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咽结核5例临床分析

王汝玉

关键词:结核, 鼻咽, 淋巴结肿大
摘要:我院1996~2003年收治5例鼻咽结核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鼻咽结核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含抗内耳抗原特异性抗体的体液转移免疫致豚鼠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的实验研究

    目的:证实针对内耳组织抗原特异性抗体通过胎盘可造成子鼠先天性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方法:同种粗制内耳抗原(CIEAgs)免疫豚鼠,造成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ASNHL)动物模型.ELISA法测定示其血清抗体水平升高,耳蜗电图(ECochG)示其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和(或)耳蜗微音器电位阈值或伪阈升高.取其血清(含特异性抗内耳组织抗原抗体)持续转移免疫妊娠豚鼠,采用ECochG测试被动免疫妊娠母鼠和子鼠的听觉功能,再采用颞骨火棉胶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内耳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各组出现听觉损伤的动物是:采用ASNHL模型动物血清被动免疫的8只妊娠母鼠中有5只(7耳)和其所产子鼠8只中有6只(10耳),采用非ASNHL模型动物血清免疫的妊娠豚鼠所产子鼠5只中有1只(2耳).出现听力损失的被动免疫母鼠和子鼠内耳病理形态学改变主要为螺旋神经节细胞变性和Rosenthal管中炎性细胞(以单个核细胞为主)浸润,部分动物出现膜迷路积水.结论:同种体液转移免疫可造成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变,子鼠产生听觉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母鼠所产生的特异性抗内耳组织抗原抗体经胎盘到达子鼠体内所致.

    作者:谭长强;董伟达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迷路后进路内镜手术中内耳道的定位

    目的:为迷路后进路处理桥脑小脑角区及内耳门区病变手术中内耳道的定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4%多聚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正常完整颅底)15例(30侧,性别不限),模拟迷路后进路操作,沿外半规管平面导入0° 2.7 mm耳内镜,观察内耳道与外半规管的关系.结果:内耳道口中心与外半规管平面一致,面听神经束的走行(内耳道走行)与外半规管平面的关系: ①面听神经起始部位于外半规管平面之下者2侧(6.7%);②面听神经起始部位于外半规管平面者15侧(50.0%);③面听神经起始部位于外半规管平面之上者13侧(43.3%).结论:在迷路后进路桥脑小脑角区及内耳道手术中,以外半规管定位内耳道具有直接、准确、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的优点,更符合微创外科手术的要求.

    作者:王少植;夏寅;周兵;韩德民;王政伟;贺飞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儿童睡眠障碍就诊原因分析(附300例报告)

    睡眠障碍在中国儿童中的发生率相当高,但国内对于睡眠障碍的各种症状与不同年龄段、性别和患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之间的相关研究尚未完全明了,本文在此方面进行初步探索,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宗瑜;刘大波;俞洁;钟建文;黄振云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鼻内镜下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

    我科2004年1月~2006年1月在鼻内镜下应用手术和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11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忠柱;胡明;周正娟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2种不同直径活塞小柱对早期听力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2种不同直径(0.4和0.6 mm)活塞小柱对镫骨活塞术后患者早期听力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01~2006年的耳硬化症患者44例,随机分成2组:0.4 mm组24例,0.6 mm组20例.在术前和术后3~4周分别统计250、500、1 000、2 000、4 000 Hz频率平均气骨导差,及2组术后平均气骨导差的缩小值,并用t检验分析其差异.结果:经t检验,0.6 mm组在术后早期(3~4周)听力恢复明显好于0.4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以后2组听力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塞小柱直径大小对镫骨活塞术患者早期听力恢复有明显影响,直径较大者患者听力提高较好.

    作者:张志钢;郑亿庆;陈穗俊;刘翔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伴黄疸早产儿的听力损失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伴黄疸早产儿的听力损失及损失程度与胎龄、出生体重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对不同出生体重、不同胎龄,并排除颅内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等28例伴黄疸早产儿进行测试.设置同年龄段早产儿组及足月儿组,以单侧耳V波反应阈>40 dBnHL作为听力损失指标,分析听力损失情况及损失程度,并分析Ⅰ、Ⅲ、Ⅴ波潜伏期及各波波间期情况.结果:伴黄疸早产儿组、早产儿组、足月儿组单耳听力损失发生率分别为55.4%、43.5%和19.6%(P<0.01);伴黄疸早产儿组中,出生体重越低,听力损失发生率越高、程度越重;出生胎龄越小,听力损失程度越重,但胎龄≤30周者与≤34周者,听力损失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伴黄疸早产儿组的V波阈值高于足月儿组(P<0.01),与早产儿组Ⅴ波阈值及Ⅰ波潜伏期比较无明显差异,但伴黄疸早产儿组V波潜伏期及各波波间期均高于早产儿组及足月儿组(P<0.01).伴黄疸早产儿组与早产儿组波Ⅰ潜伏期均较足月儿组延长(P<0.01).结论:伴黄疸早产儿是听力损失的高危人群,其听力损失程度与出生体重、胎龄呈负相关.

    作者:温瑞金;罗仁忠;周佳霖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迟发性膜迷路积水的临床研究现状

    迟发性膜迷路积水(delayed endolymphatic hydrops,DEH)是类似梅尼埃病但又有明确病因的疾病.1975年Nadol等首次报道,1978年Schuknecht 对其分类和命名进行了全面阐述,DEH指患者原有一侧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以后又发生同侧或对侧膜迷路积水,从耳聋发生到以后出现膜迷路积水症状的间隔期可长达数十年.

    作者:黄莉;杨军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HIF-1α反义寡核苷酸对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放疗的增效作用

    目的:通过HIF-1α反义寡核苷酸转染hep-2细胞株,观察细胞凋亡及对放疗的反应情况.方法:体外培养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株,脂质体介导反义寡核苷酸转染,6 h后4 Gy γ射线照射.低氧培养24 h后RT-PCR检测HIF-1α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HIF-1α蛋白水平及细胞凋亡率,MTT检测细胞存活情况.结果:低氧使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株对放射的敏感性下降;低氧并未影响HIF-1α mRNA的表达,HIF-1α蛋白在低氧6 h时表达已开始升高,低氧36 h时达高峰,之后表达逐渐下降;放射刺激对HIF-1α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的反义寡核苷酸转染组降低HIF-1α的转录及蛋白水平;MTT结果显示随反义核苷酸浓度增高,其增殖抑制效应越强(P<0.05),正义对照核苷酸及脂质体对照没有显著的抑制效应(P>0.05),但转染浓度在400 nmol/L以上时,正义对照也表现出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放疗后反义寡核苷酸转染组蛋白表达下降明显,较对照组及单纯放射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结论:低氧环境下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株对放射有抵抗作用,这种抵抗作用与低氧时HIF-1α蛋白表达上调有关,而放射本身并未上调HIF-1α蛋白的表达;HIF-1α反义寡核苷酸转染hep-2细胞株能够降低HIF-1α蛋白表达,提高低氧环境下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株对放疗的敏感性.

    作者:刘春玲;李晓明;路秀英;张立坤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以失听为主要症状的儿童精神性聋分析

    对原因不明,突然发生听力下降的患儿应特别了解是否有精神性诱发因素,避免误诊.本院接诊2例以失听为主要症状的儿童精神性聋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晶;刘维荣;罗志红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分泌性中耳炎(SOM)发病的关系.方法:PCR检测157例(183耳)SOM患者的中耳积液(MEE),用荧光定量PCR(FQ-PCR)对阳性标本进行定量检测,用McCoy细胞对其中含高拷贝数基因的标本进行Ct分离培养.结果:PCR检测的183份MEE标本中,29份为阳性,FQ-PCR检测这些阳性标本基因拷贝数在2.0×106/L~6.0×1010/L,11耳高拷贝数基因的标本分离到1株Ct.结论:Ct感染与SOM发病有关,可能是导致SOM的致病微生物之一.

    作者:沈宝茗;江青山;廖剑绚;谭凤君;唐洪波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1 213例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较多,治愈率差别较大,我科自1986~2006年共收治耳廓假性囊肿患者1 213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发现囊内注射泼尼松龙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晓骁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四川地区成年人真耳-耦合腔差值分析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成年人真耳-耦合腔差值(RECD)的平均值.方法:对95例四川地区成年人进行双耳RECD测定,并进行性别及左右耳间的比较及与欧美地区成年人的RECD平均值比较.结果:四川地区与欧美地区成年人的RECD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助听器验配过程中,使用RECD值时不能盲目采用欧美地区成年人的平均值标准.

    作者:陶勇;郑芸;王恺;孟照莉;胥科;孟娟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嵌入法脂肪鼓膜修补术的临床研究

    我科在2002年3月~2005年9月对38例鼓膜穿孔患者行嵌入法脂肪鼓膜修补术,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共38例(42耳)鼓膜穿孔患者,男 16例,女22 例;年龄7~65 岁,平均38.2岁.其中<14岁者4例.

    作者:区永康;郑亿庆;陈穗俊;刘翔;刘伟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儿童眩晕诊断的策略与技巧

    临床上常见到儿童眩晕患者,但却因患儿不能准确描述眩晕的感觉及前庭功能检查配合不好等因素,影响儿童眩晕的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在接诊患儿时,医生除了要了解儿童的生理发育与儿童眩晕的特点外,还要掌握采集儿童眩晕病史的技巧,注意观察患儿的阳性体征,更要积极与儿科、小儿神经科合作,共同查找原因,减少儿童眩晕的误诊、漏诊.

    作者:刘博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神经反应遥测阈值的变化

    目的:通过对儿童患者术后神经反应遥测 (NRT) 阈值的分析,总结其变化规律,为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提供帮助.方法:测试40例接受Nucleus CI24R 型多导人工耳蜗单侧植入术的患儿.测试使用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提供的便携式调试系统及NRT3.1版本软件.采用削减算法提取NRT反应波形,分别测试每位患者的第1、5、10、15、20号电极,NRT阈值使用NRT软件计算.分别在开机时、开机3、6和12个月时进行测试.结果:在术后同一测试时间,位于耳蜗不同部位电极的NRT阈值存在差异.耳蜗底部和顶部电极的NRT阈值较低,而位于耳蜗中部的电极NRT阈值较高.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部位NRT阈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测试电极,随术后开机时间的增长,NRT阈值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术后不同测试时间NRT阈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开机1年内,NRT阈值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需要NRT进行辅助,每次均应测试NRT阈值,以便更准确估算患者的行为反应T、C级,尤其对植入术后1年内的儿童患者更为重要.

    作者:杨彩虹;赵德安;陈雪清;刘博;李永新;郑军;韩德民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耳甲腔外耳道成形在开放式乳突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耳甲腔成形在开放式乳突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乳突手术,其中38例行四瓣法耳甲腔成形(成形组),42例未行耳甲腔成形(对照组),对2组疗效进行相关分析比较.结果:成形组术后干耳时间为17.18 d,肉芽生长发生率为5.26%(2/38),术腔感染再干耳时间为4.58 d;对照组干耳时间为25.50 d,肉芽生长发生率为21.43%(9/42),术腔感染再干耳时间为9.64 d,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复发、耳鸣及头晕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耳甲腔成形操作简单易行,能有效改善术腔通气引流,缩短干耳上皮化时间,清理方便,减少患者术后复诊次数,减轻随访难度及工作量,值得在开放式乳突手术中提倡应用.

    作者:刘蓓;朱习平;梁建平;瞿申红;王涛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鼻咽结核5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6~2003年收治5例鼻咽结核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鼻咽结核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王汝玉 刊期: 2007年第13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