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文;涂毅;涂庭山;谢宝珊
由于内镜技术的进步,结合超声装置的小探头超声内镜MPS(Miniprobe Endosonography)开辟了消化系统疾病研究的新领域.它既有内镜直观,可行活检进行病理诊断的优点,又具备超声影像术检测深部病变及范围的功能,故在欧美、日本等国得到广泛应用.由于仪器价格昂贵、成本较高,我国目前应用不多.本院自1996年10月起使用日本富士能小探头超声内镜诊断上消化道疾病40例,现结合文献对其性能、操作技术及临床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吴灵飞;王炳周;陈岳华;徐小华;郑志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Ⅰ型糖尿病(IDDM)是由免疫介导的胰岛β细胞破坏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属IDDM的亚型, 对LADA进行早诊断,采用胰岛素治疗,有利于保护残留的部分胰岛分泌功能, 延缓病情的发展.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对这类患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林明珠;李少华;王彩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自1994年以来,我们对21例胆总管下端狭窄或结石未取尽者施行了胆总管十二指肠后壁大口吻合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本濂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可能与机体免疫反应异常有关,通过近年研究,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细胞因子与IBD密切相关,细胞因子是指机体的免疫细胞、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组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它们调节多种细胞的生理功能,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
作者:张友才;邓长生;朱尤庆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小肠粘连梗阻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保守治疗常能奏效,如疑有肠绞窄,必须手术.但如何防止术后再粘连甚至再手术,仍是一道难题.现将我院1995~1999年收治粘连性小肠梗阻75例报道如下.
作者:凌碧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耳前瘘管(Preauricular fistula)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尽管一般情况下无需处理,但部分患者因反复继发感染或感染蔓延到外耳道及耳后,易误诊为急性乳突炎或其他并发症,故不可轻视.现将耳前瘘管88例手术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姜春秋;刘元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白内障手术由于手术创伤,手术器械对眼组织的刺激,在手术后早期或多或少会引起眼前段炎症.超声乳化术因其切口小、无缝线及术中有深而稳定的前房,操作局限在囊袋内,故术后早期眼前段炎症反应明显较囊外摘除术轻.现将我院1998年1月~12月10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前段炎症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严明;蔡小军;喻志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科自1994年~1996年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辅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芮;王莉;张渝侯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研究CD44s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明确CD44s在胃癌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应用抗CD44s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了97例胃癌标本.结果显示部分正常胃腺体中下2/3的细胞膜和23.71%(23/97)的胃癌细胞被染成棕红色,免疫反应位于肿瘤细胞的胞膜上;硬癌CD44s表达率较高(P<0.05),浸润型胃癌CD44s强表达率较显著;CD44s表达与胃癌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CD44s强阳性表达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P<0.05).提示CD44s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展并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黎家庆;朱尤庆;吴菲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994~1999年8月作者应用进口AO中空螺钉(7.0 mm)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46例.随访2~5(平均2~3)年.治疗效果满意,髋关节功能均达到优良.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智豪;顾小华;洪潮;马伟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发生在人体不同器官、不同系统两种以上的恶性肿瘤,为多原发性癌,其预后较差,5年治愈率仅9%~22%[1].术后生存15年极为罕见.近,我们随访到2例甲状腺与消化道的多原发性癌,同时性和异时性各1例,术后已生存15年,且仍健在,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近几年来,沙眼衣原体(CT)感染所致婴儿肺炎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运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法(单式PCR)检测CT的有关文献报道日益增多.我们于1997年1月~1997年9月对5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套式PCR)方法检测CT并与对照组及单式PCR方法进行了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剑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许多肠道方面病变都需要施行造口手术,但患者对造口往往产生恐惧,原因是造口对其生活带来不便.笔者收集了158例患者,了解到只要造口部位及方式合理以及正确配戴造口袋,其并发症很少发生,可如同正常人一样生活.
作者:张根福;朱振亚;史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慢性酒精中毒(chronic Alcoholic Toxication,CAT)是指长期饮酒导致成瘾的严重后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酒类消费和酒精依赖呈上升趋势.笔者总结我院1992年1月~1997年2月住院期间确诊的CAT 120例,通过对住院病例回顾性分析,探讨CAT对消化系统的损害,旨在引起临床医师对酒精损害健康的重视.
作者:王伟;鄂富久;杜义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眼部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erpes Zoster Virus, HZV)侵犯三叉神经的第一、第二支或两支同时受累而发生的眼部疾病.由于受感染者机体免疫力的不同,其眼部带状疱疹的严重程度也有很大差异,并且眼眶、眼球各部位都可受累,可出现多种类型的病变.现将我院1992~1997年诊治的带状疱疹性眼病57例分析如下.
作者:柯敏;蔡小军;柳七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溃疡性结肠炎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损从直肠或直肠乙状结肠开始,向近端蔓延,可波及全结肠甚至末端回肠.病变特点为连续弥漫性结肠粘膜、粘膜下层慢性渗出性和出血性炎症及溃疡性病变,很少累及肌层和浆膜.
作者:郑泽霖;田力;张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 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之前临床表现形式多样, 易误诊为其它疾病. 自1990~1997年以来我科共收治肝豆状核变性误诊病例 11 例, 现将其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捷荣;熊晓红;金雅磊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为探讨pH电极位置对反流性食管炎酸监测的影响,将60例反流性食管炎随机分为对照(C)组和试验(T)组.C组30例用测压法将pH电极置于下食管括约肌(LES)上缘5 cm处;T组30例用pH梯度法将电极放于胃食管连接处(GEJ)上方5 cm处.连续24 h pH监测.结果显示,C与T组前鼻孔至GEJ平均距离分别为(46.2±4.1) cm与(46.5±4.5) cm,两者无明显差异(P=0.8).两组前鼻孔至GEJ平均距离(46.3±4.3) cm比C组前鼻孔至LES上缘平均距离(43.3±3.1) cm低3.0 cm(P=0.0003).食管酸监测的pH<4,总百分时间和总计分在T组(8.5和45.5)和T组中GEJ>LES上缘+3 cm和<-3cm范围者(10.0和99.3)较C组(4.8和26.3)均有明显增高,P均<0.01),而T组中GEJ≤LES上缘+3 cm和≥-3 cm范围者(7.1和39.4)则无明显差异(P均>0.05).研究结果表明,因GEJ常比LES上缘偏低,故以GEJ安放电极(尤其是GEJ>LES上缘+3 cm或<-3 cm范围者)对反流性食管炎行pH监测时,可能会扩大酸监测结果.
作者:徐章;王子强;于云鹤;胡阳黔;黄晓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一类老年人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约占食管疾病的75%.我们采用高舒达与普瑞博思联用治疗老年人GERD 71例,旨在探讨一有效、经济及副反应小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萍;孙光祺;陈伟峰;康静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