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西汀并逍遥丸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抑郁症的疗效研究

吕洪华;金烈

关键词:氟西汀, 逍遥丸, 抑郁症, 血液透析
摘要:[目的]观察氟西汀并逍遥丸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0例并发抑郁症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卫生宣教的基础上加用氟西汀和逍遥丸,8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进行常规卫生宣教.分别在治疗后4周和8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血白蛋白、C反应蛋白等评价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组SDS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为3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白蛋白升高(P<0.05);氟西汀不良反应主要有早期一过性轻微胃肠道不适.[结论]氟西汀并逍遥丸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抑郁症的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药用植物学》被子植物的分科

    《药用植物学》主要研究自然界中药用植物的种群分类,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野外鉴别的实践,从营养器官、繁殖器官、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三方面,总结了一些药用被子植物分科的简易方法.

    作者:俞冰;姚振生;熊耀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浅谈群体思想行为原理在学生公寓中的应用

    针对学生公寓学生群体的特点,通过群体思想行为原理在公寓学生工作中实际应用,对进驻学生公寓工作提出了一些经验总结和方法.

    作者:徐挺;邱渊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行性探讨

    类风湿关节炎为免疫风湿病中的常见病,该病发病率高,病情缠绵反复,难以治愈.现代医学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及生物制剂往往因疗效不十分满意,或出毒副作用较大,而难以推广或长期使用.而针灸疗法因具有一定疗效、且无副作用的优点.作为针灸领域的独特疗法--腹针,究竟能否担当治疗的重任?本文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陈勇;叶天申;蔡丽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数字时代医院图书馆资源建设策略

    阐述了网络资源重组与优化的途径,探讨构建网络医学信息导航系统、医学相关站点指引库和网络医学信息收藏库的方法,提出了期刊、报纸、会议资料等纸质文献资源数字化的措施,进而分析了如何合理组建数字化资源.

    作者:俞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提高班主任谈心艺术的几点思考

    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与学生谈心是班主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方法.如何提高班主任的谈心艺术,是发挥班主任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的关键.

    作者:方年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和静脉造影或彩色B超检查结果,对97例CVI患者(111条患肢)应用英国Diomed激光治疗仪行EVLT或EVLT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所有患者原曲张静脉均消失,未见反复;皮肤色素沉着减退或消失;溃疡均痊愈.[结论]EVLT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安全、有效且无疤痕或很少小疤痕的微创方法.

    作者:单平;李鸣;赵海格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定眩方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脑后循环影响

    [目的]探讨定眩方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脑后循环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定眩方,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分别用药一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峰值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前对比,治疗后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定眩方能够显著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效.

    作者:鲍益铭;邵振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3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4周,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治疗方法,分别观察两组在改善主要症状、病变愈合速度、HP根除率及病变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主要症状、病变愈合速度、复发率及HP根除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余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发的哮喘小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发的哮喘小鼠模型的方法,为研究哮喘发病机理、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奠定基础.[方法]随机将BALB/C小鼠分成正常对照和模型组两组.用福尔马林灭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FI-RSV)致敏、激发模型组小鼠,观察激发后小鼠的哮喘症状;分别于激发后0、24、48、72 h处死动物,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ELISA测定血清IgE、IL-4、IFN-γ水平;取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支气管黏膜及黏膜下炎症细胞浸润及EOS的浸润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激发即刻可见典型的哮喘症状.激发后24h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多.模型组小鼠血清IgE、IL-4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IFN 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小鼠激发后24 h血清IgE、IL-4水平高,IFN-γ水平低(P<0.05或P<0.01).结论:FI-RSV复制BALB/C小鼠哮喘模型成功可行,且24 h小鼠哮喘模型较理想.

    作者:刘丽娜;杨季国;程东庆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安神解郁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7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安神解郁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108例IBS患者,以2: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煎服百合知母合甘麦大枣汤,对照组36例,口服匹维溴铵,疗程8周.[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均能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88.89%;两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治疗结束6个月时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百合知母合甘麦大枣汤为代表的安神解郁法治疗IBS疗效肯定.

    作者:岑柏春;张谈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胸部外伤术后应用双水平压力正压通气支持呼吸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支持胸部外伤手术后呼吸困难治疗的指症、疗效,治疗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及处理,并分析其优越性及缺点.[方法]按胸部创伤程度不同分为三组(轻、中、重),其中62例应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无创呼吸机,并按规定监测有关指标.[结果]其中50例患者显示各有关指标在通气前后有明显改变,呼吸频率减慢,氧分压、氧饱和度明显增加,12例患者治疗失败.[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轻中度胸部外伤患者改善通气有明显的效果.具有方便、经济,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等特点.

    作者:孙水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谈中医中药的优势

    探讨中医、中药的特点.比较中、西医在思维方式、观察方法、功效认识途径、认识过程、中医祛邪与西医病原疗法的不同.提出对中医学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中医药有宏观优胜和微观劣势,只有尊重中医药完整的理论体系,才能保持中医药的各种优势条件.

    作者:乔樵;周亨德;朱曙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涤痰化瘀法治疗中晚期食道癌30例

    [目的]观察涤痰化瘀法治疗中晚期食道癌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涤痰化瘀中药,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天仙胶囊.[结果]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生存质量提高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涤痰化瘀法治疗中晚期食道癌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高继良;沈壮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概况及评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在临床上应用中医中药结合西医激素等治疗取得了比较确切的疗效,就近3年来中西医结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况进行了综述及评析.

    作者:李珍;沈一平;周郁鸿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护理本科后期临床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后期临床教学是护生后期实习的重要阶段,我院就护生后期实习如何加强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裘秀月;马小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浅谈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体会

    在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趋紧形势下,中医药院校的临床医学毕业生面临更大的挑战.分析了当前临床医学专业的就业形势,结合本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现状,总结了中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体会.

    作者:卢佼佼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纳络酮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展

    纳络酮用于脑病、急性中毒及呼吸衰竭等的作用是通过竟争性阻断阿片样物质和内源性阿片肽而发挥其治疗效果.纳络酮是一种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其优点为纳络酮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已证明效果确切,使用安全.

    作者:李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袁昌益验方应用体会

    从苏桑桔络汤治疗咳嗽、育阴潜阳法治疗眩晕二医案,介绍了桐庐县已故名医袁昌益临床用药经验.

    作者:李冬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强直性脊柱炎2例误诊原因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发病率极低,临床上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笔者举例2例,分析将强直性脊柱病误诊为其他病例的原因.

    作者:金建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戊二醛用于金属气管内套管消毒方法的改进

    气管切开是临床上解除呼吸道梗阻,抢救生命的有效措施.其中金属气管内套管的清洁与消毒,是预防局部感染及肺部并发症的关键.自2003年3月至今,我院一直采用2%戊二醛用于金属气管内套管的消毒,在进行有效浓度监测时,结果发现使用中的戊二醛溶液未达到规定浓度,经观察发现与金属内套管清洗的方法、戊二醛使用的时间及戊二醛使用量有关.为确保使用的戊二醛浓度不低于1.8%[1],我们从改进清洗方法、减少浸泡次数及增加戊二醛量上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

    作者:金瑛;余燕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