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43例母婴同室产妇需求调查

廖美仙

关键词:母婴同室产妇, 需求调查, 随机抽取, 住院, 报告
摘要:为了解母婴同室设立后产妇的适应及需求情况,我们对在我院母婴同室区住院的产妇随机抽取443例进行了需求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强化综合动物实验课的意义

    1990年起我科强化综合动物实验课以提高医学生的手术操作基本技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郑萍;余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支气管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肺部阴影的诊断价值(附230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肺部阴影的不典型化、多型化日趋增多,病因越来越复杂,痰菌检出率低,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程迁延,易造成误诊、漏诊.现将我院230例不明原因肺部阴影经电子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余中英;王文炳;刘耀松;王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情绪的影响

    2004~2006年我们对40例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并做了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秀华;李如真;王艳平;李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脂糖舒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脂糖舒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和脂质过氯化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脂糖舒-1组(1.0g/kg)和脂糖舒-2组(2.0g/kg),每组10只.正常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9周诱导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脂糖舒高低剂量组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并用不同剂量的脂糖舒(1.0g/kg,2.0g/kg)灌胃给药.测定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各项指标及血清SOD、GSH-Px活性和MDA的含量.结果 脂糖舒能有效地控制肥胖大鼠的腹内脂肪质量、Lee's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以及血糖的增加,显著增强SOD、GSH-Px活性,降低血清MDA的含量(P<0.01);同时还能提高肥胖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与模型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且脂糖舒两剂量组间降低IRI和升高ISI作用呈量效正相关(P<0.01).结论 脂糖舒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血糖、胰岛素抵抗及脂质过氧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闵清;舒思洁;舒慧;甘佑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胸苷磷酸化酶与大肠癌肿瘤微血管密度及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P)/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与微血管密度(MVD)及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大肠癌组织中TP/PD-ECGF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采用TUNEL法检测大肠癌细胞凋亡指数AI,分析TP/PD-ECGF与MVD及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 TP/PD-ECGF表达强度和MVD两者呈正相关(r=0.72),与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r=-0.82),TP/PD-ECGF阳性组预后差.结论 TP/PD-ECGF与大肠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对大肠癌的生长与浸润转移起促进作用,同时可抑制肿瘤细胞凋亡.TP/PD-ECGF与MVD可作为反映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同时也是判断预后和指导辅助治疗的有效指标.

    作者:徐魁;周燕红;余细球;卢葵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两次截囊在过熟期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附56例报告)

    过熟期白内障因晶状体皮质液化、囊膜松弛皱褶、核较硬而给连续环形撕囊及核超声乳化技术带来困难.我们采用开罐式加囊膜剪两次截囊的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慧敏;李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护理学专业实验室的管理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是高校护理学基础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水平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将我系实验室的概况及管理经验进行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李莉;吕红;庞红;刘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我们自1993年起应用不同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旨在了解不同剂量尿激酶对AMI患者的疗效.

    作者:骆明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底动脉标本制作及临床意义

    优化设计制作的解剖标本能充分显示其正常解剖结构和位置,可以大大增强基础教学的效果,在临床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人体脑底的动脉解剖结构充分显示和设计制作,也是解剖技术学中的难点之一.我们就人体脑底的动脉设计制作及显示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方凯;万诚林;余海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脐带帆状附着致胎儿死亡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29岁,已婚,人工流产1次后习惯性流产3次,因珍贵胎儿到预产期后入院待产,既往无其他病史.入院查体:T37℃,P90,R20,BP:100/60mmHg(1mmHg=0.1333kPa),心肺检查无明显异常.产检,腹围98cm,宫高35cm,先露头,浮,胎心130bpm,骨盆外测量:25-28-20cm,宫缩(20~30)s/(7~8)min,未做内诊.B超检查,BPD:8.9cm,FL:7.0cm,AF:6.1cm胎盘3级,位于子宫底部.因入院后有不规则宫缩,未给予任何催产处理.

    作者:李慧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脂肪来源干细胞生长行为特征及自体移植大鼠心肌梗死的生物行为影响

    目的 探讨脂肪来源的干细胞生长行为特征及自体移植大鼠心肌梗死的生物行为影响.方法 将200~250 g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心脏移植组和心肌梗死移植组.取附睾处脂肪,分离获得脂肪来源的干细胞,DAPI标记第3代细胞,通过细胞计数和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心肌生物学行为变化.结果 细胞一般传2代可以获得较纯的脂肪来源的干细胞.脂肪来源的干细胞植入后第4周,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TnT)免疫组化检查表达阳性率为(16.24±2.31)%,其呈向心肌梗死周边扩散和迁移的趋势,而对照组植入的标记细胞TnT表达阴性,并堆积.结论 从脂肪组织中可获得具有多分化潜能的脂肪来源的干细胞并能在体外稳定增殖、传代.移植入大鼠心肌梗死模ADSCs可以向心肌分化,其机理可能是受体内微循环影响.

    作者:吴红年;袁玉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CPC-Ⅰ型结肠灌注机治疗习惯性便秘100例报告

    2004年4~10月我们应用由上海康强医疗卫材有限公司生产的CPC-Ⅰ型结肠灌注机治疗习惯性便秘患者100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英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针刀治疗颈椎病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我们对86例颈椎病患者在进行小针刀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液流变指标,并与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治疗效果.

    作者:张锦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260例疗效分析

    2005~2006年,我们治疗了2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60例均符合FD诊断标准,其中男152例,女108例,年龄18~35岁90例,36~55岁125例,56~72岁45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忧郁、失眠症状.就诊前已使用制酸剂210例、抗幽门螺杆菌182例、胃镜检查阳性152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103例,十二指肠炎25例,胃炎伴十二指肠炎24例.胃镜检查阴性108例.

    作者:冯辉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酒精性肝病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测定的临床意义

    我们检测酒精性肝病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并与病毒性肝炎患者及正常人MCV相对照,分析MCV是否适合作为诊断酒精性肝病的标志物.

    作者:阮细生;陈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40例埋伏阻生牙的矫治效果分析

    由于人类颌骨退化、先天性疾病和牙齿替换异常等原因,埋伏阻生牙日益增多.埋伏阻生牙是矫治中的难点,矫治设计也较独特.我们通过观察40例埋伏阻生牙的矫治效果,作以下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永清;陈昕;赵世萍;冯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护理实习生对临床带教需求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目前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对临床带教的需求情况,2005年12月我们对本院98名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根据实习生的需求,合理安排和要求带教老师,从而更好地提高护生的临床带教质量.

    作者:丁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前的心理护理

    临终患者是指医学上判断无法进行化疗、放疗、手术,将在短期内死亡的患者.该期患者不管是从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承受着正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让其舒适、安静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后路程,我们对我科收治的36例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收到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新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预防产后抑郁发生的护理对策

    2005~2006年,我们确诊我院发生产后抑郁的孕妇28例,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董慧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6-姜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6-姜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线拴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假手术组,6-姜酚小剂量组(2mg/kg),6-姜酚大剂量组(4mg/kg).缺血2h,再灌注24h后处死动物,于缺血前30min和再灌注前30min舌下静脉给药.测定大鼠神经系统症状,脑梗死体积,脑组织N0含量和MPO活性,检测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 6-姜酚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神经系统症状减轻,脑梗死体积缩小,脑组织NO和MPO含量减少,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IL-6的含量下降.结论 6-姜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姜泉;夏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湖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