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可摘局部义齿基牙龋坏的初步分析

张友梅

关键词:可摘局部义齿, 基牙, 龋病
摘要:本文对87人,96件可摘义齿基牙龋坏的114颗牙进行了临床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戴牙时间越长基牙龋坏越重,主要原因是卡环对基牙的磨擦,卡环位置不当,人工牙与基牙之间的接触关系不良。为减少基牙的龋坏,本文提出了一些设计制作可摘义齿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及预防基牙龋坏的措施。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Tisse contour system龈切术在桩冠修复中的应用

    修复科的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患者由于外伤等原因造成牙体劈裂至龈下,或残冠残根被增生牙龈所覆盖的情况。这种牙根充后若需作桩冠修复,必须先进行龈切[1]。Tisse contour system是美国生产的电龈切刀,它同常规龈切相比出血较少,可以在龈切后即刻制作桩核,而不必等到2周后,减少了就诊时间。

    作者:李洪波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微波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疗效观察

    牙本质敏感症是口腔常见病,瞭面磨耗是引起后牙牙本质敏感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多用氟化钠甘油,麝香草酚或氨硝酸银脱敏。作者对后牙过度磨耗引起的牙本质敏感症行微波照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常亮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成人深覆瞭患者前牙可摘义齿修复

    作者在临床中遇到成人深覆瞭患者前牙缺失要求活动义齿修复,根据深覆瞭的不同类型予以相应的修复方法,满足了患者修复及美观要求,为临床修复成人深覆瞭患者前牙缺失困难提供了思路,现将具体方法结合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吴利军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胶圈直接关闭中缝至上中切牙脱位的正畸——牙周联合治疗

    目的通过对因胶圈直接关闭中缝引起上中切牙脱位的临床病例分析,探讨对该临床情况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介绍4例临床病例及其正畸——牙周联合治疗的方法和过程。结果 2例保守治疗获得成功,2例因不能保留患牙而拔除脱位的上中切牙。结论及时和正确的正畸——牙周联合治疗是保存患牙的有效方法,正确认识和判断上中切牙间隙的真正原因至关重要。

    作者:谢以岳;欧阳翔英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风药治疗三叉神经痛(附34例报告)

    三叉神经属于第Ⅴ对颅神经,是口腔颌面部的主要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三叉神经分支范围内反复出现突然的、阵发性和放射性的剧烈疼痛。常用说话、咀嚼、刷牙、洗脸及冷热刺激而诱发本病,发作后病人感觉如常。无其它感觉障碍及器质性病变。本病类似传统医学风邪致病的特点,笔者采用镇静熄风,化痰通络法治疗该类患者34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高子才;李振纲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1例

    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又称真性牙骨质瘤是来源于牙骨质母细胞的一种良性肿瘤。不常见,国内文献鲜有报道,笔者在拔除上颌智齿时,偶遇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忠诚;周国亮;王先国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硒水平的测定及初步研究

    目的探索口腔扁平苔藓与必需微量元素硒的关系。方法 30例口腔扁平苔藓实验组与3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红细胞及血清硒水平。结果实验组红细胞及血清硒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硒水平低下可能是口腔扁平苔藓发病原因之一。

    作者:何飚;彭芸;陆群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固位钉核桩冠修复残根残冠

    残根残冠牙是临床上常见的大面积牙体缺损,以往大多数被拔除。随着牙体修复技术的提高,使更多的龋坏牙齿得以保存。本文总结近二年采用根管内固位钉加银汞或复合树脂修复34例残根残冠牙的方法,使残根残冠牙得以保存,经过半年至一年半的临床观察,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文燕;左志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改进制作核桩核体的体会

    操作方法 取直径为1~2 mm的硬质塑料细条或细木条(本文称其为内核体)。将内核体插入制备好的根管桩腔中,根据根长、邻牙牙冠长度及对瞭牙的咬合关系确定好内核体的长度,以不防碍对瞭牙的前伸咬合为准。然后用石蜡油在桩腔内壁均匀涂一层。

    作者:张津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45例腮腺肿物切除治疗分析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男性19例(42.2%);女性26例(57.8%);小年龄17岁,大年龄60岁,以30~45岁为高发年龄组,共计28例;病程短2周,长达30年。 2. 临床表现左侧腮腺区25例,右侧腮腺区20例。肿物直径小于2 cm者10例,直径6 cm者1例,直径在2~4.5 cm者34例;病理诊断如表1。

    作者:于洪;荆轩宇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改良上颌瞭垫式矫治器矫正乳前牙反瞭

    常规制作的上颌瞭垫式矫治器是矫治前牙反瞭错瞭畸形的手段之一。但因其固位不佳而影响疗效,为此我们对该矫治器固位系统进行了改良,并用其治疗了8例乳前牙反瞭的儿童,因加强了固位,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矫治效果。

    作者:戴娟;匡斌;段银钟;张怡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树脂化玻璃离子和银汞合金充填乳磨牙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树脂化玻璃离子和银汞合金在乳磨牙充填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67个病例每个病例有两个乳磨牙龋,一个乳磨牙龋作自身对照用树脂化玻璃离子充填另一个乳磨牙龋洞用银汞合金充填,1年后复查。结果两种材料在乳磨牙Ⅰ类洞的充填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Ⅱ类洞的充填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树脂化玻璃离子是乳磨牙龋坏修复的良好材料,临床效果优于银汞合金。

    作者:林琳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水晶瓷嵌体桥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缺失临床报告

    目的总结水晶瓷嵌体桥修复单个后牙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水晶瓷嵌体桥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缺失95例,1年后进行临床复查。结果修复治疗成功率达84%,9例桥体断裂,6例继发牙髓病变。结论水晶瓷嵌体桥是一种修复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的有效方法,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车道闯;杨世艳;车坚本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复合树脂唇切面斜导板矫治前牙反瞭

    在临床上,前牙反瞭畸形颇为多见。据北京口腔医学院统计588名正畸病例,反瞭者占21%,其中前牙反瞭占反瞭病例总数的88%;第四军医大学统计1447名正畸病例,其中反瞭者占39.03%,前牙反瞭,占反瞭病例总数的96.13%。由此可见,前牙反瞭畸形甚为多见。本文作者对31例前牙反瞭患者用“复合树脂唇切面斜导板法”进行矫治。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洪春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红霉素液治疗口腔溃疡68例临床观察

    临床资料来我科就诊的病人共68例,女48例,男20例,其中单个溃疡28例,多个溃疡40例。年龄13~62岁,病程半年~18年,多数病人曾用过口腔溃疡药膜,口腔膏等药物治疗,疗效不满意。

    作者:孙莲芬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36例唇癌切除术后缺损立即修复

    临床资料 一般情况:男29人,女7人,年龄大72岁,小30岁,发病高峰在40~60岁。 临床分期:按TNM分期标准,Ⅰ期21人,Ⅱ期5人,Ⅲ期8人,Ⅳ期2人。 病理分类:鳞癌29例,基底细胞癌5例,原位癌1例,疣状癌1例。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致下颌角骨折1例

    患者,男,22岁,因左下智齿冠周炎反复发作来诊。检查见左下智齿牙冠部分暴露,牙周组织无红肿,牙无松动及叩痛,X光片见智齿中位水平阻生。

    作者:何军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云南白药溃疡膜的临床应用

    众所周知云南白药是具有明显的活血、消肿、止血、止痛功能的中药,从1996年至今作者把云南白药制成膜剂,用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AU),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卜向红;李仲昆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高嵌体修复年轻第一恒磨牙残冠

    作者于1998.7~1999.6采用高嵌体修复64颗大面积龋坏,不易充填治疗的年轻第一恒磨牙,作为以后桩冠修复的过渡,经半年以上随访观察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以隆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颌下型舌下腺囊肿临床误诊2例分析

    舌下腺囊肿依其部位不同,可分为口内型,口外型即颌下型及口内外型,前者与后者在临床上较容易诊断,对于颌下型则往往容易误诊、误治。现将我科接诊外院误诊误治的2例颌下型舌下腺囊肿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陆和新 刊期: 2001年第z1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