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望农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缺氧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ATP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酶消化法分离牛眼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形态学的观察并用Ⅷ相关免疫组化法鉴定.取3代的细胞用于实验.细胞分组:取常规培养的第3代细胞,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F12培养基常规培养),缺氧组(加入终浓度125μmmol/L的CoCl2)和缺氧加药物组(加入含20、40、120μg/ml川芎嗪).免疫组化法和生物荧光法分别检测川芎嗪对CoCl2 诱导的缺氧的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ATP含量.结果 缺氧BREC细胞ATP含量增加,而川芎嗪可减少缺氧引起的ATP浓度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当川芎嗪浓度为20μg/ml 时,其ATP含量水平已显著下降(P<0.01).结论 川芎嗪可减少缺氧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ATP含量增加.
作者:陈启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科2006年8月至2009年2月共收治脑卒中昏迷病人154例,现将昏迷病人的潜在问题和护理对策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89例,女65例,年龄33~88岁,深昏迷24例,中度昏迷35例,浅昏迷95例,其中发生脑疝18例.并发肺部感染18例,并发应激性溃疡10例,行气管切开5例,发生泌尿系感染2例.经过临床护理,治愈70例,好转52例,死亡32例.本组病例无压疮的发生;发生肺部感染18例,并发症发生率11.7%,4例肺部感染严重者经气管切开后控制住感染;发生应激性溃疡10例,发生率为6.5%;2例发生泌尿系感染,经用药后7天治愈,发生率为1.3%.
作者:艾青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是各类肥胖中常见的一种,所谓单纯性肥胖是指一类无其他内分泌紊乱和代谢障碍,仅仅是由于摄入能量过多而导致营养过剩引起的肥胖.中医药在治疗单纯性肥胖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疗效显著且副作用较小,反弹率较低,给患者带来了希望.现将本院在校大学生对中医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的认同度调查分析如下.
作者:胡奇艳;庞凌瑜;孙周明;王永;胡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肺血栓栓塞症(PTE,肺栓塞)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PTE及其误诊现象正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肺动脉栓塞误诊现象已引起重视[1].我们对我院心内科怀疑为PTE的患者常规行D-二聚体检测,以探讨D-二聚体作为心内科筛查肺栓塞工具的临床价值.
作者:庞希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涉及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科自2006年引进DANA Diabecare胰岛素泵,为住院患者进行了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欣莲;王秀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B-D测试的方法有两种:即一次性B-D测试包测试和自制BD测试包测试.由于一次性B-D测试包成本较大,目前,大多数医院仍采用自制B-D测试包,但是在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1)测试成本高,耗费大.一次性B-D测试包成本较大,每个约50元,自制B-D测试包成本也较高,按每天一个包计算,每月成本约1500元.一般医院都有2台以上的蒸汽灭菌器,每月B-D测试包至少耗费3000元,每年则需3.6万元甚至更多,还不包括耗电费和设备损耗费.
作者:周慧敏;罗菊英;何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05年8月以来,我们应用闭合穿针内固定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10例不稳定性胫腓骨干骨折,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曾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04~2010年,我院眼科中心累计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449例,手术多相对集中,每个手术日需完成8~10例,患者术后2d即出院.面对如此大批量、短时间的手术,护理就显得尤其重要.我院护理人员专门针对这种情况开展白内障患者的手术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邓丽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炎症相关性疾病,炎症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CRP)是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的独立危险因子,是一种很好的炎性标志物,检测简单、方便.本文分别测定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CRP浓度,以探讨其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作者:卢鹏云;刘汉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肩锁关节脱位是多由直接暴力所致的一种较常见的肩部运动损伤.TossyⅢ型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是指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完全断裂,可出现钢琴键样体征,X线上锁骨远端完全移位的重度肩锁关节脱位.我们应用喙肩韧带转位修复喙锁韧带和锁骨钩钢板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49例,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
作者:钱定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认知疗法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着眼于病人非功能性的认识问题上.在妇产科的临床工作中,我们通过观察分析孕妇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抓住心理特征,帮助孕妇消除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园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蒺藜总皂苷对WT/GFX致AD大鼠空间记忆的影响.方法 采用侧脑室注射WT/GFX制作AD大鼠模型,Morris 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结果 蒺藜总皂苷明显缩短大鼠寻找平台的时间,搜寻策略也得以改善.结论 蒺藜总皂苷能有效改善因WT/GFX所致的大鼠空间记忆障碍.
作者:王永斌;甘云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疼痛可导致心理不良应激和严重的生理影响,可导致潜在危及生命的术后并发症,所以好的疼痛评估和治疗方法可提高总体结果[1].专业机构给出了术后疼痛治疗的指南,提供了不同的疼痛治疗技术[2,3].传统的疼痛处理过程是病人出现疼痛后告知护士或医生,然后间断静注或肌注给予镇痛药物.随着病人自控镇痛(PCA)的出现,术后疼痛的处理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作者:罗中兵;张燕辉;杨俊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基因多态性与我国汉族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易感性之间关系.方法 提取92例COPD患者及80例对照组基因组DNA,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法(Allele-specific PCR)检测β2AR基因+46(A/G)位点和+79(C/G)位点多态性;统计分析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β2AR基因+46(A/G)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79(C/G)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β2AR基因+46位点(A/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我国中部地区汉族COPD易感性有关.
作者:王伟;钱冉;余亚娟;梅武轩;黄翠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鼻咽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疗是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在放疗过程中患者容易发生心理及身体各方面的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会危及生命.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我科护士对2000年以来收治的83例鼻咽癌患者实施了全面的、系统的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邹碧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构建能表达靶向EGF RmRNA 和IGF-1 RmRNA的siRNA真核表达质粒.方法 从GeneBank 中搜索EGFR(NM 000875)和IGF-1 R(NM 201283)基因组标准序列,根椐siRNA设计原理各基因选取两段19bp的碱基序列作为靶目标,并根据其序列构建真核表达质粒.随机选取一段与人类基因无同源性的碱基序列,构建表达siRNA的真核表达质粒作为质粒对照psiPC.转染后分别培养12h、24h、36h、48h、60h、72h,以转染率高的时间点的鼻咽癌细胞做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率,并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质粒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 质粒psiEGFR1、psiEGFR2、psiIGF-1 R1、psiIGF-1 R2和psiPC酶切后均可见400bp小带,与预期插入的目的 基因大小一致,基因测序证实碱基序列与模板序列相符;经荧光显微镜下摄片计算转染效率发现:在转染48h达高(55%~60%之间);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48h的转染率为57.45%,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均见大量的细胞表达绿色荧光.结论 本实验构建了靶向EGFRmRNA和IGF-1 RmRNA、表达短发夹RNA (shRNA)的真核表达质粒.重组质粒能有效转染人鼻咽癌细胞并在其中表达,能下调鼻咽癌细胞EGFR和IGF-1 R的表达.
作者:李卓先;周绪红;王蕾;方文敏;刘业军;张岑;袁玉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贲门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恶性肿瘤前列.江苏沿江地区是该病的高发区之一,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目前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案,手术的根治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1].对于贲门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为进一步提高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疗效,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11年3月确诊为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2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08年2月至2009年8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70例,并配合科学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年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多年来,我科对喉癌切除术后的护理工作逐步形成一套全程、连续的系统化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2002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喉癌患者25例.其中男24例,女1例,年龄45~70岁,全喉切除5例,部分喉切除20例.25例患者均无呼吸系统和其他系统基础疾病.术后并发出血1例,皮下血肿3例,气管套管脱出2例.
作者:袁和气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在全球广泛流传.我国患乙型肝炎的人数多,其防治形势更为严峻.现将我院2010年1~10月住院治疗的320例慢性乙肝患者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廖伟;刘华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