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扬;倪东亮;姜丹生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是一种手术过程简单,但手术器械复杂的手术,通过对28例胫腓骨骨折手术配合的体会,认为术前对骨折情况的了解及对器械充分的熟悉是完成手术的关键.
作者:张琼;过湘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8~2001年我院收治腹部外伤患者103例,经积极抢救和有效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护理急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袁云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脑血管意外由于其发病率、致残率高,已成为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有资料表明,脑卒中后恢复速率在发病后3个月特别是初4周内恢复快[1],而国外的脑血管病早期康复几乎与药物治疗同时开始,即发病后第一天就开始康复治疗[2].我们采取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并观察其在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琳;徐英美;朱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自1995.1~2000.6共收治肾损伤118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118例,男80例,女38例;年龄4~71岁,平均35.1岁.闭合性肾损伤111例,开放性肾损伤7例.右肾损伤42例,左肾73例,双肾3例.
作者:卢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肩锁关节脱位,为骨科常见病之一.我们于1992.4~2000.4,收治肩锁关节脱位42例.按Allman分类法[1],Ⅲ度脱位29例.对该组病人我们采用拉力螺钉固定治疗,同时修复损伤韧带,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钟玉平;周荣;林军;周青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气管切开后,因人工气道自身湿化作用降低,易使分泌物干燥粘结阻塞管腔,肺部感染随着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1].所以湿化气道是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我们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与传统的使用注射器将湿化液滴入气管套管内相比较,发现前者可使肺部感染率下降.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利红;陈永芬;沈晓怡;虞春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临床上可以见到许多颅脑外伤病人,经手术或抢救后长期昏迷卧床.此类患者往往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无力咳出痰液,分泌物滞留于呼吸道,导致两肺背侧的坠积性肺炎.还有部分严重颅底骨折伴脑挫伤昏迷的患者颅内压增高,频繁呕吐,其呕吐物为鲜血和脑脊液,易误吸入气管,尤其对酗酒后颅脑损伤患者,常有误吸呕吐物的危险.
作者:任力;张臻;贾丕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也日益增多.颅脑损伤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创伤中占有较大比重[1].我院为沪-杭-甬高速公路杭州段交通事故急救单位,现将我院救治的神经外科伤员的特点和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树超;操乐顶;刘雪松;钱伟;李建荣;徐生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自1997.9~2000.3期间,我中心对19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伽玛刀治疗,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14例,女5例;年龄:45~70岁,平均66.7岁;病程2~11年,平均5.5年,全部病人均为经内科正规用药治疗,疗效已消失或明显减退,以及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者.
作者:厉民;黄润生;金晓;郑新法;黄素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自1990年以来急诊收治儿童足跟部自行车轮挤压伤103例,其中90例经半年随访,疗效满意,现结合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蓝凌友;陈朝晖;洪溪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颅脑损伤救治中常可出现各种电解质紊乱,其中脑性盐耗综合症(CSWS)病人表现为低钠血症,高尿钠,低血容量,部分伴有多尿.这些表现较易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症(SIADH)及尿崩症相混淆,如诊断处理不当,常加重病情.现对我院颅脑损伤后3例低血钠伴尿钠排泄病人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刘德强;张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眼球穿通伤是眼科急症之一,在基层医院中经常遇见.其中以角膜穿通伤为多见.如果救治不及时或处理不恰当,常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失明.所以伤后首次处理十分重要.现就我院1990.1~2000.12收治角膜及角巩膜穿通伤144例报告如下.
作者:雷文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科1999.1~2000.12共收治38例气管切开患者,现将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青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按病理和临床分为三型,即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预后及治疗方法各不相同.单纯型可行非手术治疗且预后好,而骨疡型、胆脂瘤型的预后同治疗时间的关系大,早期,病多局限于中耳,手术、药物治疗其听力的恢复很好,其向颅内外发展会引起颅内外并发症,导致听力永久丧失[1],甚可危及生命,由于临床症状耳内流脓和鼓膜穿孔不具特异性,临床诊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放射影像学检查,如能早期发现,采取适合的治疗,是防止颅内、外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钱小平;蒋伟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手部的皮肤缺损在临床上很常见,由于手部结构精细复杂,且皮肤很薄,修复时有一定难度.1979年Foucher报道了以第一掌动脉为蒂的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拇指虎口皮肤缺损,1990年路来金等人报道了以掌背动脉为蒂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用于修复手掌的小面积皮肤缺损[1].我院自1995年以来应用以掌背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各种手部皮肤缺损22例,获得成功.
作者:贾雪峰;徐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胸腹联合伤病情重,诊断不易明确,处理稍有不慎,即造成病人死亡,或带来严重后遗症,死亡率较高.我院从1998.3~2001.3,共收治胸腹联合伤30例,死亡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眭康;吴慧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为重型颅脑损伤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对近10年来的27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OD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军福;徐玮;王蜀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2000年度本科采用美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脑挫伤33例.因充分减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明显减少,仅发生4例,其中1例存在对侧硬膜外血肿.
作者:贺志华;宋惠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国际上将低温划分为轻度低温33℃~35℃、中度低温28℃~32℃、深度低温17℃~27℃和超深低温2℃~16℃,一般将前两者称亚低温,目前常用推荐温度为30℃~35℃.早在五十年代,国外临床医生曾将冬眠低温疗法用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但由于当时未进行正规系统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缺乏临床病人安全方便的降温方法以及冬眠低温所造成的严重并发症如室颤和凝血功能障碍等,逐渐被临床医生所遗忘.
作者:甘海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国内外对纳洛酮研究的进展发现它对颅脑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即探讨盐酸纳洛酮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实际效果.
作者:揭园庆;黄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