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满强;朱春雷;黄秀云

关键词:微创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血肿清除治疗组(n=20)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对照组(n=20),比较两组的随访好转率与死亡率.结果:治疗组好转率为75.00%,死亡率为5.00%;对照组好转率为50.00%,死亡率为15.00%,治疗组的好转率与死亡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能有效清除脑内血肿,具有创伤小、脑损伤轻微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桂枝茯苓丸加减在妇科病中的应用

    桂枝茯苓丸是<金匮>方,由桂枝、茯苓、桃仁、芍药等组成,其中桂枝温通经脉;芍药治血痹、瘕积;丹皮、桃仁活血祛瘀;茯苓安中利水.桂枝茯苓丸,为祛瘀消癥的缓攻剂,虽能活血祛瘀,但丸剂剂量过轻,如用于瘀血引起的各症,应改用汤剂为宜.下面就经方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盆腔炎和产后尿潴留等方面介绍一些运用经方心得体会.

    作者:季清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肿瘤32例临床报告

    目的:观察肾动脉栓塞术对肾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经皮行股动脉穿刺插管,做主动脉造影,以明胶海绵作为栓塞材料,进行患肾动脉栓塞来治疗或者辅助治疗肾肿瘤.结果:32例肾肿瘤患者在肾动脉栓塞后肿瘤体积缩小,肿瘤表面动脉萎缩,肾周围组织水肿,粘连较轻,容易分离,肿瘤切除术中出血量较少.结论:肾动脉栓塞是治疗肾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办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丁香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分类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丁香是一种药用价值高、毒副作用小、极具研究价值的中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关于丁香树植物的研究有了很多新的成果和研究方向.重点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两方面来综述近些年来关于丁香属植物的相关研究进展,并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回顾来探讨和展望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作者:宋光西;马玲云;魏锋;马双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冠心病的预防及其药物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冠心病的预防措施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抗高血压、硝酸脂类及降血糖等药物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4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的检查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治疗冠心病具有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及经济上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利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及钢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及钢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5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及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手术效果.结果: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估.患者平均AOFAS评分为87分,其中优:90~100分,共34例;良:80~90分,共12例;一般:70~80分,共7例;差:60~70分,共3例,优良率为94.6%.结论: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及钢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安全用药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安全用药是治疗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今社会普遍存在着农村药品质量堪忧、滥用抗生素、药品广告泛滥、临床药师匮乏等问题.我们应从生产药品到销售药品、从生产经营者到消费者、从医生到病患、从法治建设到用药知识的普及等诸多方面来抓好用药的安全问题.

    作者:霍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药熏洗疗法治疗银屑病

    运用中药熏洗疗法治疗银屑病,具有效果显著、易适应、操作简便、安全、毒副作用小、经济实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春英;王凤仪;程君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3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证实中药治疗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09年9月-2010年9月治疗的3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使用中药方剂治疗,为观察组;一组阴道分娩,术后1个月结合西药治疗,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方法、疗效、副作用、复发率及患者满意率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疗法各具优势,观察组的治疗平均时间为36.8天,低于对照组的23.5天;其余数据观察组有明显优势.结论:中药方剂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有较好的疗效,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邱秀群;刘云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辛伐他汀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明显缩小,观察组变化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辛伐他汀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满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柳林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柴胡注射液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柴胡注射液抑制体外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机制.方法:将实验对象(人肝癌HepG2细胞株)分为空白对照组(含10%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和氟尿嘧啶阳性对照组(血峰浓度10μg/L),及柴胡注射液3mg/mL、5mg/mL、10mg/mL、25mg/mL、50mg/mL不同浓度实验组.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验人肝癌细胞株HepG2对柴胡注射液的药物及对氟尿嘧啶注射液敏感性;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epG2周期的改变.结果:柴胡注射液对HepG2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TT检测表明柴胡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有剂量一效应关系,随浓度的升高,抑制率增高;其半数抑制浓度为(IC50)约为50mg/mL.柴胡注射液微剂量(3mg/mL)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柴胡注射液25mg/mL组与阳性对照组氟尿嘧啶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他各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柴胡注射液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柴胡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可能是治疗肝癌的潜在药物.

    作者:唐婷婷;施贝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护理干预)和对照组63例(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开奶时间为(53.94±7.90)h,对照组为(57.37±7.60)h,两组开奶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两组泌乳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的护理干预可以增加产妇泌乳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陆月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在沙门菌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对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在沙门菌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0年7月我院接收的肠热症患者95例,男30例,女65例.将95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组,50例;一组为常规检验组,45例.结果: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组50例,检验有效49例,检验无效1例,有效率98%;常规检验组45例,检验有效35例,检验无效10例,有效率77.78%.结论: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在沙门菌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丛洪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措施分析与体会

    目的:观察分析胸腔闭式引流术相关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效果,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本次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为95.83%.结论:合理、良好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疗效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春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内经》辨证论治思想探析

    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渊源,<内经>早展现了辨证论治的医学思想,它对辨证论治理论形成的贡献表现在它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之渊薮.从<内经>辨证论治思想的理论来源、基本法则及主要方法、具体病症的辨证论治等方面探讨<内经>的辨证论治思想.

    作者:庞英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丙泊酚-瑞芬太尼或丙泊酚-芬太尼TCI用于门诊乳腺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芬太尼TCI麻醉用于门诊乳腺手术麻醉的可行性.方法:将44例门诊单纯行乳腺肿瘤切除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TCI组(PR组,n=22)和丙泊酚-芬太尼TCI组(PF组n=22).两组病人TCI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4.0μg/mL、瑞芬太尼或芬太尼效应室浓度3ng/mL.监测并记录相关指标.结果:两组麻醉方案病人意识消失时间、喉罩置入条件及围术期血液动力学无差异(P>0.05),两组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相似(P>0.05).但PR组拔除喉罩时间、离开PACU时间较PF组明显缩短(P<0.05),PR组喉罩拔除后即刻OAA/S评分较明显高于PF组(P<0.05).结论: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相比,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更符合门诊手术麻醉的要求.

    作者:许建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生物医药园区的集约化发展模式研究

    目的:探讨我国生物医药园区的集约化发展模式.方法:借鉴国外生物医药园区的典型发展模式,提出适合我国生物医药园区的集约化发展模式.结果与结论:生物医药产业通过集群化发展是我国生物医药园区集约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作者:蒋倩;冯国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玉米须的药理作用及其饮料发展展望

    玉米须具有药理价值和食疗价值.总结近年来对玉米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保健功能的研究,发现将玉米须煎煮取汁再经适宜菌种发酵制得口味独特的中药饮料,不仅食用方便,而且充分发挥其药理保健作用,会有不错的市场前景.

    作者:惠秋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HPLC测定滑膜炎颗粒中熊果酸含量

    目的:建立滑膜炎颗粒中熊果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DIONEX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265:35:0.1:0.05),流速为1.0mL/min,柱温:20℃,测定波长为205nm[1].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0%,熊果酸的线性范围为6.776~338.8μg/mL,系统精密度为0.30%.结论:HPLC法测定滑膜炎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可用于滑膜炎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军山;白新涛;张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1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21例,术中应用超声刀行肠系膜及血管处理,术后行常规化疗及随访.结果:完成腹腔镜下手术19例,平均手术时间为21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20mL,术后平均引流量为150mL,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36h.有2例因操作困难中转传统手术方式完成.围手术期未出现肠瘘或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术中使用超声刀符合肿瘤根治性手术的原则,同时具有较传统手术创伤小、术中视野清晰、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腹壁疤痕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松;岳奇俊;赵端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剖宫产发生率升高的原因统计与分析

    目的:对剖宫产发生率升高原因进行统计与分析,以降低剖宫产发生率.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410例剖宫产产妇,并对入选对象实施剖宫产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剖宫产原因主要包括胎儿原因、产妇原因、头盆原因及社会原因,其中以胎儿原因为多见,而社会原因也不容忽视.结论:加强对剖宫产发生原因的观察与分析是降低剖宫产发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刘志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