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德政;刘志奇;薛艳
目的:探讨生物组织连续切片显微结构的三维重建使用方法.方法:应用火棉胶切片技术获得耳蜗组织连续切片,显微镜下放大40倍后对耳蜗组织摄像.使用Adobe photoshop 6.0图像处理软件和Amira3.0三维重建软件对内耳结构进行图像拼接、对位和三维重建.结果:三维重建立体真实再现了耳蜗组织的解剖结构,重建效果表明该研究显微结构的数据输入、图像拼接、内定位技术和三维重建方法是可行的.结论:采用内定位技术,借助重建软件,可以在个人计算机上实现生物组织连续切片显微结构的立体重建,是一种实用的重建方法.
作者:刘宏建;王广科;马崧;董明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急诊之一,6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鼻出血[1].鼻出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率约为10%~13%[2].许多全身和局部疾病均可引起鼻出血,长期间断的鼻出血可引起贫血,严重者甚至可导致休克.
作者:程庆;钟刚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儿童常见病,2~8岁高发,多以睡眠打鼾为主要症状.本研究拟通过纤维鼻咽镜确定OSAHS患儿上气道有效通气面积,研究其与儿童OSAHS严重程度的关系.
作者:刘睿清;林建云;娄凡;陆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慢性鼓膜穿孔较为常见,虽部分患者有自愈倾向,但愈合所需时间较长,且愈合效果与诸多因素相关,需要手术者仍有多数.本研究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在慢性鼓膜穿孔愈合过程中的作用.现将2004-2007年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慢性鼓膜穿孔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林雁;张京晶;刘世喜;邹剑;刘锋;郑明秀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语前聋患儿接受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康复效果,以及随使用人工耳蜗时间的延长康复效果的改变趋势.方法:按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时的年龄将患儿分为2组(≤3岁组和>3~6岁组),分别在术后开机3、6、9、12个月时评估其听觉、语言及学习能力,并记录结果.结果:随着使用人工耳蜗时间的增加,聋儿听觉、语言及学习能力康复效果逐渐提高(P<0.05),≤3岁组听觉及言语能力的康复速度优于>3~6岁组(P<0.05),学习能力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语前聋患儿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年龄与使用时间的长短共同影响其康复效果,小龄植入并经足够长时间的康复训练,可以实现康复效果的优化.
作者:刘青;周慧芳;张静;王秀珍;李毅;郭玉玺;元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筛查方式(OAE/AABR)和不同筛查条件(有无听力损害高危因素)下未通过听力筛查的患儿的听力状况.方法:选取广州市出生后3个月内2次或2次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单耳或双耳未通过而转诊来进行听力评估者,共3251例(6502耳).所有评估对象按后一次听力评估时的月龄大小分为<6个月组(2683例)和≥6个月组(568例),比较分析年龄因素对听力评估结果的影响.按接受听力筛查方式的不同分为OAE组和AABR组(AABR加OAE筛查或AABR筛查),比较分析不同筛查方式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按围生期有无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危险指标分为重点患儿和普通患儿,比较分析高危因素对婴幼儿听力的影响及特点.所有评估对象双耳均进行ABR、DPOAE、声导抗测试,部分加做ASSR和(或)颞骨薄层CT扫描.结果:①该地区听力筛查初筛率在85.30%~86.54%,复筛率高为64.10%;数据以完整的2008年和2009年统计,筛查出需即时助听干预患儿的发生率分别为0.0282%和0.0220%.②按不同筛查患儿比较,听力评估结果为中度及其以上异常者的比例,普通患儿低于重点患儿.③按不同筛查方式比较,听力评估结果为正常者的比例,AABR筛查不通过者低于OAE筛查不通过者;听力评估结果为重度及其以上者的比例,AABR筛查患儿高于OAE筛查患儿.结论:①AABR筛查方式优于OAE,伴听力损害高危因素者是新生儿听力筛查重点关注的患儿,作好新生儿围生期的登记非常必要;②广州市每年出生的需即时助听干预患儿的发生率不低于0.0282%~0.0220%.
作者:罗仁忠;温瑞金;高胜利;邹彬;周佳霖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我院2006-01-2010-04期间手术治疗了37例伴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SOM)患儿,在鼻内镜下实施动力腺样体切割术,同期加鼓膜切开、鼓室内地塞米松灌注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俞其光;董雪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感音神经性聋是困扰人类健康常见的问题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种情况越加严重.多数感音神经性聋是由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损伤或退化造成的.因此,恢复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对提高听力有决定性意义.利用干细胞移植来补充损失的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不仅能够恢复内耳的生物学基础结构,而且植入的干细胞可分泌营养因子,对内耳组织有营养和保护作用,是治疗耳聋的理想选择[1].
作者:朱秋蓓;徐亚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指导其预后判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280耳)突发性聋患者应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突发性聋预后相关的因素,同一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进一步量化指标,以指导预后分析.结果:年龄、病程、伴发症状、治疗前耳聋程度、听力曲线类型均与疗效有相关性;性别、耳聋侧别与疗效无相关性;病程≤3 d与>3~9 d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 d、>3~9 d与>9~15 d疗效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伴耳鸣或(和)眩晕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伴耳鸣或(和)眩晕的患者(P<0.05);初诊听力曲线上升型与平坦型、其余各型总的有效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诊听阈中度与极重度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因素有年龄、病程、伴发症状、治疗前耳聋程度、听力曲线类型;随年龄增加,其预后呈不良趋势,以40岁为界,预后明显变差;发病9 d以内疗效较好,其后有效率明显下降;伴耳鸣或(和)眩晕的患者预后明显差于不伴耳鸣或(和)眩晕的患者;下降型听力曲线发病率高,但上升型曲线疗效明显好于其他组;治疗前的听阈水平与疗效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中度水平的听阈疗效好,极重度疗效差,随听阈提高,总体疗效呈下降趋势.
作者:卫旭东;何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喉部痰液胃蛋白酶检测对喉咽反流(LPR)诊断及其疗效判定的价值.方法:对2010-06-2010-07期间以咽干、咽喉部异物感、频繁清嗓、慢性咳嗽、发声易倦等症状就诊的36例患者进行3个月质子泵抑制剂诊断性治疗.治疗前后评估反流症状指数(RSI)、反流检查计分(RFS)及喉部痰液胃蛋白酶浓度.诊断性治疗有效者计入LPR组(15例),其余计入慢性咽炎组(21例),分析2组指标的差异和痰液胃蛋白酶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所有患者RSI和RFS量表得分以及喉部痰液胃蛋白酶浓度在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均P<0.01).LPR组RSI量表评分和胃蛋白酶浓度治疗前后的变化明显大于慢性咽炎组(均P<0.01);2组间RFS量表评分治疗前后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部痰液胃蛋白酶浓度检测可以作为一项客观、有效的指标用于LPR的诊断和疗效判定.
作者:于树夔;陈阳;邱建华;宗小娜;程晓东;潘峰;米文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患者,男,5岁.因左外耳道长期溢液在当地医院以中耳炎治疗2年,无明显好转,来我院求治.检查发现左侧外耳道有红色肉芽,阻塞外耳道,触之易出血.乳突X线片报告:外耳道占位性病变(胆脂瘤?).在我院门诊清除外耳道病变肉芽,用含有雷夫洛尔的纱条压迫,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1周后,外耳道变宽,检查发现内有一黑色物体.
作者:汤德政;刘志奇;薛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笔者对61例行腺样体切割术患儿同时行双侧鼓膜两点穿刺双通道鼓室冲洗,并负压吸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OME),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作者:覃冠锻;莫练;侯涛;彭清华;梁志成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OME)患儿腺样体和中耳积液中的IgE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取35例OME患儿为实验组,31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为对照组,实验组取中耳积液和腺样体标本,对照组取腺样体标本,其中腺样体标本制成组织匀浆,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腺样体和中耳积液中IgE的含量.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所有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实验组腺样体和中耳积液中IgE的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中耳积液和腺样体中IgE的含量呈直线正相关(r=0.580,P<0.05).结论:OME的发生与免疫因素有关,肥大腺样体内的Ⅰ型免疫反应增强,可能与OME的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有关.
作者:冯晓辉;邓海华;王继华;肖旭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凯时联合金纳多治疗突发性聋的协同效应.方法:将91例(94耳)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33耳)、乙组(30耳)、丙组(31耳).治疗方案甲组为: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金纳多注射液70 mg静脉滴注,1次/d,共14 d,地塞米松10 mg加入上液,1次/d,共3 d;乙组为: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加凯时注射液10 μg静脉滴注,1次/d,共14 d,地塞米松10 mg加入上液,1次/d,共3 d;丙组为: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金纳多注射液70 mg静脉滴注,1次/d,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加凯时注射液10 μg静脉滴注,1次/d,共14 d,地塞米松10 mg加入上液,1次/d,共3 d.结果:甲、乙、丙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61%、60.00%、87.09%,甲、丙组间及乙、丙组间疗效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乙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时及金纳多治疗突发性聋有效,凯时联合金纳多治疗突发性聋效果更好,有显著的协同效应.
作者:江继平;王淑云;佟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乳突轮廓化联合鼓膜置管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03-2010-03期间收治的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2例(33耳),所有患者先后行单纯鼓膜置管3次或3次以上,但症状无明显缓解.采用乳突轮廓化联合鼓膜置管治疗,鼓膜置管术后3~6个月拔管.结果:22例患者术后自觉患侧听力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提高,耳内闷胀感消失;鼓膜呈灰白色,鼓膜动度无明显受限;纯音听阈检测骨气导差为(13.54±4.86)dB;术后29耳鼓室导抗图为A型,4耳为C型,30耳出现同侧声反射.结论:对于反复鼓膜置管3次或3次以上,病期迁延超过2年的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乳突轮廓化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在清除中耳鼓室、乳突病变的基础上,扩大了中耳、乳突气房容积,既改善了中耳腔的持续负压状态,又建立了乳突、鼓室至鼓膜置管的通畅引流,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龙孝斌;冯晓华;张涛;谢民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单耳听力损失对儿童语言、智商、学习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10-2009-12期间101例单耳听力损失患儿的听力资料及各项相关检查,并电话随访95例患儿目前的语言发育、学习等情况.结果:重度、极重度单耳听力损失学龄儿童的总智商、言语智商、操作智商较双耳听力正常者低(P<0.05),中重度单耳听力损失儿童与双耳听力正常儿童的智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耳听力损失对幼儿的语言发育、学龄儿童的智商及学习成绩等有一定的影响,及早、正确干预可弥补听力损失导致的不良影响.
作者:潘宏光;李兰;卢永田;黎才卫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