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星;何明三;何凌
肱骨髁上骨折易并发肘内翻畸形.为了探讨肱骨髁上骨折致肘内翻畸形的发生机理,笔者对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坤;刘恒忠;刘江平;张运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周易>是一部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融为一体的巨著,对中国的文化、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医学亦不例外,尤其<内经>中的许多认识论及方法论上的问题,皆可溯源于<周易>.本文拟就<周易>与中医平衡观的问题略述管见,恳请同道斧正.
作者:王清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经方煎服法是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载方剂的煎药方法、服药方法及服药后调养护理方法的总称.张氏强调的煎服法能否正确运用,直接关系到药物功效的大发挥及治病疗效的成败,同时还直接影响到愈后的康复及复发与否.故仲景不厌其烦地于每首方后详尽注明煎服特点及服后调护宜忌,应引起医者高度重视.兹分述如下.
作者:曹远礼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多与青春期雄激素分泌过盛有关.金黄地鼠侧腹器官是公认的研究雄激素的理想模型.笔者以金黄地鼠背部皮脂腺斑作为观察痤疮膏抗皮脂腺增生的实验研究对象,并与具有抗雄性激素作用的安体舒通作对照观察.
作者:冯永芳;朱林学;高进;张金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电针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9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志毅;周中元;魏丛师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自1997年3月~2001年3月,我院采用乾坤肠康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取得了显著疗效,并对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观测。兹报道如下。
作者:姚红梅;尚儒彪;张振海;张继宁;张耀行;王改莲;熊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医药治疗阳萎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一定的优势,历代医家著述颇丰,但对其病机、治则认识不一.在治疗法则上,有从肾论治者,有从心论治者,有从脾论治者,有从肝论治者,还有从气治、从血治等;在病机认识上,有从五脏立论,有从气血立论,有从经络立论.虽各有理,但未能全面的反映中医对阳萎病的认识.笔者参照中医经典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试阐述如下.
作者:周安方;孙洁;张茂林;赵映前;张长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高血压肾损害又称原发性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HANS),为内科常见病症.研究表明,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细小动脉硬化症,肾小球入球细动脉玻璃样变性或纤维化,引起肾单位萎缩、消失,严重者可致肾功能衰竭,预后危重.近几年来,笔者应用黄芪注射液与福辛普利钠治疗HANS 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广卫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应用动物模型研究人类骨折愈合的相关问题是为有效的方法.人类骨折愈合的相关知识,大部分来自于动物模型并得到临床与流行病学支持.关于骨的生物学基础和分子生物学基础的知识,也源于动物模型[1].本文重点讨论直接影响实验设计和研究结果的动物模型的选择问题.
作者:邹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制治疗外感肺热咳嗽的纯中药制剂.方法:将204例外感肺热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沙白兰感康糖浆治疗组和西药常规治疗组.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16%,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5),表明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等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05).结论:沙白兰感康糖浆治疗外感肺热咳嗽疗效肯定,且未发现毒副作用.
作者:邢宏志;谭宗艾;杨吉忠;彭邦瑜;向荣;庞良泉;魏文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笔者采用薄芝注射液治疗结缔组织病9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0例均为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男10例,女80例;年龄5岁~48岁;病程6个月~5年,以2~3年者居多.其中系统性红斑性狼疮者51例,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病者20例,线状硬皮病者15例,皮肌炎者4例.
作者:肖永泽;孙曾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从中药水蛭的活体中获得活性物质,并进行经体外抗凝、纤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物质对凝血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有明显的延长作用,作用强弱与活性物质浓度有密切关系,当达到一定浓度时,血液凝固则中止.水蛭活性物质纤溶活性强弱与浓度关系不如抗凝活性明显.说明水蛭通过抗凝起到活血化瘀作用.
作者:张汉忠;董明华;张汉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金菊花总提物、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结果:浸膏佳提取工艺为A3B3C1,即60%乙醇5倍量回流2小时,共提取2次;总黄酮佳提取工艺为A3B3C2,即60%乙醇5倍量加流1小时,共提取2次.考察结果显示:按A3B3C1浸膏得率可达47.81%,按A3B3C2总黄酮溶出量可达4.37%.结论:乙醇浓度和回流时间对浸膏得率及总黄酮溶出量有较大影响,应加以控制.
作者:彭少平;李竣;芦金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缺血性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很高.1996年9月~1998年7月,笔者运用中药通脉胶囊(本院科研方)治疗3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并与维脑路通片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柯源;王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对湖北产四种商品细辛的性状及显微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将其主要区别点列表说明,为湖北地区细辛的生产、销售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刘合刚;汪建平;姚雪莲;李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魔芋葡甘聚糖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作用与机理.方法:采用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动态观察魔芋葡甘聚糖对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全血高切粘度(ηbh)及低切粘度(ηbl)、血浆粘度(ηp)、红细胞电泳时间(EPT)的影响.结果:治疗组TC、TG、ηbh、ηbl、ηp均降低,EPT缩短,HCT、HDL-C升高.结论:魔芋葡甘聚糖具有调节脂代谢,并通过改善红细胞表面电荷等机制降低血液粘滞性.
作者:刘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用HPLC 法测定平喘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以制定胶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ODS色谱柱(4.6cm×25cm),以甲醇-0.4%磷酸(1: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含量线性范围为0.6~3.0ug*ml-1,回归方程为Y=2.1924×10-5X-0.01187(r=0.9996),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0.49%(n=5).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平喘胶囊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乔明;王少兵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中草药资源种类约12807种,中成药5000多个品种.临床观察表明,有些中药在许多方面优于西药.
作者:官翠玲;田丽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档案是社会实践的原始记录,也是从事科研、生产的重要借鉴工具,具有查考、凭证、证据和参考的作用.病历档案是疾病治疗的医疗文书,记录了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的全过程,既能为临床医生积累病历资料和治病经验,又能为处理医患纠纷,进行医疗事件鉴定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因此,保护和管理好病历档案,是医疗机构重要的工作之一.
作者:王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高等学校在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和提供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的档案材料.如何使档案由静态信息向动态信息转变,为教学和科研提供高质量、高效率服务,笔者谈几点个人体会.
作者:武红桥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