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交试验优选冬柏通淋颗粒提取工艺

戴晶晶;朱建勇;张春燕;张宏

关键词:冬柏通淋颗粒, 正交试验, 小檗碱, 马钱苷, 绿原酸
摘要:目的:优选冬柏通淋颗粒的提取工艺,确定佳提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溶剂倍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干膏收率,小檗碱、马钱苷、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综合加权评分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冬柏通淋颗粒剂的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h.结论:优选的工艺简单可行、稳定合理,可为冬柏通淋颗粒的新药开发提供实验基础.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血栓通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血栓通软胶裳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复方血栓通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尼莫地平治疗,采用爱丁堡斯堪—那维亚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综合评判方法测评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功能评级4~7级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蒙药阿嘎如-15味散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蒙药阿嘎如-15味散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选取94例毛细支气管炎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常规组、观察组各47例,常规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蒙药阿嘎如-15味散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介质变化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常规组的8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气喘、咳嗽、肺部哮鸣音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介质IL-4、TNF-α、IL-6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药阿嘎如-15味散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消炎效果好、症状改善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高娃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徐之才《逐月养胎方》浅析

    《逐月养胎方》为北齐著名医家徐之才所著,此学说为后世妊娠养胎、妊娠疾病诊治、妊娠期间饮食宜忌、胎教等多方面有创造性的启发.从本方在用药、食材选用、养胎胎教及经络理论等方面的学说与现代医学研究进行阐述比较.

    作者:邓蒂斯;李宛静;雒芙蓉;张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从临床浅谈阴虚火旺与阳虚发热及其异同

    阴虚火旺与阳虚火热为临床常见证型,其发病性质及辨证治法有较大区别,但因临床均有发热的症状,故辨证极易混淆造成误诊.结合临床跟师学习感悟加以分析,从临床浅谈阴虚火旺与阳虚发热及其异同.

    作者:王鹏飞;蔺湘宁;王凤仪;张弢;王小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鸢尾苷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鸢尾苷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小鼠日常饮水中加入不同剂量的鸢尾苷(低、高剂量分别为1 mg/(kg·d)、3mg/(kg·d),采用胸腺和脾脏生长指数测定、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和溶血空斑试验,观察鸢尾苷对小鼠外周免疫器官胸腺、脾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剂量鸢尾苷能提高小鼠胸腺、脾脏生长指数、抗体生成及巨噬细胞功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鸢尾苷可明显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增强抗感染能力.

    作者:黄孝;焦开刚;廖诗媱;潘金涛;姚超超;万京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大孔树脂分离雷公藤甲素筛选

    目的:优选分离雷公藤甲素的佳大孔树脂类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公藤甲素含量,考察树脂的吸附、解吸性能.结果:HPD100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和解吸性能佳,其吸附率和解吸率均大于90%.结论:HPD100大孔吸附树脂适用于分离雷公藤甲素的分离.

    作者:秦翠林;鲍金洲;蔡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儿喉痹方治疗急性咽炎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小儿喉痹方对于急性咽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廓肿胀实验、热板实验、醋酸扭体实验、氨水引咳实验、气管酚红排泄实验及氨水制备急性咽炎动物造模的方法,考察小儿喉痹方的抗炎、解热、镇痛、止咳、排痰作用及其对急性咽炎的治疗作用.结果:小儿喉痹方水提液可明显抑制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肿胀,延长热板法致痛小鼠舔足潜伏时间,减少醋酸致痛小鼠扭体次数,减少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次数,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的排泌量.对于氨水导致的大鼠急性咽炎模型而言,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其对炎症导致的大鼠咽部组织损伤有一定的改善和修复作用,并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液中的炎症因子水平.结论:小儿喉痹方具有良好的抗炎、解热、镇痛、止咳和排痰作用,并对急性咽炎具有治疗作用,可作为治疗儿童急性咽炎的备选药物.

    作者:张凯;杨晓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加味二陈汤治疗小儿痰湿蕴肺型感染后咳嗽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二陈汤治疗小儿痰湿蕴肺型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小儿痰湿蕴肺型感染后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加味二陈汤口服)和对照组(氨酚黄那敏颗粒+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各10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咳嗽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为(10.3±4.9)天,短于对照组的(15.6±5.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二陈汤治疗小儿痰湿蕴肺型感染后咳嗽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永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痰瘀证与免疫、炎症因子相关性研究

    目的:从免疫、炎症角度出发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痰瘀证的本质.方法:将60例ACS患者辨证分型为痰瘀证组(30例)及非痰瘀证组(3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检测血脂、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纤维蛋白原(FIB)、自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并分析上述指标与ACS痰瘀证及非痰瘀证的关系.结果:研究发现,ACS痰瘀证组患者sCD40L、CRP、TNF-α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痰瘀证组(P<0.05),FIB、1L-6水平高于非痰瘀证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痰瘀证组患者TC、LDL-C水平明显高于非痰瘀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痰瘀证组与非痰瘀证组患者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痰瘀证的发生发展可能与sCD40L、CRP、TNF-α及D-二聚体及血脂等相关,sCD40L、CRP、TNF-α及D-二聚体等免疫炎症因子可为ACS痰瘀证的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王芸素;林仲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黄蛭口服液联合心衰Ⅰ号方改善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黄蛭口服液联合心衰I号方改善急性心梗PCI术后出现心阳虚衰证候患者的心功能及脑钠肽前体、舌脉象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急性心梗PCI后出现气促、倦怠乏力、肤温低、心悸、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等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冠心病2级药物预防、抗心衰药物等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蛭口服液及心衰I号方,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脑钠肽前体水平(NT-proBNP),观察心功能、舌脉象改善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脑钠肽前体水平及舌脉象、心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蛭口服液联合心衰I号方可改善急性心梗PCI术后心阳虚衰患者心功能,改善舌脉象,降低脑钠肽前体水平.

    作者:陈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医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研究概述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变应性鼻炎患者日益增多,西药虽能迅速缓解症状,但难治其根,且西药的副作用不可避免.中医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重大进展,如穴位埋线、耳穴埋豆、敷贴等疗效显著.综述采用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向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体会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具有和解少阳、重镇安神的功效,临床常应用此方治疗因气机不畅所致的抑郁、焦虑、失眠等疾病.临床实践表明,应用此方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常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姜楠;孟湧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从温阳论治乳腺癌

    乳腺癌严重威胁着女性身心健康,现代医学对其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但癌症患者机体耐受力差,预后较差.中医以多途径多靶点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乳腺癌,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对乳腺癌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阐述温阳法治疗乳腺癌的理论依据及临床体会.

    作者:张文娴;李澜;贾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药熏蒸联合强脊康复丸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强脊康复丸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早中期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强脊康复丸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纽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8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强脊康复丸治疗早中期AS疗效明显,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土家族文化与医药体系构建研究

    构建土家族文化体系,首先要探究其民族起源,然后了解其民族风俗习惯,后还要了解其民族禁忌.土家族医药体系的构建同样需要探究其理论方法、生理病理基础以及独特的诊治方法.通过初步构建土家族文化及医药体系,发现土家族不仅具有特有的民族特点,更具有优秀的土家族医药理论和神奇的土家族人文医学.

    作者:冉光辉;唐东昕;龙奉玺;杨柱;陈启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运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已发表的运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随机对照试验的疗效进行评价,为临床治疗小儿厌食症提供依据.方法:以运脾法、小儿厌食症、中医、中药等词制定检索策略.检索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近10年运用运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共1 022例患者,按照Jadad量表进行评分,其中低质量文献3篇[5][6][9],高质量4篇[7][8][10][11].低质量文献评分均为2分,高质量文献中2篇评价为3分,2篇评价为4分.进行合并性检验,选用RR指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纳入的文献具有统计学异质性(P<0.00001,I2=77%),进行敏感性分析,对7篇文献进行仔细判读后,考虑到病例来源较广,区域性较大,存在种族差异,对治疗有效率影响较大,故排除此文献[7].将其余6篇[5][6][9][8][10][11]文章临床有效率进行合并,效应量为RR=1.28[1.18,1.40] (95% CI) (P<0.00001),有统计学意义.有3篇文章[6[8][9]报道了治疗后证候积分表的变化,对上述文献进行了合并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有统计学意义(WMD=-6.11[-11.47,-0.74](95%CI)P=0.03).有2篇[5][9]报道了治疗前后D-木糖醇排泄率的变化,其中治疗组110例,对照组70例,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异质性(P=0.0010,I2=7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无明显统计学意义(WMD=0.19[-0.02,0.40](95%CI)P=0.08).结论:运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小儿厌食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王鹏飞;蔺湘宁;张弢;王凤仪;王小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新加良附颗粒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移植瘤裸鼠血清IL-23、IL-21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新加良附颗粒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移植瘤裸鼠血清IL-23、IL-21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裸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组、5-Fu组、新加良附中剂量+5-FU组(联合给药组)及新加良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新加良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10g·d-1· kg-1、5g·d1·kg-1、2.5g·d-1·kg-1;5-FU组给药剂量为17mg·d-1·kg1;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联合给药组剂量为新加良附颗粒中剂量(5g·d-1·kg-1)联合应用5-FU(17mg· d-1·kg1).连续给药10天,进行眼球取血并处死小鼠,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23、IL-21的含量.结果:联合给药组、5-FU组、新加良附高、中、低剂量组裸鼠血清中IL-23、IL-21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与新加良附大剂量组、5-FU组比较,联合给药组血清IL-23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加良附大剂量组、5-FU组比较,联合给药组血清IL-21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加良附颗粒联合5-FU具有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移植瘤裸鼠血清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21、IL-23的表达,其可能通过调节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影响胃癌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吴晓勇;陈信义;宋延平;赵林涛;田杰;周义浪;王云龙;陈广雷;侯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蒙药那如-3治疗交通事故性脊髓损伤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蒙药那如-3治疗交通事故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交通事故性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蒙药那如-3治疗.采用神经功能评分(ASIA)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皮细胞因子(EGF)及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触觉及痛觉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运动、触觉及痛觉评分分别为(42.14±10.98)分、(61.23±13.85)分、(64.81±14.9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5.43±10.39)分、(52.76±13.59)分、(55.25±17.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OD、EGF及LPO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OD、EGF以及LPO水平分别为(365.18±76.86) ng/mL、(98.19±14.63) pg/mL、(6.11±2.86) ng/mL,均优于对照组的(287.36±78.12)ng/mL、(71.36±12.52)pg/mL、(9.71±3.38)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营养神经、功能锻炼等基础治疗上联合蒙药那如-3治疗交通事故性脊髓损伤效果较佳,可有效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减轻脊髓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阿拉探巴干;塔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品种石斛药材鉴别特征研究

    目的:鉴定兰科石斛属药用植物的石斛药材性状特征,为石斛类药材的品种整理、鉴定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药材来源、性状鉴定方法.结果:总结26种石斛属药用植物的石斛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结论:该方法为石斛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石斛的品种整理及其与混淆品的鉴别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涛;张训;汪元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胃脘痛研究进展

    临床主要采用西医治疗胃脘痛,通过抑酸、杀菌等方法缓解病情,但疗效不佳,且副作用较大;中医药治疗胃脘痛历史悠久,效果良好,安全且副作用较低,受广大中医师及患者的认可.通过总结诸多文献关于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研究,归纳胃脘痛的中医病因病机及分型施治要点,并对文献中的治疗方法及研究质量进行评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今后中医药治疗胃脘痛的前景及新药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作者:伍建新;甘海苹;吴红彦;甘培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