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热解毒中药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潘磊;陈培丰

关键词:中药, 抗肿瘤, 清热解毒, 机理研究
摘要:清热解毒中药无论单药、复方在肿瘤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查阅近年研究情况,概述其作用机理.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论中医脏腑命名原则

    脏腑是中医概念中特有的有差别的器官称谓.它们在结构性、功能性、方向性、运动性、序位性、奇偶性6个方面,均有重大差别,构成脏腑的六大命名原则:结构性命名原则、功能性命名原则、方向性命名原则、运动性命名原则、序位性命名原则、奇偶性命名原则,脏腑命名原则,透视着生命演化本质的秘密.

    作者:王全年;李秀美;孙广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抗癌的分子药效探讨

    通过查阅分析近5年肿瘤实验研究的文献资料,发现中药的抗癌效应目前存在2种情况,即存在剂量-时间效应,存在适剂量等.同时,中药抗癌也涉及较多的分子靶点,如调控细胞周期、细胞调亡和细胞信号转导等多种抗癌途径,因此中药抗癌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杨杰;高锋;孙洋;丁维俊;王米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指纹图谱的不同方法特点及应用

    中药指纹图谱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手段更加成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中药的鉴定与质量控制,就近年来研究中药指纹图谱的光谱、色谱及DNA等不同方法做一简要论述.

    作者:赵德玉;毕桂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灯笼草的生药鉴别研究

    对灯笼草药材进行生药学研究,分别从基源鉴别、性状鉴别、组织构造、粉末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更好的开发应用、药材鉴定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远志;许亮;王冰;王荣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复方土牛膝糖浆中水杨梅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土牛膝糖浆中主药水杨梅简便、快捷、有效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按有关文献方法及改进法分别对复方土牛膝糖浆中水杨梅进行薄层色谱试验.结果:方法3操作简便,色谱斑点显色清晰,分离效果好,而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3具有可行性,专属性强,可作为定性鉴别复方土牛膝糖浆中水杨梅的方法.

    作者:曾聪彦;梅全喜;高玉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清金得生片抗小鼠Lewis肺癌作用的病理形态观察

    目的:探讨清金得生片抗小鼠Lewis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小鼠常规接种kewis肺癌,随机分5组,设清金得生片高剂量组(3.5g/kg)、中剂量组(2.1g/kg)、低剂量组(1.05g/kg)、FT-207组、生理盐水组,连续灌胃给药10天,停药24h后拉颈处死,取肿瘤称重量,测量体积,肿瘤组织用10%甲醛固定,切片、HE染色.结果:清金得生片各剂量组肿瘤重量明显轻于生理盐水组,肿瘤体积明显比生理盐水组小,肿瘤重量抑制率为26.52%~46.96%,肿瘤体积抑制率为26.45%~45.06%.镜下可见部分瘤细胞体积缩小,核致密,染色质浓缩边集,个别瘤细胞核断裂形成大小不等的胞核小体,肿瘤细胞核分裂数明显减少,在大片坏死残留的肿瘤细胞周围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白细胞浸润.结论:清金得生片有抑制Lewis肺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陈林香;周岱翰;陈雪馨;陈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现代中医药发展战略思考

    建国几十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扶持,中医药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相对于西医的发展势头仍显不足.尤其是近10多年来,由于现代科技及现代管理学的有力推动,西医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中医却由于种种原因发展相对缓慢.在这各行各业竞相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医要生存,就必须发展,中医要发展,就必须总揽全局,从战略高度克服中医药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有利条件.

    作者:胡相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儿肺咳颗粒中陈皮的薄层鉴别方法改进研究

    按照颁布标准和中国药典方法鉴剐小儿肺咳颗粒中的辛弗林,斑点不清,分离度差,文章对样品的提取方法和薄层鉴别条件都作以改动,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项海芝;桑育黎;郝延军;张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风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张志远学术经验系列(八)

    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特点属风病,病位在心之络脉,病机主要为心络阻滞和心络痉挛.风药主要的治疗学机制为:祛除致病因素,急则治标、速止疼痛,活血通络,直接治血,宣畅气机,宣通阳气,风药调肝,风药治脾,但多为协同综合性治疗作用.并介绍验效方羌威合剂的应用经验及其现代药理学机制.

    作者:王艳;郑国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其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预计2025年全球糖尿病发病人数将超过3亿,而我国将达3800万,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糖尿病的防治已成为医学科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周吉银;周世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固表解毒合剂对干酵母所致发热大鼠体温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并比较固表解毒合剂等对干酵母所致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方法:大鼠皮下注射15%干酵母悬液10mL/kg后立即以固表解毒合剂灌胃给药,同时以不同中药及阿司匹林为对照,于给药后1、2、4、6、8h测体温,求出各测定时刻体温相对于正常体温的变化值.结果:固表解毒合剂在给药后的1h体温升高不明显,且在4、8h可显著降低体温的升高(P<0.05~P<0.01).结论:固表解毒合剂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可能与扶正固本的作用有关.

    作者:李灿东;王瑞国;杜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云南灯盏花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云南灯盏花胶囊对慢性肾衰大鼠血常规、血脂、肾功能及肾小球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5/6肾切除肾衰模型,分别给予云南灯盏花胶囊及尿毒清颗粒剂灌胃,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Scr、BUN),血脂(CHO、TG、HDL、LDL),血常规(HB、RBC、HCT)及实验鼠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灯盏花组的HB,RBC、HCT,Ser数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TG差异不显著(P>0.05):尿毒清组的HB、RBC、HCT、TG数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Scr差异不显著(P>0.05).光镜下可见,灯盏花组肾小球体积接近正常组,球囊粘连较模型组轻,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生,系膜基质轻度增宽: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区纤维连接蛋白(FN)抗体染色阳性,灯盏花组肾小球FN抗体染色阳性程度低于模型组,与尿毒清组相当.结论:云南灯盏花胶囊可以改善肾性贫血,明显降低CRF实验大鼠血ser数值,明显减轻CRF实验大鼠的肾脏病理损害,防止慢性肾衰纤维化的形成,从而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

    作者:王志祥;肖泓;段艳蕊;张泽渊;李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葎草花粉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对葎草花粉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分别采用显微摄影、光谱及色谱等方法,对花粉进行定性鉴别与定量分析.结果:葎草花粉粒经分解后花粉粒显微结构清晰;4种溶剂的紫外光谱、粉末红外光谱、SDS-PAGE及HPLC图谱特征明显;分别以标准蛋白和木犀草素对照,测得其9个蛋白质组分的分子量及木犀草素的含量.结论:本实验结果可为葎草花粉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李峰;魏庆宇;李正言;俞牡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黄中主要成分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ESR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掌叶大黄中主要成分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作用,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探讨大黄延缓衰老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分别检测大黄中主要成分对O2的清除作用.结果:大黄中主要成分对O2的清除作用,依次为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结论:大黄所具有的延缓衰老的作用,可能与其所含的主要成分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具有清除O2的能力有关.

    作者:罗志毅;黄新;包国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几种蜜炙中药的炮制新法

    传统的蜜炙炒制法,受炒制时间、温度等因素影响,其内、外质量难以掌握.现根据本院用药情况和现有设备,利用蒸气烘房进行中药蜜炙炮制.使蜜炙中药饮片品形、色、味均符合省炮制规范要求,达到提高疗效,便于存贮,操作简便,节约燃料之目的.

    作者:董常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气学说是中医药学的科学内核

    通过所述中医8项理论体系的形成支柱、指导中医临证实践的3项防治模式、推进中医药学术催生现代医学等三方面实践进展而有力地证实:气学说是中医药学的科学内核.

    作者:王明辉;王风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益肾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研究益肾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益肾颗粒中脂溶性成分齐墩果酸、熊果酸为考察指标确定佳工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结果:试验结果为药料粉成粗粉,加75%乙醇5倍量,回流提取3次,每次2.5h为佳工艺.

    作者:马丽颖;张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从病机看中风病证候要素

    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是证候规范化研究的重点.其中证候要素的提取是证候诊断标准建立的关键.病机是证候及证候要素产生的根源.文章通过对中风病传统与现代病机研究的分析,总结出中风病临床常见的证候要素,为建立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推进中风病证候规范化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聪;高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消渴病因病机探析及调治

    肾的精气血虚衰,是万病之源.消渴,不论是燥热还是阴火,不论是血虚还是气虚,不论是内损还是瘀血,不论是胰腺分泌失调还是胰岛素抵抗性,不论是浊毒还是酮体阳性等所致的消渴,都是因肾的精气血虚衰所致.认为肾的精气血虚衰不但是万病之源,而且是导致胰腺分泌排放等功能失调的根本因素.家传治疗上消、中消、下消的各秘方和食疗方,都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潘相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内经》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内经>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鲜明特点之一,本文就脏腑生理、病理的整体联系以及五脏与自然界的整体性,阐述了<内经>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思想.

    作者:方迪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