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黄色葡萄球菌D试验和耐药性分析

吴建荣;张一超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 红霉素, 克林霉素, 耐药性
摘要:目的 了解本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表型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双纸片法(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表型,用VITEK 2 Compact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5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有51株,占32.7%.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共29株,占18.6%,其中MRSA有10株,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S)有1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的耐药性,对青霉素的耐药性超过95%,对万古霉素、奎努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烷和替加环素敏感.结论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检测,临床治疗中也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防多耐药菌株的产生.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对结肠癌细胞抑制增殖和促凋亡的研究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LTA)抑制人类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情况.方法 培养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和提取双歧杆菌LTA;实验分为4组,即LTA低剂量组(20 μg/mL)、中剂量(60 μg/mL)、高剂量(100μg/mL)和HCT116对照组(Control);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LTA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LTA对结肠癌细胞周期分布变化和凋亡率,免疫组化分析bcl-2、Cytochrome C和NF-kBp65含量变化,RT-PCR检测TLR2mRNA和TLR4m RNA的表达.结果 MTT法测得LTA各组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均具有较好的抑制(P<0.01);流式细胞仪检得G0/G1期细胞显著增多(P<0.01),而G2和S期细胞减少(P<0.05),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免疫组化分析IOD/Area值,bcl-2和NF-kBp65表达显著下调,Cytochrome C显著上升(P<0.05);RT-PCR测得TLR2 mRNA和TLR4 mRNA的表达均上升(P<0.05).结论 LTA具有明显的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作用,为研制高效、无毒的新型抗结肠癌药物奠定一定的基础.

    作者:梁浩凡;蒲荣;陈速;向华国;张德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医专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在整个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可巩固和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操作技能,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分析能力.而中医专业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少,内容简单,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采取了立体式教学模式,包括多媒体的应用,开放性实验课的开设,以及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

    作者:云云;汪长中;程惠娟;官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杭州市萧山区女性需氧菌阴道炎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对杭州市萧山区女性需氧菌阴道炎(AV)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2年4月期间杭州市萧山区第四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1 343名女性需氧菌阴道炎感染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1 343例就诊者中,需氧菌阴道炎患者269例,占20.03%(269/1343).其中,单纯AV患者41例(占15.24%,41/269),AV混合感染患者228例(占84.76%,228/269),AV+ BV患者107例,AV+ TV患者53例,AV+ VVC患者68例.经卡方检验,AV单纯感染和AV混合感染所占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杭州市萧山区女性需氧菌阴道炎发病率为20.03%,感染形式以混合感染为主.

    作者:方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肠道微生态变化与免疫耐受关系的研究

    目的 观察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肠道菌群变化,探讨肠菌群变化与免疫耐受间关系.方法 采用16S rDNA荧光定量PCR法、流式细胞术和ELISA方法对47例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4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进行粪便双歧杆菌与大肠埃希菌的定量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 CD25+T细胞(Treg)和血浆细胞因子TGF-β1的测定.结果 喘息样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和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比值(B/E值)较健康对照组减少(P<0.05),且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粪便双歧杆菌数量和B/E值均低于急性支气管炎患儿(P<0.05).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的外周血Treg百分数、血浆TGF-β1浓度均低于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和健康对照组(P均<0.05);且外周血Treg百分数和血浆TGF-β1水平与肠道B/E值呈直线正相关关系.结论 喘息样支气管患儿发病初期即发生肠道菌群紊乱,肠道有益菌数量下降,且诱导免疫耐受失败.肠道菌群紊乱与免疫功能失衡间存在相互影响与制约关系,免疫耐受被打破贯穿疾病的整个病理过程.

    作者:郝明明;张琳;方骞;王烨;梁庆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结核分枝杆菌CysA2抗原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在血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克隆并构建结核分枝杆菌CysA2基因原核表达系统,建立基于rCysA2的ELISA并检测rCys A2-ELISA在肺结核患者血清学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采用PCR扩增CysA2基因,构建CysA2基因原核表达系统.采用SDS-PAGE检测目的重组蛋白rCysA2表达情况,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rCysA2,免疫印迹鉴定rCysA2的免疫反应性.以rCysA2为包被抗原,建立rCysA2-ELISA并用于检测132例血清抗体,其中涂片阳性和阴性肺结核患者血清分别占96例和36例,非肺结核肺部疾病病人血清抗体30例,健康对照血清50例.结果 克隆的CysA2基因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相似性为100%.rCysA2表达量为细菌总蛋白的25.4%.提纯的rCysA2在SDS-PAGE后显示为单一的蛋白条带.rCysA2-ELISA检测涂片阳性和涂片阴性的肺结核患者血清抗体检出率分别为63.5%和61.1%,50例健康对照全部阴性、30例非肺结核肺部疾病患者1例呈现阳性,此方法的灵敏度为62.9%(83/132),特异性为98.8% (79/80).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克隆并构建了结核分枝杆菌CysA2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以rCysA2为包被抗原的rCysA2-ELISA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很好的特异性,能有效检测涂片阴性患者血清抗体,rCysA2有望成为结核病血清诊断的有效候选抗原之一.

    作者:吴华军;张佳;皱洪兴;王宇军;孙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生殖道中具有抑菌活性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其抑菌物质分析

    目的 从阴道炎患者的棉拭子样本中分离筛选具有抗菌活性乳酸菌,为研究对细菌性阴道炎具有确实疗效的微生态制剂提供理论与菌种保证.方法 应用纯培养技术及双层平板法从阴道样品中分离筛选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乳酸菌.通过有机酸排除试验、过氧化氢排除试验和蛋白类抑菌物质排除试验对具有较好抑菌活性菌株的主要抑菌物质分析,并通过PCR反应对是否具有细菌素相关基因进行鉴定.结果 从7个棉拭子样本中共分离得到26株乳酸菌,其中有6株呈现抑菌活性.K4M2、K4M5、K4M6和K4M8菌株的主要抗菌物质为有机酸.而K4M9、K4M10两株植物乳杆菌的主要抗菌物质除有机酸外,尚可以产生细菌素.病原菌拮抗试验结果表明,这两株菌株的混合培养上清对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结论 K4M9、K4M10菌株有望作为微生态制剂用于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防治.

    作者:向新;李晓然;陈红;栾建军;罗义勇;柳陈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OXA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

    目的 了解台州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以及同源性.方法 63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经VITEK2 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用K-B法复核药敏结果,采用多重PCR扩增分析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析其同源性.结果 63株菌株为多重耐药菌株,除多粘菌素、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对其他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70%以上.63株菌株检测出OXA-51基因60株(95.2%),OXA-23基因58株(92.1%),两个基因同时存在的有58株(92.1%).PFGE结果显示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为5个克隆型,其中A、B两个为主型.结论 产OXA酶是台州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之一,其中OXA-23是主要的基因型.

    作者:厉世笑;余素飞;黄林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致病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

    目的 了解STD门诊复发性外阴道念珠菌病(RVVC)和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致病菌种分布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用沙氏琼脂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然后用ATB ID 32C酵母菌鉴定系统和ATB Fungus3药敏系统进行菌种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80份标本中检出白色念珠菌201株,占71.79%;非白色念珠菌79株,占28.21%,其中光滑念珠菌42株,占15%.VVC组与RVVC组抗真菌药物比较,VVC组对氟康唑的敏感率高于RV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D门诊患者阴道念珠菌病检出菌种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RVVC组非白色念珠菌比例高于VVC组.非白色念珠菌中光滑念珠菌占比例高.VVC组氟康唑的敏感率高于RVVC组.

    作者:周晓维;张振国;刘晓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007~2012年中国大学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2007~ 2012年中国大学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总检出率.方法 通过检索Pub Med、重庆维普(VIP)、清华同方(CNKI)、万方等全文数据库,搜索中国大学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的相关文献,采用Meta Analyst Beta3.13软件对检出率进行Meta分析,评估中国大学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状况.结果 根据入选标准,共筛出文献35篇,总样本量为437 290人,检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27 895人,Meta分析显示,中国大学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总检出率为6.38%.结论 我国大学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低于一般人群,但是仍然需要加大对乙肝健康教育的力度,防止乙型肝炎在大学校园里的传播.

    作者:宋秀丽;唐慧;丁伶灵;梁雅丽;贺连平;陈燕;黄志伟;祁秦;余结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大连新港原油降解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降解效率评价

    目的 在大连新港原油污染海域分离纯化出可降解原油的“土著”微生物,评价其原油降解能力,并研究提高降解效率的方法.方法 取海水样品进行富集培养,分离纯化出“土著”原油降解微生物,以16S rDNA测序法鉴定微生物种类,并采用MEGA 5.0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选用大相似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在实验室纯培养的条件下以气相色谱法对微生物的原油降解能力进行分析,选出优势菌种,再将优势菌种混配分析佳原油降解条件.结果 分离纯化得到的“土著”原油降解微生物分属枯草芽孢杆菌属、动性球菌属、嗜冷菌属等多个菌属,“土著”原油降解微生物资源丰富,优势菌种的混配有助于加快和提高原油降解效率,是有效且对生态环境友好的生物处理法.

    作者:李明;刘银辉;文姝;袁杰利;唐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肺曲霉病临床特点及预后转归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手术治疗方式、随访资料,以期通过本研究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为制定更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丽水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及呼吸内科2006年到2011年间确诊的50例肺曲霉菌病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特征分为27例慢性坏死性肺曲菌病(CNPA)和23例肺曲霉球(PA),并分析其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慢性坏死性肺曲菌病和肺曲霉球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基础疾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都好发于陈旧性肺结核与支气管扩张患者.影像学上,CNPA和PA均可出现空气新月征,均好发于两肺上叶,但前者有胸膜增厚,空洞周围浸润阴影、厚壁空洞和洞壁不规则等特征.病理学上,CNPA和PA都可见锐角分支、有隔膜的曲霉菌丝,但前者有组织出血、坏死、微脓肿和炎性反应细胞浸润等特征.单因素分析后证实大咯血,体重减轻,是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多因素通过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证实年轻,无大咯血是生存预后有利因素.结论 组织病理学是鉴别慢性坏死性肺曲菌病(CNPA)和肺曲菌球(PA)金标准.空气新月征,是二者特征性CT表现,大咯血是术后生存独立的危险因素.手术切除完整的PA患者生存预后优于CNPA患者,提示对于CNPA患者术后需常规预防抗曲菌治疗.

    作者:孙建;兰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金属酶(MBLs)、碳青霉烯酶(KPC)情况,并分析其对19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ESBLs和AmpC及MBLs采用三维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采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检测,并以K-B法测定19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582株肺炎克雷伯菌单产ESBLs 168株,检出率为28.86%;单产AmpC52株,检出率为8.93%;单产KPC 38株,检出率为6.53%;所有菌株中未检出MBLs;同产ESBLs及AmpC43株,检出率为7.39%;同产ESBLs及KPC 12株,检出率为2.06%,同产AmpC及KPC 10株,检出率为1.72%,未发现同产ESBLs、AmpC及KPC 3种酶菌株.单产ESBLs、单产AmpC、同产ESBLs+ AmpC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培南的耐药率低于3.0%,与非产酶菌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P<0.01).另外,同产ESBLs+ AmpC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与单产ESBLs、单产AmpC株相比,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等多种抗生素表现为明显升高(P<0.01或P<0.05).单产碳青霉烯酶株、同产ESBLs及KPC、同产AmpC及KPC菌株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为28.94%~33.33%,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50.0%;单产KPC株与非产酶菌株相比,对所有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且对常用抗生素呈高度耐药,建议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钱海根;张林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病患者血清TNF-α、IFN-γ、IL-10和IL-17表达差异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和白介素-17(IL-17)在肺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表达的差异.方法 选择新发未治疗的肺结核病患者20例,经抗结核治疗后肺结核病好转的患者20例,采集患者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TNF-α、IFN-γ、IL-10和IL-17的表达水平的差异,明确上述细胞因子在肺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 肺结核病初诊患者血清中TNF-α、IL-17的含量较肺结核病患者治疗后好转的明显增高,分别为(144.05 ±59.15)pg/mL vs (97.55 ±20.58)pg/mL和(33.10±19.07) pg/mL vs(10.80±1.50) pg/mL,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FN-γ在肺结核病患者治疗好转组血清中较肺结核病初诊患者明显升高[(97.40±48.00) pg/mL vs(30.98±16.72) pg/mL],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肺结核病初诊患者和治疗后好转组血清IL-1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1.02±33.42) pg/mL vs (146.78 ±33.75)pg/mL].结论 肺结核病患者体内存在着明显的免疫紊乱,抗结核治疗后TNF-α、IL-17明显降低,而IFN-γ则明显升高,提示在抗结核治疗肺结核病患者的过程中,连续监测免疫学指标有助于判断抗结核治疗的疗效.

    作者:夏小学;陈江;卢火佺;张惠峰;潘美华;程进;钱根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神经外科ICU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PCT(PCT)在神经外科ICU中抗菌药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ICU中67例常规经验性判断无法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而应用PCT指导抗菌药物管理的病例.PCT截断点为0.25 ng/mL.结果 47例PCT检测应用在抗菌药初始应用阶段,男27例,女20例.高血压脑出血20例,闭合性颅脑损伤10例,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40例PCT检测低于判断标准病例未使用抗菌药.20例PCT检测应用在抗菌药停用阶段,男12例,女8例.高血压脑出血10例,颅脑损伤5例,颅内动脉瘤5例.15例PCT检测低于标准停用抗菌药.55例PCT指导未使用抗菌药及停用抗菌药病例观察1周,均无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PCT在神经外科ICU中可以有效指导部分病例的抗菌药物管理,较经验性用药可更为有效地减少抗菌药的用量.

    作者:卢天舒;关靖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血清前白蛋白、总胆汁酸、AST/ALT比值在肝硬化分级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总胆汁酸(TB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 测定肝硬化患者的PA、TBA、AST和ALT水平.结果 血清PA在肝硬化A、B、C级之间比较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在肝硬化患者中降低,A级与B、C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C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BA在肝硬化A、B、C级之间升高,但A、B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B、C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T/ALT比值升高,A、B、C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A、TBA、AST/ALT比值对判断肝硬化程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病情诊断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程宁;林海燕;张凡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联合应用BB-12和LGG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口服双歧杆菌(BB-12)和鼠李糖乳杆菌(LGG)混合的益生菌制剂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对97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益生菌组45例,对照组52例;益生菌组口服BB-12和LGG的混合益生菌制剂,余治疗同对照组.结果 益生菌组静脉营养、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及鼻饲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合并症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率(6.7%)较对照组(23.1%)明显下降(P<0.05),且3例NEC(Ⅲ级)均发生在对照组.益生菌组胆汁酸、碱性磷酸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体重增长速度较对照组有增加趋势;而两组喂养不耐受及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无益生菌相关败血症、脑膜炎、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BB-12和LGG混合的益生菌制剂可改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胃肠功能且相对安全.

    作者:吴燕君;包蕾;华子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D试验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表型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双纸片法(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表型,用VITEK 2 Compact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5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有51株,占32.7%.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共29株,占18.6%,其中MRSA有10株,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S)有1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的耐药性,对青霉素的耐药性超过95%,对万古霉素、奎努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烷和替加环素敏感.结论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检测,临床治疗中也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防多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吴建荣;张一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超滤过结合密度梯度离心纯化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方法的建立

    目的 探讨获得低浓度内毒素和高滴度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的方法,为制备安全的噬菌体生物制剂提供参考.方法 用可截留100 kD以上分子量的超滤离心管浓缩噬菌体裂解液并滤出分子量约为10 kD的内毒素,然后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噬菌体浓缩液;分别测定超滤前、超滤后和纯化后的噬菌体滴度,采用鲎试验测定超滤前后内毒素的浓度,通过SDS-PAGE分析超滤前后和纯化后噬菌体蛋白的纯度.结果 经超滤离心法噬菌体滴度从3.9×1010 PFU/mL提高至1.68×1012PFU/mL,并可去除99.2%的内毒素;超滤过结合密度梯度离心后的SDS-PAGE可清晰呈现7种蛋白,分子量为29~100 kD.结论 超滤过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是一种简便、快速浓缩和纯化噬菌体的方法,并可有效地去除裂解液中的内毒素.

    作者:史红艳;余静丹;王丹;逯茵茵;孙延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饲用复合益生菌粉剂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

    目的 建立饲用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复合益生菌粉剂工业化生产线.方法 采用液-固态二步发酵法扩增益生菌,采用低温抽湿法干燥益生菌,采用GMP规范控制杂菌污染.结果 确立了饲用复合益生菌粉剂规模化、连续化、标准化生产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和技术参数.结论 本研究为饲用复合益生菌粉剂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方法、规程和示范.

    作者:蒋长苗;吕李明;丁建华;王学善;吴代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用ND-O-BSA-IgM-ELISA测定正常人、麻风及结核患者血清抗体水平

    目的 用ND-O-BSA-IgM-ELISA测定正常人和麻风及结核患者血清抗体水平以界定大连地区正常临界值及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用ND-O-BSA抗原对60例麻风患者,各100例男、女正常人和30例肺结核患者血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 ND-O-BSA在血清浓度1∶100和临界值取0.14时,ND-O-BSA-IgM-ELISA对麻风患者检测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6.5%;结核患者无一例阳性.结论 ND-O-BSA-IgM-ELISA实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且不存在与结核血清的交叉反应,可用来早期检测麻风杆菌的感染.

    作者:张振国;靳亚莉;周晓维;王绘翔;朱帮勇;高阳;温杰;宋顺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