莪术油眼用凝胶对家兔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采用单纯性疱疹病毒HSV-Ⅰ感染家兔角膜,建立体内病毒感染模型,家兔分别用莪术油眼用凝胶、阿昔洛韦、生理盐水治疗10天,眼角膜每天经荧光素钠染色后,裂隙灯观察药物对家兔病毒性角膜炎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莪术油眼用凝胶和阿昔洛韦组均能有效地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减轻角膜病变程度,缩短平均治愈时间,其疗效与阿昔洛韦组相似(P>0.05).结论莪术油眼用凝胶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崔友;刘敏;姜程曦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