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飞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而呼吸道传染病作为一种高发性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水平.因此,笔者将在下文中就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机理进行说明,从而提出一些预防的措施,希望能有所裨益.
作者:冯文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护理.方法 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我院开展31例腹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护理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完善术前检查、体位训练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正确饮食和活动指导,及时处理并发症是病人康复的关键.结论 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腹腔镜甲状腺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韦素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孕产妇在住院后的次日凌晨空腹采血4 mL,于自动生化仪测定各项生化指标.结果: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蛋白明显低于正常的妊娠组(P<0.05),妊娠高血压患者相比于正常孕妇在ALT、AST、ALP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升高(P<0.05);妊娠高血压患者的Ca2+较正常妊娠组有显著的降低(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生化指标出现显著性变化,动态监测妊高征孕妇患者的生化指标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志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0例住院期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死亡原因,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取和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西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在住院期间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死亡原因.结果:患者死亡原因分别为:颅内再出血12例,其中术前再出血8例,开颅夹闭术中再出血1例,介入或开颅夹闭术后再出血3例;术后脑血管痉挛、脑缺血5例;肺部感染3例.结论:颅内再出血是患者致死的首要原因,术后脑血管痉挛、脑缺血及非神经系统并发症是患者致死的次要原因.
作者:朱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成人输液室老年患者比例占80%以上.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特点,在输液的各个环节中实施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措施,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任建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患儿末梢全血样本在室温下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112例门诊患儿末梢全血经EDTA-K2抗凝,置室温(18℃-25℃)分别于即刻、5min、10min、15min、30min采用Sysmex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测定同时进行手工计数法作参照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ysmex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末梢全血血小板在5min-30min计数与即刻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末梢血常规测定PLT计数在5min-30min结果比较稳定.
作者:黄铭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得到了医务工作者的重视,舒适护理便应运而生.舒适是一种生活质量(QOL)的重要组成部分[1].1995年Kolcaba[2]提出了舒适护理理论的概念,舒适护理( comfort care)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四方面对患者进行全方位优质护理,达到使患者舒适的目的,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化疗是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化疗的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同时承受着生理、心理和社会平衡的各种应激状态.常使部分患者丧失治疗信心,导致不配合治疗,甚至拒绝化疗.为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将舒适护理应用到胃癌化疗患者中,帮助其顺利完成化疗计划,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张盼;吴丹;李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中耳炎的患者40例,对患者采用鼓室成形术进行治疗,辅助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进行积极的精心护理干预后,40例患者100%痊愈,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采用鼓室成形术治疗的中耳炎,配合积极的精心护理干预,能够达到提高治愈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的理想效果.
作者:尚瑞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手术方法和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开展LA2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转开腹3例.手术时间30~130min,平均50min.术后6~12h下床活动,住院3~7d,平均4d.切口感染2例.结论:LA具有患者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安全、有效的术式.
作者:张汶虎;王亦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慢性疾病,其特征是突然和一过性症状.该病具有发病隐袭、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的特点,及时治疗,可以改善症状、降低死亡率.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癫痫样发作是透析的急症,必须及时、果断地处理.
作者:荣向园;董春娜;柳艳佳;周慧;邓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防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评价表,对10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DPN防治知识教育前后调查、评价.结果:糖尿病患者合并DPN的发生率为54%,40%以上的患者对DPN的原因、临床症状、药物治疗及预防知识了解不足,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后知识水平明显提高.结论:要重视和加强糖尿病患者对DPN相关知识的教育力度,以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孟宪安;黄晓燕;宋国杰;谭世余;张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临床资料患者陈某,28岁,已婚.第一次入院时间2013年5月8日.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脐周疼痛15小时,伴恶心呕吐胃内物数次,腹泻水样稀便4次,口渴,肛门坠胀感,无畏寒发热,阴道无出血.检查:T36.8℃,BP10.7/8.0KPa,P104次/分,R22次/分,神清,贫血貌,四肢湿冷,检查合作,脐周压痛,腹肌软,肠鸣音亢进.盆腔未及包块,子宫无增大.未次月经2013年4月28日,经量、色均正常,已上避孕环3年.
作者:邹祎;袁功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血塞通静脉滴注,200~400 mg/d加入5%葡萄糖250 ml或生理盐水250 ml 静脉滴注,连用14 d后,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34例,基本痊愈19例,显著进步11例,总有效率88.2%;治疗过程中,仅4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停止用药后,不良反应消失.结论:血塞通治疗脑梗塞效果显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张莲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分析呼吸内科病房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自我院2010年-2012年呼吸内科收治的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共5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82.0%(41/50),其中治疗无效患者有9例,3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对呼吸内科病房患者可能导致肺部真菌感染的诱因需要有所了解,对患者进行定期密切检查,及早发现并进行治疗,大限度的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覃凤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治疗组给予早期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0%、80.6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石性肠梗阻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崔裕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脑血栓的相关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脑血栓患者48例,将他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溶栓治疗,确保患者的入量,补充营养,保持水、电解质处于平衡状态,预防脑水肿;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选择血塞通治疗,静脉滴注.结果 对照组显效率为23.3%,总有效率为90%;实验组显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96.7%.结论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综合治疗基础上,外加血塞通治疗,无论在显效率还是总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利用血塞通治疗脑血栓具有不错的疗效,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60例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探讨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住院患者的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并发症.
作者:陈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对老年患者肺癌术后护理,减少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术前术后护理,周密的病情观察,术前指导,有效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术后各个管道引流通畅,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结果:8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及术后严重并发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经上述护理方法是预防老年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何晓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效托宁)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治疗作用和疗效.方法 我院内科、急诊留观病房2003-2013年收治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共10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新疗法组,通过观察患者治愈率、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来判断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新疗法治愈率97.06%,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2.5%),平均住院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长效托宁治疗有机磷中毒较阿托品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张其瑞;耿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新模式在产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入的6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产妇及其家属同意后,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对照组各300例产妇.对照组的300例产妇施以基础护理服务,观察组的300例产妇,采取优质护理新模式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300例产妇,自然分娩192例,自然分娩率64.0%,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7%.对照组的300例产妇,自然分娩83例,自然分娩率27.2%,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2.7%.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均远高于对照组的产妇,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科实行优质护理新模式,有助于产妇消除不良心理,保持身心愉悦,建立对分娩的信心,提高了自然分娩的概率.还提高了产科的护理质量,使护患关系更为融洽,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曾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