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8例小儿食指桡侧浅静脉穿刺护理分析

邵桂华

关键词:静脉穿刺, 静脉滴注, 护理, 儿童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食指桡侧浅静脉穿刺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分析88例接受食指桡侧浅静脉穿刺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88例患儿中85例患儿一针穿刺成功,3例穿刺失败患儿改肘正中静脉穿刺成功;在经过有效治疗及护理,所患疾病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对小儿食指桡侧浅静脉穿刺治疗,实施有效护理措施,疗效显著。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疑似心肌炎34例诊疗及随访分析

    目的观察疑似心肌炎患儿诊疗及随访情况。方法以34例疑似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诊断过程、治疗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结果34例患儿中,误诊为疑似心肌炎11例,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2例,β受体功能亢进症3例,心脏神经症5例,桥本甲状腺炎1例,误诊率高达32.4%。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条件偏宽,临床误诊率较高。因此,应加强对儿童心脏神经功能性疾病的识别。

    作者:葛美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孙浩教授“辛香苍耳散”加味治疗儿童鼻窦炎经验

    儿童鼻窦炎有较高的发病率,孙浩教授根据《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及万全提出小儿“三有余、四不足”的病理生理特点,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认为儿童鼻渊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风邪,肝胆湿热、脾肺气虚。其中正气虚弱是发病的重要因素,贯穿疾病的始终。提出“宣肺、通窍、益气、祛浊”的治疗方法,采用内服或(和)外治熏蒸鼻腔的方法治疗儿童鼻窦炎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高军;朱明馨;孙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3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按摩手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腹泻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推拿按摩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思密达口服治疗。治疗3~5 d后观察两组疗效及止泻、食欲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可以明显缩短患儿腹泻时间及食欲改善时间,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为69.57%(16/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推拿按摩治疗婴幼儿腹泻治疗效好,且能明显缩短腹泻时间及恢复饮食时间。

    作者:尤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家庭康复训练改善40例脑性瘫痪患儿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家长积极参与家庭康复训练对提高脑性瘫痪患儿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只接受医院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家长参与的家庭康复训练。疗程为3个月,对患儿进行康复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项评分,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5%(34/40),对照组为75%(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康复训练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能力和康复的疗效;应加强脑性瘫痪患儿康复过程中家长的培训。

    作者:冯喆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7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45例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配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治疗1周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4%(66/73),明显高于对照组76.4%(5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平均止泻时间(3.5±0.7)d ,明显短于对照组(4.1±0.7)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病例出现。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能够调整胃肠功能,两种药物协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对作用机制继续研究和推广使用。

    作者:高永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73例哮喘儿童过敏原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食物过敏与小儿哮喘之间的关系,了解食物过敏对哮喘反复发作的影响。方法将173例哮喘患儿(观察组)及69例正常儿童(对照组)分为月龄≤12个月的婴儿、≤36个月幼儿及>36个月的儿童3个年龄组,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过敏原特异性 IgE和总IgE ,检测20项过敏原项目及排除性饮食试验和开放式双盲对照食物激发试验对食物过敏进行确诊,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73例哮喘患儿80例(46.24%)检测有食物特异性IgE阳性。月龄≤12个月的这组中过敏原检测显示阳性率高的是牛奶(42.86%),要远远高于世界范围内常见引起哮喘的吸入性过敏原户尘螨(9.52%),到1岁以后牛奶过敏阳性率显著下降(27.45%),3岁以后更低(23.75%)。而吸入性过敏原户尘螨随年龄增加阳性率逐渐升高,月龄≤12个月组户尘螨呈阳性者仅4例(9.52%),12个月<月龄≤36个月有7例(13.73),>36个月增至41例(51.25%)。结论长期的食物过敏容易发生呼吸道过敏症状,早期进行饮食干预,缓解机体特异性体质,有利于哮喘疾病的控制。

    作者:陈红;杨惠泉;黄玉柱;张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护手足口病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护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手足口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和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中药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并施以精细化优质护理措施。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5d。观察两组疗效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78.33%、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3%、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的非常满意率分别为86.67%、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精细化优质护理措施对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和传统护理。

    作者:张新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抗悸1号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心脾两虚证)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抗悸1号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脾两虚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维生素C丸、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液口服;观察组予抗悸1号口服;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疗效,CK-MB及肌钙蛋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57/60)优于对照组86.7%(5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恢复CK-MB及cTnI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悸1号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适宜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梁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胆红素对326例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胆红素血症患儿326例为观察组,根据胆红素浓度分为两组:观察甲组:256.5μmol/L ≤ TSB≤340.2μmol/L ,共197例;观察乙组:TSB≥340.2μmol/L ,共129例。同时选择30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中国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评分(NBNA)法,分别在生后2~5 d、12~14 d、26~28 d测定3次。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NBNA评分较正常新生儿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当胆红素浓度降至正常时其NBNA评分也恢复正常。结论胆红素明显升高时新生儿NBNA评分下降。

    作者:张洁;顾岚;宋国英;李军;马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血糖及胰岛素等指标在单纯性肥胖儿童中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545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作为观察组,5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用罗氏2010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两组儿童空腹血清中的胰岛素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及服用葡萄糖后30、60和120 min的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中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用葡萄糖后30、60和120 min血糖水平及血糖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葡萄糖耐量试验呈延迟反应及潜在的糖代谢异常,可能是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增加的原因。

    作者:马洪刚;文江舸;孙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儿科护士树立积极心理品质的感悟与实践

    总结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积极心理品质与护理核心能力,使儿科护士更加注重对心理和性格的培养,改善心理健康状态,增加对儿科护理事业的情感指数,为广大儿科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赵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痰热清注射液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临床确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加痰热清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退热、咳嗽消失、肺部听诊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X线胸片及血常规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33%(59/60)高于对照组88.33%(5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退热、咳嗽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柏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一般对症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照组予更昔洛韦针剂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异型淋巴细胞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快速、有效、安全、易接受。

    作者:何雷锋;常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沈阳市5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沈阳市幼儿园5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情况。方法定点分层抽取沈阳市内五区5岁常住人口440名,男女各半。对儿童父母进行现场询问,调查问卷内容有儿童饮食行为、口腔卫生行为、龋病治疗就诊情况及父母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等。结果儿童有睡前进甜食行为者41.28%,每天刷牙1~2次者83.93%,含氟牙膏使用率为91.58%。过去12个月因牙痛就医者占36.23%,定期口腔健康检查为目的者占10.67%。在父母知识问卷中,认为“乳牙坏了不用治”者占10.97%,不知道者占12.24%;同意“口腔健康对自己的生活很重要”者占92.86%,同意“预防牙病首先要靠自己”者占89.28%。结论5岁儿童家长对口腔健康行为的重视程度较低,行动力不足,对家长进行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的健康教育极为重要。

    作者:刘艳君;丛芳;张桂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热毒宁注射液佐治小儿喘息性肺炎4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佐治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喘息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3d后评定治疗效果,观察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43/45),高于对照组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对照组早,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幼儿喘息性肺炎效果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可佐治幼儿喘息性肺炎。

    作者:付云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任献青博士应用石菖蒲、远志治疗小儿遗尿经验

    任献青博士临床用药灵活、配伍巧妙,在药物的配伍技巧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应用石菖蒲、远志治疗小儿遗尿症经验丰富,结合病机及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从两药归经及功效相结合辨证用药,收效甚佳。

    作者:赵扬扬;任献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5例脑瘤患儿CT、B超及脑电图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小儿脑瘤CT、B超以及脑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临床确诊为脑瘤的患儿15例,对其展开C T、B超以及脑电图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这3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3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均较为理想,CT 定位符合率较其他两种检查方法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脑瘤展开合理的影像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作者:王强;丁增兴;陈建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半坐位一次性气管内注入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25例疗效观察

    目的采用半坐位一次性气管内注入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并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对50例早产儿合并RD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多体位气管内给药加持续气道正压吸氧(CPAP)或常频机械通气;观察组采取半坐位总剂量一次性气管内给药加CPAP或常频机械通气。监测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肺氧合和气体交换功能指标变化。结果(1)观察组药物外漏及一过性紫绀发生率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给药2 h后氧合指数虽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 h后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上升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坐位一次性气管内给药操作更加简便,药物外漏及一过性紫绀发生率降低,动脉肺泡血氧分压比值上升更明显。

    作者:郝磊;吴秋珍;赵明刚;吴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以呼吸抑制为主要表现的小儿药物中毒16例分析

    目的对表现为呼吸抑制的小儿药物中毒病例进行总结,以指导临床。方法分析16例表现为呼吸抑制的小儿药物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药物中毒患儿中滴鼻净中毒4例,复方地芬诺脂中毒8例,氨酚黄那敏颗粒中毒4例,均为医源性;口服中毒12例,外用中毒4例。给予吸氧、洗胃及纳络酮治疗后,愈后良好。结论阿片类药物中毒的特效解毒剂为纳络酮,及时、小剂量维持及早期低流量吸氧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应严格掌握小儿用药的剂量、适应证,了解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张亚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5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应用镇痛药、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镇痛剂使用等优于对照组,与传统手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疗效可靠,且无明显远期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刘异;卫骆云;王跃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