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动脉损伤诊治失误原因分析

陈星隆;高伟阳;厉智;廖孔荣;洪建军;李志杰

关键词:股动脉损伤, 诊治失误, 病人, 现报道如下, 术后并发症, 严重失血, 外科急症, 死亡, 手术时间, 手术方法, 急救措施, 抢救, 处理, 出血, 残疾
摘要:股动脉损伤为外科急症,损伤时往往出血凶猛,短时间内造成严重失血,许多病人来不及抢救而死亡.因此,股动脉损伤后的急救措施是否得当、手术时间是否及时、手术方法是否正确及术后并发症处理是否恰当,是造成病人死亡或残疾的重要原因.我院自1990.1~2000.6共收治股动脉损伤病人33例,其中在诊治过程中存在着失误12例,现报道如下.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谷氨酸对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谷氨酸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在对体外新生大鼠(0~1d)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的基础上,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谷氨酸,作用10分钟,24小时后测定细胞死亡率、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在谷氨酸50μmol/L作用10分钟后,细胞死亡率和LDH活性明显增加,SOD活性显著降低,神经细胞MDA含量则明显增高.结论谷氨酸可损伤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这种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是由氧自由基介导的.

    作者:戴玉英;陈占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折断式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我们自1992~1999年间,用折断式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152 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其中有136 例得到随访,随访率为84.5%,随访时间为4月~7年不等,平均为2年4个月,现分析如下.

    作者:赵空军;戴建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开塞露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尿潴留是某些手术的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往常用改变体位,局部热敷及诱导疗法,但往往效果不佳,导尿虽然能解决排尿困难但无疑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和感染机会.我科自1999年起对50例术后尿潴留患者使用开塞露治疗受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莹;吴志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外伤性脑干出血护理

    自1997.2~2000.12我科共诊治外伤性脑干出血11例,均采用非手术治疗,现将观察护理体会汇报如下.临床资料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43岁.入院时GCS评分为3~5分7例,5~8分3例,8分以上1例,经CT确诊为脑干血肿,大为2cm,小为0.6cm.采用非手术治疗7例,4例因合并颅内其他部位血肿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良好3例,中、重度残2例,死亡6例(其中合并肺部感染死亡4例,应激性溃疡死亡2例).

    作者:胡映波;王月联;童优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耳穴贴压治疗胆石症

    胆石症是胆道系统中常见的疾病,按结石分布部位,可分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十年来我针灸科用耳穴贴压治疗胆石症10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公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

    应激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高达40%~80%[1],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以往认为外伤早期因患者常伴有呕吐,胃肠功能下降,只采用肠外营养,让胃肠道空置,处于休息状态,只有其功能恢复正常后才给予胃肠营养.由于脑损伤胃肠功能较正常下降,但并非功能全部丧失,所以笔者试用早期适量胃肠营养并加其他治疗方法,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本文对55例重型脑损伤病人早期高能营养,局部物理降温,及短期制酸剂治疗进行随机对照研究,了解其对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坚;许璟;张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桥本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我院从1985~1999年间通过手术病理切片证实为桥本病(以下称HD)36例.本病术前真正确诊的极少,即使术中肉眼诊断为本病的也只有17例,有相当一部分病人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招致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为此,对本组36例进行临床分析讨论,旨在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杜为兵;葛敦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Richard氏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

    自1996~2000年我院应用Richard氏钉治疗粗隆下骨折23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新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体会

    我院1980~1999年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62例,通过治疗得到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亦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的治疗

    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为骨科门诊常见病,大都发生于老年人,若治疗不当,常会导致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影响正常劳动生活.我科根据其特殊解剖特点,自拟加大成角回折法整复,经近千例随诊回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南进;樊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大批车祸病员的急救护理

    交通事故伤已成为对人类生命安全威胁大的“第一公害”.我院急诊科1999.10~2000.10共收治15批车祸病员125名.现对大批车祸病员的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凤鸣;吴健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合并溺水的治疗

    2000年我院ICU收治抢救了6例颅脑损伤合并溺水病人,成功4例,死亡2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及治疗:本组病人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3~68岁.其中,娱乐飞机失事致伤2例,汽车交通事故致伤4例.入院时GCS≤8分2例,9~15分4例.全部病例均经颅脑CT检查证实为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1例,肺癌颅内转移1例.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肺水肿,两肺满布湿罗音或水泡音.血气分析PaO23.3~8kPa1kPa=7.5mmHgPaCO25.3~10.7kPa1例伴肋骨骨折、血气胸.入院后所有病人均给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采用机械控制通气(IPP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PEEP值5~12cmH2O静注吗啡消除自主呼吸,IPPV24~36h后,改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停用吗啡,恢复自主呼吸,12~24h后撤机拔除气管导管.撤机后,3例脑挫裂伤给以保守治疗,1例重度脑挫裂伤和1例颅内血肿行开颅手术.

    作者:汪新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创伤性中枢性尿崩症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研究

    本文对本院1992.3~1999.8期间38例创伤性中枢性尿崩症(TCDI)的有关临床特点及病情演变过程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宣宏飞;张建军;董伟峰;张俊;谢仁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脑外伤后继发躁狂型早期精神障碍

    颅脑损伤后继发的早期精神障碍中以躁狂型精神障碍为常见[1],临床处理也比较困难.本文对颅脑损伤后继发躁狂型早期精神障碍作初步探讨.

    作者:马旭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式剖宫产540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手术是妇产科常见、采用多的手术,随着微创手术在妇科领域内的深入开展,探讨创伤小、恢复快,手术质量高的术式是妇产科界的热点问题.1996年以色列Strak来我国介绍misgar ludach剖宫产术[1].由于该术式手术时间短,胎儿娩出快,出血少,组织损伤少,术后恢复快,术后5天拆线可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我院于1999年1月采用新式剖宫产,现分析如下.

    作者:吴晓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重度乐果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通过对10例重症急性乐果中毒患者的救治,总结介绍乐果中毒后抢救治疗阶段的护理体会.主张加强入院2h内的急救配合,及时终止毒物吸收,尽早纠正肺水肿,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郑萍儿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电压对盐酸普鲁卡因离子导入的影响

    目的研究皮肤两侧的电压与离子导入渗透速率的关系.方法以盐酸普鲁卡因为模型药物,采用去毛大鼠腹部皮肤和双室扩散池,分别测定不同电压下的渗透速率(ER).结果增渗倍数对电压的线性回归方程为:ER=2.31+6.45v. 结论增渗倍数与皮肤两侧所加的电压成正比.

    作者:张韩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SPECT显像在脑损伤后症候群中的应用

    目的探查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和CT、MRI脑显像在脑损伤后症候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6例有脑损伤后症候群的患者均用99mTc-ECD行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同时,其中80例行CT显像,其余46例行MRI显像.结果 126例患者中,SPECT检查阳性113例,阳性率为89.7%;CT和MRI检查阳性52例,阳性率为41.3%,二者差异明显P<0.01.结论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检查脑损伤后症候群的灵敏度高于CT或MRI,而CT或MRI 在定位和微小病灶探查上优于SPECT,临床运用中应进行有机地结合.

    作者:包承侃;孙建忠;占宏伟;叶小娟;孙达;刘其昌;何刚强;刘洪彪;尹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交腿(肌)皮瓣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我科自1995年以来,应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交腿血管吻合移植修复小腿严重的开放性损伤,大面积软组织缺损10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金妲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出血再手术病因探讨

    本院自1996~2000年,因颅脑损伤而行开颅血肿清除术197例,其中有10例因术后再出血而再次行血肿清除术,兹将再手术原因及教训分析如下.

    作者:殷利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