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神经外科手术简易支架

马荣娟;马咏萍;黄海玲

关键词:自制, 神经外科手术, 手术医生, 上肢, 疲劳, 简易支架, 显微镜, 上臂, 操作
摘要:在神经外科手术中,使用显微镜时间较长,手术医生长时间双上肢悬空操作,易造成上臂疲劳,甚至有双手发抖现象,为了减轻手术医生上肢疲劳,我们自制简易支架,现介绍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成分输血的分析及护理

    成分输血既能缓解血源紧张,又能针对性地满足患者对血液成分的需要,减少输血的副作用.近年来,我科手术患者成分输血已占输血总量的80%以上.现将2000年1月~2002年12月我科结肠癌行根治术患者接受成分输血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平;袁秀娟;徐灿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护理专科急救护理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应用

    随着现代急救医学的飞速发展,对急诊护士的救护操作能力和心理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要求护生掌握急救护理理论,而缺乏救护技能的系统训练,护生在进入临床护理工作后,难以在短期内胜任急诊护理工作.为此,2002年9月~2003年7月,我们对在校2001级专科护生实施精讲点拨教学法和模拟情景训练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建玲;庹焱;高井全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护理研究中的障碍性问题

    作者就基层医院有关护理研究问题,与护理同仁们共同商榷.

    作者:李桂萍;李玉琴;李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我院护士健康教育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找出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法采用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表对8个模式病房372名即将出院的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入院教育阶段5项内容,3项满意率在98.0%以上,2项满意率为59.1%.住院教育阶段10项内容,7项满意率》93%,3项满意率《48%.出院教育阶段6项内容,2项满意率》98%,4项满意率《61%.结论护士应提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加大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积极参加在职教育,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作者:王凤卿;陈红洁;宋琳;张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预防诺维本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诺维本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抗癌药,当用于周围静脉注射时常可引起局部严重静脉炎的发生,甚至导致局部皮肤出现水疱、溃疡、皮下组织坏死,严重者可导致功能障碍[1].2001年4月~2003年10月我科对30例患肺癌和乳腺癌的患者采用冰敷、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输注并涂喜疗妥膏剂预防诺维本所致静脉炎、局部皮肤损伤及疼痛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立平;杜京娟;石建华;谭庆霞;徐卉;李德华;庄纪娟;陆红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输液器及三通管在上颌窦穿刺术中的应用

    在耳鼻咽喉科门诊治疗护理工作中,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常用于急慢性上颌窦炎的治疗以及上颌窦炎、上颌窦囊肿等的诊断性穿刺.以往每个患者需用1个治疗碗、1个注射器、1根橡皮管等,且需反复冲洗、抽吸液体,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容易造成医源性污染.近年来我们通过临床实践,将一次性输液器三通管巧用于上颌窦穿刺中,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蒋丽萍;兰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妊娠早期、中期合并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的心理反应及护理51例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较常见的外科合并症,由于妊娠期阑尾炎的病程发展快,容易引起阑尾穿孔及腹膜炎,对胎儿和孕妇都可引起严重后果,必须立即手术治疗.我科1998年5月~2003年5月共收治妊娠早期、中期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51例,行阑尾切除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卢燕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气管切开病人应用自制湿化罩的护理

    临床工作中气管切开病人很多,部分病人气管切开后间断使用呼吸机,脱机时通过气管切开处自主呼吸,由于气管切开管口无专用湿化罩,脱机后直径1.2 cm的管口直接暴露易造成异物掉入气管内,又因气管切开后气道缩短,吸入气体未经生理气道的湿化功能,痰液黏稠造成气管切开管腔内痰痂堵塞,常用的方法是在气管切开管口上放1块单层湿纱布,要经常将纱布打湿,有时水顺纱布流下滴湿病人衣服,很不方便,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气管切开病人专用湿化罩,用于硅胶气管套管病人脱机时使用.

    作者:卢丽华;张立华;申雪琴;高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新生儿游泳训练方法与效果分析

    我院自2003年7月始开展了新生儿游泳这一项目,至10月共对140名出生第3~6天的新生儿进行游泳训练,现对其方法和效果作一介绍.

    作者:尹章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肿瘤药物Ⅰ期临床试验中护士的作用

    在Ⅰ期试验过程中,需要包括护士在内的多方面研究人员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

    作者:贺连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手术室的医疗环境

    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我在日本九州厚生年金病院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进修学习,感触很深.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室承受着治疗疾病而产生的不安,在手术室渡过的这段时光多数病人终生难忘.

    作者:邓炳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自制持续膀胱冲洗装置

    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术后都需用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为了保证膀胱冲洗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我们利用静脉营养输液袋改装成持续膀胱冲洗装置,经临床应用效果颇佳,现介绍如下.

    作者:杜爱华;石新艳;王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例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持10年的护理

    内瘘是指动、静脉在皮下吻合建立的血管通道.如果长时间使用一个通畅的内瘘,既能避免因反复造瘘给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危害,又能保证充足的透析流量和血流量,达到一个理想的透析效果,患者生存时间长,生命质量高.

    作者:周玉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不同运动方式对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血流的影响

    目的研究运动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EADDP)下肢血流的影响.方法入选研究对象30例老年LEADDP患者分别进行10 min伯格-艾伦运动体操及10 min体操加25 m/min低强度步行10 min运动治疗,对2种急性负荷运动治疗后下肢血管血液循环改善情况进行自身对照分析.结果体操结合步行与单纯体操比较运动后即刻及15、30、60 min足背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之比(API)统计学差异明显.体操结合步行运动后即刻与单纯体操后即刻及15 min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N)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结论低强度且保证一定运动量的下肢功能锻炼能短期内增进肢体血液循环,体操结合步行的方式效果好于单纯体操,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周庆;曹春玲;李红俊;王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腰椎滑移行椎弓根螺钉加后路椎体间植骨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23例

    随着对腰椎滑移疾病认识的深入和相关器械及技术的进步,在腰椎滑移治疗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骨科医生认识到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性.1999年2月~2001年5月,我们应用椎弓根螺钉加后路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移23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钱建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创伤性颈髓损伤早期低钠血症的护理37例

    创伤性颈髓损伤高位截瘫早期,尤其并中枢性高热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较高.

    作者:张秀琼;江慕尧;王娜;韩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骨科院内感染的特点及预防性护理

    骨科常见的院内感染有:皮肤感染(褥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切口感染等,它常会影响疾病的转归,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并给病人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痛苦.现就2000年1月~2003年5月我院骨科院内感染病例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具体介绍如下.

    作者:谢永春;闫树英;温冬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精神科护士职业心态浅析

    现将本院127名精神科护士的问卷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本院在岗护士127名,其中男7名,女120名.

    作者:杨桂菊;陈艾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全麻手术病人安置胃管时机的选择

    目的探讨对拟行全麻的手术病人实施胃管安置术的时机.方法将120例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全麻组;B组:清醒组),A组病人在全麻气管插管后安置胃管,B组病人在麻醉前病人清醒状态下安置胃管.比较2组病人在安置胃管前和安置胃管时心率、血压变化,安置胃管时胃管误置入口腔、气管的次数以及术后患者对安置胃管时机的选择.结果与基础值比较,B组病人在安置胃管时血压、心率均明显增加,而A组病人增加不明显,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胃管误置入口腔的几率A组高于B组;胃管误置入气管的几率A组低于B组;术后随访,患者要求全麻后安置胃管的为100%.结论拟施行全麻的手术病人宜选择在麻醉后安置胃管.

    作者:刘清容;易凤琼;梁小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表格式交班报告的设计及应用

    交班报告是体现护理工作连续性的一种书面文字,它记录了病人病情的动态变化,是护士全面系统了解病人信息,及时提供全方位护理的重要依据.

    作者:华静;王晓敏;何世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