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梅;李惟麒;王胜莉;蔡岫颖;刘来振;杨冬红;吴立鹏;杜晓岩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4V水平变化在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患者(44例)和健康成人(30例)血清中CD44V水平.结果: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CD44V水平明显低于健康成人组(P<0.01).结论:血清CD44V含量测定对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OSCC)的早期诊断可能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李广生;张瑞敏;穆森;谢晓华;郭阳;赵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局部疼痛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一个主要症状,也是较早出现的一个症状.缓解患者的疼痛是医生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对症治疗中,止痛药物的使用就十分常见.广义上的镇痛治疗所采用的药物包括抗炎药物和镇痛药.但是这两类药物都有很强的副作用,抗炎药物中的非类固醇药物会对胃肠道黏膜产生严重损害,并对凝血机制有影响,会导致胃溃疡、胃出血,甚至全身出血,皮质激素类的药物的副作用有感染扩散、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后果更严重.而镇痛药由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更大,甚至会产生成瘾等后果.所以,临床使用这类药物应慎之又慎.作者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过程中,体会到可以少用甚至不用止痛剂,而疗效亦好.
作者:罗伟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白色念珠菌(C.a)及热带念珠菌(C.t)的抑制作用及形态学影响.方法:通过低温高速离心,超声破碎等方法提取血链素,使血链素分别作用于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于37℃下80r/min振荡培养.培养12h时,以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不同浓度血链素的抑菌活性;每2h测1次各组菌悬液的A值,并绘制生长曲线,观察血链素对C.a及C.t生长曲线的影响.在血链素对C.a及C.t的作用过程中,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菌体形态进行观察.结果: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在1 g/L血链素作用后菌落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链素作用后,C.a及C.t的生长曲线在6~14 h发生显著改变,对数生长期被推迟8h.血链素作用后,C.a及C.t的孢子及菌丝表面出现“盘状凹陷”形态.结论:血链素对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血链素使C.a及C.t的对数生长期推迟.血链素可导致念珠菌C.a及C.t的菌体形态发生改变.
作者:马晟利;李慧;佟忠山;赵英男;夏雪;董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研究Ets-2转录因子对调控小鼠成釉细胞金属基质蛋白酶-20(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0,MMP-20)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进一步明确Ets-2在釉质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出生后5d小鼠切牙成釉细胞中Ets-2的表达;在小鼠成釉细胞中分别转染200ng pcDNA3.1/myc-HisA-Ets-2和Ets-2 siRNA后,利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MMP20基因表达的不同变化;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Ets-2对MMP-20启动子突变后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显示Ets-2在成釉细胞中呈阳性表达.实时定量RT-PCR研究发现Ets-2过表达后,MMP-20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当Ets-2基因沉默后,MMP-20表达水平则显著下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显示,转染pcDNA3.1/myc-HisA-Ets-2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MMP-20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升高;对启动子Ets潜在结合部位进行定点突变后,MMP-20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显著下降,Ets-2丧失上调MMP-20启动子转录活性的作用.结论:小鼠成釉细胞核中Ets-2可通过MMP-20启动子上Ets潜在结合位点,上调MMP-20基因表达水平.
作者:孙霞;王青山;韩婷婷;李东亮;孙学玲;孙岩;纪虹利;高玉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体外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的影响,观察Pg对HUVEC的入侵能力,从而探讨Pg对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的途径,以期为牙周病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用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1:10,1:100 PgATCC33277分别干预HUVEC 4 h、8h、12h、24 h,未受Pg ATCC33277干预的HUVEC作为阴性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UVEC形态,CCK-8法测定HUVEC细胞的增殖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Pg ATCC33277对HUVEC的入侵情况.结果:在24 h内,与对照组相比,受Pg ATCC33277感染的HUVEC的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影响,仍呈典型的”铺路石”单层贴壁生长,Pg ATCC33277对HUVEC细胞增殖未见明显影响,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Pg ATCC33277可以黏附HUVEC细胞膜表面,入侵HUVEC,直接定植或以空泡的形式存在于细胞的胞质中.结论:Pg可以入侵内皮细胞,以在细胞内定植的方式逃避宿主的防御反应,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增殖未见明显改变,从而形成第二次慢性感染过程,进一步影响内皮细胞正常功能的发挥.
作者:吴娟;林良缘;孙卫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不同类型义齿清洁剂对粘附在热凝基托树脂表面的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效果观察.方法:同样规格的热凝基托树脂试件浸泡于同一浓度白色念珠菌菌液中,按使用说明分别浸泡在Polident、Steradent清洁片配成的溶液、0.5%次氯酸钠溶液(阳性对照组)和蒸馏水(阴性对照组)中,将处理后试件上粘附的白色念珠菌培养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白色念珠菌的清除率.结果:0.5%次氯酸钠(0.04040±0.004742)优于Polident (0.06990±0.005990)优于Steradent(0.12390±0.005724)优于蒸馏水(1.21790±0.009585).结论:Polident、Steradent对热凝基托树脂表面白色念珠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但效果均不如阳性对照组.
作者:王桃;李银玲;莫三心;吕亚如;李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生长抑制DNA损伤基因153 (GADD153)在Wistar大鼠腭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化学诱导法建立大鼠口腔癌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例正常黏膜和63例不同癌变发展阶段黏膜细胞中的Grp78和GADD153的表达水平,利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A值),并对2种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Grp78的平均A值随着组织病理学分级增加而逐渐增高,不同程度异常增生组、癌变组与正常黏膜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ADD153的平均A值随着异常增生程度的加重和癌变逐渐降低(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Grp78与GADD153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Grp78和GADD153参与口腔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Grp78与GADD153蛋白的表达有利于口腔癌的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
作者:刘进忠;岳阳丽;冯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3种根管充填糊剂的根管封闭能力,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完整单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60颗,随即分为A、B、C三组,每组20颗牙,分别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Vltapex糊剂、AH-Plus糊剂加牙胶尖以侧压法进行根管充填,采用染料渗入法测染料渗入距离,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根尖1/3、根中1/3、根颈1/3中根管壁与糊剂之间的结合状态.结果:扫描电镜下3类糊剂在根颈1/3与根管壁的粘结紧密,在根尖1/3与根管壁的粘结疏松.其中AH-Plus组可见材料呈均质状分布,与管壁粘结为紧密.在根尖1/3处AH-Plus组(2.11±0.22) μm的微缝隙宽度明显低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8.63±0.25)μm和Vitapex糊剂(7.58±5.62) μm(P<0.05).3种根管充填材料的染料渗透距离中,AH-Plus组的微渗漏值(0.98±0.58) mm明显小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2.32±0.55) mm和Vitapex糊剂(2.11±0.67) mm(P<0.05).结论:AH-Plus糊剂对于根管充填特别是根尖有很好的密合性,能有效防止根尖微渗漏现象的发生.
作者:伍廷芸;朱友家;阮琼;李冰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错(牙合)畸形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所造成的健康问题、美观问题及对心理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对错(牙合)畸形防治的重视.赫哲族是我国六小民族之一,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字显示,赫哲族共4600多人,遍布黑龙江省同江、抚远等市县.为了更好地掌握赫哲族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情况,我校选拔出优秀教师及学生代表,在中国牙防基金会的资助下,于2011年10月中旬对同江市及周边县乡的赫哲族127名青少年进行口腔错(牙合)畸形情况的调查,希望本次调查所得数据为政府部门改善边疆少数民族健康水平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吴雪梅;李惟麒;王胜莉;蔡岫颖;刘来振;杨冬红;吴立鹏;杜晓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不同窝沟封闭剂及不同实施条件对窝沟封闭剂保存率的影响,为选择效果良好的窝沟封闭剂及适宜的实施条件提供依据.方法:南昌市育新学校和城北小学二年级学生,随机选择7~8岁符合条件的儿童各100例,对比2所学校入校实施和进医院实施窝沟封闭的封闭效果,并且对育新学校100例观察不同封闭剂的封闭效果.结果:6个月、12个月、18个月后树脂型封闭剂Helioseal F和湿法粘结窝沟封闭剂Embrace WetBond封闭剂保留率及龋齿发病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而学校和医院实施窝沟封闭的封闭剂保留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树脂型封闭剂Helioseal F和湿法粘结窝沟封闭剂Embrace WetBond均具有良好的封闭效果,实施窝沟封闭时进医院的封闭效果优于入学校的封闭效果.
作者:赵玉宏;慈向科;欧晓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镍铬合金修复体对口腔牙龈组织的影响.方法:本文运用免疫组化染色SP(Streptavidin-peroxidase)法检测COX-2(cyclooxygenase-2)、HSP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70(heat shock protein 70)在镍铬合金修复体患者牙龈组织和正常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经患者同意,从临床采集镍铬合金修复体患者牙龈30例作为实验组,采集口内无任何修复体患者的正常牙龈26例,将实验组中同一患者的牙龈组织分成3份,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作COX-2、HSP60、HSP70的检测.每种指标检测30例,对照组同实验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SP60和HSP70在镍铬合金修复体患者牙龈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牙龈组织(P<0.05).COX-2在实验组中的表达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镍铬合金修复体在口腔中游离出的金属离子对牙龈组织具有致敏性和致炎性,但是否具有致癌性还有待研究.
作者:蒋琳;高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2种根管润滑剂在根管预备过程中对镍钛器械的表面性状是否产生影响.方法:15套机用Protaper镍钛器械,随机分成3组,EDTA凝胶、5.25%次氯酸钠溶液、蒸馏水作为润滑剂.分别于未使用、使用10次、使用20次时利用高精度电子称及扫描电镜观察器械表面性状的变化.结果:不同组间,使用次数相同时,同一型号器械重量变化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同一组间,使用次数不同时,同一型号器械重量变化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扫描电镜观察3组镍钛器械在使用前表面均未见裂纹,在使用后表面可见裂纹.结论:根管预备次数对镍钛器械的表面性状产生影响;EDTA凝胶、5.25%次氯酸钠溶液对镍钛器械表面性状产生的影响无差异.
作者:宿哲;李艳萍;牛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是罕见的特殊类型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成年女性的盆腔及会阴部软组织,偶发生在男性腹股沟区、精索、阴囊及盆腔内[1].发生于口腔颌面部者罕见[2],原发于颌下区者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颌下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并附文献复习.1临床资料患者,女,79岁,因右侧颌下无痛性肿物4月余人我院口腔科,B超示:右侧颌下可见一大小约20 mm×11 mm的混合回声团,边界清,形态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CT示:右侧颏舌肌外侧椭圆形低密度影,边界不清,无包膜,见图1.
作者:杨兰;黄喆;邢占奎;孙健;夏鑫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牙周病是影响牙齿支持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可引起牙龈退缩、牙周附着丧失,严重者可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牙周炎初期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严重时菌斑微生物将扩散至龈下,细菌及其毒性产物会刺激牙周支持组织,从而引发机体的慢性炎症,并激活机体的防御系统,毒性产物及其引发释放的炎性介质可以随血液循环至全身,因此后续的发展和病程进展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宿主免疫反应.
作者:杨斯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GRE、SE和FSE序列中,不同序列参数对口腔金属材料伪影的影响.方法:选择口腔常用钛合金和金合金材料分别制成标准冠模型,在1.5T的场强中进行梯度回波序列(gradient recalled echo,GRE)、自旋回波序列(spin echo,SE)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ast spin echo,FSE)成像.调节成像参数回波时间(echo time,TE)、带宽(bandwidth,BW)、视野(field of view,FOV)和矩阵(matrix),测量各模型的伪影面积,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GRE和SE序列中,伪影面积随TE改变而改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TE延长,伪影增加;GRE和FSE序列中,FOV减小,伪影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加SE、FSE序列带宽值,伪影减小(P<0.05);而矩阵增加时,仅GRE序列中的钛合金伪影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节成像参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金属伪影的影响:减小TE和FOV,增加BW和矩阵,有利于减小金属伪影.但同时也发现,各成像序列对不同参数的敏感程度也不一致.
作者:刘娟;李长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前瞻性观察并评价A群链球菌制剂和平阳霉素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静脉畸形和淋巴管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颌面部脉管瘤120例,随机分组采用A族链球菌制剂和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并记录其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血管瘤36例,A群链球菌制剂组15例,治愈8例(53.33%);平阳霉素组21例,治愈12例(57.14%).静脉畸形40例,A族链球菌制剂治疗组19例,治愈13例(68.42%);平阳霉素组21例,治愈14例(66.67%).淋巴管畸形44例,A族链球菌制剂治疗21例,治愈14例(66.67%);平阳霉素治疗23例,治愈6例(26.09%).结论:A族链球菌制剂注射治疗淋巴管畸形效果更为明显,A族链球菌制剂和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瘤和静脉畸形均有效.
作者:魏海刚;邱雅;陈玉婷;李蜀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比曲面体层片和锥形束CT在测量上、下颌后部可用牙槽骨高度上的差异,分析曲面体层片的误差,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以62例第一磨牙缺失病例为研究样本,包括28例下颌牙列缺损、22例上颌牙列缺损和12例双颌牙列缺损病例.所有病例均拍摄曲面体层片(放置5 mm直径钢球)和锥形束CT.将曲面体层片数据导入图像处理软件,测量第一磨牙拟植入种植体部位(缺牙间隙的中点或者近中邻牙远中5 mm位置)牙槽嵴顶至下齿槽神经管上缘或上颌窦底低点的距离,以钢球直径计算放大率并得到校正后的可用牙槽骨高度.对于锥形束CT图像,则是在配套软件界面下,确定拟植入种植体的三维位置,并测量该位置到上述参考点的距离.两组测量结果均输入SPSS软件,以T检验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的差异.结果:共测量下颌病例40例,曲面体层片和锥形束CT测量所得平均距离分别为(14.6±3.4) mm和(13.7±2.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34例,曲面体层片和锥形束CT测量所得平均距离分别为(11.8±2.5) mm和(12.1±1.4)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比,发现在对下颌可用牙槽骨高度进行测量时,曲面体层片存在高估可能,在临床中,应增加种植体与下齿槽神经管的安全距离.
作者:张智勇;张晓;程雪原;宋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交通事故导致的颌面部外伤越来越多见,其中下颌骨骨折较常见[1].口内路径以小型钛板行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因其能加快了骨折断端的愈合,避免了颌面部瘢痕的形成,较好的恢复了患者的咀嚼功能而被临床广泛应用[2].现将近几年来57例下颌骨骨折口内路径坚固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程卫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腺相关病毒(AAV)重组,并与无机骨颗粒复合,探讨其对骨组织再生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在兔颅骨上建立引导骨再生模型.体外构建承载VEGF基因的腺相关病毒,实验组填充复合有AAV-VEGF的无机骨颗粒,对照组仅填充无机骨颗粒.分别在术后2、4、8周对术区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形态测量学分析.结果:术后4周及8周时,实验组新生骨量和毛细血管数量均较对照组为多,且骨成熟度更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VEGF蛋白呈强阳性表达.结论:在引导骨再生时配合AAV-VEGF,较单纯植入无机骨能更快、更有效地促进新生骨形成.
作者:徐辉;周新文;张振庭;厉松;白玉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牙素对放射线照射下釉质脱矿与再矿化的影响.方法:挑选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因正畸减数拔除的上颌第一前磨牙40颗,分开颊舌两侧,制成80个釉质块,随机分为A、B、C、D组,采用Co-60放疗仪在20℃对每个釉质表面进行放射线照射.A组为单纯照射组,直接采用放射线照射开窗区;B组为涂膜照射组,照射前先在开窗区涂上护牙素,再进行放射线照射,照射结束后去离子水冲洗釉质面;C组为照射后再矿化组,放射线照射开窗区6周后再应用护牙素,30min/d,持续4周;D组为对照组,只在相同环境中保存,开窗区表面不做任何处理.处理前后分别测量各组的显微硬度值.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4组样本按照相应的处理方式处理后,测量结果显示单纯照射组的牙釉质表面HV明显低于其它3组(P<0.05),而涂膜照射组和照射后再矿化组的HV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应用护牙素能够有效地预防放射线所致的釉质脱矿,并能促进釉质再矿化.
作者:朱琼;于春梅;方溢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