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通气管气囊行鼻腔填塞止血

王贵锋;戴鑫琦

关键词:气囊:鼻腔填塞, 鼻出血
摘要:我科自1999年1月起,试用自制通气管气囊行鼻腔填塞止血,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鼻咽部局限性病变

    1996年2月~1999年8月,我们采用射频治疗仪,在鼻内窥镜下对42例鼻咽部局限性病变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世强;司勇锋;梁建平;刘蓓;袁弘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微波治疗卫鼻咽喉科疾病的并发症及预防

    目前,微波在耳鼻咽喉科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鼻息肉、鼻出血、慢性肥厚性或颗粒性咽炎、会厌囊肿、腭扁桃体肥大等,并有用于治疗声带小结的报道.微波治疗亦存在某些并发症,必须引起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预防.

    作者:万涛;田兴华;李国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自制通气管气囊行鼻腔填塞止血

    我科自1999年1月起,试用自制通气管气囊行鼻腔填塞止血,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贵锋;戴鑫琦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咽喉结核25例报告

    咽喉结核可原发或继发于肺结核,由于临床表现及局部特征不同,常与喉癌、会厌炎、声带息肉、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病难以区别,常易被误诊或漏诊.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现将1985年以来我科经病理确诊的25例咽喉结核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钟健略;江刚;邹苑斌;陈仕红;徐学东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乳突腔充填术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乳突腔充填术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对恢复生理性外耳道功能的作用.方法:对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85例85耳胆脂瘤型中耳炎,以乳突皮质骨、同种异体软骨和U形肌骨膜瓣同期行乳突腔充填.听骨链重建情况:因骨导域值增高或行阶段性手术未作听骨链重建10耳,鼓室成形术改良Ⅲ型40耳,改良Ⅳ型35耳.结果:总听觉改善率76%,其中改良Ⅲ型为80%,改良Ⅳ型为71.4%.术后干耳率为97.6%,平均干耳时间(1 9.86±5.31)d.术后随访半年以上,具有圆滑外耳道以及良好自净作用的占89.4%.未见胆脂瘤复发病例.结论:对没有条件行完壁式鼓室成形术的胆脂瘤型中耳炎,行乳突充填可以有效地克服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破坏生理外耳道结构的不足.保存外耳道皮肤的自净作用,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姜学钧;鲁亚莉;石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针形内窥镜在小儿鼻和鼻窦疾病中的应用

    鼻及鼻窦内窥镜手术已在成年患者中得到较广泛应用,但在小儿中的应用报道较少.笔者应用针形内窥镜对44例患儿行鼻、鼻窦检查及手术,获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湘民;甘嘉裕;郭洁波;李添应;文卫平;江广理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老年人吞咽功能障碍

    吞咽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肌肉反射性协同运动,包括口腔、咽、喉和食管.它使食团从口腔进入胃.老年人由于从口腔前部到贲门的吞咽通道中的某一部分发生病变,吞咽反射径路的某一部位受损或受到邻近病变的影响,皆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出现吞咽不畅、食管内食物积留、饮食向鼻腔返流或部分进入气管等病征,即吞咽功能障碍.

    作者:黄选兆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鼻腔填塞物的选择

    鼻中隔偏曲常伴鼻腔、鼻窦功能障碍,常需手术治疗.术后鼻腔填塞物的选择可影响治疗效果.本文对19例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鼻腔硅胶管填塞的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并与19例以凡士林油纱条填塞者进行比较,借以探讨硅胶管填塞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春丽;倪鑫;韩德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鼻腔疾患并发慢性泪囊炎的鼻内窥镜手术治疗

    近年,我们对20例(26侧)鼻腔疾患并发慢性泪囊炎患者,在鼻内窥镜下行鼻腔疾患手术并鼻腔泪囊造口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万京明;李忠实;谢宏琴;徐华林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水囊扩张术治疗环状软骨损伤并喉气管狭窄

    笔者采用环状软骨前裂开及水囊扩张术治疗气管插管所致环状软骨损伤并喉气管狭窄(ITS),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莉;黄鹤年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豚鼠耳蜗单离螺旋神经节细胞外毛细胞同时分离法

    随着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保持活性的单离螺旋神经节细胞(SGC)和(或)外毛细胞(OHC)已成为听觉生理、生化、病理及药理实验的重要模型.OHC为听觉的感受细胞,SGC为听觉初级神经元.观察同一因素对OHC及SGC的影响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同时获得来源于同一耳蜗的单离的SGC和OHC.为此,我们尝试了在同一耳蜗同时分离单离的SGC和OHC的可能性,获得较好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树华;韩东一;杨伟炎;姜泗长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葛根总黄酮治疗去势大鼠鼻粘膜萎缩的研究

    目的:探讨葛根总黄酮治疗去势大鼠鼻粘膜萎缩的效果.方法:将60只成年雌性大鼠随机等分为4组: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第2组:行去势处理;第3组:于去势后以维尼安治疗.第4组:于去势后以葛根总黄酮治疗.对各组动物鼻中隔粘膜进行光镜、电镜观察;抽血测定血清雌二醇水平.结果:去势后30 d鼻粘膜呈萎缩性改变;经维尼安、葛根总黄酮胃灌注治疗30 d后.鼻粘膜可恢复正常的形态结构.去势30 d后动物血清雌二醇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维尼安治疗,血清雌二醇水平更趋于下降(P<0.05);经葛根总黄酮治疗后,血清雌二醇水平可恢复正常(P>0.05).结论:葛根总黄酮可恢复去势大鼠的雌激素水平.对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鼻粘膜萎缩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戚本明;王正强;郑明秀;吴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鼻中隔矫正术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的临床观察

    变应性鼻炎一般多采取药物治疗,只有在出现了持续性鼻塞.并且有明显的增生性病变时,才考虑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也只有当鼻中隔偏曲引起持续性头痛、鼻出血或鼻塞时,才有行鼻中隔矫正术的适应证.对有变应性鼻炎、又需要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患者,常在矫正鼻中隔偏曲后治愈或改善了变应性鼻炎的症状.1996年1月~1998年1月.笔者对18例变应性鼻炎并有鼻中隔偏曲手术适应证的患者施行了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经观察.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沈贞;陈文文;邓亚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吸引器头在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中的应用

    1994年12月~1999年6月,我们在鼻中隔矫正术中使用吸引器头代替剥离子,使鼻内窥镜下剥离与吸血同步化,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淑英;李金海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