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梅
目的 研究针刺结合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6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现代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现代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电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取现代康复治疗联合电针刺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周文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行腹腔镜胆囊切术的患者,共70例,现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麻醉优良率低于观察组,且拔管和苏醒时间较长,取得较低的苏醒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运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安全可靠,缩短拔管和苏醒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邓天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为消化系统常见病,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病例举例,治疗思想等多方面论述傅萍主任治疗腹泻型IBS经验.傅萍主任认为腹泻型IBS多以肝郁脾虚证多见,治疗应以疏肝健脾为主,辅以祛湿止泻之法治疗,予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加减,收效颇丰.
作者:万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探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采取单侧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经诊断确诊为OVCF的患者58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前者行单侧穿刺治疗;后者行双侧穿刺.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疗效的优劣.结果 实验组疗效(96.6%)高于参照组(79.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VCF患者行双侧穿刺的效果优于单侧穿刺,患者治疗的效果可观,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郭景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普外手术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32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普外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每组均有1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结果 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观察组为75.1%,优于对照组的37.5%,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总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为81.2%,观察组100.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普外手术患者中,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麻醉中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应用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80例无痛胃镜麻醉患者分组.芬太尼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舒芬太尼组采用舒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无痛胃镜麻醉效果;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呼吸抑制等的发生率.结果 舒芬太尼组无痛胃镜麻醉效果高于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少于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呼吸抑制等的发生率低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 无痛胃镜麻醉中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应用及麻醉效果确切,麻醉起效快、恢复快且副作用少,可减少丙泊酚用量,值得推广.
作者:国晓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作用,以此减轻自然分娩的负担,减少产后抑郁症.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的的自然分娩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0)常规护理,观察组(n=60)是在常规实施FCMC护理基础上.研究比较了两组护理中焦虑自我评价量表(SA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和产后抑郁症(PPD)的发生率.结果 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9.61%,明显低于对照组50.9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显著降低产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傅玉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本次实验将针对DHS与PFNA-Ⅱ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Ⅱ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并对比手术相关情况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上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在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价上对比无显著差异.此外,在术后随访中,Harris评分情况存在差异,即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0%,对照组则为83.3%.结论 针对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而言,采用DHS与PFNA-Ⅱ治疗均能够较好的改善病情,但是PFNA-Ⅱ治疗更具优势,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是微创手术的一种,值得进一步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何杰;邓军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76例本院自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干预组(n=38),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治疗有效率、腰椎活动能力、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腰椎活动能力对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针灸治疗,既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及腰椎活动能力,又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老年高危糖尿病病足患者护理中运用健康信念模式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 随机抽调我院内分泌科在2015年~2016年收诊的120例老年高危糖尿病病足患者,按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60例/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健康信念模式干预糖尿病病足的发展.护理干预1年、2年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我院收诊的老年高危糖尿病病足发生率.结果 经问卷调查,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2年内在控制血糖(100%)、饮食管理(99.9%)、足部护理(93.99%)、及时就医(98.45%)等预防疾病发展的护理项目的执行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糖尿病足疾病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健康信念模式随老年高危糖尿病病足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病足的危害的警惕性,提高患者预防糖尿病足预防行为的执行程度.
作者:许志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病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制定相应对策.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病房患者32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病房患者32例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安全性、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对老年病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制定针对性护理,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安全性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刘豫惠;王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1 基本情况根据2017年*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统计报表显示:截止2017年3月31日,*市共有流动人口65416,其中:流入口28620人,流出人口36796人.跨省流入人口在本地出生的人口为50人.1.1 流入人口情况截止 2017 年 3 月 31 日,*市流入人口 28620 人(省内流入 16616 人,省外 12004 人),其中育龄妇女 10204人(省内流入 6018 人,省外 4186 人),已婚育龄妇女8682 人,(省内流入 5096 人,省外 3586 人).综合避孕节育为 98.3%,三查四术均为良好.
作者:杨志芳;江瑞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服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护理方法 及效果.方法对2016年5月—2017年7月本院96例给予口服药物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进行服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护理干预,应用提示小卡、采用小包装单独给药、服药直视化放置来保证患者按时服药;药物为辅助饮食服用的使用提示小卡、指导并示范患者以正确姿势服药,确保患者以正确的方法服药;细心观察患者口服药物后出现的副反应,做好健康指导.比较入院时(实施前)和出院时(实施后)服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效果.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服药时间的准确性、服药体位正确性以及饮食配合的正确性均比实施之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服药方式正确性以及掌握药物基本知识的程度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服药有效性和安全性实行有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用安全性和药准确率,提高药效的发挥,降低药物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部区域化负责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接待的70例患者,结合不同区域护理单元患者反映对护理质量进行考核评价,对比区域化负责制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护理部区域化负责制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区域化负责制实施后,回路质量明显好于区域化负责制实施之前(P>0.05).结论 护理部区域化负责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有着非常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蕾;徐亚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分析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采用单纯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与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在术后镇痛效果持续时间、术后24内使用镇痛药物例数以及镇痛满意度等指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于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相对于单纯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效果更好,术后镇痛时间更长,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展.
作者:王付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疼痛管理质量的影响效果并做分析比较.方法 在术后活动性疼痛患者中挑选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工作对象,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施行传统术后疼痛护理,给予研究组施行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 给予针对性术后疼痛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94.00%)明显高于研究组(72.00%),P<0.05.研究组的自评静息时间疼痛强度及自评进行功能活动时疼痛强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疼痛管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敏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16例肝癌患者接受氩氦刀冷冻治疗,严密观察并发症,及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患者出现出血2例,疼痛6例,发热6例,肝功能损伤2例,经过严密观察和及时护理,有效控制了并发症.结论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并处理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患者愈后的影响.
作者:谢长华;韩小仙;金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通过前列腺汤和莫西沙星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所收治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为两组,每组30例,第一组患者通过前列腺汤和莫西沙星进行治疗,第二组患者采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第一组患者的效果优于第二组,差异显著(P<0.05);第一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第二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通过前列腺汤和莫西沙星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赵盟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分析氧气雾化与超生雾化吸入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接收的支气管肺炎婴幼儿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则为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患儿的治疗效果予以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声音嘶哑、咳嗽及肺部鸣音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统计学上的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氧气雾化吸入对患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更明显,值得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杨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血压控制情况及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糖、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有效率、服药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可明显控制血糖及血压情况,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任克会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