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高职护生老年护理择业意愿影响因素质性研究

栗亮

关键词:中职, 高职, 护生, 老年护理
摘要:中高职护生老年护理择业意愿调查表明,中高职护生不愿意原因有对老年人有偏见、工资待遇福利方面和社会认同感低等.愿意因素:中职护生主要是对老年人的情感好和就业压力大;五年制高职护生主要是职业的责任感、个人意愿和就业压力大.因此,加强宣传,提高老人社会形象,强社会对老年护理工作的认同感;政府应加大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评价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的疗效

    目的:探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接收的389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进行治疗,而乙组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予以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乙组治疗后,患者的炎症指标、肺功能指标均优于甲组;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甲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运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娇娇;高志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36例,乙组行常规护理,甲组在乙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乙组(77.8%),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也高于乙组,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显著提升其治疗效果,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于雪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传统肠梗阻手术与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体会

    目的:比较传统肠梗阻手术和小肠内排列术对于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收治于我院的74例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成采用小肠内排列治疗的观察组(37例)与采用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的对照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包括术后排气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2.70%(1/37),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率16.22%(6/37),p<0.05.结论: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要好于传统肠梗阻手术,缩短恢复时间,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谭文勇;罗强;张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鼻外路径手术方法,实验组则给予鼻内镜鼻窦手术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中,可在鼻内镜下进行治疗,其手术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患者的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武俊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体会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9月收治于我院的129例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成采用12.5mg/次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观察A组(n=43)、采用6.25mg/次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观察B组(n=43)以及采用25mg/次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观察C组(n=43),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观察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9%,观察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观察A组疗效显著高于观察B组,p<0.05.但观察A组和观察C组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观察A组治疗后的雌激素水平、复发率也明显优于观察B组,p<0.05.结论:对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米非司酮治疗时,如果剂量过低,则难以起到有效的疗效,将剂量为设置为12.50mg/次,能够取得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IgA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IgA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南充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收治的68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治疗依从性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IgA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适于广泛推广.

    作者:陈勤;杜春蓉;王卉;何雨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多模式镇痛用于上肢创伤手术镇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多模式镇痛用于上肢创伤手术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6月接收的行上肢创伤清创修复手术患者52例,均分两组,研究组给予患者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进行镇痛,对照组则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静脉镇痛,对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予以详细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对行上肢创伤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更好,可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万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钼靶X线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钼靶X线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7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10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钼靶X线技术等三种方法进行检测,并分别记录各个方法检测的准确率.结果:108例患者病情均通过病理证实,108例患者共计包括,120处病灶,UE诊断准确率高,确诊110处病灶,准确率为91.67%.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钼靶X线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可见,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准确率高,值得优先选择应用.

    作者:凌鸿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47例疗效观察之我见

    目的:本次实验将对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进行临床相关分析与讨论.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胃溃疡患者,入选的患者一共有47例.根据入院情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克拉霉素治疗,6周后对比实验结果,通过不同方式的治疗措施进一步探究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则为78.26%,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得到了保障.结论:在胃溃疡的治疗过程中,根除幽门螺杆菌具有关键意义,而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桑有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学用于儿童保健体检方法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保健体检方法中应用心理护理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进行保健体检的100例儿童按照随机方式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心理护理学,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儿童的体检时间、体检准确率、体检配合度以及家长的体检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保健体检方法中采用心理护理学可以显著稳定儿童的不良情绪,使其顺利完成体检项目.

    作者:刘长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胫骨干骺端骨折治疗中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择取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34例患者,分析探讨其治疗效果.结果:34例患者全部愈合,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例数.结论:胫骨干骺端骨折中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有助于提高整体疗效,提高总体愈合例数.

    作者:孙洪东;孙杨;曾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疼痛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探究其疗效,为临床上提高骨髓瘤患者的护理舒适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收录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确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并分别采用循证护理及传统护理的方法,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循证护理的实验组病人其疼痛缓解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各项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减轻病人的疼痛,同时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提升了临床疗效,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凌会琴;王园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治疗直肠癌的治疗有效性,讨论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应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记录所有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后住院时间;待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为期六个月的随访,评价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手术后直肠癌均得到治疗,并且在接受术后护理后,伤口都有良好的愈合状况.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能够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较传统的治疗方式来说具有较小的手术创伤,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可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

    作者:周建波;吴万贤;何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的临床价值观察

    目的:对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实习的60名学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计算机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2组学生分别为30名,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研究组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并将2组学生经相应教学方案干预的理论考核评分、操作技能评分、教学评价评分、批判性思维评分及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学生经行动导向教学方案干预的理论考核评分为(90.55±6.97)分、操作技能评分(91.54±7.12)分、批判性思维评分为(89.87±6.11)分、教学评价评分为(90.44±6.91)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教学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提高实习学生的理论考核评分、操作技能评分、批判性思维评分、教学评价评分,还可提高教学满意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为后续的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奠定基础,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张晓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焦虑及性功能状况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和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焦虑及性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5例经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43例,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心理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情况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焦虑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更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性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焦虑心情,提高患者的性功能水平,故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运用于治疗内科急诊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内科急诊呼吸衰竭的患者78例,抽取时间2016年1月~2017年7月,按照入院日期分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无创通气治疗.就两组运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且以观察组数据指标更优(P<0.05);观察组患者的PO2和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且以观察组改善较为显著(P<0.05).结论:对内科急诊呼吸衰竭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及时保障患者供氧,从而调整其体内相关指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应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苏醒期专项护理对手术麻醉效果及术后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苏醒期专项护理对手术麻醉效果及术后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进行全身麻醉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对照组给予麻醉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苏醒期专项护理,比较两组的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睁眼、自主呼吸及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躁动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8.33%),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8.33%)(P<0.05).观察组术后睁眼、自主呼吸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身麻醉术患者实施苏醒期专项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躁动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术后睁眼、自主呼吸及拔管时间,提高麻醉安全性,改善麻醉效果,值得在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孟晨星;曾形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究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特点,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28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将同时期收治的280例中年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观察并对比其特点.结果:观察组高龄患者存在多支血管病变(占比为50.00%)的特点,同时多数为重度狭窄病变(占比为46.42%)和复杂性病变(占比为60.71%),且均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具有病变复杂、严重程度高等特点,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成功率,故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陈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CT联合CRP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意义评价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实施PCT联合CRP检测诊断的意义.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120例肺结核患者,根据患者痰液培养结果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状况分为细菌组(n=50)和非细菌组(n=70),所有患者均实施PCT、CRP检测,分析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及PCT联合CRP检测的诊断效果.结果:细菌组患者PCT、CRP水平较非细菌组显著升高;PCT联合CRP检测对肺结核患者细菌感染状况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较CRP单独检测显著升高(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实施PCT联合CRP检测可提升诊断效果.

    作者:官彩红;左进东;王丽萍;唐肖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及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临床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安全有效,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邓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