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我国当前听力语言康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卜行宽

关键词:听力, 语言, 康复工作, 党和政府, 成就
摘要: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 , 我国的听力语言康复工作在近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 , 其发展规模和速度是原先不可想象的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继发癫痫发作的特点分析

    Senile cerebral apoplexy is mainly caused by arteriosclerosis, 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reason to epileptic attack. We analyzed clinical data of 1 383 in patient cerebral infarction cases from 211th Hospital of PLA from January 1996 to October 2001 in which there were 79 secondary epileptic attack of senile arteri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Results were shown followed.

    作者:曹绪政;兰杰;徐建民;邱朝晖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灵脑100胶囊增强记忆72例疗效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参加临床观察的共计 72例 , 年龄平均 10.3岁 ,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 . 其中男性 32例 , 女性 40例 . 参加受试者均无各种心、脑、肝、肾和造血疾病者并按规定时间及时服用药物 .

    作者:于延春;王淑芬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分散注意力刺激对肺康复后持续运动的效果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电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化代谢的影响

    近年来以西药控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患者的血糖 , 采用固本通络电针法治疗 DPN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同时还观察了电针治疗前后 DPN患者生化代谢的变化情况 , 以探讨电针治疗 DPN的可能机制 ,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作者:李永方;李尚丽;温娟;郑利星;郭秀英;康尔竹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对合并肝病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康复干预体会

    肝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临床上并不少见 , 两病并存 , 使患者的病情更加复杂 , 治疗上也不是单纯两种疾病治疗的简单相加 . 文章根据其特点提出相应的康复措施 , 总结如下 .

    作者:苗秀欣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脑卒中患者情绪障碍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脑卒中患者情绪障碍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 为开展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 对住院的 36 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 ,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作者:马丽霞;邱亚锋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玻璃酸钠、曲安缩松联用与单用玻璃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比较

    在治疗骨关节疼痛与改善外用功能时发现单纯应用玻璃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 (OA)与玻璃酸钠与曲安松联用治疗 OA 疗效不同 .

    作者:张镝;王震宇;许志宇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简明曼彻斯特生存质量评定量表(MANSA)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15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质量偏低.不满意的因子项目为经济状况和社会交往;基本满意的因子项目为法律与安全及健康状况.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为:经济状况、费用来源、饮食满意度、业余生活满意度、躯体状况满意度、心理健康满意度、阴性症状和自知力.而与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病程、家族史等无关.结论该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给患者、家属、医生、政府等提供了有价值的工具.

    作者:孙仕友;张培琰;姜红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β淀粉样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药效评价

    目的测定老年性痴呆(Alzheimerdsease,AD)患者治疗前后β淀粉样蛋白(βA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进而比较不同药物疗效.方法用放免法测定45例按用药不同分组的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βAP和TNFα含量.结果AD组血清βAP和TNFα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疗后两者含量均低于治疗前;脑活素对AD疗效高于脑复康.结论测定βAP和TNFα含量变化,对AD患者病情预测和疗效评定有一定帮助.

    作者:吕汉文;谭小颖;叶彩丽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循证医学与心理治疗

    文章对心理治疗中循证医学方法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在心理治疗中应用循证医学中提倡的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积极创造更多的新证据,特别应注意试验方法的规范;系统综述或荟萃分析也应更加详尽而深入.

    作者:马惠霞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心理测验的临床应用

    心理测验在精神科、神经科、心理咨询以及临床各科有广泛用途,可用于评估儿童智能、行为发展水平,脑损害患者神经心理功能障碍情况,低智和适应不良的筛查和辅助诊断、临床治疗的疗效评估以及帮助制订康复程序等.

    作者:姚树桥;傅文青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HIE) 是围产期新生儿缺氧所引起的脑部病变 , 病情重 , 病死率高 , 并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 . 在新生儿期本组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与头颅 CT检查 , 为诊断 HIE提供了有价值的客观依据 , 对新生儿 HIE的形态改变和功能的准确评估至关重要 , 现总结报告如下 .

    作者:臧玉萍;孔峰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眩晕症患者脑干诱发电位特征

    目的了解眩晕症患者脑干诱发电位的变化,分析听觉功能及脑干功能受损程度.方法采用单耳刺激,单侧记录的方法,以北京三院检测结果及(±3s)金标准为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2例眩晕症患者中,右耳脑干诱发电位BEAM异常率明显高于左耳;右耳潜伏期及峰间期延长,在男女性别之间存在差异,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干诱发电位检测,对眩晕症的听功能和脑干功能判断及受损定位有一定意义.

    作者:雷丽江;洪晖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针灸戒毒的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显示体针、耳针、电针、艾灸及针刺与中药配合应用、各种针灸法之间配合应用可明显改善戒断症状.对于针灸戒断的作用机制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研究结果显示,针灸对内源性阿片类物质作用的研究有前景.今后的研究将综合国内外好的研究方法,以提高疗效.

    作者:俞光平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肺康复程序与简单的医嘱对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超声中频治疗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肌力恢复的疗效观察

    格林巴利综合征 ( Guillain Barre Syndrome,GBS) 是以对称性四肢瘫痪为特征的急性或亚急性周围神经病 , 近年来由于医学的飞速发展 , 本病的治疗获得较大的进展 , 尤其是使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 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1]. 但不少患儿仍留下了不同程度的肢体残疾 , 为尽量使患儿早日康复 , 减少或减轻残疾 , 近年来我们在急性期后 ( 即瘫痪无明显进展 ) , 早期给予康复治疗 , 获得较好的疗效 , 现将其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

    作者:李邦惠;冉茂群;任永平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自血光量子紫外线充氧回输疗法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慢性肺心病是呼吸系统中后期难治疾病 , 为了探索新路 , 采用自血光量子疗法 , 观察 55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 .

    作者:刘克娥;孙平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步行训练的安全性探讨

    2000年 8月~ 2001年 8月对 10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步行训练 , 与不进行步行训练的 108例心绞痛患者对比 , 观察步行训练的安全性 .

    作者:高洁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65例抑郁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病情稳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抑郁情况.方法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65例病情稳定、强的松用量≤15mg/d的SLE患者.结果29例(45%)患者SDS评分>53分,具有抑郁表现.抑郁发生率文化程度初中以下者明显高于高中以上者(P<0.05);病程≤2年者明显高于病程>5年者(P<0.05).SDS高分组与低分组的年龄、病程、抗核抗体谱、强的松用量等的差别均无显著意义(P>0.05).随访3个月内两组均未发生神经精神性狼疮(NPLE).结论心理应激反应导致的抑郁在SLE中是较常见的,有必要重视它的诊断并进行心理疏导治疗.

    作者:徐朝焰;庄彦;任玉珍;林金娥;林丽君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脑卒中功能恢复程度与家庭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脑卒中功能恢复的程度与家庭因素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日常生活独立活动能力量表(ADL)和改良长谷川简易智能量表(HDSR),对日本黎明乡康复医院31例年龄(64±10)岁的脑卒中患者,在住院康复期间的ADL和HDSR,分3个阶段评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家庭理解可促进患者康复期间ADL和HDSR的恢复(P<0.05).(2)康复回归后的社会角色,对在院康复期间智能的恢复有明显的影响(P<0.05),对ADL有显著性改善(P<0.01).(3)探视次数对脑卒中后功能有促进恢复的倾向(P<0.05).结论家庭因素可以干预脑卒中功能恢复的程度.

    作者:张慧杰;霍春暖;李武平;王宇 刊期: 2002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