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保栓;黄克楠;白志超
目的:对月见草油胶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计数方法进行验证,确认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采用加入乳化剂的方法制成1∶10的供试品溶液进行检测,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限度检查采用平皿法.结果: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组的实验回收率均大于70%.结论:平皿法结果可靠、操作简便,可作为月见草油胶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计数方法.
作者:张风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膝骨关节病患者,首先向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然后让患者口服氨基葡萄糖胶囊并配合独创的正骨膏外敷,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状况等.对患者进行1年的远期疗效观察.结果:根据美国HSS评价系统,治愈16例(80.0%),有效3例(15.0%),无效1例(5.0%),总有效率为95.0%.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病,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痛苦,缓解症状,而且可以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张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分别与相同的两种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分为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治疗组,观察对比两组的溃疡治愈率、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综合判断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溃疡治愈率为96.77%,Hp根除率达83.1%,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2%;雷尼替丁组的对应参数分别为48.1%、62.9%和20.9%.结论:奥美拉唑三联疗法与雷尼替丁三联疗法相比更为有效,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大梁;袁小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特点以及C臂机引导下臭氧微创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成硬膜外腔组(C组)32例及臭氧微创治疗组(D组)36例.用视觉疼痛评分(VAS)和Nakai分级标准对每个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3d、6d、2个月分别评分,评估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68例患者硬膜外穿刺或椎间盘穿刺均一次成功,无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后3d、6d及2个月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D组术后2个月与术后3d、6d相比,P<0.05;与C组相比较,术后2个月D组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Nakai分级:治疗后2个月,与C组相比较,D组优良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C臂机引导下臭氧微创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疗效确切,安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新武;韦西江;黄诚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阴道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多种阴道黏膜炎性疾病的总称.阴道炎有多种分类,如细菌感染性、无菌性、特异感染性等,其中特异感染又分为很多种,如支原体、衣原体、霉菌、滴虫、病毒感染等.阴道炎难以治愈,容易复发,西药治疗存在许多副作用.通过典型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阴道炎,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获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常秀;唐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早产儿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儿科住院治疗的早产儿6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0.25g,早、中、晚各给予1次.观察两组患儿出生后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食奶量达到正常所需时间、静脉营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及静脉营养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足量喂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感染、高胆红素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可以缩短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和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能够预防院内感染、退黄、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对促进早产儿恢复至出生体重及减少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时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中治疗高血脂症(HLP)可能诱发的药物不良反应(ADR).方法:以29例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HLP发生ADR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出现ADR患者的性别、年龄、使用药物类型、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出现ADR的他汀类药物为辛伐他汀(22例)、阿伐他汀(4例)、氟伐他汀(2例)、洛伐他汀(1例);≥60岁的患者为高发群体(16例),男性多于女性;ADR可累及患者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肤与附件等全身器官.结论:他汀类药物作为治疗HLP的关键药物,可诱发ADR现象,临床医师应当谨慎用药,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朱青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前列宁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与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法将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前列宁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列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2周后的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前列腺症状评分(Ⅰ-PSS)、生活质量指数(QOL)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并观察其安全性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Ⅰ-PSS评分、QOL分值及排尿不尽感、排尿等待、夜尿次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对前列宁胶囊和保列治的耐受性均良好,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前列宁胶囊对前列腺增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久茂;黄源鹏;周建衡;洪振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总结相关经验,为今后该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2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患者口服二陈汤加味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凯西莱进行治疗,每次200mg,每日3次,30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对比肝功能、血脂、B超的检查结果等.结果:治疗组63例患者中,显效49例(77.8%),有效10例(15.9%),无效4例(6.3%),总有效率93.7%;对照组63例患者中,显效29例(46.0%),有效18例(28.6%),无效16例(25.4%),总有效率74.6%.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陈汤加味方能够显著改善脂肪肝沉积、降低血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主要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对初发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效果以及副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23例,联合应用维甲酸以及三氧化二砷对其进行治理,并定义为观察组(7例),另以分别单独使用ATRA以及As2O3治疗的两组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为10例,随后观察三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早期病死率、达CR 所需时间以及副作用情况并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分别单独使用ATRA与As2O3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比,三组CR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就CR所需时间而言,三组对比观察组所需时间较短,对照组两组早期死亡和不良反应率均高于观察组.结论:采用ATRA联合As2 O3对APL进行治疗与单用药两组相比疗效较优,副作用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马永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1号方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直肠癌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直肠癌1号方联合FOLFOX-4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化疗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3~4周的临床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等,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直肠癌1号方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直肠癌术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孔繁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各150例,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14天的治疗,观察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8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运动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满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珍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征、实验室检查及X线检查特点,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治和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特点,实验室检查及X线检查情况.结果: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96.00%),其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症状,差异显著(P<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多数正常,X线片显示肺部纹理有明显变化.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治疗后,该病的治愈率可达80.00%.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气促和喘憋,X线检查可见胸片阴影明显.临床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治疗该病效果较好.
作者:舒振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Gss-Ⅱ型椎弓根钉融合cage植骨椎体间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以36名进行过该类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对比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分别于手术后3、6、12、18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JO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随访时未发现螺钉断裂、松动、断棒现象.结论:GssⅡ型椎弓根钉+Cage植骨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启明;李陕华;王志伟;林向晖;钟万珠;吴晓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降糖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进行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理论进行糖尿病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保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4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克林霉素进行治疗,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克林霉素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显效率为47.6%(59/124),总有效率为89.5%(111/124).结论:克林霉素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对于急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佳,在治疗支气管扩张方面疗效则稍欠缺,建议联合其他药物进行强化治疗.
作者:冯增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小柴胡汤加味口服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氨茶碱、酮替芬、沙丁胺醇气雾剂等西药治疗.治疗1个疗程(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各有1例患者因工作、怀孕原因不能继续治疗,即共脱落患者2例,剩余患者63例,均获门诊随访;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毒副作用及全身不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应用小柴胡汤能够有效缓解咳嗽变异型哮喘病情,安全、有效缓解症状,且无西药治疗过程中嗜睡、胃肠道等不适症状.
作者:巴特尔·司马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川芎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其β-CD包合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川芎中挥发油提取的加水量及提取时间进行考察;以β-CD加入量、温度和搅拌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包合物收得率及挥发油利用率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佳包合工艺.结果:川芎中挥发油提取的佳工艺为加10倍量的水,水蒸气蒸馏法提取6h,挥发油平均得率为0.585%(mL/g);挥发油β-CD包合的佳工艺为油:βCD为1∶6,30℃超声1h,包合物收得率及挥发油利用率分别为74.52%、65.24%.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付佳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化疗治疗结肠癌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6例结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化疗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从患者化疗之日开始到死亡结束,统计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以及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445天,明显长于对照组的353天,两组平均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化疗治疗结肠癌手术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天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鸡骨草总黄酮碳苷提取物中8种大孔吸附树脂残留物的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Supelco-Wax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体积分数为50%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解介质,高纯氮作为载气,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10℃,检测器温度230℃,柱温先在70℃维持8min,再以10℃/min的速度升至220℃,维持7min.结果:在以上色谱条件下,各组分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r为0.996 5~0.999 9,RSD为1.839%~9.155%,苯、正己烷、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二乙烯苯及苯乙烯的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5、0.25、0.1、0.1、0.1、0.1、0.2、0.1μg·mL1.结论:该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鸡骨草总黄酮碳苷提取物中大孔吸附树脂残留物的测定.
作者:梁春谊;喻佳;汪远超;汪豪;叶文才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