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患者CRP、BNP的影响研究

张辉

关键词:卡维地洛, 心力衰竭患者, CRP、BNP数值
摘要: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患者的CRP(超敏C反应蛋白)、BNP(血浆脑钠肽)的影响.方法 :给予对照组的患者施以强心、利尿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酒石酸美托洛尔进行常规性的心力衰竭诊疗;给予观察组的患者施以强心、利尿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基础之上,使用卡维地洛进行诊疗,对所有患者的静脉血液进行抽取检测,测量患者的CRP、BNP数值变化.结果 :诊疗后的观察组患者的诊疗成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诊疗成效,两者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过不同诊疗方式之后,使用卡维地洛进行诊疗的观察组患者诊疗成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在临床医学中卡维地洛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CRP、BNP有显著的诊疗成效,并且能够很大程度的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CRP、BNP数值,更好地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改善.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孕妇实施标准产前检查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孕妇实施标准产前检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全部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不施加干预措施.问卷调查由护理人员实施,产后1周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的产前检查次数、完成全部检查人数、定期产检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产前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孕妇实施标准产前检查的依从性.

    作者:彭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共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和忧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玉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情志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影响

    目的 :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影响,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某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中医情志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心理情绪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为(723.±35.)分,对照组患者的评分为(541.±32.)分,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焦虑评分为(401.6±15.5)分,抑郁评分为(265.8±25.5)分,对照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523.2±40.2)分和(501.6±15.5)分,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情绪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上,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丁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86例某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所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依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行布地奈德溶液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B组行丙托溴铵混合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所需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分析可知,引起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原因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及食物过敏等,临床采取布地奈德溶液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进行推广.

    作者:常安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对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苏醒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苏醒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某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进行全麻手术老年患者中抽取154例,选用抽签法分组.对照组77例行常规基础护理,探讨组77例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各个时间段VAS评分和满意情况.结果 :探讨组术后6h、12h和24hVAS评分是(3.04±11.2)分、(21.5±1.06)分和(2.04±1.63)分,对照组是(40.2±17.9)分、(34.4±1.35)分和(3.11±1.24)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讨组满意度92.21%,对照组7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改善患者满意情况,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罗美莲;叶春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和分析运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某院86例体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血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手指末梢采血方法进行采血,研究组患者采用静脉采血方法进行采血,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血常规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等指标值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血红蛋白等各项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更接近人体的正常值,检测准确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检测效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不同的采血方法对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与手指末梢采血方法相比,静脉采血方法采血准确度更高,建议临床使用静脉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血样采集.

    作者:曹梦杰;赵福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支撑喉镜结合电子频闪喉镜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结合电子频闪喉镜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对2014年1月26日~2016年4月26日在某院耳鼻喉科住院诊断为声带息肉共120例,其中6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采取支撑喉镜结合电子频闪喉镜下手术治疗,另外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仅采取支撑喉镜手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与好转率及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试验组共治愈58例,手术后好转2例,治愈率967.%,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共治愈48例,手术后好转12例,治愈率80%,总有效率100%.两组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仅出现1例术后并发症,对照组出现5例术后并发症,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撑喉镜结合电子频闪喉镜对于声带息肉手术切除确切有效,相对于单纯的支撑喉镜手术,其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少,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金焕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某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81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6.8%,住院时间为(156.2±21.4)d;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25.%,住院时间为(226.9±26.7)d.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用综合护理对于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消除患者的焦虑,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联合肠镜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肠镜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60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实验组予以腹腔镜联合肠镜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肠镜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疗效显著,并发症较少,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洋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分析螺旋CT和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螺旋CT和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此后临床在进行疾病诊断时提供一定参考信息.方法 :从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某院门诊所接受治疗的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中随机选取92例作为本研究病例对象,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所选92例患者均接受螺旋C T和磁共振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检查结果 ,并进行比较.结果:检查后统计分析所得数据,螺旋C T和磁共振两种检查方式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中检出率和准确性均为100%;在炎症性病变中的敏感性状况和特异性,磁共振方式相对来说较高(P<00.5).结论 :临床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可按照实际状况选取螺旋CT和磁共振检查方式,此两种检查方式均存在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而针对炎症性疾病诊断状况,螺旋CT诊断方式的敏感性要比磁共振诊断方式低,临床需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陆纪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实施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后的239754条医嘱作为观察组研究资料,另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干预前的238496条医嘱作为对照组研究资料,对干预前后不合理医嘱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后不合理医嘱总计发生率为03.2%,低于干预前的12.4%,P<00.5;医务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相关知识培训前及培训后相关知识考核成绩分别为(750.5±7.88)分、(93.35±6.41)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加强对不合理医嘱的干预利于降低不合理医嘱发生率,保证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马德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轻比重液单侧腰麻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与分析轻比重液单侧腰麻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下肢手术高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3组,即甲组、乙组、丙组,各20例.3组患者分别接受浓度不同的轻比重液单侧腰麻,观察分析3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效果以及麻醉优良率.结果 :3组患者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以及固定时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丙组感觉阻滞有效时间与甲组、乙组相比显著较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甲组高阻滞平面例数显著低于乙组和丙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麻醉优良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轻比重液单侧腰麻应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后,阻滞范围小,且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生理干扰,因此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作者:范林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性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性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所有患者均基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7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12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为84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性阴道炎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金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开腹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分析开腹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8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腹腔镜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胆囊结石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手术耗时、切口大小、出血、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肾功能不全、切口感染等的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李伟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病毒性脑炎血清电解质浓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对病毒性脑炎血清电解质浓度改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方法 :以某科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接收的6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对象,入院12h内对患者进行首次静脉采血,对其血清钠、钾、氯、钙浓度进行测定,且所有患者均同时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对患儿电解质浓度改变情况,血清钠浓度与病毒性脑炎病情关系,以及头颅CT或MRI与患儿电解质浓度变化关系进行观察.结果 :经头颅C T或M RI检查显示,脑正常患儿14例,发生脑损害患儿50例,脑损害患者低血钠症发生率明显比脑正常患儿高(P<00.5),其他电解质浓度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病毒性脑炎血清电解质浓度改变情况,在病毒性脑炎临床病情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他汀类药物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他汀类药物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某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期间8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入选的患者按用药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口服普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IL-6、TNF-α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炎性状态及血流状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分析

    目的 :对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与探究,旨在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保证整个输血检验流程实施规范性与可靠性.方法 :选取某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120例需输血治疗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输血检验流程来实施输血治疗,而实验组则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质量控制,对比两组患者的输血性传染病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在输血性传染病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上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输血治疗安全性高,进而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作者:贾彦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左旋氨氯地平联用吲达帕胺治疗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长效降压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左旋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应用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的降压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3月某院门诊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行左旋氨氯地平+吲达帕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血压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给予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左旋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安全有效.

    作者:陈坤;吕盛兰;任礼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新型实用心电图导联线在提高消瘦患者心肌缺血诊断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对新型实用心电图导联线对消瘦患者心肌缺血在诊断评估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某院消瘦心肌缺血患者,分为新型导联线组和常规导联线组,对患者心电图波形进行记录并比较分析.结果 :新型导联线组诊断准确率(708.3%)与常规导联线组的诊断准确率(400.0%)进行比较,出现明显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导联线在诊断消瘦患者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记录图形准确、稳定可靠.

    作者:丁会芝;许双斌;俞建英;林加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不同翻身间隔时间对压疮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不同翻身间隔时间对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A组翻身间隔时间为2h,B组翻身间隔时间为4h,对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Braden评分、压疮前期表现及患者舒适度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压疮.A组患者干预8h、24h、48h、72h的压疮前期反应分别为333.3% 、366.7% 、466.7% 、266.7%,B组分别为266.7% 、333.3% 、367.6% 、233.3%,两组患者各时间段压疮前期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Braden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8h、24h、48h、72h时,两组患者Brade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舒适度为600.0%,明显低于B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气垫床上将翻身间隔时间延长至4h可提高患者舒适度,且不增加压疮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