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刚;居来提;陈纪伟;贺银成;艾中立
目的 探讨不典型中晚期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3例不典型中晚期肾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尿、腰痛及尿频.其中11例尿常规异常,4例尿沉渣找抗酸杆菌阴性,8例静脉尿路造影患肾不显影,CT确诊率80%(8/10).3例行药物治疗,10例行手术治疗.13例随访1~4年均未再发症状,亦未发生输尿管残端综合征.结论 临床症状不典型和部分病例起病隐匿,是导致中、晚期肾结核延误治疗的重要原因.CT对中晚期肾结核的诊断有一定价值.治疗上对无功能的病肾仍以肾切除为主,术中应尽可能切除患侧输尿管.
作者:陆鲲;李世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精密过滤输液器减少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收集静脉输注20%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液,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普通输液器输液,观察2组使用甘露醇1周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P<0.01).结论 使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能有效减少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饶慧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据2000年统计资料显示[1],肝癌在全世界肿瘤患者中发病率居第五位,肿瘤致死原因居第三位,每年新发病例约564000例,81%位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约占全球的54%.肝癌治疗方法有多种,手术切除是首选方法.
作者:杨甲梅;沈伟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非脱垂子宫切除术(简称阴式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04年1月~2008年6月期间对收治的因不同原因需行子宫切除的患者共242例进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同期选取经腹子宫切除患者206例进行对比研究,对2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疼痛、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天数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低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均P<0.05);术后随访,阴式子宫切除术出现排尿困难或尿频、尿急发生率,腰腹部疼痛不适发生率,平均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术后半年性生活恢复正常的比例均低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均P<0.05).结论 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疗效优于经腹子宫切除术,手术创伤少,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普及.
作者:曾巧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慢性前列腺炎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析7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精液参数及部分生化指标,并与30例健康正常生育男性进行对比.结果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子存活率、活动力、正常形态百分率及精浆锌和果糖都较正常对照组低,液化时间较对照组长,精液量、精子密度及精液pH与对照组无差别.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可导致精液质量下降.
作者:朱心燊;孟栋良;何洁卿;王金根;黄海鹏;黎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6年来采用改良横裁包皮带蒂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r术)+阴茎皮管尿道成形术(Duplay术)治疗重度尿道下裂畸形的经验,并探讨提高疗效的措施.方法 近6年来采用改良Ducker+Duplay术治疗重度尿道下裂患者38例.结果 一次手术治愈率为81.6%.结论 应用改良Duckett+Duplay术式治疗重度尿道下裂,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锋;陈小华;魏孝钰;汪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动力学方法对63例腹泻患儿及47例正常体检儿童清醒血清心肌酶谱测定.结果 腹泻患儿有71.43%出现心肌酶异常;腹泻合并脱水酸中毒患儿,CK-MB、LDH升高较不合并脱水忠儿更明显(P<0.05).结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常伴有心肌损害,且疾病越重,心肌酶异常程度越高.
作者:李庆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工艺环节对当归注射液中阿魏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当归静脉注射液生产工艺各步骤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 阿魏酸在2.0~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随着工艺流程的进行,阿魏酸含量逐渐减少.结论 当归静脉注射液中阿魏酸的含量随工艺环节而降低.
作者:曾晖;孙曼春;方世平;周云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肝脏外科技术的进步,在肝脏储备功能尚可承受的条件下,大多数巨大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 carcinoma,HCC)或肝门区肝癌在一期切除或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缩小后可获得二期切除.
作者:胡三元;靳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严重少弱精症和无精症的遗传病因.方法 采用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PCR技术以及PAGE电泳,对48例严重少弱精症和无精症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无精子症因子(AZF)基因的6个位点分析.结果 48例中7例染色体异常,5例AZF基因有微缺失.结论 严重少弱精症和无精症的发生与遗传密切相关,对男性不育患者进行治疗前有必要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检测.
作者:习华英;彭剑虹;卢健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6例NSTEACS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结果 观察组在缓解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善、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 替罗非班对NSTEACS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好.
作者:张璟轶;熊世熙;龚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BiPAP呼吸机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鼻罩或面罩给氧:BiPAP组20例,在常规治疗同时,采用BiPAP呼吸机,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通气模式为S/T.治疗前后监测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气分析.结果 BiPAP组患者呼吸频率减慢,心率下降,呼吸困难缓解,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时,BiPAP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龚雯;熊世熙;张璟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社会发展,医院感染在受到医务人员重视的同时,由于病人及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医院感染的关注程度也不断提高.
作者:周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大出血通常是肝切除术中的主要问题,一直以来,肝脏外科医生不断探索减少肝切除时出血的方法.尤其是近二十余年以来,虽然肝脏手术的范围不断扩展,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仍较前明显降低,肝切除手术死亡率已降至1%~5%的较低水平,甚至接近于零[1].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肝血流阻断技术的发展和合理应用.
作者:张志伟;陈孝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根管治疗术是当前治疗感染根管、牙髓病、根尖周病的主要方法,是以手术的方法来治疗局部感染,包括彻底取出根管中的感染物质和牙本质,根管预备,药物消毒,严密充填等.
作者:李西波;李云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现代建筑及装饰材料带给人们舒适、休闲的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空气污染.现代工业及交通快速发展所导致的大气环境恶化,进一步加重了室内空气污染.
作者:王慧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起源于肝脏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占原发性肝癌的91.5%,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HCC是典型的多血管肿瘤,血管生成被认为与HCC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因此,血管生成抑制策略在HCC的治疗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志苏;张中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人端粒酶亚单位hTERT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以hTERTmRNA为靶基因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76例结直肠癌、22例良性大肠疾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人群外周血中hTERTmRNA的表达.结果 76例结直肠癌患者中有52例外周血hTERT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8.4%,22例良性大肠疾病患者中有1例外周血hTERTmRNA表达阳性,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30例正常对照人群外周血中均无hTERTmRNA表达.hTERTmRNA的阳性检出率与肿瘤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密切相关,与其他因素无相关性.结论 外周血细胞中hTERTmRNA的表达与肿瘤分期相关,有可能作为结直肠癌微转移的一个监测指标.
作者:田莉;杨桂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福辛普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24只动物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8),缺血再灌注损伤组(n=8)和福辛普利预处理组(n=8),再灌注24 h后处死动物.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RT-PCR检测Bcl-2及Bax基因表达.结果 电镜结果显示福辛普利的应用促使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肌原纤维排列趋于恢复正常、线粒体肿大好转、细胞核和核仁显示良好,无细胞核变形,无胞核空洞样变及核固缩等现象.TUNEL显示福辛普利组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24 h后心肌组织Bcl-2基因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而Bax基因表达则显著增高,福辛普利则可以逆转这种趋势.结论 应用福辛普利能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发挥心肌保护作用,从而缓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
作者:曹萍;史宪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小脑梗塞多由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引起.梗塞面积小时,常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但梗塞面积扩大出现意识障碍及脑积水时,内科治疗难以奏效,多需手术治疗.
作者:王汉平;魏俊;吴学群;王威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