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健;何正飞;陈志云;孙凌刚
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致的疾病,是膈疝中常见者,达90%以上。可引起一系列的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中约4/5存在食管裂孔疝。以往对食管裂孔疝的报道多见于欧美国家,随着内镜、食管吞钡检查在我国的普及,我国食管裂孔疝的病例数也不断增加[1]。本次研究完成了21例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取得比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毓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1](简称《指南》)文件,杭州市卫生局直属各级医院根据自身重点学科建设和规划目标、临床相关科室开展的医疗工作和收治病人状况,逐步对重症医学科进行了布局调整、设施改进和设备更新。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对杭州市卫生局直属各级医院综合性重症医学科调研和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杭州地区市属医院综合性重症医学科建设现状与《指南》的差距,为进一步科学规范的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朱克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脊柱骨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骨折类型,其中尤以胸腰段脊柱骨折为普遍。随着脊柱内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椎弓根系统理论和脊柱三柱理论得到普遍认可,使得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得以大幅提升[1]。目前,临床上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已倾向于更加积极的治疗方法,而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是胸腰椎骨折内固定的主要手段,但单纯实施该方法在术后易出现椎体高度丢失、螺钉松动弯曲、后凸畸形角(Cobb角)增加、断钉、断棒等并发症。本次研究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报道如下。
作者:李朝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儿童糖尿病又称少年糖尿病,是指18岁以前发生的糖尿病[1],其中绝大多数是Ⅰ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需要终生治疗,儿童糖尿病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如认知性差、饮食控制较难、活动量相对较大、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生长发育需要且病情多较成人重,大约15%~70%的患儿出现酮症酸中毒等[2]。糖尿病综合防治的策略是饮食调整、合理运动、药物治疗、疾病监测及糖尿病教育,而糖尿病健康教育是核心[3]。本次研究对糖尿病患儿及家属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旻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将146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冠心病组(66例)及未合并冠心病组(80例),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FGF-2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FGF-21与合并冠心病的独立相关性。结果合并冠心病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未合并冠心病组明显降低,血清FGF-21水平较未合并冠心病组明显升高(t分别=3.89、-5.08,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清FGF-21水平与合并冠心病存在独立正相关关系(OR=1.65,95% CI为1.13~2.64)。结论高血清FGF-21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FGF-21可能是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风险重要的生物学标记物。
作者:余健;何正飞;陈志云;孙凌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指肝内和/或外胆管先天性发育异常,症状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期[1]。囊肿切除和胆道重建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尽管经手术治疗后疗效很好,但由手术产生的相关并发症如残余胰腺段胆管囊肿使得再次手术的患者不在少数,约20.4%[2]。而目前对于残余胰段胆管囊肿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尚无统一的认识。本次研究手术治疗12例残余胰腺段胆管囊肿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周轼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颞叶癫痫的磁共振波谱研究,探讨3.0T超高场强MRS在颞叶癫痫的定侧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诊断颞叶癫痫患者及20例正常志愿者进行研究,所有实验对象行双侧海马的常规MRI和1H-MRS扫描,MR成像序列为轴位SE T1WI、T2WI,对双侧海马体部进行多体素波谱成像,将正常对照组MRS结果作为标准,评价颞叶癫痫患者MRS代谢物比值特点,分析MRS对颞叶癫痫定侧诊断价值。结果常规MRI诊断海马硬化共21例。癫痫组患侧、健侧与对照组间NAA/(Cho+ Cr)、NAA/ Cho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12.89、15.73,P均<0.05)。癫痫组患侧与健侧、患侧与对照组NAA/(Cho+Cr)、NAA/Ch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7.32、8.47、7.33、8.47,P均<0.05);而癫痫组健侧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分别=1.13、1.13,P均>0.05)。结论常规MRI检查对颞叶癫痫的定侧具有一定的价值;3.0T超高场强MRS与常规MRI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颞叶癫痫定侧的准确性。
作者:李玉梅;宋琼;丁忠祥;袁建华;陈方宏;毛德旺;郑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前,宫腔镜手术已成为临床上诊治宫腔粘连(intrauterine)adhensions,IUA)的优先选择手段[1]。宫腔镜直视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可安全、有效地分离或切除宫腔粘连处。但术后宫腔可再次发生粘连,其发生情况与术前的粘连程度紧密相关[2]。本次研究对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留置不同的宫内留置物,比较患者的月经恢复情况,从而确定其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蔡仙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医患关系紧张、工作压力大使儿科门诊护士成为护理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本次研究通过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压力源的调查,旨在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依据,采取管理对策,缓解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工作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娟萍;曹芬利;金新丽;沈雅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9(MMP-9)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同期对103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103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HbA1c水平及血清MCP-1和MMP-9进行检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HbA1c及血清MCP-1和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7.04、7.23、10.28,P均<0.05)。糖尿病患者血清MCP-1和MMP-9均与HbA1c呈正相关性(r分别=0.75、0.74、P均<0.05)。结论即使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也应全面筛查和评估有无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和相关风险性;监测HbA1c也可间接反映患者体内免疫炎症反应的强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作者:江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胎儿畸形可表现为多种形式,唇腭裂是常见的颜面部畸形,常常和其他畸形同时存在,也是染色体异常和一些综合征常见的畸形[1]。本次研究用二维及三维超声对胎儿进行产前检查,取得较高诊断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春艳;王黎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神经血管性头痛,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由于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导致负性情绪的发生[1]。本次研究对于这一类患者,在使用合适药物的同时,加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孙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静脉麻醉药物的量效关系虽然与吸入麻醉药物相似,但苏醒质量更优。全麻后唤醒过快,麻醉期间使用异丙酚和高浓度麻醉药均可能引起术后躁动不安[1]。静吸复合麻醉中以不同的异丙酚Ce复合吸入异氟醚麻醉能否对麻醉恢复质量产生影响尚未明确。本次研究拟在相同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index, BIS)水平下,评价不同浓度异丙酚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ed/infusion,TCI)复合异氟醚吸入对下腹部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张雨书;应礼;黄玉惠;卢银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是临床常见急性脑血管疾病,传统观念认为TIA是由于大脑局灶性暂时性缺血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和相应神经定位体征,症状多在24)h内消失而不遗留后遗症[1,2]。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早期即能够发现颅内缺血性改变,敏感性好且特异性高。随着其在临床和研究中推广应用,发现传统关于TIA的定义存在一些缺陷,如对符合传统TIA定义的患者进行头颅磁共振DWI发现,约28%的患者能够检出与神经症状符合的梗死灶,且症状持续时间越长,梗死灶检出率越高,TIA发作后再发卒中风险越高[3,4]。ABCD2评分是临床中常用TIA后早期卒中风险评估工具[5],本次研究联合应用ABCD2评分和DWI,对TIA患者发作后发生早期脑梗死进行风险评估。报道如下。
作者:来东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年来,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存在抑郁的冠心病患者与心理健康者相比,其临床风险明显升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也显著增加[1]。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中研究较多的实验室指标,目前认为其水平与这些疾病及其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的现状及其与血清Hcy水平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作者:沈红枫;查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讨论使用无菌敷贴粘胶部分粘合头颈部手术切口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通过对实验组625例头颈手术患者切口使用无菌敷贴粘胶部分粘合进行观察,与传统丝线间断缝合切口的对照组比较关闭切口所用时间、切口愈合等级、患者满意度、切口疼痛、瘢痕明显率、有无缝线反应、皮下硬结、感染和裂开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在关闭切口所用时间、有无缝线反应、皮下硬结、患者满意度的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4,χ2=47.55、9.23、5.32,P均<0.05)。结论头颈部手术切口应用无菌敷贴粘胶部分粘合皮肤切口,操作简单、可靠,有利于切口的愈合,美容效果好。
作者:徐晓;刘勇;侯昌华;蔡阳群;许远鹏;项剑虹;汪爱兰;傅巧玲;陶艳华;姚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年来,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结核病有上升趋势,结核影像表现多样化。中枢神经结核瘤是一种较少见的颅内占位病变,有其相对特殊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20例中枢神经结核瘤的临床特点和CT、MRI表现,旨在提高中枢神经结核瘤的诊断水平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尚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体表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其总体发病率约8%~12%,大多位于口腔颌面部,大多较小的血管瘤可自行消退[1]。由于部分婴幼儿血管瘤生长速度较快,如任其发展或治疗不当,常遗留不同程度的面容畸形和功能障碍,甚至可导致感染、出血及溃疡等并发症。临床上,治疗体表血管瘤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手术、放射、激光、冷冻、栓塞、硬化剂等,均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不足。目前,抗肿瘤药物平阳霉素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瘤内注射也成为治疗体表血管瘤的常用方法之一[2,3]。本次研究采用该方法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4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徐惠琴;章跃滨;熊起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猪经脐经肛直肠肿瘤切除的杂交NOTES手术模型。方法选择健康普通家猪7只,气管插管,异氟烷吸入麻醉。造气腹后,经脐单切口分别置入5 mm、10 mm及12 mm Trocar各1支,腹腔镜下游离、切断肠系膜血管及肠管,经肛将远断端结、直肠拖出肛门外,预定平面切断并移除标本,腔镜直视下CDH25吻合器完成吻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8~57 min,平均(44.83±7.47)min;术中出血量5~24 ml、平均(10.62±8.24)ml;切除肠管长度7.8~11.3 cm,平均(8.76±1.11)cm;吻合口均完整。结论猪经脐经肛直肠肿瘤切除的杂交NOTES手术可行,可作为过渡至临床常规应用前训练模型。
作者:张浩;周鸿鲲;曹浩强;何小伟;徐言;俞清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痔是常见的一类肛肠疾病,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越高,主要包括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类。痔疮患者的症状包括大便出血、大便疼痛、直肠坠痛、肿物脱出、流分泌物和肛门瘙痒等,为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2]。因此,对痔疮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痔疮患者术后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