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图片见内文见4277页

关键词:
摘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eine,tHcy)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分析tHcy浓度与吸烟、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各血脂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CHD患者血浆tHcy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9.39±1.53),(12 27±2.615)μmol/L,t=9.13,P<0.001];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血浆tHcy浓度越高(P<0.01);吸烟、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各血脂指标与tHcy之间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高tHcy血症可能是CH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许莹;胡健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营养评定问卷与人体测量学方法评价社区退休居民的营养状况

    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不良高危状态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将显著增高;特别是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已成为公共卫生的重点观察项目.目的:应用迷你型营养评定(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结合人体测量学方法评价社区退休居民的营养状况.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横断面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2002-05上海市某社区退休居民115名接受MNA问卷调查和人体测量学检测.主要观察指标:接受调查的115名上海某社区退休居民MNA总分、腰围、臀围、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index,BMI)、中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TSF)、中臂肌围等调查结果.结果:①平均MNA总分为25.2±2.7,其中24名(21%)受试者MNA总分低于23.5,属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高危人群.②应用腰围、腰臀比和BMI评估,肥胖检出率分别为54%,62%和65%.③根据中臂围、TSF和中臂肌围评估,中至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2%,19%和2%.④MNA总分与多项人体测量学指标显著相关.结论:社区退休居民中营养过剩和营养低下共存,必须加强营养干预;MNA问卷在中国人营养状况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费旭峰;程庆民;施咏梅;曹伟新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诱发电位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亚临床神经中毒症的评估意义

    目的:探讨诱发电位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亚临床神经中毒症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测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尚未出现胆红素脑病时的神经电生理变化(其中单独检测BAEP 25例,同时检测BAEP和F-VEP 25例),与同期因轻度呼吸道和肠道疾病而就诊的住院足月适龄儿的BAEP,VEP资料作为对照组.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BAEP的Ⅰ,Ⅲ,Ⅴ波的出波率及各波分化良好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5~0.025);Ⅰ,Ⅲ,Ⅴ波的潜伏期均明显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01);Ⅰ~Ⅲ,Ⅲ~V,Ⅰ~Ⅴ波间期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延长;F-VEP主波潜伏期为(235.5±40.5)m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85,P<0.001).结论:BAEP和VEP检测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性,尤其是对于其听力损伤和神经系功能改变特异性较强.

    作者:李丽;王秋月;王桂芳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氟烷、异氟醚和恩氟烷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氟烷、异氟烷和恩氟烷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代谢自由基的影响.方法:SD大鼠10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3小组,每组8只.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按给药方式又分为对照、氟烷、恩氟烷、异氟烷4大组.①对照组(含4小组):平衡15min组,平衡后续灌15min组,平衡续灌后缺血10min组,平衡续灌缺血25min后复灌30min组.②氟烷组(含3小组):平衡15 min后,灌注含1.5肺泡气低有效浓度(minimal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氟烷灌注液15 min组,平衡续灌后缺血10 min组,平衡续灌缺血25 min复灌含1.5 MAC氟烷的灌注液30 min组.③恩氟烷和异氟烷组,各包括3小组,情况同氟烷组.各组记录平衡后,给药(或续灌15 min)复灌30 min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eftventricular diastolic pressure,LVEDP)、左心室发展压、左心室压力升高或降低大速率、心率、冠状动脉流量(coronaryflow,CF).实验结束后测定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心肌丙二醛含量、高能磷酸盐(ATP)含量.结果:①恩氟烷、异氟烷具有明显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恩氟烷能促进缺血再灌注心肌冠脉流量的恢复.②各用药组明显降低左心室发展压、左心室压力升高速率,升高LVEDP(P均<0.05);缺血再灌注后,氟烷、恩氟烷、异氟烷组的左心室发展压分别恢复到基础值的57%,62%,59%(P均<0.01),左心室压力升高速率分别恢复到基础值的56%,67%,74%(P均<0.01);与对照组恢复的左心室发展压(27%)、左心室压力升高速率(13%)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0.01).③各用药组均能提高心肌ATP含量,缺血后心肌ATP下降较慢,复灌后恢复较快.④复灌后用药组SOD活性较高;丙二醛生成量下降(P<0.05).结论:3种挥发性麻醉药对心肌收缩功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缺血再灌注后,能明显促进心肌功能与代谢的恢复,而且能提高冠脉流量、SOD酶活性.提示这些作用可能是挥发性麻醉药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之一.

    作者:李恒;杨承祥;李卫东;董晓莉;孟宪慧;刘宿平;何敏;曾因明;王钧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快速、强化、全面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通过快速、强化、全面的糖尿病患者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更多的患者血糖达到理想水平.方法:将住院的糖尿病患者87例随机分为快速强化全面糖尿病教育治疗组(快速强化全面教育组)和快速强化控制组.两组都根据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任意随机血糖、胰岛素、C肽分泌情况,在短时间内进行严格饮食控制、强化运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任意随机血糖的检测,通过上述手段达到理想血糖控制目标.快速强化全面教育组同时在短期的住院期间接受良好的、内容连贯的、渐进的糖尿病基本知识.两组分别在3,6个月检测糖尿病控制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的快速强化全面教育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7.1±2.2)%]与快速强化控制组[(7.6±2.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7,P=0.04);快速强化全面教育组的患者血糖达标控制率(89.5%)比快速强化控制组(80.5%)明显高(t=1.89,P=0.04).结论:快速、强化、全面的糖尿病患者教育方法是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和达到理想控制的重要手段.

    作者:高建苑;黄晨;吴利平;陈金凤;徐先橘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大龄先天肌性斜颈患者的康复治疗体会

    对7例大龄先天肌性斜颈患者采用手术切断胸锁乳突肌的张力纤维,配合石膏外固定和面部、颈部按摩,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李志强;姜小华;王小希;李长江;刘英明;李立文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视听训练与高压氧治疗对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脑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视听训练和高压氧在治疗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患儿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其中20例给予高压氧治疗,20例实施了视听训练,同时高压氧治疗16例.结果:高压氧组(20例)与对照组(30例)疗效比较,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9.64,P<0.01),50例患儿中坚持视听训练20例(A组),其中高压氧组16例(B组),对照组4例(C组),未坚持视听训练30例(D组).疗效比较:A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7.66,P<0.01),B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5.76,P<0.01).结论: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脑神经损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视听训练与高压氧治疗,可提高疗效.

    作者:刘金凤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呼吸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此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及合并症多等特点.因此,应及早进行早期活动康复,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心理康复等.为降低COPD的死亡率和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宏霞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锰接触者心理特征分析

    背景: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关于心理学特征的研究越来越多;有关锰接触者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显得愈发重要.目的:了解锰接触者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设计: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调查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利用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包头市104名电焊工人(锰接触组)和57名非电焊工人(对照组)进行了对照研究.采用心理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作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SCL-90评分结果比较.②心理症状阳性检出率比较.结果:锰接触组有心理问题者[63.5%(66/104)],多于对照组[22.8%(13/57)].锰接触组工人的10项心理因子分和总均分在2分(轻度症状)以下,以均数加减1.96标准差计算,只有躯体化症状达到中度以上.与对照组相比,其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睡眠及饮食等因子分和总均分较高(F≥5.21,P<0.05),严重程度较深,而且随工作年限增加,负性心理的程度增加(β=0.21,t=2.538,P<0.05).结论:锰接触者存在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心理临床症状,工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韦丽琴;王素华;赵若望;程世华;冀华;张玉娥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35岁以上首诊患者32756例血压值与其性别、年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35岁及以上首诊患者血压值与其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按正规测血压的要求,对32 756例35岁及以上首诊患者测量坐位血压,并对血压分类进行统计.结果:32 756例首诊患者平均收缩压为(126.9±21.7)mm Hg(1 mm Hg=0.133kPa),舒张压为(78.1±11.4)mm Hg,男性平均血压高于女性(t=10.387,22.424,P<0.001).检出高血压11590例,男性检出4 776例,女性检出6 814例,男性检出的1,2级高血压构成比(38.10%)高于女性(33.70%)(x2=65.357,P<0.001).高血压构成比随年龄增高而增高(x2=2 388.55,P<0.0001).正常血压、高血压前期、1级及2级高血压的构成比分别为27.44%,37.18%,22.48%及12.91%.结论:医院门诊为35岁及以上首诊患者测量血压,对及早检出高血压患技者并进行干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王柳宁;胡世红;韦春凌;赵业萍;肖立辉;邵育敏;段明珍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健身锻炼对老年男子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身运动对老年男子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13名老年男子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14周递增负荷有氧运动,实验前、第8周、结束时采血测定睾酮、雌二醇、促滤泡成熟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结果:老年男子血浆睾酮处于正常值低限水平,实验结束时差异性不显著(t=1.556,P>0.05).血浆雌二醇处于正常值中等水平,实验结束时较实验前下降了44.36%(t=2.599,P<0.05).实验结束时雌二醇/睾酮比值较实验前下降明显,差异性显著(t=2.486,P<0.05).血浆FSH大于正常值水平,实验结束时下降8.52%(t=2.320,P<0.05).血浆LH处于正常值下限水平,实验中呈逐渐上升变化(t=4.213,P<0.01).结论:递增负荷有氧运动可显著降低血浆雌二醇水平和雌二醇/睾酮比值,降低血浆FSH水平,提高血浆LH水平,有利于老年男子性能力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作者:李爱华;陈佩杰;晋华;李小凯;施丽君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合并内科慢性疾病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680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调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患者中合并有慢性病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80例SARS患者中合并慢性病的种类、数目和患者的年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有合并症的SARS患者平均年龄远高于无并发症者(t=12.6,P<0.05),具有1种以上并发症的病例数为87例,占12.8%,多者1例有4种并发症.糖尿病、高血压是常见的SARS患者并发症,分别为20和19例,检出率分别是2.9%和2.8%;合并慢性病者出现呼吸困难、腹痛症状的概率显著高于无合并慢性病者(x2=11.955,8.265,P<0.05).有慢性病患者的收缩压[(16.0±2.4)mm Hg,1 mm Hg=0.133 kPa]和舒张压[(9.3±1.6)mm Hg]均显著高于无基础疾患者[(15.3±1.1),(8.9±1.6)mm Hg](t=5.054,3.120,P<0.05).结论:①SARS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和高血压.②有并发症者多为老年SARS患者,有并发症者常预后不良.③有并发症的SARS患者呼吸功能更易受损,出现呼吸困难.

    作者:徐武夷;王士雯;郭廷凯;姚伟;董强;赵玉生;卢才义;高伟;吴兴利;李泱;李国瑛;刘漠焓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大鼠自体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改变及其意义

    目的:了解自体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心肌梗死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移植组(n=15)及对照组(n=15),所有大鼠经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将体外培养2周的大鼠自体卫星细胞以注射的方式移植到梗死区周围,4周后病理观察移植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及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密度的改变,并测定血清VEGF浓度及血流变参数的改变.结果:卫星细胞在梗死区中可增殖分化为横纹肌纤维,与对照组相比,移植组的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密度[(523.42±82.14)和(430.73±65.04)/mm2,t=2.98,P<0.01]、血清VEGF质量浓度明显增高[(320.05±39.29)和(271.14±37.52)μg/L,t=2.37,P<0.05],而某些血液流变参数明显改善[低切全血黏度:(11.09±1.52)和(13.02±1.56)mpa·s,t=2.22,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7.59±0.81和8.56±0.59,t=3.25,P<0.01;卡松黏度:(1.64±0.41)和(2.26±0.41)mpa·s,t=3.66,P<0.01;卡松屈服应力:(11.23±1.54)和(12.69±1.59)Pa,t=2.23,P<0.05].结论:卫星细胞在心肌梗死区中可增殖分化为横纹肌样细胞,并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形式提高血清VEGF浓度,由此改善血流变参数及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密度.

    作者:王红勇;于长青;向德兵;胡厚祥;王毅;何作云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痴呆程度和社会功能.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11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女性、年龄≥70岁、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无个人收入、无职业、住院时间≥15年及长期停服抗精神病药物者,其日常生活能力差,痴呆程度高(P<0.01).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及住院时间≥15年者,其社会功能也明显衰退(P<0.05).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痴呆程度与人口社会学特征密切相关.

    作者:廖湘交;刘建伟;谢际国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应用PET及SPECT评价干细胞心肌移植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PECT)评价干细胞心肌移植模型稳定性和可靠性.方法:12只杂种犬分两组,在全麻下左侧开胸建立前降支根部结扎和心尖区CO2冷冻慢性心肌梗死模型,分别于建立模型前、后4,8周应用18F-FDG心肌代谢PET(代谢显像)和99TCm-MIBI心肌SPECT(灌注显像)对两种模型进行评价,计数显像减低总节段数及心肌灌注与代谢的匹配关系,计算放射性分布缺损计数(F值).结果:12只犬无1例死亡,正常心肌PET,SPECT显像清晰,F值接近零,结扎组术后8周心肌灌注F值(6.67±1.03),糖代谢F值(5.83±0.75)与术后4周(10.47±0.51,10.33±0.66)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冰冻组术后4,8周心肌灌注F值(5.67±0.82,5.17±0.98),糖代谢F值(5.50±1.31,5.00±1.5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灌注减低区,结扎组术后4周梗死心肌占41.9%,8周占70%,冰冻组术后4周梗死心肌占91.7%,8周几乎占100%.结论:犬CO2冷冻慢性心肌梗死模型较结扎模型稳定,不受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干扰,适宜进行犬慢性心肌梗死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

    作者:高文根;张仁福;王辉山;汪曾炜;朱洪玉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本刊为临床康复医学专家免费签约新刊出版前E-mail全文发送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提高药品临床使用的有效性与生产过程的工艺创新

    目的:同一品种、剂型的产品,因为制造厂商采用的处方和生产工艺不同,其产品的质量和疗效会有显著差异.探讨企业如何通过生产过程的工艺创新来提高产品质量和临床使用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分散片新剂型,采取粉末直接压片工艺,使用进口高质量原辅料,先进的工艺处方和高限投料、特殊包装等一系列国内外新技术和工艺.结果:企业生产的博美欣分散片产品可以综合评定为:崩解快、溶出快、溶出度高、吸收快、起效快、疗效好、毒性小.结论:企业通过生产过程的工艺创新可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临床使用的有效性.

    作者:任乃刚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暴露控制法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幻听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暴露控制法在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长期幻听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将3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伴有长期幻听症状的患者分成两组,分别用暴露控制法合并抗精神病药物(研究组,n=17)和单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照组,n=20)治疗,于入组时、治疗8周后、6个月后分别用改编Miller幻听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并于治疗6个月后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患者.结果:研究组治疗8周和6个月后,患者幻听量表评分分别为6.71±1.88和4.08±1.69,PANSS量表总分分别为51.22±4.67和45.13±3.6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治疗6个月后的SDSS总分(2.75±2.78)、职业和工作(0.71±0.81)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暴露控制法不仅能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长期幻听,而且对改善其余精神症状、提高社会功能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叶青;唐登华;田桂珍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家庭护理支持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家庭护理支持对其心理健康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93例RA患者采用心理支持与信息支持、生活与饮食指导、功能锻炼、自理能力训练等护理支持方法,护理支持前后评估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及ADL评定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结果:1年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t=2.18,P<0.05)及心理健康状态显著提高[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护理支持前的值分别为(1.77±0.49),(2.01±0.54),(2.05±0.58),(1.92±0 49),(1.71±0.44),(1.70±0.50),(1.68±0.43)分,护理支持后的值分别为(1.59±0.52),(1.60±0.52),(1.80±0.59),(1.74±0.52),(1.60±0.46),(1.61±0.45),(1.56±0.48)分,t=2.075~2.252,P<0.05]. 结论:家庭护理支持可有效提升RA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健康状态.

    作者:崔秀兰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足球活动的心理应激对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

    在足球教学活动中如何注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其心理健康是当前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文章对足球活动中可能引起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心理保健措施.

    作者:耿小平 刊期: 2004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