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佳佳;赵俊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是国外新兴的成本测算方法,在国外卫生领域中的应用已较为成熟。目前国内利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测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为弥补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本文借鉴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其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测算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将时间作为主要的成本动因,通过管理人员估计产能成本率和作业单位时间,来测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成本,以期为卫生领域引入一种新的成本测算理念。
作者:方玉凤;闫晓娜;王健;张丽;黄飞;吴树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重中之重,其终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满意度。现有的公立医院运行模式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例如补偿机制不完善、公益性缺失等。公立医院改革需要在总结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完善顶层设计并创新管理体制。
作者:叶青跃;杨杨;程鹏飞;张明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健康促进前后社区居民(包括健康群体和慢性病群体)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南京市2个社区1130名25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慢性病健康促进干预前后的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干预5个月后居民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27.14%提升到46.08%,对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20.21%提升到33.33%。结论:慢性病健康促进策略能提高居民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并能促使整个人群的健康行为更加规范。
作者:纪娇;王高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医院规模不断扩大,服务项目日益增多,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不能提供准确信息,无法进行事前控制,也难以为绩效奖励提供有效的信息。另一方面,医院内部的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小,医疗服务流程相对固定,使得估时作业成本法能够适应医院成本核算的要求。该方法通过归集与分配成本数据,确定核算单元,计算出单元的全成本;再以时间作为成本动因,把科室全成本分摊到各个医疗服务成本对象上。
作者:陈利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第二款中,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住院治疗危险性标准,这是以法律的形式在我国第一次明确了精神障碍患者强制住院治疗的危险性标准。但是该条文在实施过程中尚有诸多问题:严重精神障碍与危险性之间的因果关系,危险性的判定机构,构成危险性的行为方式,危险行为的客体,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有助于危险性标准在实践中的适用。
作者:孙也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温州市某医院护士职业情感和社会支持现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为增强护士职业情感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护士职业情感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对42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分层回归分析法分析探讨护士职业情感与其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护士职业情感总分为(3.17±0.72)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6.46±1.77)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职业情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著正相关(均P<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对支持的利用度、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均为护士职业情感的预测因素(P<0.05)。结论:护士职业情感和社会支持水平均较低,社会支持是职业情感的影响因素,应该加强社会支持的力度,从而改善护士职业情感,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吴灵飞;周海桃;石小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沟通对护患关系的影响,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参考。方法: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对河南省某三甲医院16名护士进行访谈,现场录音,对录音内容进行整理,运用类属分析法归纳主题,提炼关键词。结果:沟通对良性护患关系的影响提炼为5个主题:合适的称呼、自我暴露、选择时机、获得信任、健康指导。结论:沟通是良性护患关系建立的基础,而沟通方式、沟通时机、沟通能力影响良性护患关系的建立、发展和保持。
作者:杨巧芳;吕欢;刘纬华;张洁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当前我国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基本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全国45家医院医务人员采用整群抽样问卷调查,运用SPSS19.0软件,χ2检验、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影响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因素。结果:医务人员总体工作满意度不高,其中医生工作满意度仅为16.6%,管理人员为35.7%。不同性别、年龄、技术职称的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疗执业环境较差、医务人员合法权益不力、医务人员才能发挥受限、职称晋升公平性差是工作满意度偏低的主因。
作者:王丽;张新庆;李恩昌;李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我国部分大型公立医院对新入职行政管理人员实行轮岗培训。本文结合国内部分医院的管理实践,分析了现行的轮转培养方式特点及其局限性:培训规范性不够、职业生涯发展缺乏规划等。在此基础上,参考总结武汉市某公立医院实践经验:设计轮转制度及内容、整合院内外优质培训资源、规划职业生涯等,提出“能力导向型”青年管理人员轮转培养方式,以供参考。
作者:丁宁;南京辉;彭义香;张进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对江苏省中部某县级市乡镇卫生院运行绩效的影响,为完善政策提出建议。方法:基于基本药物制度的回顾性调查,采用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关键指标。结果: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财政补助和门急诊次均费用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乡镇卫生院门急诊人次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政府财政补助增加,而乡镇卫生院诊疗能力并未提高。建议乡镇卫生院进一步改革管理制度,保障基本药物供应,提升服务能力。
作者:丁骏;沈宇清;仇爱红;李少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日渐深入,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社会办医疗机构的5大利益相关方即公立医院、卫生行政部门、内部医务人员、出资方以及广大患者出发,深入分析来自各方的动力和阻力,有利于落实政府责任,明确社会资本办医的市场定位,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并从明确功能、优化格局、落实政策、强化自身等方面提出改善对策。
作者:李哲颖;上官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调查住院患者关注的就医关键接触点和对各接触点的感受,为提升患者的就医满意度,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树立良好的医院品牌形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4年4-6月江苏省南京市某医院共280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主要通过亲友介绍、亲身经历了解医院,通过媒体了解的比较少;治疗费用的性价比、床的舒适和床单等用物的整洁、各项检查安排的合理性是患者关注度高但满意度较低的关键接触点。住院患者的总体就医感受程度与医护人员对病情的关注程度的相关性高,变量重要性为17.37%。结论:整合传播媒体,加强品牌宣传力度;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提供人性化服务;优化病房环境,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发展;合理安排检查项目,维护患者健康权益;关注术后护理,保障身心康复。
作者:谈佳佳;赵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沙坪坝区各基层卫生机构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现状,分析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制约因素,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沙坪坝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不合理;医护人员及公共卫生人员配置不合理;慢性病诊治基础药品配备不齐;医疗服务能满足基本需求,但设施设备配备不足;慢性病患者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结论:应优化整合卫生资源,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药品、诊疗及辅助检查设施设备配备,提高慢性病患者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
作者:李兰馨;张民;刘虹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难点,而县级公立医院作为公立医院的基层单位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龙头,是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当前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应当以支付方式变革作为支点,改变补偿模式、破除以药养医,同时去除行政化管制、推行法人治理,实现路径与目标的统一。
作者:杨大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江苏省某部队战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索相应的对策建议。方法:对江苏省某部队250名战士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战士职业倦怠在性别、服役时间、学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女性战士的职业倦怠感高于男性战士;服役时间越长、学历越高,成就感低落越明显。工作性质、生活环境对战士职业倦怠的影响不明显。结论:部队管理者应从战士性别、军龄、学历等方面,制定有效的措施,降低士兵的职业倦怠感,维护军队稳定。
作者:梁霄;王挺;杜文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监狱医疗卫生模块将改变药房做账、医嘱和领药单手工书写现状。远程医疗能让服刑人员接受异地医疗专家会诊,提高了基层医务民警诊疗水平,使高端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拓宽合作机构的范围。监狱医院起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能,建立民警职工电子健康档案,可以为监狱民警职工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相关服务。服刑人员纸质健康档案容易造成资料遗失、查找不便的情况,引起就诊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老弱病残服刑人员增多,医疗费用水涨船高。服刑人员健康档案电子化迫在眉睫,但干预手段需要创新。
作者:竹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分析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医师资质、工作、学习、科研等方面的情况。方法:综合运用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的方法,现场调查我国两类医院各820名、3109名医师,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医师整体资质较低,待遇较差,人员流动性较大,科研成果较少,工作强度较小,差异具有显著性。医师考虑离开本单位的主要原因为工资待遇差、工作压力大、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和晋升机会少。结论:鼓励民营医院发展,为民营医院医师提供公平的政策环境,推进医师在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之间多点执业。
作者:孙宇;陈举亮;谢金亮;方鹏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珠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实施临床路径治疗的6个单病种住院费用情况,探讨费用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珠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6个单病种住院患者的临床路径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秩和检验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药品费、检查费、检验费、手术费是单病种住院费用的主要构成部分,住院天数是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医院要有效控制各项医疗费用比例,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作者:崔俊宇;梅文华;陈美婷;叶仲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湖北省某医学院校两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不同学历学员对带教师资能力和素质的需求。方法:设计调查问卷表,调查湖北省某医学院校两所附属医院92名参加住院医师培训的学员对带教师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并运用SPSS17.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学历的住院医师对带教教师的大部分能力和素质要求基本一致,但也有一定区别。其中本科生学历的住院医师对带教教师在高精尖技术方面的了解掌握程度以及与患者、同事、被带教者之间的交流能力的要求明显高于研究生学历的住院医师,而研究生学历的住院医师对师资的政治面貌要求较高。结论:应持续不断地加强带教师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满足规范化培训中不同学历背景的住院医师对带教师资的需求,促进住院医师培训的有效开展。
作者:朱辉;陈鑫;田彩霞;李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本文通过研究健康相关内容传播主体的特征,形成理论框架,为健康传播产业发展、企业经营和政府管制提供参考,为健康传播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借鉴传统传播学理论,结合卫生计生事业及健康产业规律,分析互联网数字传播的新规律和新现象,形成了逻辑分析框架思路。不同群体健康内容传播需求差异明显,且具有动态演变的特征;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介在内容传播中均发挥作用,数字化平台化是一种发展趋势;从业人员是整个传播体系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政府主管部门应支持、培育重点网络数字传播平台,形成权威内容发布机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健康传播理念和技能的教育培养和考核激励,发挥从业人员交互式内容传播作用;运用市场手段,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健康内容传播体系建设。
作者:汪孔亮;刘哲峰;张翔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