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佐杰;谢恺庆;孙安远;廖蕴华;廖松
2003年5月以来,由于美国全国联合委员会关于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第七次报告(JNC-7)发表,引起国内同行的轰动,学习和宣传了这一新的高血压防治指南.本文不需要将这一指南再复述一遍,只是将我学习以后想到的应加深理解的问题与同行交流.过去40年来,我国在高血压防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我们调查的样本量也不算少,并组织了几项被国际上认可的随机多中心临床试验.(2004-10-12收稿)
作者:李天德;田新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病例数量在许多国家逐渐增加,研究表明PCI在短期内可显著改善冠心病病人的心肌缺血症状,但在PCI后5年,仍有2/5的病人发生主要心脏事件,在PCI后10年,有2/3的病人发生主要心脏事件.因此,选择能对患者提供术后保护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近10多年来,应用他汀类药物预防冠心病的一级、二级试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肯定了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的益处,同时他汀类药物调脂以外的作用也备受关注,除调脂作用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改善内皮功能,稳定斑块,抑制血小板血栓形成以及抗炎症等多种功效.这些作用都可能改善PCI的效果,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病人有益.
作者:李为民;韩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而且高血压患者又常常合并有血脂异常、血糖异常等冠心病的其他多种危险因素.因此随着我国高血压人数的逐渐增多,合并有冠心病的人数也逐渐增多.我国于1984年施行了首例冠心病的介入治疗(PCI),以后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新技术、新器械的出现,冠心病PCI得到突飞猛进地发展.时至今天,有越来越多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病人在接受介入治疗,那么PCI围术期高血压的合理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孙宝贵;吴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处方是执业医师为某一特定患者医疗、预防或其他需要而开写的药方,是医疗与药房或药店之间的重要书面文件,它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和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当前,药品名称(简称:药名)不统一,特别是某些处方和药品外包装说明书中所采用的药名不规范,处方中所用的药名与药品外包装说明书中所用的药名不一致,容易相互干扰,难以确认.为此,在药名规范、统一之前,要求临床医生、医院药房,特别是药店从业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加强学习和培训,尽快熟悉药名及其使用规律,这是提高基层医生、药品从业人员素质,确保安全用药的一个关键措施.
作者:俞朝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一个小鼠胰腺外分泌实验系统,用以研究促分泌物质缩胆囊素(CCK)和卡巴胆碱(CCH)对小鼠胰腺外分泌的影响,并使用细胞信号酶系统的蛋白激酶C(PKC)拮抗剂Chelerythrine以了解CCK及CCH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前瞻性对照性研究.结果 CCK和CCH均能刺激小鼠胰腺腺泡使其分泌淀粉酶比对照组增加约1倍(7.02%比14.29%),但CCK或CCH加Chelerythrine则使淀粉酶的分泌增加大约2倍(19.02%).结论 CCK及CCH的刺激胰腺外分泌作用涉及到PKC信号系统,且PKC拮抗剂Chelerythrine有增强CCK及CCH的刺激作用.
作者:邓志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健择(GEMZAR)联合顺铂(CDDP)化疗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及其毒性反应.方法对2001-05~2003-06山东省肿瘤医院对30例晚期NSCLC应用GP联合方案进行化疗.用法:GEMZAR 1 000 mg/m2,第1、8天;CDDP 25 mg/m2,第1~3天,每21 d为1周期,至少2周期.结果在30例中CR 0例,PR 11例,RR为36.7%.在初治的13例中6例达PR,RR为46%.在17例复治病人中,5例达PR,RR为29%.毒性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的降低.结论健择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在治疗晚期NSCLC中具有较好疗效及毒性反应低,对于老年患者是可以耐受的,可作为一、二线用药治疗方案.
作者:郭其森;贾慧;韩明勇;张宝轩;宋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No-Reflow)现象的原因、处理.方法对2001-06~2003-10经治的72例ACS急诊PCI术中No-Reflow现象的冠状动脉的特点、可能原因、紧急处理及1~28个月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例术后4h死于反复室颤,1例术后76h死于心力衰竭,5例术中出现急性冠脉闭塞表现,经过冠状动脉内注射合心爽、硝酸甘油、IABP后好转,3例存活至今,1例术后28个月死于脑干出血.结论 ACS患者急诊PCI术中出现No-Reflow现象时,过程凶险,预后差,病死率高,治疗应首选联合应用冠状动脉内注射合心爽(地尔硫(艹卓)、硝酸甘油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作者:张宇静;冯丰;刘志红;王宁夫;王明毅;马晓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各种原因所致的肺动脉高压与肺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肺血管收缩在这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只起部分作用.更重要的原因是,局部血管内皮活性增殖因子和血管活性收缩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导致肺血管壁的重构,并进一步加重血管阻塞的程度.内皮细胞合成的内皮素(endothelin, ET) 具有极强的促肺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和增生作用.慢性低氧等诱因可引起血浆及肺匀浆ET-1水平升高,ET通过与ET受体结合,参与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过程.
作者:刘超;刘刚;刘坤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瘦素(Leptin)是一种由肥胖基因(Ob gene)编码的、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多肽类激素.有研究表明,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常常升高[1].为进一步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的关系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初步研究.
作者:罗佐杰;谢恺庆;孙安远;廖蕴华;廖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冠脉介入术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CD41、CD61的改变,并评价红花注射液对冠脉介入术后病人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2001-08~2004-04深圳市人民医院4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被分为红花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病例在冠脉介入术后次日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CD41、CD61,红花治疗组病人给予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剂量15~20mL静脉内滴入,疗程共10~14d.疗程结束后两组均复查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CD41、CD61,并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及两组间的比较.结果经红花注射液治疗后,病人的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CD41、CD61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红花液治疗后病人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临床上可用于冠脉介入术后预防和治疗冠脉内的血栓形成.
作者:梁旭;杨纯玉;黄志军;翟丽华;董少红;王新根;李富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甲状腺激素对所有组织的一系列代谢过程都有一定的影响.甲状腺分泌2种生物活性的激素:三碘甲状腺氨酸(T3)和其前身甲状腺素(T4).
作者:刘坤申;籍振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试验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进行纳洛酮试验,观察静脉溶栓前后神经功能变化,同时观察颅内出血的副作用.结果纳洛酮试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8分的25例为A组,减少不足8分或评分增加的8例为B组,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溶栓治疗前(24.60±5.20)分,治疗后(5.10±3.20)分(P<0.01),而B组溶栓治疗前(23.90±4.20)分,治疗后(18.70±6.20)分(P>0.05);A组发生颅内出血1例,B组发生3例(P<0.01).结论纳洛酮试验阳性患者溶栓治疗疗效好,且颅内出血机率小,在溶栓治疗前纳洛酮试验能起到初步筛选病例的作用.
作者:杨明;肖秋景;陈清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进展,其适应证正在不断拓宽,接受这一治疗的病人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一治疗技术围手术期的抗凝治疗不仅直接关系到介入治疗的成功与失败,也关系到患者病情能否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这是一个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临床重要问题.
作者:郭继鸿;许俊堂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沙培林联合羟基喜树碱腹腔内给药治疗胃癌术后癌性腹水近期临床疗效及有关机制.方法 2000-06~2003-0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对60例胃癌术后癌性腹水患者采用腹腔穿刺抽液,并随机分成两组.腹腔免疫化疗组采用腹腔注射沙培林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30例);单纯化疗组单用羟基喜树碱治疗(30例).B超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腹水消退率.结果腹腔免疫化疗组一疗程有效率90%,其中CR 11例(37%), PR 16例(53%);单纯化疗组有效率67%,其中CR8例(27%),PR 12例(40%).腹腔免疫化疗组显著降低外周血中消化道相关抗原(CCA)和可溶性白介素受体(sIL-2R)含量,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含量也稍有降低;其退腹水有效率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沙培林联合羟基喜树碱具有协同抗癌作用,两者合用是治疗胃癌患者术后癌性腹水安全、简便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文武;欧阳学农;彭永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工作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较迅速.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介入器械的不断改进、操作技术的不断完善、技术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使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在较大的医疗机构中,冠心病患者治疗中介入干预约占30%.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例数呈每年30%的上升速度递增.介入治疗规模的扩大也使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
作者:胡大一;赵明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1992-08~2004-04共收治11例老年人肥厚型心肌病误诊病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例肥厚型心肌病误诊中,男4例,女7例;年龄60~80(平均68岁).所有病例均为住院患者,首次就诊至确诊时间为2~36个月.
作者:陆建忠;汪坚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对比评价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于2002-01~2004-08对774例60岁以上的老年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按动脉穿刺途径随机分成桡动脉组(n=382)和股动脉组(n=382),观察两组间动脉穿刺成功率、动脉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外周血管并发症和术后肺栓塞发生情况.结果经桡动脉穿刺途径成功共368例,经股动脉穿刺途径成功共372例.两组间动脉穿刺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动脉穿刺时间桡动脉组明显多于股动脉组(P<0.05),外周血管并发症桡动脉组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0.05),在股动脉组术后肺栓塞发生2例,而桡动脉组0例.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行血管内超声(32例∶ 34例)和球囊切割术(38例∶ 37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总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为98.2%(760/774).结论只要规范化操作,老年冠心病的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方法安全、可行和有效,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少.
作者:荆全民;韩雅玲;王守力;马颖艳;栾波;赵会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98例2000~2003年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HPA激素质量浓度.将64例伴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给予氟西汀治疗.治疗前、后进行激素质量浓度、HAMD评分及代谢控制水平评估.结果氟西汀使患者HPA激素水平降低(P<0.01)、HAMD评分降低(P<0.01),糖脂代谢改善(P<0.05).结论氟西汀可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HPA轴功能紊乱和糖脂代谢.
作者:梁志清;唐灵;曾爱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由美国心血管研究基金会(Cardiovascular Research Foundation,CRF)主办的第16届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年会(Transcatheter Cardiovascular Therapeutics,TCT)于2004-09-27~10-01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
作者:韩雅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