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静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高血压疾病防治的现状,主要是高血压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以及控制率较低等问题,后提出了我国防治高血压疾病的一些策略.
作者:龚红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血培养在败血症患者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监测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我院对534例血培养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作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各科门诊和住院的534例疑为败血症患者的血培养标本,其中男347例,女187例;抽取静脉血5~10ml注入血培养瓶即刻送检.
作者:杨辉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1 临床表现1.1 一般资料例1、例2、例3、例4患者,以突发性上腹部闷痛伴恶心2小时,呕吐1次就诊.查:一般情况欠佳,神清,精神差,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罗音,心率62次/分节律尚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左上腹部局部肌紧张,压痛,无反跳痛,叩诊呈鼓音.例5、例6患者,以突发性上腹部及脐周绞痛,伴恶心,低热,腹泻1天,呕吐数次就诊.
作者:张艳华;徐冬梅;胡海燕;朱雪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提升我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本文就头针配合体针与单纯体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6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体针进行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头针配合体针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头针配合体针联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有效的减轻了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困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对医院中药的不合理联合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方法:选取某医院在2012年8月至11月的22038张中成药和7233张中草药处方进行调查,并分析在联合使用中药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结果:中药使用中,成成药联用重复用药所占的比例高达40%,草成药联用重复用药所占比例高达69%,造成了医药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还有配伍禁忌现象,这些不合理的中药联合使用现象不但增加了病人经济上的负担,而且还增加了病人身体上的痛苦.结论: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掌握病人正服用的药物,避免出现中药联合使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对病人的生命及财产高度负责.
作者:刘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杜冷丁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强效镇痛剂,常见不良反应为眩晕、恶心呕吐、血压改变等,但我科近期遇到1例肌注杜冷丁后快速出现锥体外系症状病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王光莲,男性,44岁,住院号lp0000037558,于2013年4月2日(经皮肾镜超声负压碎石清石术术后第5天)因伤口出现疼痛,遵医嘱肌注杜冷丁75mg,肌注完毕约1分钟,患者突然出现目光呆滞,反应迟钝,不能言语,四肢无活动,血压由140/90mmHg升至169/100mmHg,立即报告上级医生并请神经内科医生急会诊,查体见病人面部表情无思维,不言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直径2.5mm,颈阻阴性,四肢冰凉无活动,肌力Ⅰ级,双侧病理征阴性,家属否认既往有癫痫、癔症等病史,否认既往有类似症状发作史,会诊讨论分析为使用杜冷丁后出现锥体外系症状,给予保暖、吸氧、床旁心电监护等观察及对症处理,约30分钟后意识逐渐恢复,能回答简单提问,2小时后肌力逐渐恢复.
作者:马体宇;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特征,又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它受心理状态和其他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如何有效地止痛,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有害影响,对做好骨科病人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熊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李先生的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加强其对自身健康的意识,并改善其因高血压引起的症状.方法:根据李先生具体身体情况,制订了针对李先生的健康管理服务方案,通过对李先生建立合理饮食理念,加强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综合管理,帮助李先生积极调整其不良生活习惯,大程度的改善李先生的高血压状态.结果:通过对李先生进行8个月的个人健康管理,李先生的高血压得到很好的控制,且自身的其他健康状态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结论:通过科学的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个人对高血压的正确认识,进而通过积极有效的干预,来使高血压患者症状减轻,达到佳健康状态.
作者:卢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其发病率为各种胃病之首,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50 a以上者更为多见,男性高于女性.主要由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的食物或药物(如烈性酒、咖啡、辛辣和粗糙食物,以及水杨酸类药物等),HP感染,自身免疫,过度吸烟、过度精神刺激等多种因素所致,治疗效果欠佳.
作者:段返航;张辛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Ⅱ、Ⅲ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月,Ⅱ、Ⅲ期乳腺癌患者74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对照组用乳房切除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2年内复发情况、5年生存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疗效好,乳房外形完整美观,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刘洪;彭文剑;蔡必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易患因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以提高临床急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急诊诊治为AAD 10例的临床情况.结果 10例AAD患者以剧烈胸腹痛为首发症状8例,有致动脉硬化高危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嗜烟、嗜酒)7例,马凡综合征2例,无特殊病史1例;首次诊断AAD 6例,误诊4例,死亡3例.结论 AAD临床表现多样,应加强对不典型症状的认识,强调全面细致查体与及时适当的影像学检查.
作者:陈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对新生儿脐血进行血红蛋白电泳分析,探讨血红蛋白电泳在地中海贫血( 地贫)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全自动毛细管电泳分析系统对2012 年1月至12 月广东各地妇幼保健院送检来我院进行地贫筛查的14032例新生儿脐血标本,进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对筛查阳性标本检测其基因型.结果 检出轻型α-地中海贫血967 例( 6.89%),中间型α-地中海贫血9例(0.06%),轻型β-地中海贫血425 例( 3.03%),中间型及重型β-地中海贫血3例(0.02%),异常血红蛋白127 例( 0.91%).结论 血红蛋白电泳技术在新生儿地贫筛查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结果与基因检测结果符合率高.达到早发现,早预防,指导合理婚配,杜绝重型地贫儿出生的目的,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浩;王奕霞;王继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儒学奠基于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正宗地位;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以<内经>为其代表作.有关和的思想贯穿于全部<内经>之中,这是儒学中庸哲理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与发展,中医学是和的医学.儒学与中医学共同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这一丰厚土壤.
作者:刘晓晨;尚虎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慢性扁桃体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小儿及青少年多见,在14岁前,由于咽部淋巴组织有肥大的生理倾向,在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反复刺激下,容易引起慢性扁桃体炎,如不及时治疗形成病灶可诱发肾炎、关节炎、心肌炎、甚至全身多系统疾病.成人多由急性扁桃体炎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反复发作引起,也可继发于急性传染病如白喉、麻疹、流感等病毒性疾病.扁桃体摘除术是扁桃体炎好的根治方法.
作者:姑丽娜·吐孙江;阿丽美拉·吐尔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慢性心力衰竭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疗前HDL-C指标、LVEF指标、TG指标、TC指标、LDL-C指标、C-RP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LVEF、HDL-C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TC、C-RP、LDL-C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5%,对照组死亡率为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糖尿病并慢性心力衰竭采用辛伐他汀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有效性,可改善预后,降低不良事件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钱叶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评价三腔二囊管压迫和药物止血、生长抑素、介入双重栓塞门静脉型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安全性.方法:对25例患者联合用药疗效判断.结果:3种方法治疗应用效果更好,用药期间未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
作者:梅花·尼合买提努尔;古丽·阿布力哈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为了提高手术室新进护士的专业知识技能,采用集中培训和专科导师带教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1年新进护士12名,作为研究组,给予集中培训与专科导师带教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本院2009-2010年手术室新进护士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式,比较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其规章制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测评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培训出优异的手术室护理人员,采用机体培训和专业导师带教相结合的方式能有有效的提高护士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邓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初诊Ⅱ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达标治疗前后自身C肽分泌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初诊Ⅱ型糖尿病患者53例,依据自身C肽分泌水平选择相应的非胰岛素促泌剂药物治疗3~6个月至HbA1c≤6.5%.对治疗前后OGTT-C肽释放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0、30、60、120、180min的OGTT血糖值均显著降低(P<0.01);30、60、120min的C肽值均显著升高(P<0.01);FCP/FPG、△C30/△G30、△C60/△G60、△C120/△G120、C180/G180以及2hCP/FCP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HbA1c达标治疗能有效增加初诊Ⅱ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刺激的C肽分泌,明显改善C肽分泌模式,有利于控制高血糖病情进展.
作者:王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成人麻醉诱导中七氟烷吸人浓度和氧流量的不同组合,观察七氟烷诱导的适宜方法.方法 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6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B组),每组31例,A组患者给予8%七氟烷十2L/min氧气处理,B组患者给予4%七氟烷+4L/min氧气处理.结果 记录麻醉诱导前和0.5、1.0和1.5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所需的时间,反应熵、状态熵以及各相应时间点的警觉/镇静评分、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数值,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患者人数.结论 A组比B组患者通过高浓度七氟烷低氧流量能较快达到1.0和1.5MAC,即较快提高肺泡气的七氟烷浓度,从而加快七氟烷吸人诱导的速度,且临床不良反应发生少.
作者:周文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方法 分析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加强护理安全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水平,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
作者:陈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