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艳胜;余旭飞
1996~1998年,本院采用中、环指双叶岛状皮瓣一期再造拇指1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13例,男6例,女7例.平均年龄26.4岁(6~47岁).按照拇指缺损分类,其中Ⅱ°缺损2例,Ⅲ°缺损7例,Ⅳ°缺损4例.合并掌骨骨折3例,尺、桡骨远端骨折1例.急诊手术11例,择期手术2例(再植失败).皮瓣面积为1.8cm×1.5cm~4.2cm×3.5cm.蒂长9cm.
作者:邢丹谋;周必光;彭正人;廖苏平;王俊文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历来为治愈难、病程长、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病种之一,我们从1988年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以药物、物理、康复锻炼等综合疗法对50例RA患者进行12年的治疗观察随访,取得较理想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华;任心荣;张全霞;白民刚;解乐业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汪涛;程薇莉;柳士秀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魏兴海;胡丽敏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燕兴梅;铁木尔;董亚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陈富传;李万;周建松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陶宏英;尚珠莲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高谦;王福根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洪文通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内镜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7例贲门失弛缓病人采用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通过对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及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测定评价近期疗效.治疗后半年、1年、2年随访,评价中远期疗效.结果在57例病人中有54例治疗后症状缓解占95%,无合并症发生.随访观察治疗后半年以上有41例,其中36例未复发占88%;1年以上30例,有25例未复发占83%;2年以上12例,有8例未复发占67%.结论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是一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庆森;蔡逢春;郭荣斌;毛永平;卢忠生;范开春;刘迎娣;孟江云;程留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随着肾移植术后存活率的不断提高,性功能和生育能力则成为肾移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低的标志之一.我院1978年以来已行同种肾移植986例,随机选取48例肾移植术后存活3年以上男性患者进行性功能情况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昕;向军;刘龙;王树义;杨海龙;孙圣坤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脊髓损伤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对大鼠脊髓损伤不同时间脊髓组织中凋亡细胞的数目和部位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作正常对照.结果损伤后灰质和白质均检测到凋亡细胞,神经元凋亡少见,胶质细胞凋亡多见.细胞凋亡发生在损伤后12h~4周,以4d时达到高峰,至4周时渐趋于正常.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均发生细胞凋亡,而以胶质细胞凋亡常见.
作者:蒋赞利;陈君长;王坤正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我院对骨科门诊颈肩腰腿痛病人进行骨密度测定,结合X线平片、生化指标及生活调查,分析骨密度阳性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彬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本院自1986~1999年对48例膝关节僵直的病人施行了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术后给予CPM机连续被动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郭永智;刘树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搜寻中国汉族人X染色体的精神分裂症(SP)易患性基因,分析DXS1113多态性与SP相关性及遗传学特征.方法运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FLP)检测技术,分析30例SP患者DXS1113二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的多态性分布,并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在对照组和SP患者组中检出12种DXS1113多态性片段,SP组与对照组之间有4种片段(156bp、168bp、172bp、174bp)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DXS1113与SP相关联,提示在所研究的样本中X染色体长臂(xq27.3-q28)可能存在SP易感性基因.
作者:胡纪泽;吴怀安;邓小敏;闫小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皮肤、粘膜溃疡多由外伤、烧伤、营养缺乏、细菌感染等引起的上皮组织缺损,临床治疗中常对慢性溃疡和溃疡复发缺乏有效的办法.近20年来,激光在临床广泛应用,其显著的临床效果已被大量动物试验和临床实践所证实,特别是氦氖激光促进溃疡愈合、上皮修复,取得显著效果,本文就此在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做一回顾.
作者:杨淑兰;顾瑛;刘凡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 资料与方法选择无心肺功能不全及凝血功能障碍、孕足月、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前肌肉注射鲁米那0.1g和海俄辛0.3mg;麻醉选择L2、3间穿刺头侧置管.术中硬外麻醉用1:2:1溶液(1份生理盐水加2份0.75%盐酸利多卡因及1份1%丁卡因)20ml,内加1/20万肾上腺素.术中麻醉效果良好,生命体征平稳.术毕镇痛30例接镇痛泵(雅培),镇痛药袋配方为吗啡70μg/ml、1.12mg/ml布比卡因、0.05mg/ml氟哌啶共100ml.给药模式为:首次剂量+维持剂量+患者自控剂量.设置内容为:首次剂量度毫克吗啡;维持量2ml/60min;病人自控剂量2ml/次;锁定时间1次/60min.对照组30例,术后肌肉注射杜冷丁镇痛.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作者:刘湘杰;徐萍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作者:冯殿福;王凤章;高艳春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 方法介绍多功能六合治疗仪采用湖南六合医疗保健品公司生产的LK-D型,首先将舒筋活血药液均匀浸润在1cm厚药棉上,以轻挤不滴为宜,覆盖于圆形电极金属片上.视病情将两个电极板平行置于大椎穴或相应穴位处,再将热敷带敷在其上,并压一沙袋.尔后,选定时间,顺时针调节热、电强度,以患者感受大量为宜,并注意因温度过高而烫伤.颈椎牵引常规操作.牵引重量从5kg开始,视患者病情及体质承受能力,每隔2日逐渐增0.5kg至患者自感舒适有效为止.一般6~8.5kg为宜,个别体质健壮者可加至10kg.10次为1疗程,每疗程之间休息2d,一般患者治疗1~2个疗程,少数3~4个疗程.
作者:孙存禄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提高脑性瘫痪患儿脑底动脉的血流量,改善颅内血供及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新途径.方法对50例脑性瘫痪患儿采用综合疗法(在常规治疗方法中加入体外反搏EPC)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TCD)测脑底动脉血流速度.作自身前后配对比较.结果治疗前流速慢者治疗后总体趋向增快.其中MCA差异非常显著,P<0.01,ACA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流速快者治疗后趋向减慢.结论脑瘫患儿脑底动脉速度异常是可逆的,体外反搏能增加颅内血供,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不失为治疗小儿脑瘫的新途径.
作者:蒋德禹;唐亮;张凤玲;陈莲红 刊期: 200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