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群;王庆华;吴又凯
90%的眼部疾病是通过局部给予滴眼剂来治疗的,但是由于特殊的眼部解剖结构使不到5%的药物进入眼内组织,远远达不到有效地治疗浓度.近年来,由于纳米技术的应用和基于纳米技术的眼部药物载体的深入研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滴眼剂利用度差的问题.文中就几种常用的纳米载体如纳米粒子、脂质体、类脂质体、树枝状聚合物、环糊精及载药隐形眼镜等进行综述,以期选择一种更安全、更适合眼部的纳米药物载体.
作者:白雪;周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口服欧洲越橘提取物对弱视患儿双眼对比敏感度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2年7~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门诊就诊的单眼或双眼弱视患者120例,按随机表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弱视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欧洲越橘提取物3个月,对照组单纯进行常规弱视治疗.随访3个月后观察双眼佳矫正视力和对比敏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期间两组弱视眼佳矫正视力和对比敏感度各空间频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视力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弱视眼的对比敏感度均有提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单眼弱视者的“健眼”高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服用欧洲越橘提取物对改善弱视患儿视觉功能有一定作用,尤其能一定程度改善弱视患儿“健眼”的对比敏感度.
作者:许梅萍;陈园园;叶良;余新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人纤维蛋白胶对翼状胬肉术后结膜瓣的影响.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40例翼状胬肉患者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结膜瓣移植术,A组患者(20例)术中应用人纤维蛋白胶粘合移植结膜瓣,B组患者(20例)直接缝合结膜瓣,术后7d拆线后采用眼前段OCT(AS-OCT)直接观察结膜瓣植片并测量结膜瓣厚度,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A组(应用人纤维蛋白胶组)患者结膜瓣的平均厚度为(437.80±38.70) μm,结膜瓣下出血率为5%;B组(单纯缝合组)患者结膜瓣的平均厚度为(631.95±44.97)μm,结膜瓣下出血率为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翼状胬肉术中采用纤维蛋白胶部分替代缝线,固定自体移植的球结膜瓣,能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结膜瓣出血、水肿的程度.AS-OCT能直接测量术后结膜瓣的厚度,从而间接了解结膜瓣水肿的程度.
作者:姚晓明;彭云;谭美华;林宝涛;黎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特发性黄斑前膜是一类无明显诱因导致细胞在视网膜内表面增生形成的纤维细胞膜,可引起视物变形、视力下降等症状.文中对该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做一综述.
作者:李善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蛋白质是泪液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对眼表的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的维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泪液蛋白质的研究,为临床医师了解泪液、诊断及治疗眼病提供了重要帮助.文中就以往针对泪液蛋白质开展的大量研究,对泪液主要蛋白质的含量、种类、来源、分泌调节及其主要功能进行综述.
作者:周晓晴;魏锐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患者女,25岁.于2012年10月4日来我院就诊.自诉5年前验配眼镜时,右眼视力:0.1,矫正1.0,左眼视力:0.05,矫正不提高.当时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视野等检查,诊断为“左眼视网膜色素变性”,其后每年都进行眼底检查,右眼眼底均未见异常改变,左眼眼底呈典型视网膜色素变性样改变且逐渐加重.患者否认全身疾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夜盲史,但将右眼遮盖时左眼出现明显夜盲症状,其母亲有夜盲史.专科检查:视力:右眼:0.1,(-5.00 DS=1.0),左眼:0.05,(-2.75 DS/-1.0 DC × 90° =0.05).
作者:张瑞雪;唐连志;黄红深;罗牧人;王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激光光凝前后视网膜功能变化.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32例(32只眼)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实施激光光凝治疗,对其光凝术前与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视野及多焦视网膜电图进行定量研究.结果 中心凹、中心10°的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在光凝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旁中心10°~30°范围的视野光敏感度光凝后1个月比光凝前下降(P<0.01),光凝后3个月、6个月时与光凝前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上象限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光凝后1个月、3个月下降,与光凝前差异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后6个月与光凝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上象限视网膜P1波振幅密度值在治疗后1个月与光凝治疗前相比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后3个月、6个月与光凝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可以有效保护中心视功能,但对光凝区域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损伤再修复的过程.
作者:陶相宜;郭淑玲;乔志艳;董志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双目望远镜助视器在视力残疾学龄儿童低视力康复中的生活质量变化.方法 对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就诊的93例低视力及盲患儿验配2.8倍双目望远镜的资料,分析视力改善情况,了解脱残率、脱盲率.在低视力康复前和康复后3~6个月分别接受了“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估,选取量表A维度分析.结果 使用双目望远镜后视力均得到明显改善,与使用之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7例低视力患儿有63例视力达到0.3以上,脱残率达到81.82%,其中48例(62.34%)视力提高到0.5以上;16例眼盲患者有7例提高到0.05以上,脱盲率43.75%.经过助视器康复后CLVQOL A维度项目夜间在家中用眼时、在户外走动时、在有车辆时过街等3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9项及总分评分明显高于康复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目望远镜能有效提高视力残疾学龄儿童远视力水平,改善涉及远视力、光感等方面的行为质量,能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但在运动状态下及夜间用眼方面无明显改善.
作者:覃建;石迎辉;王丽娅;吕天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有晶状体眼植入人工晶状体治疗高度近视患者术前及术后至少5年以上术眼的视力、视功能、角膜内皮计数、并发症等结果,评价该治疗方法的长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5~2007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就诊并随访超过5年的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患者10例18只眼,进行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调节幅度,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指标的检测分析.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UCVA) 0.73±0.27,术后佳矫正视力(BCVA)0.94 ±0.21,15只眼(占83.3%) BCVA较术前提高1行以上,术后调节幅度(7.5±1.72)D,均较术前大幅提高.术后5年角膜内皮计数(3106.61 ±430.29)个/mm2,较术前有所减少.术后眼压(14.57 ±2.50)mm Hg.并发症:2只眼分别于术后4年半和6年人工晶状体脱位,取出晶状体后,BCVA未丢失,1只眼术后2年视网膜脱离,行手术视网膜复位并且保留了原人工晶状体.结论 Verisyse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长期效果观察,结果显示尚安全有效,更多的病例和更长期的结果尚需观察.
作者:于芳蕾;张丰菊;王岳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微创手术方式对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在成都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6例6只眼恶性青光眼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式、术后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只眼有晶状体眼恶性青光眼经药物治疗无效,给予个性化微创手术治疗.术前视力:LP~0.6,眼压23~60 mm Hg.术后随访8~14月,术后视力0.25~1.0,眼压10.7~20 mm Hg,前房深度2.11~4.60 mm.结论 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制定安全有效的个体化微创手术方案,前段玻璃体切割及后囊切开是非常关键的.1.8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Coaxial Micro-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C-MICS)联合经25G前段玻璃体切割微创手术损伤小,安全性高,且MI60人工晶状体10°成角更有利前房加深.
作者:张帆;巫雷;肖玲;周进;刘海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自体封闭式巩膜引流术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淮南市晨光眼科医院就诊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49只眼分为自体封闭式巩膜引流术组(25只眼)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组(24只眼).于术后对两组患者的眼压和手术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自体封闭式巩膜引流术组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组术前、术后1周和1个月时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自体封闭式巩膜引流术组眼压显著低于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封闭式巩膜引流术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封闭式巩膜引流术可有效控制难治性青光眼的眼压,且手术并发症较少.
作者:韩冬梅;邹粤丽;范敏;韩新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在调节状态下不同时间段泪膜变化情况.方法 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屈光不正患者共计155例,其中近视眼组110例,远视眼组23例,无屈光不正对照组22例;男性73例,女性82例,年龄14~18岁.在裸视状态下给予近视标为4号宋体简体中文字进行阅读,阅读距离33 cm,分别在0 min、15 min、30 min和45 min检测各组受试者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下睑泪河深度、角膜荧光染色4项指标,评估泪膜变化情况.结果 各观察指标在0 min时组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5 min时组间段比较除了角膜荧光染色外其他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0 min及45 min两个观察时间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段各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的泪膜随着调节时间的延长和调节幅度的变大,稳定性呈现下降趋势.
作者:王东华;唐国芬;李伟;张铁民;吴玉芹;王绍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盐酸肾上腺素滴眼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的止血效果,其对小儿瞳孔散大作用及心率的影响.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年5~8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3~7岁斜视患儿60例,按入院时间单、双日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结果 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结膜充血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868,P=0.000,P<0.05),实验组患儿术中渗血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的心率与呼气末CO2值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术前瞳孔大小无差异,实验组患儿术毕时术眼瞳孔散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4.288 P=0.000,P<0.05).结论 少量盐酸肾上腺素滴眼对小儿心率无影响,术眼中等散大的瞳孔可在1~2 h恢复至正常大小,同时具有良好地止血效果,因此小儿斜视矫正术中可采取少量盐酸肾上腺素滴眼,达到术中有效控制渗血的目的,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沈丹;任永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硫化氢(H2S)是近发现的一个新的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在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是一个多功能的信号分子,在细胞存活、炎症、血管紧张度的保持、突触活性的调节、糖代谢的调节、血管再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很好的细胞保护剂和新的内源性调节介质.近在动物的视网膜组织内发现有一定浓度的硫化氢且参与了视网膜病理生理方面的调节,通过应用或阻断硫化氢(硫化氢供体)可以干预或延缓部分眼底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文中总结了硫化氢在视网膜变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疾病中的作用,为眼底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冉瑞金;张学东;杜利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鲁西冀南一带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病情况,分析RO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进行筛查.结果 此次调查研究发现,576例受检儿中共筛查出不同程度的ROP患儿67例,其中男43例,女24例;均为双眼患病;ROP检出率为11.63%,ROP组与正常眼底组在出生孕周(gestational age,GA)、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是否并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是否并发新生儿肺炎(Neonatal pneumonia)方面存在差异;GA、BW、RDS是ROP发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鲁西冀南一带ROP的检出率为11.63%,与周边地区报道的数据相比略低,要进一步规范早产儿用氧,预防早产,在挽救生命的同时,将ROP的发生率降到低,以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韩云飞;郭海科;刘玉岭;王帮;徐桂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压电弧致角膜损伤的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收集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眼科由高压电弧致角膜损伤患者,通过裂隙灯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按1982年全国眼外伤职业眼病学组通过的标准对角膜烧伤程度分度.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及预防措施.结果 共收集35例(70只眼).其中角膜烧伤Ⅰ度16只眼(23%),Ⅱ度42只眼(60%),Ⅲ度12只眼(17%),无Ⅳ度伤眼.角膜上皮剥脱面积基本与基质烧伤面积一致:“+”10只眼(14%),“++”30只眼(43%),“+++”30只眼(43%).经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及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后,68只眼(97%)角膜完全愈合,67只眼(96%)视力恢复至受伤前水平.结论 高压电弧致角膜损伤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可以取得较好预后.
作者:李静;杨光;马昱;黄欣;董红;刘爽;禹政钰;刘炯;江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克拉玛依市不同民族中小学生近视眼患病率.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研究.2011年5~6月对克拉玛依市中小学民汉学校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在册小学一、三、六年级及初中三年级学生.根据研究需求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现场调查人员由眼科医师、眼科检查技师、验光师和联络人员组成,正式调查前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预调查.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所有数据双录入,全部统计工作均由SPSS 17.0软件完成.结果 此次调查研究实际调查1922人,受检率是91.4%.符合入选标准1775人,查出近视眼695人,近视眼患病率为39.2%.汉族中小学生近视眼患病率为45.2%,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近视眼患病率为17.2%,民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079,P=0.000);女生近视眼患病率高于男生,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494,P=0.000);年龄按2岁级差分组,六个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1.281,P=0.000;x2=20.001,P=0.001),且有随年龄增长近视眼患病率增加趋势;血型按A型、B型、O型、AB型区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284,P=0.152;x2=1.763,P=0.623).汉族中小学生父母双方患近视者,父母一方患近视者及父母双方无近视者,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827,P =0.002);经常食用甜食近视眼患病率高于其他两组(x2=6.830,P=0.033;x2=1.977,P=0.372);汉族学生每日课余读写时间越长近视眼患病率越高(x2=86.584,P=0.000);而维吾尔族学生每日课余读写不同时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50,P=0.161);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越长近视眼患病率越低(x2=37.866,P =0.000;x2=12.110,P=0.002).结论 近视眼是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常见眼病,在多民族聚居地区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和社会干预.
作者:吴含春;付玲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经白内障超声乳化切口23G玻璃体切割术处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晶状体核及皮质或人工晶状体脱位于玻璃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诊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晶状体核和(或)皮质掉入玻璃体腔17例,人工晶状体掉入玻璃体腔8例,共25例患者.应用23G光纤经白内障超声乳化侧切口,23G玻璃体切割头经主切口,颞下角膜缘后4 mm置23G灌注管,角膜表面放平凹接触镜,行眼内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晶状体核超声乳化清除及人工晶状体取出术.结果 术后视力0.1~0.3者3例,0.3以上22例.瞳孔不圆6例(24.0%);角膜内皮不同程度混浊16例(64.0%),术后一周均消失;无眼压增高病例,复查3个月无视网膜脱离发生.结论 经白内障超声乳化原切口23G玻璃体切割术处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晶状体核及人工晶状体下沉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作者:晏世刚;孔祥斌;苏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观察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EWDS)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视网膜及脉络膜血管造影表现,进一步明确病灶位置.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将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眼科确诊的MEWDS 10例患者纳入研究,在急性期及恢复期分别进行FFA、ICGA及视野检查,对比分析造影特点.结果 10例患者均为单眼发病,男3例,女7例,平均28.4岁,随访4~28周.就诊时患眼佳矫正视力0.25~0.6,眼底表现为后极视网膜多数均匀散在白色点状病灶,边界稍模糊无隆起.在发病4~14周(平均8.4周)时佳矫正视力均恢复至1.0,眼底白点消失,视野正常.在10只患眼中,彩色像上的白色点状病灶,FFA早期均显示点片状高荧光损害,其中有6只眼同时伴有低荧光损害,晚期均发生荧光素积存轻渗漏;而ICGA晚期出现多数低荧光病灶,且数量较FFA的强荧光病灶更多,范围更清晰.在恢复期有7例患者FFA未见异常而ICGA晚期仍有异常荧光,而另3例患者FFA及ICGA均未见异常.结论 MEWDS发病不同时期病灶位置不同,不仅RPE及光感受器层发生病变,脉络膜的内层及固有层同样受到影响,这就造成了FFA及ICGA造影表现的多样性.
作者:李科军;刘瑜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双眼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单眼视设计术后的视功能及立体视功能.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丹阳市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双眼白内障患者40例,双眼先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只眼按术后为正视眼,另1只眼按术后为-2.50D近视植入相应度数人工晶状体,记录术后3个月时患者双眼裸眼以及矫正远、近、中距离视力、屈光度、对比敏感度、立体视.术后6个月,视功能及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主观的视觉功能和脱镜率.对计量资料中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分析,满足正态分布的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结果 术后患者两眼裸眼矫正后远视力(t =2.001,P=0.052),中距离视力(t=1.304,P=0.199),近视力(t=1.642,P=0.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脱镜率为92.5%.结论 按照单眼视设计的双侧人工晶状体眼,能同时获得良好的裸眼远、近视力,而双眼裸眼状态下的近立体视功能受到一定影响.
作者:林夕梅;黄金土;刘志芳;郑洁琼;施光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