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颧弓根复位在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的意义

马骁;柳春明;柴家科

关键词:颧弓根, 颧骨, 骨折
摘要:目的:提出以颧弓根复位作为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参照标准.方法:14例合并颧弓根骨折的颧骨复合体骨折,首先将颧弓根复位,然后固定其他的骨折线.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面型、颧骨颧弓对称度.结果:患者均切口Ⅰ期愈合;面形恢复满意、两侧对称、开闭口功能正常11例;面形恢复两侧基本对称,开闭口功能正常3例.患者额部和头皮感觉异常2例;头皮秃发瘢痕>0.5cm者1例.结论:颧弓根首先复位在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具有重要参照意义,可以依据颧弓根的固定恢复颧弓宽长度及准确复位颧骨.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舌体鳞癌患者两种区域性颈淋巴清扫术式疗效的比较

    目的:通过对舌体鳞癌患者两种区域性颈淋巴清扫术式疗效的比较,为颈清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235例行舌骨上或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T1CN0和T2CN0期舌体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种区域性颈清术式的疗效.结果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和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术后颈部复发率分别为16.0%和10.5%,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在防止术后颈部复发方面疗效明显优于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P<0.05).结论: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的术后颈部复发率低于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建议作为T1CN0和T2CN0期舌体鳞癌患者区域性颈淋巴清扫的优选术式.

    作者:赵世萍;张文峰;阎寒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左上第一磨牙慢性根尖炎合并上颌窦炎1例

    上颌窦炎可直接侵犯牙根或牙槽神经,引起同侧面颊及上颌牙齿酸痛或阵发性神经痛,而罹患慢性根尖周炎的上颌牙齿,在根管治疗术中也可能会因上颌窦穿通导致上颌窦炎.笔者曾遇见1例左上第一磨牙慢性根尖炎并发左上颌窦炎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颧弓根复位在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提出以颧弓根复位作为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参照标准.方法:14例合并颧弓根骨折的颧骨复合体骨折,首先将颧弓根复位,然后固定其他的骨折线.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面型、颧骨颧弓对称度.结果:患者均切口Ⅰ期愈合;面形恢复满意、两侧对称、开闭口功能正常11例;面形恢复两侧基本对称,开闭口功能正常3例.患者额部和头皮感觉异常2例;头皮秃发瘢痕>0.5cm者1例.结论:颧弓根首先复位在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具有重要参照意义,可以依据颧弓根的固定恢复颧弓宽长度及准确复位颧骨.

    作者:马骁;柳春明;柴家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Biglycan在牙周损伤愈合中的免疫化学定位和表达

    目的:研究biglycan在牙周组织损伤愈合过程中的免疫化学定位.方法:损伤成年鼠磨牙周围的牙周组织,跟踪28 d,对biglycan和Ⅰ型、Ⅲ型胶原在愈合过程中的免疫组织化学分布进行分析.结果:biglycan在结缔组织中的免疫组织化学分布与Ⅰ型胶原相似.在牙周损伤愈合早期,biglycan在损伤区炎性细胞和移行的牙龈上皮细胞有强烈表达.愈合中期,biglycan广泛表达于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及其基质.愈合晚期,biglycan在新骨成骨细胞中表达明显.结论:biglycan在牙周组织损伤区中的细胞内特征性表达,预示其在牙周损伤愈合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钱虹;黄群;肖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大鼠胚胎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

    目的:探讨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TGC-CM)在诱导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取妊娠12.5 d SD大鼠胎鼠第4代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TGC-CM)的诱导下,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RT-PCR等方法,探索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可能.结果: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诱导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培养7 d,在诱导组中细胞出现核极化,有很长的突起,细胞平行排列.抗牙本质涎蛋白(DSP)呈阳性反应.RT-PCR显示mRNA水平表达成牙本质细胞特异的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和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结论: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含有多种细胞因子的TGC-CM的作用下能分化为成牙本质样细胞,能为研究牙齿的分化和发育提供良好的模型和实验依据.

    作者:陈小红;刘鲁川;金岩;邓蔓菁;安建平;方军;孙雅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溶剂配制的氢氧化钙pH测定

    目的:比较4种不同溶剂与氢氧化钙混合配制后pH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规律.方法:将氢氧化钙粉剂分别与4种溶剂混合形成饱和溶液,分别在0、10、30、45 min,1、24和48 h,7 d等8个时间点测量pH.结果:4种氢氧化钙溶液呈强碱性,在0、10、30、45 min,1和24 h的pH没有显著性差异,从48 h开始pH显著升高,到第7天时达到高.4种溶液中,生理盐水配制的pH低,而氯乙啶溶液配制的pH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4种溶液配制的氢氧化钙溶液在24 h后发生显著性升高,且持续到第7天才达到高峰.建议临床使用氢氧化钙糊剂时应持续7 d.

    作者:崔晓燕;伍江慧;彭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晶须及晶须用量对复合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碳化硅晶须(SiCw)、硼酸铝晶须(ABw)、氧化锌晶须(ZnOw)增强复合树脂的弯曲性能,筛选优配方.方法:测定复合树脂的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结果:β-SiCw熔附SiO2纳米粒子(β-SiCw/SiO2)、ABw熔附SiO2纳米粒子(ABw/SiO2)、ZnOw(四针状)均可以提高复合树脂的弯曲性能.本实验条件下复合树脂弯曲性能的佳方案是:填料为ABw/SiO2,用量为60%时.结论:每一种晶须填料均可以提高复合树脂的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提高的程度与填料的用量相关.

    作者:王蓉;张文云;贾安琦;孙林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正畸矫治器用于上颌骨LeFort Ⅰ、Ⅱ型骨折治疗21例

    目的:运用正畸矫治器早期治疗复合外伤患者的上颌骨骨折,使上颌骨骨折片尽快复位并获得良好咬合关系.方法:对21例上颌骨骨折患者,于伤后1周内,口内运用正畸托槽和钢丝,口外运用前牵引弓和复合头帽,进行颌间和口外牵引,并进行制动和固定.结果:通过这种方法,20例患者能获得良好咬合关系,骨折片得到较好复位.结论:运用正畸矫治器治疗骨折端错位不明显,失牙少或无失牙的上颌骨骨折,能尽快开始骨折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仲;陈国新;赵吉宏;黄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口腔医学院教学管理保障体系的建立

    在短短的4年中,温州医学院口腔医学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院各项建设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教学管理保障体系的建设和改革.

    作者:潘乙怀;林新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面神经缺损桥接移植修复进展

    面神经修复是一种功能复苏技术,通过面部表情肌的神经再支配达到功能恢复的目的.直接立即缝合神经的断端是好的修复方法.但由于外伤,医源性损伤,肿瘤包裹导致直接缝合有张力时或因为手术切除导致一段神经缺失时,有时必须采用神经桥接移植手术和特殊的手段,传统的方法采用自体神经桥接移植术,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自体神经移植来源有时十分困难,供区牺牲较大,来源有限,因而限制了这种术式的广泛应用.

    作者:刘洪飞;赵宝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RGD多肽表面修饰对HA-TCP生物陶瓷细胞相容性的影响

    目的:了解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多肽表面修饰对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ydroxyapatite-tricalcium phosphate,HA-TCP)细胞相容性的影响.方法:以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MSCs)复合RGD多肽表面修饰的HA-TCP或单纯材料培养制备组织工程骨,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MSCs的粘附和生长情况、检测细胞活力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MSCs在材料表面和孔隙内均可粘附和生长,粘附于RGD多肽修饰HA-TCP的细胞活力和ALP活性明显高于未经RGD多肽修饰组(P<0.01,P<0.05).各组细胞周期未见明显变化,未见异倍体细胞.结论:RGD多肽表面修饰对HA-TCP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有明显的优化作用.

    作者:蓝旭;梁军;葛宝丰;刘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析金属烤瓷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因素

    金属烤瓷冠(PFM)是一种由低熔烤瓷在真空条件下熔附到金属基底冠上的金-瓷复合结构的修复体[1].近年来随着我国口腔修复学和修复工艺学的快速发展及人们对美观的要求日益增高,PFM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多,目前已成为牙体、牙列缺损修复中常用的修复形式,在口腔专科医院中,PFM修复体占据冠桥修复体的60%以上[2].

    作者:马丁;湛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鼻内窥镜在上颌窦内牙齿断根取出术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口腔外科自2001~2005年收治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41岁.|5_断根1例,|5_断根1例,_6|腭根3例,|6_腭根4例,7_|近颊根2例.拔牙术后12 h内就诊6例,2 d内4例,5 d内1例.检查患者拔牙创无干槽症,其中5例有疼痛、血凝块脱落、鼻腔鼓气拔牙创漏气和急性上颌窦炎症状.1例形成口腔上颌窦瘘,拔牙创疼痛、头痛、鼻塞、鼻腔鼓气拔牙创漏气.患者经鼻窦CT平位和冠状位扫描,三维定位确定断根在上颌窦内的位置[1],见图1、图2.

    作者:余善超;米修奎;蔡其刚;李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齿槽外科的应用

    目的:观察丙泊酚+局麻涡轮钻拔牙法在困难牙拔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拔牙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Ⅰ组(丙泊酚+局麻涡轮钻拔牙法)、治疗Ⅱ组(局麻涡轮钻拔牙法),对照组(传统拔牙法),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局麻时、拔牙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拔牙时间,拔牙感受.结果:Ⅰ组患者MAP、HR波动小,感觉痛苦小,Ⅰ、Ⅱ组患者拔牙时间短,3组患者SpO2无差异.结论:丙泊酚+局麻涡轮钻拔牙法,值得在困难牙拔除中应用.

    作者:孟凡文;胡开进;胡坤;陈云俊;吴占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牙髓炎根管治疗约诊间痛的药物防治

    根管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牙髓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方法.患者在根管治疗期间通常是在根管预备后出现疼痛和(或)肿胀等急性炎症反应,称为根管治疗约诊间痛(endodontic interappointment pain,EIP).有关资料表明,EIP发生率高达20%~40%,因此,如何有效预防EIP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科近年来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预防EIP的发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军武;熊海燕;叶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牙体缺损至龈下患牙的保存方法比较及临床治疗

    目的:观察牙体缺损至龈下患牙的处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牙龈切除术、牙冠延长术和牙根牵引术分别对3颗、30颗和12颗已做过完善根管治疗的缺损至龈下患牙进行处理,暴露牙根断面,桩核冠修复后进行1~2年随访.结果:切牙龈组预后效果差;龈下缺损较小的患牙,牙冠延长术和牙根牵引术的效果都较好;但缺损较深的患牙,牙根牵引术的效果优于牙冠延长术.结论:龈下缺损较小的患牙,可作牙冠延长术,但缺损较深的患牙,好做牙根牵引术.临床上在适应证范围内应尽量先做牙根牵引术再做桩核冠修复.

    作者:刘琳;刘春雷;戚向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根尖周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属于锌依赖性蛋白水解酶的一种,是由多种蛋白酶组成的多功能内肽酶,主要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在正常稳定状态组织中MMP表达量极少,而在炎性细胞因子、激素、生长因子刺激下和细胞转化过程其表达上升.病理上根尖周病通常分为根尖周炎和根尖囊肿,根尖周炎多是由根管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局部炎症性疾病,常累及邻近牙槽骨和根尖部的牙骨质,使其吸收破坏.

    作者:陈建芳;胡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的DSC/TG研究

    目的:研究玻璃组成中磷含量对玻璃离子水门汀固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基于SiO2-1/2Al2O3-1/2CaF2-1/2zP2O5,(z=0,1/12.5,1/6.25,1/3.125)组成,制备了不同磷含量的玻璃粉剂,采用DSC/TG热分析技术研究4种不同磷含量玻璃组成、2种市售玻璃离子水门汀和1种聚羧酸锌水门汀对照样品的热分解特点.结果: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的基体分解放热峰的温度和形态随磷含量变化而变化,当磷含量增加时,由一个变为两个,且明显变宽.结论:在玻璃离子水门汀固化过程中有磷进入基体中,当磷含量较高时,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它们对聚合物基体热行为的影响.

    作者:吴忠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腮腺区静脉畸形伴多发静脉石1例

    作者收治1例腮腺区静脉畸形伴多发静脉石的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男,33岁,因右耳下无痛性肿块3年入院.患者3年前偶发现右侧耳垂下有一无痛性肿块,无疼痛等不适症状,肿块缓慢增大,头低位时该区域肿胀感明显.

    作者:童永青;施更生;卢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浓度次氯酸钠根管超声冲洗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次氯酸钠溶液的根管冲洗效果.方法:选择根尖发育完成的单、直根管前磨牙50颗,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不锈钢K锉和逐步深入技术根管预备后,分别使用蒸馏水,0.5%、1%、2%或5.25%次氯酸钠进行根管超声冲洗.采用数码照相机照相和扫描电镜观察,分别比较根尖1/3区和根中1/3区根管内的碎屑百分数和牙本质小管开口数.结果:蒸馏水组在根尖和根中1/3区的碎屑百分数明显高于其他4组,牙本质小管开口数明显少于其他4组;去除蒸馏水组后,0.5%次氯酸钠组在根中1/3区的碎屑百分数明显高于其他3组,牙本质小管开口数明显少于其他3组.结论:4种不同浓度次氯酸钠溶液的根管冲洗效果均好于蒸馏水;0.5%次氯酸钠根管冲洗的效果比其他3种较高浓度的次氯酸钠差.

    作者:谭青松;彭彬;边专;樊明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