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汉雄;林钟旭;彭振源
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月,施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25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绪红;何文法;张华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心静脉置管已广泛用于输液、给药、中心静脉压测定和静脉营养等.然而在临床工作中,中心静脉置管引起的医院内感染却成为临床医务人员较为棘手的问题.为此,我科对2001年12月~2004年8月行中心静脉置管的540例进行分析,其中63例(8.57%)并发院内感染,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学兰;王俊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活性现状,为选择药敏试验方法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临床送检标本用TTC-沙保罗琼脂平板分离培养,常规法或API20CAUX酵母样真菌鉴定试条进行鉴定;ROSCO酵母样真菌药敏药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96株白色念珠菌对特比奈酚、伊曲霉素、氟胞嘧啶、益康唑、咪康唑、克霉唑、酮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游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1.4%、47.9%、34.6%、38.7%、39.7%、27.5%、29.5%、29.5%、10.2%、2.0%.结论 白色念珠菌对游霉素和两性霉素B敏感性高,对特比奈酚和伊曲霉素耐药性高,咪唑组和三唑组吡咯类近30%~40%耐药程度;提示临床不能再靠经验用药,要参考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作者:王崇玉;杨永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DIC种植系统在牙缺失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CDIC种植系统修复30例40颗牙.结果 随访1~6年,成功率为90%.结论 人工种植牙具有舒服、美观,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成功率高等优点.
作者:杨文忠;李荣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应用电子胃镜诊断了32例老年人食管裂孔疝(Hiatus hernia),现就其临床及镜下特点进行讨论,以便加深其认识.
作者:吴瑶;黄梅芳;邓长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根据病情分为两组:亚低温治疗组(50例)于伤后12 h内控制直肠温度在32~35℃,维持5~7 d.对照组(50例)除不行降温外,其余与亚低温治疗组相同.观察颅内压的变化,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亚低温组患者颅内压明显降低,恢复良好率升高,病死率降低(P<0.05).结论 亚低温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能降低颅高压,改善预后.
作者:张颖;王焱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和分析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hMSH2和hMLH1基因突变和临床病理特点,并探索高效的检测方法.方法 收集31个国人HNPCC家系,采用PCR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筛查hMSH2和hMLH1基因的突变,对DHPLC图形异常的样本用377DNA测序仪测序.结果 31个国人HNPCC家系132个病人中共发现180例恶性肿瘤,其中胃癌19例(10.6%);同时性癌少见,仅占所有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3.0%.8个家系携带hMSH2或hMLH1基因序列改变,其中包括第一个带有hMSH2基因突变的蒙古族家系.结论 国人中胃癌是发病率仅次于CRC的HNPCC相关肿瘤;DHPLC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筛选hMSH2和hMLH1基因突变的方法;在中国hMLH1基因尤其是其前9个外显子的突变较hMSH2基因的突变更为常见.
作者:赵博;王振军;黄筵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鼾症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为改善生活质量,防范意外,近年来许多鼾症患者接受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 palato pharyngo plasty,UPPP)治疗.本研究对武汉市中心医院2003年~2005年92例UPPP手术中分别应用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的效果进行了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唐洛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胆系疾患引起的急腹症发病率较高,病情凶险,在外科急腹症中占第二位[1].胆系疾病所引起的急腹症有4种:急性胆囊炎、急性梗阻性胆管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急性肝内胆道大出血.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胆系疾患所致急腹症154例,报告如下.
作者:阮长山;郭鹏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酸相关性疾病(acid-related disorders,ARDs)是一类与胃酸攻击作用有密切关系的上消化道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病(PUD)、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消化不良(dyspepsia).其中消化性溃疡病、胃食管反流病与上消化道出血关系较密切,仅就这几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作一介绍.
作者:韦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律失常急诊发病的特点.方法 对346例心律失常急诊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分别从心律失常的类型、并存基础疾病、年龄分布、发病时间、转归等方面研究.结果 心律失常主要以房性及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多见;主要基础疾病是冠心病、高血压病;在3月和11月的就诊次数略高于其他月份.结论 去除诱因、治疗基础疾病是预防心律失常的根本.
作者:石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与溃疡性结肠炎(溃结),其内科治疗的共同特点是以药物进行诱导缓解及相当长期的预防复发(维持缓解)治疗.
作者:郑家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性血管炎.它主要侵犯大、中血管,其中冠状动脉血管炎引起的冠状动脉瘤和冠状动脉狭窄为严重,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和猝死.本文综合分析68例KD患儿临床资料,以期发现对早期诊断有价值的临床特征.
作者:阳明玉;张明;王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取成年雄性SD大鼠3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CLP组、CLP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和迷切电针组,每组7只.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cecal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法制备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后,以脉冲电流(2V,3Hz)连续刺激双侧足三里穴30 min.模型制备后4 h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浆TNF-a和IL-10水平.结果 与假CLP组比较,CLP组、非经非穴组和迷切电针组血浆TNF-α和IL-10含量都显著升高(均P<0.01),足三里组血浆TNF-α含量较CLP组显著降低(P<0.01),而IL-10无显著改变(均P>0.05).结论 电针足三里穴可以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而对抗炎性细胞因子无影响,从而起到抗炎作用.
作者:杨春;袁翔;李建国;杜朝辉;黄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5年1月~2006年6月,我们通过中医辨证,应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多涎2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胰腺囊腺癌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国内外报道较少,临床上对这类肿瘤认识不足,易与胰腺假性囊肿相混淆,以致延误诊断及治疗.近10年作者收治胰腺囊腺癌7例,报道如下.
作者:黄重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消化不良是一组包含常见上胃肠道症状的总称.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腹胀、早饱、食欲不振、反酸,烧心、暧气、恶心或呕吐等.
作者:侯晓华;杨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酸相关性疾病是指一类与胃酸攻击作用密切相关的上胃肠道疾病,包括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根据病理生理机制的不同,酸相关性疾病主要分为消化不良(dyspepsia)、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消化性溃疡病(PUD)三大类.
作者:郑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肛门瘘管切除原则是将整个瘘管壁从外口到内口全部切除,这样在肛缘、肛管和低位直肠处会留下一契形创面.创面的大小、深度、瘘管成因以及一些外在因素决定了创口的愈合时间、创缘的瘢痕大小、肛门的功能状态等[1].
作者:司徒光伟;吕警军;夏玉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1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03株不动杆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03株不动杆菌中,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外科伤口次之.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1.9%);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类耐药率均较高,特别是对氨曲南和哌拉西林分别为75.7%和73.8%;对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也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不动杆菌对某些抗生素的耐药率正在上升;临床应加强对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测.
作者:郭晓东;姜玲;周益;李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