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研究

程玉华;廖鑫;张琳;张晗;高琳

关键词: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代谢
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有骨质疏松,将患者分入单纯2型糖尿病组(单一组,n=89)、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组(合并组,n=34);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组(n=49).检测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β-胶原降解产物、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以及L2、L3、L4骨密度水平.结果 单一组、健康组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高于合并组,且健康组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组、健康组β-胶原降解产物、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低于合并组,且健康组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组、健康组、合并组血钙、血磷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组、健康组腰椎L2、L3、L4骨密度水平均高于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导致患者骨形成下降、骨吸收增加.因此,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应加强骨质疏松防治干预.
临床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肺腺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相关上皮间质转化基因筛选及其调控通路分析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肺腺癌细胞中筛选出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的差异基因,构建蛋白互作网络,进一步筛选出枢纽基因,分析枢纽基因在肺腺癌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方法 用GEO数据库中的肺腺癌细胞EGFR-TKI耐药基因表达谱芯片和EMT基因表达谱芯片共同筛选,STRING构建蛋白互作网络,MCODE分析蛋白互作网络的功能模块与枢纽基因,Oncomine分析枢纽基因在肺腺癌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结果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阻滞基因1B(CDKN1B)、肌微管素相关蛋白3(MTMR3)是网络枢纽基因.CDKN1B参与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苏氨酸激酶、酶复合物、P53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调控过程;MTMR3参与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磷脂醇激酶、肌酸肌醇代谢等调控过程.与正常组织比较,CDKN1B在肺腺癌组织的表达降低,MTMR3在肺腺癌组织的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了与肺腺癌细胞EGFR-TKI耐药与EMT相关的枢纽基因CDKN1B、MTMR3及其调控通路,这有助于分析肺腺癌EGFR-TKI耐药机制,寻找靶向治疗的分子标记物.

    作者:刘文静;沈晓宇;李琳琳;马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在大鼠急性缺血缺氧再灌注肾损伤过程中表达与作用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AIKI)大鼠肾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的表达情况及其对急性肾衰竭的影响.方法 选取清洁级雄性SD大鼠128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模型组(n=44)与实验组(n=44).其中,模型组与实验组均按照国际标准建立大鼠AIKI模型,实验组每天注射MALAT1 siRNA.分别于2、24、48、72 h及7、14 d各处死6只大鼠,采集肾组织样本,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ALAT1的表达水平;分别于48、72 h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急性肾损伤后,MALAT1表达显著增加,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尾静脉注射MALAT1 siRNA后,MALAT1、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MALAT1在AIKI大鼠的肾组织中表达显著增加,活体水平MALAT1表达的下调对急性肾损伤有缓解作用.

    作者:李莉;杨晓霞;于艳;李嵘;马峰;刘晓渭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A组采用尿激酶治疗,B组采用rt-PA联合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趋化素(Chemerin)表达的影响.结果 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40/50),显著高于A组的78.0%(39/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Lp-PLA2、Chemerin水平均显著降低,且B组患者Lp-PLA2、Chemerin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rt-PA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佳,可降低患者Lp-PLA2、Chemerin水平.

    作者:赵严;黄达;周靖媛;杜晓达;孟凡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前联合切除对喉癌患者二氧化碳激光切除术后嗓音功能影响

    目的 探讨二氧化碳(CO2)激光切除喉癌患者前联合对其嗓音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接受CO2激光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按术中是否切除前联合分为未切除组(n=14)与切除组(n=11),另选择30例健康男性作为健康对照组.于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嗓音客观评估,包括嗓音声学分析、电声门图检查、长发声时间测定、频闪喉镜检查,并对患者进行嗓音障碍指数-10(VHI-10)评分.结果 切除组及未切除组各参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振幅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值高于未切除组,接触商、长发声时间低于未切除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与未切除组患者VHI-10得分大部分处于中、重度嗓音障碍,所占比例分别为90.9%(10/11)、85.7%(12/14).结论 喉前联合是否切除对CO2激光术后嗓音功能的恢复有一定影响,术中应尽量保留前联合或避免损伤,术后可获得更好的发声质量.

    作者:傅家宝;张楠;孙欣;宋岩;吴大海;季文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治疗中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6年1—4月收治的36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两组,每组18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比较两组患者促黄体激素、雌二醇及获卵数、受精数、优质胚胎数.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B组促黄体激素为(2.6±1.3)的U/L,明显低于A组的(4.1±1.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雌二醇为(986.4±648.5)U/L,明显低于A组的(1623.5±632.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获卵数、受精数、优质胚胎数分别为(36.5±4.1)个、(22.8±5.2)个、(9.5±2.2)个,均多于A组的(22.1±4.3)个、(13.4±5.3)个、(6.4±2.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安全有效,可控制疾病进展,也可用于疾病预防.

    作者:陈咏;于月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孕激素联合雌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孕激素联合雌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九〇一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接受单纯孕激素治疗的100例患者纳入A组,将接受孕激素联合雌激素治疗的100例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A组显效30例、有效31例、无效39例,有效率为61.0%(61/100);B组显效59例、有效30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89.0%(89/1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血控制时间为(25.72±8.14)h,明显低于A组的(39.52±9.76)h;B组彻底止血时间为(51.76±15.86)h,明显低于A组的(87.52±18.95)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应用孕激素比较,孕激素联合雌激素在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方面更具优势,可明显缩短出血时间.

    作者:俞敏;谢伟;许琳玲;仇茜;翁继峰;黄俊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儿童诺如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诺如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以期缩短诊断时间,降低误诊率,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有消化道症状的78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诺如病毒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阳性组(n=193)与阴性组(n=588).对其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生化检测指标、影像学结果况等临床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193例诺如病毒阳性,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3:1.0,平均发病年龄为3.1岁.2岁及以下患儿检出率高,占50.8%(98/193);12月份的检出率高,8月份检出率低.两组患儿呕吐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腹泻、发热及腹痛等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诺如病毒感染多见于5岁以下幼儿,主要于冬季流行发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呕吐、腹泻及发热,呕吐表现较为特异.

    作者:郭静;刘云;孙梅;许玲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肺炎支原体属柔膜体纲,支原体属,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小的原核致病微生物.肺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因此,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固有耐药[1-2]. 肺炎支原体感染潜伏期一般长达2~3 周,主要感染婴幼儿与老年人[3]. 肺炎支原体是我国社区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4] ,约占小儿肺炎的10% ~20% [5]. 支原体肺炎发热程度不一,可表现为高热、中等度热或低热[6]. 支原体肺炎可导致肺外并发症,发生率约 25. 0% ~39. 3%,累及皮肤黏膜、血液、神经、胃肠道、心血管、肾等[7] ,有些患者甚至无任何肺部体征,而仅以肺外并发症为首要症状[8]. 其致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肺炎支原体呼吸道上皮黏附;(2)肺炎支原体细胞损伤;(3)细胞免疫损伤;(4)体液免疫损伤. 肺炎支原体感染所造成的并发症较多,病程较长,致病机制复杂多样,因此,早期识别与正确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尤为重要. 本研究主要介绍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方法,以期为早期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郝云;李奇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肝豆状核变性累及丘脑与脑干1例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病[1-2]. 其特点为因铜代谢障碍而导致肝硬化与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神经系统症状、精神症状、肝症状、眼部异常等,部分患者可有阳性家族史. 其典型影像学改变以豆状核区病变为主,累及丘脑与脑干者较少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肝豆状核变性累及丘脑与脑干患者1例. 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育霖;吴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比较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EI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作用评价.方法 选取铁岭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的300例疑似乙肝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分别采用CLEIA、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结果 经CLEIA法检测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HBeAb)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0.3%(181/300)、46.3%(139/300),均明显高于ELISA法检出的56.7%(170/300)、42.7%(128/300),两种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LEIA法在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3%(142/300)、21.7%(65/300)、59.7%(179/300),均略高于ELISA法,但两种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中,CLEIA应用价值明显高于ELISA,CLEIA法能够较好的保证测定效果,检测分析结果更为精准.

    作者:高永庆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及炎性指标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8年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新辅助化疗的156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采用TAC方案进行治疗:环磷酰胺600 mg/m2,d1;表柔比星90 mg/m2,d1;多西他赛75 mg/m2,d2;3~6个疗程后评估疗效.观察并记录化疗前后患者的ER、PR、HER-2、NLR及PLR的变化情况.结果 化疗后ER、PR和HER-2表达阳性率均低于化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和HER-2表达阳性转阴率均高于阴性转阳率.化疗后ER和PR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表达水平虽然低于化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NLR水平虽然高于化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R水平显著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能引起部分乳腺癌患者ER、PR、HER-2表达水平和表达状态的改变,以及PLR水平的升高,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作者:朱晓敏;王浩楠;郭春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ABCD3-I评分法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意义

    目的 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ABCD3-I评分法联合用于评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合并急性脑梗死早期检测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因妊高征收入开滦总医院进行治疗的2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并进行ABCD3-I评分,评估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ABCD3-I评分法在预测妊高征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准确性.根据ABCD3-I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n=245)、中危组(n=10)和高危组(n=13).结果 患妊高征孕产妇的年龄、孕周均对脑梗死的发生有影响(P<0.05).此外,ABCD3-I评分中临床特征表现、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临床症状持续时间、7 d内发生双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WI序列信号高、同侧颈动脉存在中重度狭窄及终的ABCD3-I评分总分均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P<0.05).中危组和高危组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脑供血动脉正常或轻度狭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脑供血动脉中度和重度狭窄的患者(P<0.05);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中,低危组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50%和狭窄程度≥50%者脑梗死发生率均低于中危组和高危组(P<0.05).结论 ABCD3-I评分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有效地对妊高征患者短期内继发脑梗死进行评估,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行改良.

    作者:闫丽丽;玄丽慧;冯玉婧;皇甫春梅;杨秀平;李壬子;王茜;方向楠;李雪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肠外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并发症及术后排气恢复时间影响

    目的 探讨肠外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并发症及术后排气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大连市中心医院自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4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32例.A组应用肠内营养方式,B组应用肠外营养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营养学指标及术后指标恢复时间.结果 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4%(3/32),显著低于A组的25.0%(8/3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各指标恢复时间均低于A组,术后3 d的营养学指标均优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癌患者进行肠外营养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蛋白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朱世滨;赵国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在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中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在微波消融(M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8—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行超声引导下MA治疗的19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共41枚病灶,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8例、甲状腺腺瘤3例,于消融前、消融后1、3、6个月分别接受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SR)诊断.观察消融效果,比较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病灶消融前后的甲状腺结节体积变化及SR值变化情况.结果 41枚甲状腺结节治疗后1、3、6个月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1.0%(25/41)、90.2%(37/41)及97.6%(40/41),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治疗有效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的体积缩小率逐渐增加,甲状腺腺瘤的结节体积逐渐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体积缩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融后1、3、6个月,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S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SR技术可识别坏死后消融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硬度差异,可评价甲状腺良性结节MA治疗后恢复的效果,对促进微波消融手术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王怡;曹军英;王冬妮;吴璐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治疗的112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组,每组各56例.A组采用传统氧疗,B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结果 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50/56),显著高于A组的75.0%(4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H值均较A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呼吸衰竭可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陈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同步放化疗联合中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中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承德市第三医院自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33例.A组患者予以同步放化疗治疗,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自拟宫颈抗癌扶正中药方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及存活率.结果 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8%(28/33),显著高于A组的60.7%(2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1.2%(7/33),显著低于A组的45.5%(1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1年存活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同步放化疗保守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且可减轻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董新红;张燕;何智慧;张景旭;张凤志;刘丽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扫描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植入核磁共振(MRI)兼容起搏器患者进行MRI扫描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植入MRI兼容起搏器并进行1.5 T的MRI扫描的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在核磁扫描前、扫描后即刻以及扫描后1、6、12个月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起搏器系统稳定性及电极导线的参数变化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在MRI扫描过程中,无胸痛、心悸、胸闷、晕厥等不适症状,心电监测未监测到心律失常的发生,MRI扫描后复查的体表心电图与扫描前比较无变化.扫描后即刻程控仪测试脉冲发生器的工作情况,无误感知、超速起搏、脉冲发生器重置等异常现象发生,测试电池电量无损耗,扫描前、扫描后即刻以及扫描后1、6、12个月的电极导线参数未见明显异常变化(P>0.05).结论 植入MRI兼容的起搏器患者进行1.5 T的MRI扫描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均较好.

    作者:武敏;于海波;梁延春;高阳;徐白鸽;许国卿;刘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结核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U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进行肺结核手术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单孔组(n=44)与双孔组(n=41).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总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24、48 h,单孔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低于双孔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1/44),显著低于双孔组的12.2%(5/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结核,术后疼痛小、并发症少,较双操作孔手术具有更大优势.

    作者:程岩;陈晓玲;刘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0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超声科行超声引导下PTCD的5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PTCD术后7 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生化指标,并分析穿刺置管成功率.结果 51例患者首次成功穿刺,成功率为96.2%(51/53);二次全部穿刺成功,二次成功率为100.0%(2/2).所有患者胆管引流通畅,引流量80~450 ml/d,患者精神状况好转,皮肤及巩膜黄疸明显减轻,皮肤瘙痒等症状明显缓解.7 d后复查彩超,置管的肝内胆管无明显扩张.术后7 d,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血清碱性磷酸酶等化验指标均显著下降,与穿刺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临床治疗有效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好,可有效缓解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

    作者:张筠;曹军英;里子彧;刘旭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Cyp2c19基因检测对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指导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Cyp2c19基因检测对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空军医院自2013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40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A、B两组,每组200例.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及阿司匹林治疗.两组患者术前均口服波立维300 mg或600 mg;A组患者术后继续口服波立维75 mg/d;B组患者术后口服波立维75 mg/d,并行Cyp2c19基因检测,如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者为氯吡格雷慢代谢或中等代谢型,将波立维替换为替格瑞洛90 mg,每天2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A组发生心源性病死3例、再发心肌梗死2例、心绞痛14例、脑卒中3例、支架内血栓1例、靶血管血运重建2例、再住院11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8.0%(36/200);B组发生心源性病死2例、再发心肌梗死1例、心绞痛8例、脑卒中1例、靶血管血运重建1例、再住院6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9.5%(19/200).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主要出血1例、次要出血2例、小出血14例,出血事件发生率为8.5%(17/200);B组发生次要出血1例、小出血20例,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0.5%(21/200).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2c19基因检测对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具有指导价值,可实现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陈用贵;杨柏松;汪雨静;贾春雨;陆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主管:解放军沈阳军区联勤卫生部

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 解放军210医院 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