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超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优于对照组81.8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干眼症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明显降低,泪膜破裂时间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降低及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采取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促进泪膜恢复稳定性,修复眼表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CT扫描在肝占位病变中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3例肝占位病变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分别进行CT平扫、增强扫描、超声造影检查,对比临床诊断结果 .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CT平扫诊断肝占位病变的灵敏度为63.1%、特异性为71.4%、准确率为67.1%;CT增强扫描的灵敏度为94.7%、特异性为97.1%、准确率为95.9%,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各类病灶的分布上,CT增强扫描和超声造影的检出率对比差异不大(P>0.05).和良性病变相比,恶性病变的达峰时间、上升时间短,灌注指数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肝占位病变的准确率高,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相当,可以作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的依据.
作者:郭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选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价值.方法 抽选51例因患冠心病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入住本院的老年患者,对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症状等发展情况展开分析.结果 入选的51例患者检查后,有42例(15例有症状、27例无症状)伴发心肌缺血;有31例伴发心律失常.结论 临床对冠心病患者展开专业诊断时,选动态心电图技术检查,可精准的判断患者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状况,避免漏诊、误诊,效果确切.
作者:钟秀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4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总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临床护理有效率,还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尽管我国在经济及医疗水平上得到了提高,但对我国人民的健康状态还存在很不尽人意的地方,很多疾病的发生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降低了患者的健康水平,故越来越多的人员更加注重运动康复训练,尤其是患有腰椎疾病的患者.腰椎疾病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病发于多个群体,并且病发年龄越来越年轻化,故加强对腰椎疾病的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患者都会通过运动康复训练方法来治疗腰椎疾病.对此,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对腰椎疾病的了解,探讨了腰椎疾病运动康复训练方法.
作者:喻多多;李中寅;胡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名分析无痛麻醉中纳布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70例,通过数字随机分组法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分别给予单一丙泊酚用药麻醉,丙泊酚联合纳布啡用药,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用药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结果 麻醉效果观察比较,麻醉诱导时间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苏醒时间、完全清醒时间与丙泊酚用量观察组均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8.57%与对照组5.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麻醉中纳布啡应用下,麻醉效果较为显著,可控制丙泊酚的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应在临床麻醉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少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应用针灸治疗,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6.6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李美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子宫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中应用的效果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1月接诊治疗的68例子宫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34例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与34例参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05%,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3.52%,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行护理干预,可降低缓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潘世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临床妇产科疾病选择米非司酮实施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妇产科疾病患者94例,依据治疗中使用的不同药物进行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有患者47例,其中观察组接受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接受米非司酮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60%,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2%,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能够帮助患者症状迅速改善,且不会增加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能够保证药物使用安全性,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谭周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在治疗甲亢中的疗效比较.方法 从本院选取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进行治疗的60例甲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多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甲巯咪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丙硫氧嘧啶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甲硫咪唑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T3、FT4含量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TSH含量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比较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在治疗甲亢中的疗效,甲硫咪唑临床疗效更好,安全性高.
作者:李金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实施后,育龄人群数目增加,而且高龄人数比重偏大后,育龄妇女对于福施福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切实提高育龄妇女对福施福预防出生缺陷的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并进一步宣传.方法 调查我中心2016年1-6月购买并使用福施福的人群347列,发放调查问卷,根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福施福是维生素类的保健品知晓率37.5%,神经管畸形的知晓率25%,知道福施福的正确服用时间的38%,结果年龄、文化水平、宣传、孕前健康检查是影响育龄妇女对福施福的认知的主要因素.结论 育龄妇女福施福相关知识水平的知晓与本人文化程度有关,福施福相关知识宣传不够,加强对于福施福预防神经管畸形的宣传,从而降低神经管畸形的发生.
作者:胡梦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风险管理运用到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功效.方法 选出2017年8月到2017年9月我院产科病区收治并分娩的产妇112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56例产妇施以常规的护理,组二56例产妇施以风险管理,比照两组护理满意率.结果 组二产妇的护理满意率好于组一产妇,P<0.05.结论 风险管理运用到产科护理管理中能够大程度地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全方位增强产妇的护理满意率.
作者:郑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的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3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数量1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Hp转阴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Hp转阴率与对照组统计比较,对照组均明显低于实验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利于彻底清除幽门螺杆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马依然·阿不来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针对儿科腹泻患儿进行舒适护理,探索研究舒适护理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住院患儿100例进行研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经过住院期间的临床护理干预后进行并发症的对比观察.结果 实验组患儿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进行舒适护理干预的患儿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本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冀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维生素A缺乏对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影响.方法 将社区6周岁以下儿童随机抽取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维生素A正常组儿童42例,维生素A缺乏儿童48例,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3个月的跟踪随访,统计两组研究对象呼吸道疾病感染发生率.结果 维生素A正常组儿童跟踪随访发生感染性疾病几率为4.76%(2/42),较比维生素A缺乏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79.17%(38/48),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维生素A缺乏造成儿童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影响儿童健康成长,所以维生素A及时检测补充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叶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系统的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干预在预防接种中的作用和方法 .方法在儿童预防接种的各个环节中设计护理干预策略,保证预防接种工作顺利进行,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性.结果 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使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明显降低,预防接种率及家长、儿童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 儿童预防接种全程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策略,有效提高了免疫接种的安全性.
作者:黄凤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运用4C护理模式对PCI术患者,由医生护士密切配合,为患者提供自入院开始到出院前准备及出院后家庭随访的个案管理方案.4C护理模式在PCI术患者中的应用提高了心内科护士关注度的转变模式,以循证为导向,不在是仅限于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更为重要,护理活动的介入,提高了心肌梗死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合理的生活方式,饮食,运动,药物和良好的院外遵医嘱行为.
作者:周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应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社区内50-60岁的常住冠心病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为期1年的服务与随访调查,分析居民接受冠心病服务前后的血压及并发症率.结果 社区护理干预能够线组合改善居民冠心病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及并发症率,相比常规的护理方式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疾病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及并发症率,有效防治冠心病疾病,适于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刘玉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口服氟康唑治疗真菌性妇科炎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真菌性妇科炎症患者62例,均采用口服氟康唑的方法治疗.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总消除率为88.71%.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真菌阴转率为100%.所有患者治疗后,共出现并发症12例,发生率为19.35%.结论 在真菌性妇科炎症的治疗中,采用口服氟康唑的方法治疗,能够取得较高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不良反应较少,总体临床疗效十分理想.
作者:程其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研究,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针对护理存在不安全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1.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结论 针对心血管内科存在的影响护理服务的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操作规范性,完善各项制度,提高安全意识,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将护理满意度提高.
作者:谭高诗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