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后胸部PET的意义

关键词:非小细胞, 肺癌治疗
摘要:
中国肿瘤杂志相关文献
  • 建立和完善主诊医师责任制的考核方法

    天津市肿瘤医院通过建立和完善主诊医师责任制管理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病人选医生之后的量化管理,推动了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有效地落实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

    作者:艾励生;李军;吴宝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市场经济中二级肿瘤专科医院的生存与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体制的改革,以及综合医院各类专科的迅速发展,给二级专科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困难。我院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扩大横向联合、提高医院知名度、加强临床科室合作、消除盲目竞争等几个方面人手,加强了医院的管理,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明显提高,开拓出一条生存、发展之路。

    作者:白延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电化学治疗75例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应用SDZLY-3型生物电场治疗仪,采用斜行、平行布针或食管电极针对75例恶性肿瘤病人施行电化学治疗。总有效率达72%。

    作者:方向阳;刘叶华;余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诱导化疗结合交替放化疗治疗Ⅳ期未分化鼻咽癌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铜/锌比值偏高是恶性淋巴瘤危险因素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探讨

    本文就深化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进行探讨,使医院盘活存量、提高财力物力运作能力,集中精力抓业务建设。

    作者:曹章伟;吴显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第3次全国直肠癌保肛学术研讨会概要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隐血珠在上消化道癌初筛普查中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优化医院科主任人才结构加强学科建设

    近几年,我院围绕学科建设积极稳妥调配科主任队伍,建立了合理的新老交替制度,积极引进学科带头人,大胆启用中青年科技骨干和高水平专业人才,规范培养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基本形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科主任队伍,从人才上保证医院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艾励生;张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计算机管理病案首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计算机管理病案首页的质量与病案书写质量相关。本文在肯定了计算机管理病案首页的优势的同时,也指出了影响这一工作进展的因素:一是医师的责任心及对ICD-9不熟悉,二是质量监控力度不强,三是科室间协调与沟通不够。进一步论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领导重视、职能部门把关、强化质控力度,增进科室间的协调与沟通、提高员工素质。

    作者:甘艳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国外低位直肠癌侧方转移淋巴结的清扫

    作者:沈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建设面向新世纪现代肿瘤所院的设想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为适应国家对卫生行业的改革政策,整合优势,分析劣势,提出在医疗质量、就医环境、高新设备、人才队伍诸方面发展战略。展开一系列具体操作,开设特需门诊,推进临床亚专业,强化基础研究与临床结合,建立中心实验室,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在5年左右,建设成为就医环境优美、仪器设备一流,诊治水平领先的面向新世纪的国家级肿瘤专科医院。

    作者:唐平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CD147与卵巢癌转移有关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高危新生儿接种酵母重组乙肝疫苗12年效果

    [目的]评价接种酵母重组乙肝疫苗(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与免疫持久性,为基因疫苗的推广应用及高危新生儿乙型肝炎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1985年~1986年HBsAg(+)产妇93例及所生的新生儿94例,按0、1、6免疫程序接种美国Merck基因疫苗(5μg/剂);分别于免疫接种后6个月、12个月及12周岁后采血用放射免疫法(RIA)作HBsAg及抗-HBs检测。[结果]新生儿接种基因疫苗12年后,母亲HBsAg阳性但HBeAg阴性者(单阳性)的HBsAg阳性率为4.17%,显著低于母亲HBsAg及HBeAg均阳性者(双阳性)的23.40%(P<0.05)。两组对象12周岁时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1.66%与74.00%。联合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并未显示出能提高基因疫苗接种者的HBsAg阻断率及抗-HBs血清阳转率(P>0.05)。[结论]Merck基因疫苗的短期和远期免疫效果可以肯定,其对于乙肝高危产妇所生儿童的有效保护率至少可以持续12年。联合使用HBIG并不增加基因疫苗的长期免疫效果。基因疫苗可以取代乙肝血源疫苗,并将在乙肝免疫预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陆建华;朱源荣;倪正平;黄飞;陈建国;孙宗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恶性淋巴瘤微小残留病灶的检测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001年福建省肿瘤防治宣传周暨中国抗癌世纪行活动剪影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镍维甲酰胺对HL-60细胞凋亡及端粒酶影响

    [目的]观察维甲类化合物N-(4-羧基苯)镍维甲酰胺对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的作用及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剂量反应曲线、台盼蓝排斥法、光镜、电镜、流式细胞仪等观察N-(4-羧基苯)镍维甲酰胺对HL-60细胞的作用,应用TRAP-ELISA法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N-(4-羧基苯)镍维甲酰胺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同时诱导HL-60细胞的凋亡,并使细胞端粒酶活性下降。[结论]N-(4-羧基苯)镍维甲酰胺作用于HL-60细胞后可使HL-60细胞发生凋亡,抑制细胞端粒酶活性,对端粒酶活性的作用比同等浓度的全反式维甲酸强。这对进一步研究并开发其临床应用有一定价值。

    作者:杨生永;吴志豪;李文惠;杨林西;韩耀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研所的生存与发展

    本文探讨了作为卫生事业单位的研究所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求得自我发展与生存的措施。

    作者:麦羡霞;李志强;田园;畅小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国际肿瘤会议(2000年10月~11月)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恩格菲联用阿霉素治疗恶性胸腹水94例观察

    本文将94例恶性胸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48例,单用恩格菲治疗;Ⅱ组46例,采用恩格菲联合阿霉素治疗。结果示恩格菲联用化学药物能有效控制患者恶性胸腹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长弓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国肿瘤杂志

中国肿瘤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