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勇;王丽
目的:对黄芪多糖提取物中存在的杂糖和可能被人为添加的多种杂糖如葡萄糖、蔗糖、果糖、阿拉伯糖、鼠李糖、麦芽糖、乳糖进行鉴别;对黄芪多糖提取物的生物活性进行初步探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小鼠脾指数影响实验方法进行黄芪多糖提取物杂糖鉴别和生物活性试验.结果:两种杂糖检查法实验结果明确,黄芪多糖提取物可显著提高ICR小鼠脾指数.结论:薄层色谱检查法简单易行,斑点显色清晰,系统耐用性较好;液相色谱法灵敏度高,可定性定量,两种方法相互辅助,可精准识别黄芪多糖提取物中的多种杂糖成分,并辅助验证了中药黄芪在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方面的生物活性.
作者:陈明志;金晓飞;石继连;周逸群;罗怀浩;廖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通过对杨安泽老中医治疗痹证的门诊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频数分析、观察法、比较法相结合进行数据挖掘,归纳总结杨老治疗痹证的经验与用药特色.
作者:赵雪梅;唐雪梅;梁金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加味补肾活血调经汤联合参芪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7例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补肾活血调经汤联合参芪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性激素水平[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预后妊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44/48),高于对照组的76.60%(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FSH、T及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为70.83%(34/48),高于对照组的51.06%(2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9/48),对照组为12.77%(6/4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肾活血调经汤联合参芪胶囊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提高预后妊娠率,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王苗苗;赵伟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附子对NOS抑制小鼠及其亚硝酸钠-NO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持续10天灌胃给予L-NNA 700mg/kg·d-1的方法制备高血压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20只,分别给予1%CMC-Na溶液、L-NNA、L-NNA+附子水煎剂(4g/kg)、L-NNA+附子水煎剂(4g/kg)+别嘌呤醇(70mg/kg·d-1)、L-NNA+亚硝酸钠(0.25mg/kg·d-1)、L-NNA+亚硝酸钠(0.25mg/kg·d-1)+别嘌呤醇(70mg/kg·d-1)、L-NNA+别嘌呤醇(70mg/kg·d-1).测定各组小鼠给药10天后血压,心、肾组织重量,检测心、肾组织和血清中NO和MDA含量.结果:亚硝酸钠和附子均可减弱由NOS抑制剂诱导的高血压效应,别嘌呤醇虽无法影响模型小鼠的血压,但可以削弱附子、亚硝酸盐的降压作用.黄嘌呤氧化还原酶在亚硝酸盐向NO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同时黄嘌呤氧化还原酶在附子升高小鼠体内NO含量中起重要作用.附子和亚硝酸钠均可降低NOS抑制小鼠体内氧化应激的程度,黄嘌呤氧化还原酶抑制剂并不干扰其作用.结论:附子对NOS抑制小鼠的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亚硝酸盐-NO通路实现的.
作者:黄逸;王友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了解银杏内酯注射液临床超说明书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对使用银杏内酯注射液的121例出院患者病历医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功能主治使用78例,超溶媒使用20例,超疗程使用9例,低于14岁儿童使用10例,高于75岁老人使用19例.结论:临床使用银杏内酯注射液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现象,医务人员应辨证施药,严格按照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要求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肖望重;戴冰;邓桂明;欧阳林旗;郭宇鸽;何怡然;林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壮骨止痛胶囊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不同用药方式将80例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壮骨止痛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9%,高于对照组的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壮骨止痛胶囊治疗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有一定的疗效,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联合用药疗效明显增强.
作者:田兵;蒋乙兵;杨波;黄三廷;帅奇;王宏;杨文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通过在门诊期间,观察裴正学教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用药,总结裴老治疗浆乳之心得.裴老认为,此病的病位,与肝、脾胃、肾息息相关,重在肝;其主要的病机为肝郁气滞,营气不从,经络阻滞,气血瘀滞,聚结成块,蒸酿肉腐而成脓肿,溃后成漏;若气郁化火,迫血妄行,可致乳头溢血.故在治疗过程中裴老注重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托里透脓,以自拟方柴山合剂合托里透脓散合方治疗此病,疗效甚佳.
作者:田景霞;马琪;李荣荣;包琪琪;王志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在中药现代化快速发展的现阶段,中药药剂学已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医药类院校教师来说,在《中药药剂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采用不同的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长春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为实例,探索自主学习模式在《中药药剂学》课程中的应用规律.
作者:贾艾玲;徐伟;邱智东;董金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补脾培元益智针法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VD患者,依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脾培元益智针法与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均持续治疗3周.统计两组临床效果与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MMSE)、AD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48/53),高于对照组的73.58%(3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纽治疗前MMSE及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MSE及ADL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血管性痴呆患者补脾培元益智针法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
作者:华小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电针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洛昔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肘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肘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肘功能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能够较快缓解患者临床疼痛症状,改善肘关节功能活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元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痛风分为无症状期、急性关节炎发作期、慢性关节炎缓解期.阮诗玮教授认为痛风多因浊邪所犯,且不同时期其主导病机可发生转化,病证合掺,通过正邪、体质辨证,遣方用药,可获良效.
作者:施怡宁;阮诗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古人的针灸思路和操作手法是建立在临床实践基础上的经验医学,是当时特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下的产物.现代医学希望以先进技术来发展针灸医学,实现针灸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和精准医学的跨越,在这个过程中,将古典针灸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就显得极其重要.关键在于通过综述针灸穴位和经络的起源,以及目前关于针灸的临床应用和理论研究进展,对比中西医针刺理论的异同,利用现代科学发展的成果来理解中医针灸治疗的本质.
作者:马彦韬;黄强民;李丽辉;赵佳敏;刘庆广;刘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艾灸命门后诱发的督脉红外辐射轨迹.方法:对30名健康志愿者命门穴进行艾灸,采用日本NEC公司生产的Thermo Tracer TH9100型红外热像仪,观察其沿督脉线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表现.结果:①艾灸命门30min后,可观察到部分受试者的背部整体温度提升;②艾灸命门穴的过程中,加热处皮温沿督脉线双向扩展,可观察到热量沿督脉循行方向向上延展的趋势较向下更为明显;③在艾灸的激发下,受试者督脉线循经红外辐射轨迹显现率有所提高,同时可使原有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延长,且更加连续、清晰.结论:艾灸命门穴对督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有明显的影响,命门穴汇聚一身之阳,可通调人体之阳气.
作者:黄炳祥;许金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疑难病,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溃疡性结肠炎病机的多变,虚实舛化,辨治难扣纲絮.探析溃疡性结肠炎病机溯源及演变,从元神审因统机,法遵证循,治从法拟,认为脾元虚弱为其发生之本,湿热瘀毒为其发展之关键,神机失调为其转归之攸,治疗上应攻补适宜,尤重补虚固元,兼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还应注重养神调气,安五脏以祛百邪.从元神论治溃疡性结肠炎体现了中医“形神一体”的诊治思维,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陈超云;王玉妹;唐海鸿;王坤;赖新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滞针刺法结合关节松动术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肩周炎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滞针刺法配合关节松动术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针灸治疗.每隔1日治疗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记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数字疼痛评分及肩关节功能.结果: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数字疼痛评分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肩关节活动方面,包括前屈、后展、旋内、旋外、外展,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滞针刺法配合关节松动术对肩周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于文欢;张文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汇集近几年海内外与中医特色肺康复技术相关的内容,归纳了中医特色肺康复技术的优势,即成本低廉、实施方便、患者依从性高且个体化等特点.并提出了现今大康复背景下,中医特色肺康复将作为COPD稳定期患者治疗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因临床大样本、多中心的证据支持不足,且尚未有统一的个体化治疗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将限制其发展趋势,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胡健;李泽庚;童佳兵;曾时杰;张至强;汪丹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神经衰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神经衰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天麻素片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焦虑、抑郁、睡眠质量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AS、SDS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积分及PSQI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及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天麻素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神经衰弱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睡眠状况,临床疗效满意,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颅脑损伤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以及胃肠道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颅脑损伤胃肠功能障碍效果明显,能有效恢复患者胃肠功能,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贺承健;姚泓屹;刘维;封萍;朱子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中药临床药学作为临床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中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对于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首套高等学校中药临床药学专业创新教材的起源、孕育、启动、编写与出版过程进行详细叙述,全面揭示该套教材诞生的全过程,以及以梅全喜教授为代表的中药临床药学工作者对该套教材所付出的心血.该套教材的问世对于加快中药临床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中药临床药学全面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曾聪彦;戴卫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通过清热利湿法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痛风性肾病,观察中医内外治法结合在降尿酸方面的临床疗效,为痛风性肾病的治疗提供更广阔的治疗思路及方案.
作者:温鲜花;莫丽莎;喻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