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雷尼替丁胶囊引起全身关节酸痛乏力1例

吴其新;蒋文华;蔡长坤

关键词:口服, 雷尼替丁胶囊, 关节, 症状缓解, 内科门诊, 体格检查, 门诊治疗, 胃溃疡, 葡萄糖, 副作用, 医嘱, 医生, 血糖, 胃酸, 胃肠, 停药, 酸痛, 静滴, 患者, 钢笔
摘要:患者男,42岁.有胃溃疡史,因大口暖酸,并吐出大量胃酸来院就诊,给与肌注654-2针10mg,静滴5%葡萄糖500ml,加雷尼替丁50mg,3d后症状缓解,改用口服雷尼替丁胶囊,150mg,早晚各一次,服2周后,感全身关节酸前,乏力,举步困难.严重时连钢笔都难以握住,人明显消瘦.门诊继续就诊,经内科门诊体格检查及血糖、CT等检查,心、肺、肝、脾、肾、胰均正常.故考虑可能与服用雷尼替丁有关,遂停药,结果,症状缓解并逐渐消失.数日后,病人觉胃部不适,按前医嘱自服雷尼替丁胶囊,3d后又重复出现前述症状,再次来门诊治疗,经治医生改用他药,胃肠及全身酸痛等症状均消失.以上过程,雷尼替丁的副作用可初步确立.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计算机技术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药品科学化管理是必然趋势,也是医院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根据医院门诊药房具体情况,设计开发了<医院门诊药房微机管理系统>,经过近一年的不断改进和实际应用,效果良好.现简介如下.

    作者:姚健康;毛秋根;田少青 刊期: 1998年第z1期

  • 伊曲康唑的不良反应

    伊曲康唑(又名斯皮仁诺)为三氮唑衍生物,是一种合成的广谱抗真菌药.临床应用常见胃肠道不适,其它不良反应亦屡见报道,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春霞 刊期: 1998年第z1期

  • 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川畸病的疗效分析

    川畸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急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见于婴幼儿.近年来,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白(IVIG)应用于川畸病的治疗,可迅速控制临床症状,降低冠状动脉损害率.为了评价静脉输注IVIG对川畸病的保护和辅助治疗作用,我们随机抽取1997年住院病历5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吴妙莲;李兰 刊期: 1998年第z1期

  • 苦豆籽胶囊的含量测定

    苦豆籽系槐科植物苦豆子(Sophra alopecaroides L)的成熟种子.从苦豆籽中分离得到了20余种生物碱,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药用价值很高.苦豆子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有重量法、酸碱滴定法等,因苦豆子中生物碱结构多属于喹啉联啶类衍生物,可在pH 7.6的缓冲液中与溴麝香草酚蓝形成离子对,经氯仿提取后于420nm进行比色测定.我们采用这种酸性染料分光光度法进行了苦豆籽胶囊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为其质量标准的测定提供了依据.

    作者:吴桂荣;郭炬亮 刊期: 1998年第z1期

  • 硝苯地平的临床新用途

    硝苯地平(Nffedipine,心痛定NF)是一种钙通道拮抗剂,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近年来应用范围不断拓宽,本文综述如下.

    作者:王红梅 刊期: 1998年第z1期

  • 地卡因喷喉于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我们知道气管插管前采用地卡因行喉头喷雾表麻在临床中应用已久,但对其预防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报道并不多见.为了进一步了解地卡因喷喉对抑制气管插管时常发生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的确切效果,为此我们在临床中曾随机对53例全麻患者在施行气管插管后15min内的心率、血压、平均动脉压进行了严密的观察及记录,同时与未用地卡因喷喉组作了比较.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文彬 刊期: 1998年第z1期

  • 盐酸环丙沙星片崩解时限研究

    盐酸环丙沙星片根据中国药典95版规定,薄膜片应在胃液内1小时崩解完全,而片心应在15min内必须全部崩解,由于本片药性比较特殊,且对包制薄膜片的片心要求较高.因此粘合剂用量过大崩解时限超过规定,粘合剂用量小则硬度又达不到包薄膜衣时产生滚动强度,以致无法包衣.经多次试验筛选,本院以淀粉为主要辅料,淀粉浆为粘合剂制粒,将吐温-80加到淀粉中制成吐温淀粉作填充剂进行压片.在硬度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崩解时限均未限过10min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业海;饶德清;李纪元 刊期: 1998年第z1期

  • 注射用水骤冷引起pH值升高

    1仪器与药品pHS-2型酸度计(上海第二分析仪器厂);高纯度蒸馏水器:GI型(江苏常熟市制药化工机械厂);注射用水:10%葡萄糖注射液(本院制剂室新鲜生产).

    作者:项久虎 刊期: 1998年第z1期

  • PVC输液袋对几种常用静脉注射药物吸附作用的观察

    袋装输液由于具有生产成本低、劳动强度小、质量可靠、使用方便、污染小等优点而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但PVC输液袋对药品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本文就PVC输液袋对几种常用静脉注射药物吸附作用进行了考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宜君;王远光;张信平 刊期: 1998年第z1期

  • 洛汀新延缓肾功能衰竭和降低尿蛋白临床观察

    洛汀新(苯那普利)通过大样本、双盲对照试验证实能够延缓多种病因所致肾功能衰竭进程和降低尿蛋白.我们曾用洛汀新治疗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高血压.发现它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又能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尿蛋白、尿β2-M.

    作者:刘虎育 刊期: 1998年第z1期

  • 甲硝唑滴丸剂的研制

    甲硝唑(metronidazole,MTZ)为一广谱抗厌氧菌药,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本品定为抗厌氧菌感染的基本药物.我国1985年版药典已正式收载了MTZ为抗原虫和抗厌氧菌药物,并成为口腔科抗厌氧菌的常用药物之一.

    作者:崔山风 刊期: 1998年第z1期

  • 国产阿奇霉素分散片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目的:研究国产AZM分散片在健康志愿者的体内过程及与普通片比较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9名健康志愿者单剂空腹口服AZM分散片或普通片500mg,采用微生物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正常人口服国产AZM分散片后体内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一级消除的血管外二房室模型,AZM分散片与普通片的消除相半衰期t1/2β分别为45.15±8.15及45.48±8.93h,Tmax分别为1.61±0.55和2.33±0.50h,cmax分别为0.51±0.04和0.50±0.02mg/L,AUC0-Tn分别为4.70±0.72及4.80±0.68mg/L@h,除达峰时间Tmax(P=0.01)外,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ZM分散片对普通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3%±19.1%,2种片剂的cmax、AUC0-Tn生物等效性检验合格,而Tmax不合格.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但分散片具有吸收较快的特点.

    作者:周晏;黄丽慧;曾桂雄;赵香兰 刊期: 1998年第z1期

  • 应用解磷注射液治疗有机磷中毒的体会

    近年来,由军科院毒物研究所生产的解磷注射液为解救有机磷中毒病人提供了一种方便、可靠药物,使此病治疗简单化.但在临床上易出现一些使用不当使病情加重而发生危险的可能,本文就几年来我院收治中、重度中毒病人应用解磷注射液情况谈点体会.1应熟悉解磷的作用特点.本品由抗胆碱能药苯那辛和胆碱酯酶重活化剂氯磷定的复合制剂,具有较强中枢作用和外周作用,故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的胆碱酯酶失活所导致的大量乙酰胆碱的蓄积,此药能竞争性地与M-胆碱能受体结合,从而对抗乙酰胆碱的作用和对失活的胆碱酯酶有重活化作用.作用快而迅速.一般3~5min即可生效.

    作者:马规划;卢玉芝 刊期: 1998年第z1期

  • 复方丹参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农村流行颇广,尤其是其少尿期可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为了探讨其治疗方法,我们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综合利尿措施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洵流 刊期: 1998年第z1期

  • 3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从1997年6~12月共收到来自全院各科室32例ADRs报告,上报全军ADRs监察中心24例,本文将32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张晓军 刊期: 1998年第z1期

  • 谈谈生物制剂在流通领域的保存现状及有关改进方法

    生物制剂是应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寄生虫和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组织液等,直接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方法制成的一类制剂.其种类有:疫苗、菌苗、类毒素、免疫血清、人血液制品等.其化学成分多具蛋白特性,而且有的制品本身就是活的微生物.因此,生物制品一般都怕热、怕光,保存条件的优劣直接会影响到制品质量.

    作者:陆炳浩 刊期: 1998年第z1期

  • 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耐药机制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1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近年来的研究已证明,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耐药性可由染色体介导或质粒介导产生,其耐药机制与下列3个方面有关:细菌外膜的屏障作用;作用靶位结构的改变;水解酶的产生[1-3].

    作者:范晓岚;常新 刊期: 1998年第z1期

  • 复方环丙沙星耳用药膜的研制及含量测定

    1环丙沙星耳用药膜的制备1.1处方:聚乙烯醇18g;羧甲基纤维素钠lg;甘油2ml;盐酸环丙沙星0.5g;地塞米松磷酸钠0.01g;亚甲蓝适量;蒸馏水适量.

    作者:冯淑玲;施俊人;张仰连 刊期: 1998年第z1期

  • 衢州地区拟诊CTD人群中的解尿支原体感染情况探讨

    支原体的发现要追溯到上一个世纪,解尿支原体(uu)是支原体的一种,人类携带的uu是由shpard于1954年从男性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患者的尿道中首先分离出来的.据国外报道,6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NGU已上升为性传播疾病(STD)的首位;国内报道,NGU亦呈迅猛上升之势,而uu正是NGU的主要病因之一.本实验自1997年9月8日到1998年1月30日,共接待STD病人454例,现将他们的uu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丽莉 刊期: 1998年第z1期

  • 外用硝酸甘油的临床应用进展

    硝酸甘油为抗心绞痛的老药,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通过临床药理学研究,发现外用本品尚有其他用途,现简介如下.

    作者:张国祥;李梅兰 刊期: 1998年第z1期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