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刘伟胜教授治疗肺癌的临证经验

李柳宁;陈海

关键词:肺癌, 中医药疗法, 经验介绍
摘要:目的:总结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刘伟胜教授治疗肺癌的临证经验.方法:运用重视病机、标本兼治、洞察传变、分型论治、中西合璧、减毒增效等方法对肺癌进行治疗.结果:不仅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带瘤生存,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预防肺癌术后复发与转移,同时具有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增加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具有独特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清利活血法治疗肾脏病——孙伟教授经验介绍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常见、疑难疾病,其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病的中医发病机制复杂.孙伟教授认为本病虚实夹杂,临证要细审病机,联合多法,多种药物同用,方可达到邪去正安,改善疾病预后的目的.

    作者:郑艳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56例,治疗组以逍遥散为基础方,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加减,对照组给予乳癖消片.2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9%,对照组为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满意.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药对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采用药线点灸穴位配合壮药施治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临床治愈42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上以壮医药线点灸法为主,壮药施治为补,良性双向的整体调节.阐明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成为防治多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甚至疑难病的重要手段,为治疗甲状腺腺瘤新思路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查玉明教授的成才之路及经验集萃

    查玉明教授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及中医人才培养工作近60个春秋,传承古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师古不泥,大胆实践,善于创新;治学严谨,刻苦钻研,学贯中西,炼就精湛医术.本文对查老的成才之路从学医经历、临证经验、学术思想及学术成就等4个方面作了全面总结,并系统分析了查老成才的经验.

    作者:尹远平;徐月英;查杰;姜春梅;江红;臧天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紧紧把握中医学术思想积极探索现代针灸医疗器械开发与创新研制

    为了阐明、强调积极开发与创新研制现代针灸医疗器械,并始终把握中医学术思想不动摇,回顾了针灸医疗工具的历史演变和现代针灸医疗器械形成与发展的大致情况,提出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新技术不断渗透到医学领域,进一步加强针灸医疗器械的创新发展和研制开发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而且在大力推进现代针灸医疗器械开发研制与创新发展中,要始终坚持中医学术特色,紧紧把握中医学术思想.

    作者:雒成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吴立文教授从肝论治头痛经验

    吴立文教授辨析内伤头痛,重视从肝论治,对于下虚上实、本虚标实患者,标本兼治,善于应用滋肾清肝、滋肾平肝、养血平肝法,结合活血、化痰、通络,灵活加减用药.

    作者:王俊霞;吴立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肾衰颗粒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作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肾衰颗粒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大鼠系膜细胞随机分为5组每组8~10孔,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肾衰颗粒高剂量组、肾衰颗粒低剂量组,经处理后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定量测定PAI-1和MMP-2的表达.结果:肾衰颗粒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AI-1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对MMP-2的表达有上调的作用(P<0.05).结论:肾衰颗粒可能通过下调肾小球系膜细胞PAI-1的表达和上调MMP-2的表达而延缓慢性肾衰患者肾纤维化的进展.

    作者:王小娟;郭建生;胡芳;雷颖;郭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不同中医辨证分型胃癌细胞拓扑异构酶Ⅱ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检测不同证候类型胃癌细胞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表达.方法:原发性胃癌标本52例.中医辨证分为肝胃郁热型、脾胃虚寒型、瘀毒内阻型、痰湿凝结型,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拓扑异构酶Ⅱ的表达.结果:topoⅡ标记指数与胃癌中医辨证各分型均有明显相关性,其中以瘀毒内阻型topoⅡ表达强.结论:说明瘀毒内阻型胃癌细胞对于DNA调节控制及细胞核内核酸代谢过程功能较强,同对各种肿瘤抗癌药物敏感性表现也较高.

    作者:钟国存;陈怡宏;徐发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关于肾虚质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思考

    结合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运用中医理论为指导,从文献对肾虚质的认识、实验动物的选择、模型建立的手段、试验指标的判定等多个方面,提出探讨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肾虚体质实验动物模型.

    作者:薛昶;金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治疗抑郁症应重视温通阳气和温补阳气

    笔者多年从事抑郁症诊治,发现抑郁症患者有畏寒者占到五分之二以上,舌体淡而胖大,有齿痕,舌苔腻者占到一半以上,其中,相当一部分病人还有肢冷,提示肝脾之阳气失于宣达和肝之阳气虚弱是抑郁症中常见的病机,临证治疗抑郁症时注重温通阳气或温补阳气法的运用,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张晓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臁疮的中医四畔疗法

    总结了中医外治法中施药或施针于臁疮四畔的四畔疗法,体现在围敷、熏洗、热熨、膏药、针灸等疗法中,临床疗效较好.初步经验为辨证论治、结合病灶用药等其他疗法、结合现代物理疗法等,尚缺乏理论研究.

    作者:陈会苓;刘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药在鼻咽癌放疗中的作用机制简析

    中药在鼻咽癌放疗中发挥着西药不可替代的作用,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保护DNA;抗菌、消炎;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促进修复;减轻骨髓功能抑制、促进造血和保护机体器官;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或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达到减轻放疗的毒副反应、增加放疗的疗效、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作用.

    作者:陶欣;孙静;江永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经方为主治疗湿疹100例观察

    西医将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期,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各示主方,配合抗组织胺类药物开瑞坦及扑尔敏或赛庚啶,再外用洗、敷、擦等药物,加强中药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洪淑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枳术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配伍研究

    目的:探讨枳术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佳配伍比例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枳实、白术不同配伍比例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采用大鼠胃电节律失常模型,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结果:枳、术3个不同配伍比例组均能显著对抗阿托品所致小鼠胃排空与肠推进抑制(P<0.01),且优于单味枳实与白术(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MTL含量显著降低,VIP含量显著升高(P<0.01).枳术1:1组MTL显著升高(P<0.01),VIP明显降低(P<0.05).结论:FD的发病与血浆MTL含量的降低,VIP含量的升高有关.枳实、白术配伍用于治疗FD的佳比例是1∶1,枳术1∶1组可能通过提高血浆MTL,降低VIP含量,促进胃肠运动,达到治疗FD的目的.

    作者:李冀;刘蔚雯;肖洪彬;李胜志;胡晓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偶齐刺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偶齐刺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有良好疗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倪瑞军;路瑶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胃痛治疗刍议

    胃痛为常见病,而无通治胃痛之方,固患病有新久之殊,体质有阴阳之异,辨证有精粗之差,胃痛有兼夹之分.故在临床中,只有谨守病机、精于辨证,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①脏腑之间互影响,生克乘侮须深究,其一为肝犯胃,木土相仇,其二为胃病及肺,母病及子,其三胃病及心肾,其四脾胃俱病,其五胃肠同病.②脾湿阴虚相交错、燥湿滋阴须兼顾,常以滋阴的养胃方(自拟方)与燥湿的二陈汤同用.③诊断手段为多种,察舌观苔较实际,阴明胃腑,多气多血,胃中气血每挟邪气上潮于舌,则形成各种舌苔.④胃病原因系多端,兼证波及勿轻视,其中兼饮阴明、便秘、食滞、吐酸、吐血、中虚,皆随证治之,才能服到胃痛与兼证两痊之功.

    作者:张玉波;张睿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首乌降脂片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首乌降脂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首乌降脂片治疗高脂血症之肝肾阴虚证112例,6周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首乌降脂片调脂疗效总有效率为56.2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8.39%.治疗前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P<0.01);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TC、TG差值分别为(0.64±0.81)mmol/L(P<0.01),(0.79±1.41)mmol/(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血清HDL-C差值为(0.25±0.29)mmol/L(P<0.01),AI差值为(0.61±1.40)(P<0.01).结论:首乌降脂片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肯定.

    作者:娄彬;王德春;徐重白;方志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客观化研究现状与展望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提高实验结果的可比性.方法:从四诊诊断、理化微观指标、影像学特点、动物模型等面,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客观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结果:今后应需要同步的、系统的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结论:根据损伤级联反应的不同阶段,把握各个时间窗的症状和体征,把气虚血瘀证和其他证型结合起来研究.

    作者:包祖晓;刘素芝;张远怀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辽宁不同产地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辽宁地区不同产地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1100LC液相色谱仪,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 C18,150mm i.d.流动相为甲醇:水(13∶7);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结果:辽宁省各地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均大于药典规定的0.4%,质量均合格,其中以本溪所产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含量高.结论:本实验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葛会奇;贾天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从火论失眠

    在辨证基础上结合地理位置,遵循因时因地辨证施治原则,探讨火邪在失眠的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论述火邪对脏腑正常功能的影响,论证火邪在失眠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作者:方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