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并阔韧带恶性中胚叶混合瘤1例

刘作钧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 阔韧带, 下腹部, 临床资料, 囊实性包块, 胃肠镜检查, 上腹部不适, 子宫大小, 周围组织, 腹部包块, 附件, 病理资料, 右卵巢, 胃肠道, 器质性, 活动度, 超检查, 肿块, 症状, 粘连
摘要:1 临床资料与病理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女,65岁.2个月前发现下腹部包块,并伴有上腹部不适,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于2007年5月6日入院.体检,触及右下腹部一拳头大小包块,活动度差,有压痛.胃肠镜检查:未见胃肠道器质性病变.B超检查:见右下腹部有一10cm×8 cm×6 cm囊实性包块,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呈粘连状.右卵巢有一肿块,呈结节状.子宫大小正常,左侧附件未见异常.手术全切子宫双侧附件.
医学新知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睡眠时上呼吸道梗阻导致的反复呼吸暂停及其所致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一系列并发症.睡眠呼吸暂停诊断标准为,睡眠时口、鼻气流暂停达到或超过10 s,7 h内达30次以上或平均每小时多于5次而伴缺氧症状者.呼吸道阻塞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OSAHS大多是不完全性的.呼吸暂停是指口鼻气流停止,按照小儿的年龄不同,婴儿呼吸暂停3.5 s以上,儿童呼吸暂停5 s以上,伴有或不伴有低通气,可以诊断OSAHS[1].OSAHS在临床上还要与原发性鼾症鉴别,原发性鼾症仅有打鼾,而没有阻塞性暂停或低通气、频繁觉醒及气体交换异常等[2].儿童OSAHS在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均与成人有很大差异,作者根据近年来的文献,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艳红;多力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Vitapex糊剂充填根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Vitapex糊剂充填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恒牙慢性根尖周炎220颗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13颗)使用Vitapex糊剂加牙胶尖,对照组(107颗)以常用根管充填剂加牙胶尖进行根充.观察其临床远期疗效.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超充糊剂3个月复查时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Vitapex糊剂作为一种新型根充材料,操作简便,充填根管疗效较好.

    作者:张武;梅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局麻药对脊髓神经影响的分析

    局部麻醉是临床上常采用的麻醉方法,其具有独特的优点:保持病人的清醒;麻醉恢复平稳;易于术后镇痛;减轻病人对手术的紧张情绪;可用于门诊短小手术;节省医疗费用.9 559例行全髋置换、全膝置换、髋关节骨折手术的病人进行meta分析后明确证实局部麻醉的临床效益优于全身麻醉.但麻醉医生对局部麻醉的担心考虑:①麻醉准备时间较长;②术中神经阻滞不全;③部分麻醉医生缺乏局麻的经验;④脊神经损伤的防治.近年来局麻药物引起神经及心血管毒性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但局部麻醉药的脊神经毒性反应更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作者:黄文起;刘宽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延长全麻诱导期无通气时限研究进展

    全麻诱导期困难插管等原因造成的机体缺氧问题历来是麻醉学科的重要课题.除了选用各种工具和手法尽可能缩短气管插管操作的时间外,通过延长无通气时限亦可降低机体缺氧的发生率,提高安全性.无通气时限(duration ofnon-hypoxic apnoea)是指停止通气至SpO2降至90%的时间[1].根据氧离曲线,这时的动脉血氧分压一般不低于60 mmHg,即不会造成严重低氧血症.

    作者:唐李隽;汪正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道出血的处理(附11例报告)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道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1].胆道出血量少者,应用止血药静滴或者T管内灌注即可;出血量多者可导致出血性休克.我们对11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道出血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彬;李锦莲;钟翠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性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ICU科13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13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G-)占69.6%;革兰阳性菌(G+)占20.3%;真菌占10.1%.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高为17.4%;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细菌占34.2%;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i,MRS)在葡萄球菌中分离率为32.1%.结论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体以G-菌为主,并且G-杆菌的耐药呈多重耐药性,临床应重视病原体的检查,有针对性使用抗生素.

    作者:谢明水;晏文强;熊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鼻窦内窥镜和纤维喉镜在耳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鼻窦内窥镜和纤维喉镜替代耳内窥镜诊断耳科疾病的价值.方法 采用鼻窦内窥镜和纤维喉镜检查耳科疾病15例,其中鼓膜外伤4例,慢性中耳炎6例,外耳道异物2例,分泌性中耳炎3例.结果 所有患者外耳深部及中耳内的细微病变被清晰显示,并得到确诊.结论 鼻窦内窥镜和纤维喉镜作为一种辅助的诊断措施,基本可替代耳内镜诊断耳科疾病.

    作者:陈向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内镜治疗(附32例报告)

    目的 探讨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内镜在胆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术后胆漏患者结合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采取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球囊扩张或胆道内置支架、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内镜治疗后3~5 d腹部症状好转,并终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镜治疗可作为术后胆漏早期治疗的理想方法.

    作者:熊锐;孙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阿米替林在晚期癌症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阿米替林在晚期癌症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98例中重度疼痛的晚期癌症患者,在使用阿片类镇痛药中,当疼痛强度评分(NRS)>4时联合应用阿米替林,初始剂量为12.5mg或25mg,根据疼痛情况进行剂量调整.结果 全组病例疼痛均达到完全或明显缓解,其中单用阿米替林调整获得完全缓解42例(42.86%),明显缓解34例(34.69%);阿米替林联合阿片类药调整达到明显缓解22例(22.45%).阿米替林个体剂量为12.5~75 mg.受试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包括有多语、嗜睡、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等.结论 阿米替林能加强阿片类药的镇痛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用安全,副作用可耐受.

    作者:任义平;张弓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并阔韧带恶性中胚叶混合瘤1例

    1 临床资料与病理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女,65岁.2个月前发现下腹部包块,并伴有上腹部不适,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于2007年5月6日入院.体检,触及右下腹部一拳头大小包块,活动度差,有压痛.胃肠镜检查:未见胃肠道器质性病变.B超检查:见右下腹部有一10cm×8 cm×6 cm囊实性包块,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呈粘连状.右卵巢有一肿块,呈结节状.子宫大小正常,左侧附件未见异常.手术全切子宫双侧附件.

    作者:刘作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2种交叉配血方法的比较

    输血是临床上抢救、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保证安全、快速、有效输血,输血前的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是一个关键环节.目前基层医院交叉配血方法主要有两种:盐水法和凝聚胺法.我科对60例临床病人的血液标本用两种方法同时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梅凤兰;吴晓春;童燕;雷富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细针吸细胞学诊断乳腺肿瘤108例

    乳腺肿块细针吸细胞学(FNAC)检测是一种简便、快捷、有效的诊断方法,特别对乳腺癌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我们对108例乳腺肿瘤中的48例进行FNAC与病理学检查,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1999~2004年本院门诊采用针吸细胞学诊断的乳腺肿瘤108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3(15~71)岁,<45岁为67%,其中有病理对照48例.

    作者:董少敏;李娉;王小琴;张晓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异丙酚、七氟醚诱导对非去极化肌松药起效时间的影响

    异丙酚静脉推注和七氟醚吸入是常用的全身麻醉诱导方式,两者对非去极化肌松药起效时间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有所不同,现就此作一探讨.1 异丙酚静注诱导1.1 增强肌松药作用的机制1)直接作用于N2受体离子通道,通过阻塞离子通道,使终板膜不能正常去极化,从而减弱或阻滞神经肌肉兴奋的传递,达到直接的肌松作用.

    作者:姜旭晖;李士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肺下叶结核45例误诊分析

    肺下叶不是成人肺结核的好发部位,临床上较少见,其临床特点和X线表现与非结核性肺部炎症有很多相似之处,容易造成误诊.我科2003年7月~2006年6月收治60例肺下叶结核,其中误诊45例.作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误诊的原因及体会.

    作者:刘瑾;刘永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三种根管充填糊剂对根管充填后疼痛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氧化锌丁香油+碘仿糊剂、Cortisomol(碧兰糊剂)充填根管后患者对疼痛的反应.方法 选取在门诊行根管治疗的患者65例(患牙87颗),随机分成3组:A组使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牙胶尖充填;B组使用氧化锌丁香油+碘仿糊剂+牙胶尖充填;C组使用碧兰糊剂+牙胶尖行管充填.随诊观察术后的疼痛反应情况.结果 根充后疼痛的发生率C组低于B组,B组低于A组,C组与A、B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与B组的疼痛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碧兰糊剂是一种理想的根管充填糊剂.

    作者:刘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癌复发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它是一种容易复发转移的恶性肿瘤,复发转移方式有直接蔓延、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肝外器官血道转移早且广泛,肺脏是肝外转移的优先器官.临床就诊者多属中晚期病人,手术切除率低.即使早期切除,术后5年复发率也在60%以上,小肝癌达40%~50%[1].肝癌主要死因是复发转移,阐明肝癌复发转移机理,防治复发转移是提高总体疗效的根本.目前,肝癌复发转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均取得了许多进展.本文就肝癌复发转移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雪琴;李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He-Ne激光联合药物治疗外耳湿疹疗效观察

    外耳湿疹是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围皮肤的变应性浅表性炎症.过敏物质刺激极易诱发,如不及时治疗易继发细菌感染.我们于2003年6月~2006年6月用He-Ne局部激光照射结合局部薄涂丙酸倍氯米松霜剂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江;刘荆荣;张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肌肉松弛药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肌肉松弛药(简称肌松药)已成为现代麻醉不可缺少的辅助用药.随着对肌松药的不断研究和开发,新一代肌松药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逐渐减少,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作者:王焱林;詹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AF钉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AF钉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行AF钉内固定及椎板减压,进行回顾分析和疗效总结.结果 本组病例平均伤椎前缘高度恢复至正常椎体高度的96%,Cobb's角由术前平均27°矫正到术后5°,椎管狭窄指数术前平均值为1.98±0.10,术后平均值为0.72±0.07.结论 AF钉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操作简单,疗效可靠,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作者:胡辉东;文会龙;陈金福;夏荣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食管或肺手术开胸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全麻组(A组)和硬膜外阻滞+全麻组(B组),每组15例.A组麻醉方法为:经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1 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mg/kg,异丙酚1.0mg/kg诱导后全麻插管,静脉持续输注异丙酚2~4mg/kg/h,吸入异氟醚保持呼气末浓度0.6~1.0MAC;此后每小时追加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05mg/kg.B组麻醉方法为:于胸6~7椎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后注入1%利多卡因3ml;经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mg/kg,异丙酚1.0 mg/kg诱导后全麻插管,吸入异氟醚保持呼气末浓度0.5~0.8MAC;此后每小时追加维库溴铵0.05mg/kg;手术开始前10min经硬膜外导管注入1%利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混合液10 ml,每1.5 h追加半量;术毕前20 min接止痛泵(0.5mg芬太尼+80 mg左旋布比卡因+生理盐水共100 ml).分别于麻醉前,术后6h,24h 3d,5d,7d抽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2组患者术后CD3+,CD4+,CD8+,CD4+/CD8+均有所下降(P<0.05;),但A组下降显著大于B组(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能够减轻麻醉和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抑制,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樊伍峰;谭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医学新知杂志

医学新知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主办: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