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素容;胡庆新;吴英;严白群;朱晓群;周树蓉
健康教育是社区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降低糖尿病致残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如何使健康教育达到佳效果,以满足糖尿病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迄今没有一种公认的模式[1].为探讨社区糖尿病病人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2003年7月~2004年7月,我们对社区医疗服务站做输液治疗的81例糖尿病病人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颖;霍霞;赵艳菊;庞凤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诺维本是常用有效的治疗恶性肿瘤的化疗药物,其发疱性对局部血管的刺激性很强,以往多采用喜疗妥外敷或注射诺维本前后分别推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的方法来预防静脉损伤[1],但效果不佳,目前许多医院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法给药治疗,可避免静脉损伤.由于肿瘤病人需反复化疗,医药费用较高,加之基层医院病人的经济承受力低,若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注药治疗,病人不易接受,且反复静脉置管,可导致瘘管形成等各种并发症,为解决临床的实际困难,我们利用诺维本进行动物试验,制造动物模型,并采用复方大黄膏外敷,观察耳缘静脉的病理改变,探讨其预防静脉损伤效果,并临床应用.
作者:张连荣;冯喜平;池金凤;肖爱华;任玉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糖尿病性眼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疾病多需手术治疗.对糖尿病性眼病患者来说,手术既是患者迫切希望的,同时内心又充满了恐惧感.因此,手术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常导致患者产生以焦虑为代表的心理应激反应[1],心理应激可导致血糖升高[2],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疾病的康复.本研究旨在解决如何减轻糖尿病性眼病患者术前应激反应,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缩短患者术前的住院天数,减少术后并发症.2003年4~12月,通过对我院住院手术的100例糖尿病性眼病患者术前进行研究,发现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的焦虑状态,较稳定地控制血糖水平,从而使手术得以顺利地进行.
作者:吕兰存;王红霞;侯红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糖尿病因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导致足和下肢组织破坏,引起糖尿病足,其发生率较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不显著.国外已有人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并取得了成功[2].我科于2004年8月22日对2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结合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患者肢体疼痛、冷感有显著好转,溃疡均基本愈合,进行下肢动脉造影显示:双侧下肢侧支血管建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娥;郑红梅;边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导尿管插入速度与一次插管成功及病人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98例老年男性留置尿管病人,按自然排序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缓速和快速插管法插尿管,记录插尿管所需时间及一次插管成功与否,观察病人反应.结果缓速插管法和快速插管法所需时间分别为(28.0±2.0)s、(14.0±2.2)s;缓速插管法和快速插管法一次插管成功分别为46,37例.2组的插管时间、一次成功率和病人反应经比较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缓速插管法优于快速插管法.
作者:刘俐敏;胡浩琼;杨虹霞;娄夏芳;许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近年来,由于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糖尿病病人明显增多.2000年我院成立糖尿病专科,并于2002年设立糖尿病专科护士角色,其在糖尿病健康知识普及、农村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血糖管理中起到积极作用,现将有关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丽华;张灵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1],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指人自觉的、有预定目的,并经过意志努力而产生和保持的注意.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准备、有组织的感知活动,它通常与有意注意结合在一起[2].病情观察是一项系统工程[3],必须是审慎且有意识的,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ICU病房是危重或大手术后病人集中收治的场所,随着危重病救治率的提高,对危重病人观察抢救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不仅要有一定的护理技能,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还要有快速的观察判断和处理能力.
作者:李允美;郭兆香;张德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我们设计与制作了一种专用于转送病人的简易转运带,由2块军用帆布、5条宽布绳组成,操作时由2人从两边提起手提带就能顺利、安全地将病人转运到指定的位置,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蓉美;刘书香;杜玉姣;郑玉慧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虽然近年应用ACEI、βBlocker等改善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疗效提高,仍然有些病人效果欠佳.主要原因之一是相当一部分病人合并房室传导或室内传导延迟,导致室壁运动的不同步,引起心功能的进一步恶化.从90年代起,人们开始用不同的起搏方法治疗药物难治性心衰,其中心室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通过起搏系统刺激左右心室,可改善心室的不同步收缩,疗效较佳[1~4].我院自1998年开展CRT以来,已为11例病人安装了Insync起搏器,效果较好,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周娟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现代综合治疗糖尿病的措施包括:教育[1,2]、饮食控制、运动疗法[3]、降糖药物[4]及自我监控[5].2003年3月~2004年9月,我们对90例2型糖尿病病人通过干部病房病人与普通病房病人在治疗的顺从性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了明显的差别,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韬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我院护理部技术质控小组在近2 a的护理技术培训中应用简易模具进行全程动态操作培训,规范了操作技术,防范了护理技术操作缺陷.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翠洁;李岩;黄培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因冠心病而死亡的占其死亡总数的50%左右[1].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当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2,3],其穿刺途径常经股动脉穿刺,但临床上不断出现并发症.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和器材的改进,桡动脉穿刺技术在临床上已逐步应用[4,5],避免了经股动脉穿刺及术后长时间卧床引起的多种并发症.现对2002年1月~2004年4月在我院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病人进行临床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娄百玉;刘建庄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以便更好地为其提供护理干预.方法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进行测评,应用免疫学检验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验技术,检测恶性血液病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的免疫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恶性血液病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恶性血液病患者焦虑、抑郁与自身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可能与自身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余志华;刘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以糖尿病并发的血管、神经病变为基础,引起足部麻木、疼痛、皮肤溃疡甚至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胡素容;胡庆新;吴英;严白群;朱晓群;周树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引起脑梗死的原因很多,某些药物的应用不当也是引起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1].我院对1995年6月~2003年6月以来收治的精神病人在用药过程中发生脑梗死11例进行统计分析.经抢救治疗病情明显好转10例,死亡1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周福华;掌永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做好手术植入物的管理并采取相应的举证措施是避免术后产生医疗纠纷的关键.方法通过采用植入性材料使用登记表格,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科学管理,采取及时充分的举证措施.结果自2003年9月开展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以来,未发生1例与此相关的医疗纠纷.结论做好植入物管理及相应的举证措施,强化护理工作的规范性、严肃性及法律性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陈妙媛;邝星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观察不同注射方式对自行注射胰岛素患者技能掌握情况的影响,寻找病人易接受和掌握的注射方式,以便更好地、合理地指导病人.我科对2003年10月~2004年8月收治的47例糖尿病病人进行了不同注射方式的指导,比较其掌握情况,结果发现,病人对2种注射方式的掌握程度有明显差异,同时病人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对掌握情况也有一定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晓芳;龚茵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肝脏移植是各种终末期肝病患者提高生存质量的终途径,但由于肝脏移植手术创伤大,手术复杂且时间长,术后多种管道介入治疗和排斥反应的出现使患者较长时间不能恢复完全的自理能力.美国护理学家Orem提出,人具有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并有不同程度自理能力的整体.当人不能维持其自理需要时就产生了自理缺陷[1].而护理是一种帮助性服务,是为自理缺陷的人提供治疗性自理需要的活动.护理活动依据3个护理系统即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辅助教育系统[2],来满足他们的自理需求.我科1997年3月27日~2003年12月31日对行原位肝脏移植的患者应用Orem自理模式,实施自理能力训练,提高了患者的自理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芦桂芝;李丽;曲晓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糖尿病合并妊娠指: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前的隐性糖尿病,妊娠后进展为糖尿病,妊娠期新发现的糖尿病,其发病率国内占孕妇的1%~2%,国外占1.0%~6.6%[1].妊娠期复杂的代谢使糖尿病的控制更加复杂.因此,对糖尿病分娩期的观察和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对2002年1月~2004年10月住院的37例糖尿病妊娠分娩期病人加强了观察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由于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以及危重情况下机体应激性的血糖升高,对于观察危重病人来说,外周毛细血管快速血糖监测给临床及时发现高血糖、低血糖症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结果可作为了解危重病人病情及其预后的客观指标,同时对指导临床抢救也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除了抽静脉血送化验室做血清葡萄糖氧化酶测定法测定血糖外,利用快速血糖仪监测血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1].我们2004年采取快速血糖监测的方法,对300例内科住院危重病人进行观察,并加以分析和总结,以临床病例说明了危重病人快速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作者:晁艳茹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