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琴艳;陈黄琴;黄彬;冯蕊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经皮肾镜超声取石碎石术和开放取石手术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肾结石的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178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开放手术组和经皮肾镜组分别为102例和76例,开放手术组通过常规手术直视下进行取石;经皮肾镜组通过经皮穿刺后镜下边观察边取石。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皮肾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肾造瘘置管时间、平均输血量、平均住院日、下床活动时间和结石复发率均明显小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超声取石碎石术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是较开放手术更安全更高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黎红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6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应用效果,包括血压控制情况、患者对护理的满意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4.12%、满意度为97.0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76.47%、满意度8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雷旭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高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 SD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至90%融合,换上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并随机将细胞分为正常组、高糖模型组、吡格列酮低剂量组(10μmol/L)和高剂量组(20μmol/L),继续培养48h后,分别收集细胞培养液及心肌细胞,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炎症因子IL-6、TNF-α的含量以及心肌细胞中蛋白P38MAPK的表达量和NF-κB的活性。结果高糖下的细胞经吡格列酮药物处理后LDH、IL-6、TNF-α的含量、P38MAPK的表达量和NF-κB的活性均明显下降。结论吡格列酮能抑制高糖培养下心肌细胞炎症作用。
作者:胡梅;鲍翠玉;骆晓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姜黄素( curcumin,Cur)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大脑行为学及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 Con组),糖尿病模型组( DM组)和姜黄素处理的糖尿病组( DM+Cur组)。以Morris水迷宫实验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差异,HE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形态学差异。结果Morris水迷宫检测发现,DM组大鼠航行轨迹复杂,逃避潜伏期比对照组明显延长,撤出平台以后,大鼠穿越平台位置的次数明显减少,而给予姜黄素处理16周后的DM+Cur组可明显改善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增强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HE染色发现,DM组大鼠海马CA1、CA3和齿状回( DG)区有部分神经元出现变性改变,而DM+Cur组大鼠可明显改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变性发生。结论姜黄素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对糖尿病大鼠的海马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作者:郑东;柯志强;尧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它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性紧密相关,其组织病理改变与酒精性肝病(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 ALD )相类似。 NAFLD是发达国家肝功能转氨酶异常和慢性肝脏疾病常见的病因, NAFLD 在普通成人中患病率为20%~33%,肥胖症患者中为60%~90%,2型糖尿病患者中为28%~55%,高脂血症患者中为27%~92%[1]。全球脂肪肝的流行主要与肥胖症患病率迅速增长密切相关。
作者:蒋玉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发育支持护理联合家庭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7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早产儿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发育支持护理联合家庭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出生后6个月母乳喂养率、体重、患病率、再住院率、死亡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母乳喂养率、体重增长优于对照组,患病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发育支持护理联合家庭护理干预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曾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本资料来源于湖北咸宁市中心医院。患者,女,36岁,因厌油、发热及尿黄2 d于2013年2月3日入院。入院后检查:甲肝IgM抗体阳性,其他嗜肝病毒(乙肝、丙肝、戊肝)抗体阴性,总胆红素85.8μmol/L,直接胆红素63.6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2250 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741U/L,谷氨酰胺基转移酶(GGT)427U/L、碱性磷酸酶382U/L,球蛋白33.8g/L。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追问病史27 d前曾经在极度疲倦下在甲肝疫区用未消毒餐具进餐(餐中有生葱),诊断为甲型肝炎。经过异甘草酸镁、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等护肝、降酶治疗1月余肝功能基本正常出院,出院后口服双环醇片6片/d 维持治疗。
作者:刘红云;廖纪元;周惠萍;王希君;曾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极限保肛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经腹直肠癌根治极限保肛,术中将血供良好的结肠断端无张力拉下,行手工结肛吻合,保留肛门和大便控制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切缘均经病理证实无肿瘤细胞浸润,1例切口感染,无吻合口瘘发生,两年内随访吻合口无肿瘤复发,远期肛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超声刀技术、手工结肛吻合术能够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保存患者肛门的功能,提升远期生存质量,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新的保肛术式选择。
作者:孟凡水;乐晓丽;刘睿;阮长山;成忠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聚羟基丁酸酯-羟基戊酸酯(PHBV)膜与珊瑚羟基磷灰石(CHA)联合修复颌骨缺损,来观察和探讨骨缺损的修复方式及成骨机制,为PHBV膜将来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选择54只实验动物日本大耳白兔,随机抽取48只左侧为PHBV膜与CHA复合组(实验组),右侧为单纯CHA(对照组)。在下颌骨体部双侧造成12mm ×5mm ×4mm颌骨缺损,左侧缺损处CHA填充后覆盖15mm ×10mm大小的PH-BV膜,右侧缺损处CHA填充。另外6只兔子左右两侧各造成12 mm ×5 mm ×4 mm颌骨缺损作为空白组。植入材料后在第4周、8周及12周各处死16只动物,空白组在各期处死2只,然后进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结果4周实验组缺损区中央可见新生骨组织,而对照组见大量纤维结缔组织;8周实验组缺损区中央可见多处新生骨,对照组缺损区中央可见新生骨组织,但仍可见纤维结缔组织;12周实验组缺损区新生骨组织内骨细胞小,核小,对照组骨缺损区可见部分骨组织形成。结论 PHBV膜联合CHA修复颌骨缺损,比CHA单独修复颌骨缺损成骨速度更快,新形成的骨质较好,而且PHBV膜通过膜的机械性能和维持再生空间的能力,能够阻挡成纤维细胞通透,并且能在机体内维持足够长的时间以利于新骨的形成。
作者:鲁琴艳;陈黄琴;黄彬;冯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加抗病毒药物积极控制肺部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1g/(kg? d),连续用药3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1%,明显高于对照组86.3%(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可显著提高小儿的基础免疫力,增强小儿肌体的抗感染能力,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波;陈新霞;戴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母亲),湖北武汉人,因全身散在起皮疹伴散发色素斑进行性增多30余年,于2013年8月17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出生后即发现左颈部出现绿豆大结节,皮疹面积及数目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增多,但发展很缓慢,在双上肢及腹部可见数个绿豆大小结节,同时全身多处皮肤可见雀斑样大小至成片状的咖啡色色素斑,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平素体健,无明显智力低下及癫痫发作史,与丈夫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病例,体格检查未见异常。患者女儿9岁,儿子6岁,他们出生时全身可见数个针尖至绿豆大小的咖啡色色素斑,随年龄增长面积及数目逐渐增大增多,未见明显的结节,母乳喂养,发育正常,智力正常,言语清晰,暂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患者左颈部、双上肢及腹部可见4~5个绿豆至黄豆大圆形或卵圆形结节,结节触之柔软,疝囊样感觉,无压痛,全身可见散在面积大小不等的牛奶咖啡斑,整个背部及胸前见许多小雀斑样色素斑。患者女儿及儿子躯干部仅见绿豆至拇指大小牛奶咖啡斑。患者拒绝病理检查及其他任何治疗,根据病史及典型临床表现诊断为神经纤维瘤病。
作者:汪睿志;甄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循证护理,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并与患者的意愿、愿望相结合,制订出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气胸护理计划并提供具体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效果明显提升,降低了气胸的复发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肺部的感染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升。结论循证护理有助于护士运用有科学依据的护理实证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作者:姜白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糖尿病是一类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长期慢性的血糖升高。随着人们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而糖尿病治疗过程时间长,用药种类繁多,很多患者不能够正确地应用药物,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药学服务就显得非常必要[1]。药学服务是一个过程,贯穿于药品使用的整个期间,其执行和监督将会对病人产生特殊的治疗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疾病转归和康复[2]。
作者:张冬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银杏叶提取物( EGB )是从银杏叶中提取的一种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且具有独特药理活性的混合物,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萜烯内酯类、有机酸、烷基酚和微量元素等。以抗氧化、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保护神经系统、降脂、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常见,对临床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高脂血症、眼血管疾病等均有较好的疗效,而且随着深入研究,其各种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现就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机理概述如下。
作者:刘花;高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我院收治的3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加强心理护理、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并发症预防和术后功能锻炼等综合措施。结果术后1例发生肺部感染,患者患肢开始活动时间为3~7d,术后住院天数7~10d,较以往有明显缩短,38例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积极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与手术同等重要,大大减低微创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劣势。
作者:潘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持续质量改进( CQI )是一种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发展起来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1]。我院自2007年通过湖北省二级优秀医院评审以来,始终把质量管理作为医疗护理的核心工作内容,常抓不懈。我们通过寻找问题、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决策,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实效性、可靠性。自2008年2月以来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细丽;王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进一步认识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汇总中国知网2006~2013年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和神经内分泌癌63个单病例报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反复腹痛、腹胀或上腹不适较多见,为41.27%(26/63),CT影像表现为不规则团块影,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大小从2.8cm ×2.7cm ×2.0cm到11.0cm ×12.3cm ×9.1cm,增强后强化。免疫组化染色,嗜铬蛋白A (CgA)、突触素(SyN)、NSE阳性率分别为50.79%(32/63)、71.42%(45/63)、41.26%(26/63)。首次根切手术治疗66.67%(42/63)。结论消化系统NEN反复腹痛腹胀或上腹不适较常见,CT为常用影像检查方法,诊断主要依赖病理免疫组化检测,根治切除手术为主要首次治疗方法,疗效肯定。
作者:龙洪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以内毒素( 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法建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大鼠心肌损伤模型,探讨不同浓度硫辛酸( lipoic acid,LA)对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75只,其中60只腹腔注射内毒素25mg/kg,构建SIRS大鼠心肌损伤模型,再分为阴性对照组、LA大剂量组、LA中剂量组、LA小剂量组,每组15只;其余15只大鼠为正常组。分别于24、48、72h后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各组每只大鼠心肌组织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水平,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的水平。同时观察心肌组织变化。结果 LPS诱导后,LA阴性对照组大鼠心肌中NF-κB、IL-1、TNF-α在72 h时高。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处理24、48、72h后,LA大剂量组、中剂量组中NF-κB、IL-1、TNF-α表达水平下降(P<0.05);随硫辛酸剂量加大,心肌组织炎症反应相应减轻。结论硫辛酸对SIRS大鼠心肌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激活以及下调心肌组织中IL-1、TNF-α的表达有关。
作者:范志文;汤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放疗期间临床护理的意义。方法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4例老年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仅实施调强适形放疗,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相应护理,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完成放疗例数方面,观察组19例(86.4%),对照组15例(68.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肺癌放疗期间进行合理护理可以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放疗的顺利完成。
作者:罗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改良外痔剥除加内痔注射术治疗老年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行改良外痔剥除加内痔注射术,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率100%,对照组84%,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感比对照组轻,水肿、出血、尿潴留、直肠肛门功能障碍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外痔剥除加内痔注射术治疗老年环状混合痔安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高彦江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