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教育信息化的思考与探索

冯霄

关键词:现代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 途径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信息化又能促使教育本身得到飞速的发展.应用信息技术支持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的建立和运行,促进从宏观到微观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有效途径.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重温中医典籍认真继承创新(之二)

    以<内经>为例,说明重温中医典籍的必要性.通过简要介绍<内经>的主要内容,如阴阳五行、心理疗法、预防医学等,叙述了<内经>的历史价值和伟大学术成就.

    作者:何任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浅析二仙汤与肾阳虚证

    从二仙汤的方药组成及现代药理研究入手,详细分析了现状并提出了对方剂学反佐新的认识和现代科研思路.

    作者:李荣群;郑小伟;庄爱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虎杖口服液抗胃出血及抗胃溃疡作用的实验研究

    近年来,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对大黄、番泻叶、虎杖等中药的止血作用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本文对虎杖口服液进行基础药理学研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药理学基础.

    作者:傅志泉;雍定国;周智林;耿宝琴;刘云霞;杨丽姣;金亚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从瘀论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论述了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血瘀形成的机理及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指出肺络瘀阻是本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活血化瘀法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强调活血化瘀药物应根据血瘀形成的始动因素辨证用药,常与益气、养阴、温阳、祛痰等法同用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斯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Q-T间期离散度对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的预测价值

    目的:观察Q-T间期离散度对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对58例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者与存活者之间的Q-T间期离散度(Q-Td)Q-Tc离散度(Q-Tcd)进行研究对比.结果:心力衰竭患者猝死者与存活者Q-Td Q-Tcd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Q-Td对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具有预测价值.

    作者:谢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心肌纤维化与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各期均见心肌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变性,尤其以恢复期与慢性期为明显,并且这种病变受多种因素的调节.本文综述了心肌纤维化与VMC之间的关系,旨在进一步阐明VMC发病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VMC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叶春华;程志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通络活血方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37例

    目的:观察自拟通络活血方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自拟活血化瘀之通络血方口服并外洗患肢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37例并与西药扩张血管、降脂等药治疗24例共两个疗程相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54.17%,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活血化瘀中药口服加外洗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预防糖尿病坏疽的发生,降低致残、致死率.

    作者:何晓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和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o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LVAS)是一种近年来才认识到的先天性内耳畸形.其表现形式往往为儿童期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多为渐进行或波动性.自Valvassori等1978年首次报告后[1],国内1995年才始见报导,引起关注.作为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原因之一,本病在发病机制,诊断思路,防治方法方面具有其独特性.现将我院近年来资料完全的3例LVAS报告如下:

    作者:丛品;徐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初探

    信息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应该重视大学生的网络素质教育,教育和引导他们正确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就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的目标,阐述了网络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对网络素质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提出了见解和意见.

    作者:陈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使用中药饮片小包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了加快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药饮片小包装作为挑战传统中药配方模式,在我院引进已将近三年时间了.三年来,小包装饮片在计量准确、发药快捷、提高工作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要使小包装中药饮片能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作者:黄晨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280例

    应用BEST-Ⅲ型电脑多功能微波治疗仪,单次治疗宫颈糜烂280例,经临床随访观察,疗效可靠,现总结如下:

    作者:杜晓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节育器致月经不调45例

    育龄期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简称IUD)后,出现月经量过多及月经期提前、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笔者从2000的至2003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宫内节育器致月经不调4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优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护理专业后期临床带教模式探讨

    我院作为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自2000年起承担着护理大专护士的后期临床带教工作,现将我们的带教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来光华;汪丽娟;朱八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痿证治验二则

    1 高位脊神经损伤患者,男性,49岁.于1998年8月14日就诊.患者3年前后颈跌伤,当时昏迷5天后苏醒,1月后,左半身活动影响,软弱无力,步履艰难,多次外地求治无效.近日来情况加重,右手臂、手指及两下肢活动不便、无力、步履不稳,头昏,头晕,面色不华,纳食一般,便调,苔薄,质暗红,脉左小弦,右脉沉细.西医诊断为高位脊神经损伤.证属颈后损伤,瘀血阻络.治宜活血化瘀,舒筋通络.处方:生黄芪15g,地龙10g,当归15g,红花10g,伸筋草15g,川牛膝15g,杜仲15g,茯苓10g,党参15g,白芍10g,防风10g,葛根15g,赤芍10g.每日1剂,分2次煎服,外配针灸治疗,7天后复诊,病状明显转好,精神转佳,左手指能握物,下肢明显有力,步履已稳,续前方加狗脊,鹿角片调理,更加针灸2月,病愈,至今良好.

    作者:陈根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HPLC-ELSD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四种萜类内酯的含量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直接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银杏萜类内酯A、B、C及白果内酯的含量,消除用HPLC-RI方法所得基线难以稳定的不足.方法:银杏叶提取物经乙酸乙酯提取经C-18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经多点校正,自然对数换算以弥补ELSD线性应答的不足,以更好的控制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结果: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5%,96.7%,95.0%,96.70%;RSD1.91%,1.25%,1.80%,1.82%(n=6).结论:用HPLC-ELSD检测法测定银杏萜类内酯A、B、C及白果内酯的含量,灵敏度、重现性均佳,且稳定性试验较好.

    作者:盛志恒;李旭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纤维化的证治规律研究

    对肝纤维化的证候特点、辨证方法及治法进行探讨;将肝纤维化演变过程中内在微观病理改变而宏观症、证尚未显现的,定名为隐匿证,并对其病机及证的实质进行阐述.

    作者:卢良威;娄国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浅淡如何在药学生化的学习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在药学生化学习中,通过各种点面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讨论、实验训练等各种途径,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是使学习成为更有效的学习的理想方法.

    作者:陈美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001年1月~2003年10月我院行青光眼滤过术153例(206眼),术后发生浅前房27例(30眼).现将发生原因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舒苏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灯盏花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通过检索近年来有关灯盏花药理方面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归纳;介绍了灯盏花对心脑血管系统、凝血系统、视神经、肾脏、肝脏的作用及对肺动脉高压的影响,特别是脑血管系统的作用及其机理.

    作者:石森林;徐莲英;吕圭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外治法治疗小儿疾病的体会

    近年来我科开展了几种小儿外治法疗,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1 贴敷法贴敷法是将药物研为细末,姜汁调和后贴敷于患者的某一经络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由于经络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的作用,所以贴敷法除了治疗局部的病变外,而且可以通过贴敷特定的部位和经穴以达到治疗全身的目的.如用姜芥散(白芥子、干蟾、细辛、延胡索共研细末)敷贴治疗咳嗽.方法:姜芥散用生姜汁调和,用手压成小饼状,大约3×3cm左右,分别贴敷在天突、膻中、大抒及两侧肺腧穴上.作用:宣肺利气,止咳化痰.每次贴1小时揭去,较大儿童可贴1个至2小时,隔天贴1次,3次为1疗程.如痰多加贴两足涌泉穴,肾虚加贴肾腧穴,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秦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