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哮喘小鼠血清IL-4和IL-15相关性分析

张颖;金发光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IL-4, IL-15, 地塞米松
摘要:[目的]通过对哮喘小鼠模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5(IL-15)与IL-4水平进行分析,探讨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 组, 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干预组.用鸡卵白蛋白(OVA) 抗原溶液腹腔注射致敏,雾化吸入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OVA;干预组每次雾化前腹腔注射地塞米松进行干预.定雾化激发后24 h取各组肺泡灌洗液进行嗜酸性细胞计数,并用ELISA方法测测定血清IL-15、IL-4的水平,分析二者相关性. [结果]IL-4与IL-15水平和嗜酸性细胞数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哮喘组分别为(18.73±3.07 )pg/mL,(18.10±2.66) pg/mL和(9.57±1.63)×105/L;干预组分别为(14.04±1.58) pg/mL, (14.37±2.46) pg/mL和(7.47±2.11)×105/L;对照组分别为(9.26±1.87)pg/mL,(10.82±2.13) pg/mL和(3.22±1.78×105/L);血清IL-4与IL-15水平呈正相关,r=0.57,P<0.05.[结论]IL-4与IL-15在哮喘发病中有一定的联系,IL-4作为一种对哮喘发生发展起负向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可以推断IL-15在哮喘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尿素霜中尿素及维生素A的测定

    [目的]对复方尿素霜中尿素、维生素A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尿素的测定波长为428 nm,在20~180 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3%,含量为(10.05±0.22)%;维生素A的测定波长为328 nm,在4~20 u/mL浓度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1%,含量为(2.03±0.06)%,二者无相互干扰.对自制的3个批号的尿素霜中的尿素、维生素A的含量分别测定,符合外用制剂的含量要求.

    作者:于佳;范青;吕慧怡;冷东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院内感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分析

    [目的]回顾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04年送检的各种标本中洋葱伯克霍尔德(burkholderiddepacia,BC)菌的分离与药敏结果,为院内感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菌种的鉴定采用法国生物一梅里埃公司的API2ONE鉴定系统,对分离到的36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进行准确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扩散法,培养基的制备和药敏试验操作均严格按照NCCLS的规定执行.[结果]36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分别分离于痰标本、导管尖端、尿液和血标本中.其中痰标本31株,导管尖端2株,尿标本2株、1株血标本.药敏结果如下:耐药率高为头孢西丁(94.4%)其次是庆大霉素(83.3%),阿米卡星(66.7%),敏感率较高的有头孢哌酮/舒巴坦(88.9%),头孢他啶(77.8%), 环丙沙星(75%).[结论]院内感染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主要分离于痰标本,治疗首选抗生素为头孢哌酮/舒巴坦.

    作者:王晶;韩丽霞;张凤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TIMP-1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水平对人卵巢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质脂体法将正、反义TIMP-1表达载体体外转染到卵巢癌A2780细胞中,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克隆并用RT-PCR鉴定后扩大培养.以未转染组细胞作为对照,分别用直接计数法、四氮唑蓝(MTT)比色法、平皿克隆形成试验测定3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TIMP-1对卵巢癌细胞A2780呈现增殖抑制效应:生长曲线示增殖速度减慢(P<0.01);在平皿上的集落形成能力下降(38±3.05)%;MTT法结果显示增殖抑制率增加(P<0.01);细胞周期显示G0/G1期比例增加(58.41±0.94)%.转染反义TIMP-1对卵巢癌细胞A2780呈现促增殖效应:生长曲线示增殖速度加快(P<0.01);在平皿上的集落形成能力增强(59±2.08)%;MTT显示增殖抑制率减小(P<0.01);细胞周期显示G0/G1期比例减小(44.82±0.31)%.[结论]体外转染TIMP-1基因提高TIMP-1的表达可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TIMP-1可能成为卵巢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作者:单路娟;吴泰华;刘越坚;邱阳;郭莉;王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应用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验证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疗效,提出延长药效的优化方案.[方法]对16例贲门失弛缓症的病人进行窥镜下肉毒毒素环形点注后临床观察.[结果]通过窥镜注药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降低与贲门扩张程度均有显著差异(P<0.001),其有效率达93.7%.反转注射法与常规法,定期复注与单注法二项比较,其延长疗效作用均有显著差异(P<0.05),维持疗效的时间超过1.5年.[结论]肉毒毒素治疗AC是有效的疗法,提出针头刺入深度、定期复注和反转注射法等优化方案,治疗AC更为有效而实用的途径.

    作者:王春;宁强;李万敏;张伯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胃癌组织hMSH2基因突变的检出

    [目的]研究hMSH2基因表达及其突变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24例胃癌组织及15例癌旁组织的hMSH2 mRNA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的hMSH2 mRNA检出率为50%(12/24),高于癌旁胃黏膜组的20%(3/15);胃癌组织突变检出率为20.8%(5/24),高于癌旁胃黏膜的0%(0/15);5例突变中,杂合性突变2例,纯合性突变3例. 在配对的15例中,仅胃癌组检出突变3例,均为纯合性突变.[结论]胃癌的发生伴随着hMSH2 基因的表达上调,这种表达上调可能与该基因突变有关.

    作者:王花丽;王彦;卢书明;吕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结肠CT成像的临床应用

    结肠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其检查方法也很多.近年来随着多层CT的出现及CT仿真内镜等新技术的应用,使CT逐步成为结肠癌和结肠息肉病人检查、普查和术前分期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就结肠CT成像的检查方法、临床应用以及其前景展望作一综述.

    作者:王克礼;李智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蛋白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3例前列腺癌和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PCa组织Survivin蛋白的表达率为81.40%(35/43),其中低、中、高分化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84.62%、57.14%;临床分期A-B、C-D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41%、100%.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未见阳性表达.[结论]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检测Survivin对诊断前列腺癌、判断其恶性程度及预后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夏雪雁;李连宏;李先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复方儿茶水提液的毒理学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儿茶水提液(water extration solution of catechu composita,WESCC)的急性毒性,探讨WESCC的安全性.[方法]应用改良寇氏改良法测定WESCC的半数致死量(LD50).应用常规法观察WECC对家兔急性皮肤刺激性和急性皮肤毒性.光镜下观察小鼠心、肝、肾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WESCC的LD50为268 g/kg.WESCC对家兔没有急性皮肤刺激性和急性皮肤毒性.WESCC对小鼠心、肝、肾的形态结构没有改变.[结论]实验结果表明WESCC的低毒性.

    作者:谢世荣;高明;孙长滨;陈宏;黄彩云;刘超;刘春晖;任彩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同时应用内乳动脉和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目的]介绍同时应用左内乳动脉和桡动脉移植物行冠状动脉搭桥的早期效果和临床经验. [方法]同时应用左内乳动脉和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21例.常规体外循环下搭桥18例,非体外下搭桥3例.平均每例搭桥(4.21±0.98)支,搭动脉桥2.6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诊未发现心绞痛复发,除1例心衰外,无其他心脏事件发生,无心电图缺血表现发生.无前臂缺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内乳动脉和桡动脉搭桥的近期效果显著.

    作者:赵鲁宁;卞晓明;敖定椿;毕健;骆铁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肿瘤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恶性肿瘤不仅在原发部位浸润性生长,累及邻近组织,而且常通过多种途径扩散到其他部位,生成同样类型的肿瘤.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恶性肿瘤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可概括为5部分:黏附、降解、运动、血管生成和基因调控.

    作者:高金花;王琦;胡溢博;赵春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的两种连接方式的比较

    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的固定桥作为口腔种植修复的一种方法临床一直应用.其连接方式有硬性连接和非硬性连接两种.本文对此两种连接方式的比较作一综述.

    作者:马芸;贺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综合实验课改革的探讨

    呼吸是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通过呼吸,机体从外界环境提取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呼吸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生命过程之一,一旦呼吸停止,生命便将终止.正常的肺脏生理学、呼吸功能不全及呼吸功能不全的治疗是机能学科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消旋四氢巴马汀对家兔心脏传导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消旋四氢巴马汀静脉注射对在体家兔心电图和希氏束电图的影响,以探讨消旋四氢巴马汀对家兔心脏传导系统的作用.[方法]家兔30只,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0只.A、B组分别为大、小剂量组,C组为对照组.各组静注消旋四氢巴马汀(对照组为生理盐水)前、后5、15、30、60、120、180、240、300 min同步记录家兔心电图、希氏束电图,后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用药后心率减慢、P-R间期和A-H间期延长以5 min为著.A、B、C组,5 min心率分别为(220±19)、(245±17)和(270±16) bpm;P-R间期分别为(70.75±3.88)、(65.22±3.87)和(60.45±4.00) ms;A-H间期分别为(49.25±3.73)、(44.44±4.80)和(39.80±4.50) ms,A、B两组分别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B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A、B、C 3组P-A间期、H-V间期均无变化.[结论]消旋四氢巴马汀对心脏窦房结及房室传导均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韩振华;牛小麟;任付先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728例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在纤维喉镜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用利多卡因替代地卡因进行表面麻醉,以避免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生地卡因中毒反应,提高医疗安全.[方法]用2%利多卡因喷雾或镜下直接注入进行表面麻醉.[结果]临床应用728例纤维喉镜诊疗,其中镜下手术为108例,麻醉有效率为100%,满意率为99.7%.[结论]利多卡因较地卡因具有临床使用量安全,副作用小,对组织刺激性小,毒性低,弥散广等不同点,同时兼有组织穿透力强、麻醉效果好等共性,可作为耳鼻喉科部分腔镜诊疗的首选表面麻醉药.

    作者:宋杰;陈青;刘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电镜超薄切片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超薄切片技术是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技术的中心环节,然而在此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刀痕、震颤、空洞、皱褶等许多问题,严重影响超薄切片质量,无法观察到组织细胞超微结构.作者就这些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吕广艳;曲淑贤;崔颖;田晓光;高船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妊娠糖尿病规范管理与母儿结局的相关影响

    [目的]研究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规范管理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56例规范管理的GDM孕产妇(管理组)产科并发症,并与2 753例糖代谢正常孕产妇对照(对照组).[结果]两组剖宫产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母儿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发现、及时确诊、规范管理,可促进GDM母儿的良好结局.

    作者:魏碧蓉;柳岚;林春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介入治疗晚期肺癌78例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晚期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晚期肺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资料、螺旋CT及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肺癌中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34例,稳定(S)30例,无效4例,缓解率为54% .肺癌临床分期和组织类型采用本法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多血管型肺癌疗效好于少血管型.[结论]介入治疗对各种组织类型的晚期肺癌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崔国祥;王飞舟;鲍喜福;郑曙光;孙怡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生物钟与临床护理

    时间护理是护理人员利用机体本身存在的生理节律,对病人心理因素、用药时间、病理生理等方面进行护理的一门新兴学科.早在两千多年前,祖国医学就用阴阳来描述昼夜节律,并注意到了时间因素与疾病治疗效果的关系.

    作者:张平;丁淑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白细胞介素-23基因的克隆及真核双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通过分别克隆白细胞介素-23(IL-23)基因的双亚基p19和p40,构建pcDNA3-IL-23真核双表达载体,为通过IL-23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增强其介导的免疫抗肿瘤作用提供基础.[方法]一步法从小鼠脾脏及胸腺中提取p19和p40总RNA,RT-PCR法扩增p19和p40的cDNA,扩增产物与pMD18-T vector连接并热转化至大肠杆菌JM109, PCR法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并进行DNA的测序鉴定,将pMD18-p19和pMD18-p40分别限制性酶切,在对pcDNA3表达载体限制性酶切后将切胶回收的p19和p40片段分别克隆至pcDNA3.0表达载体, 对阳性质粒进行XhoI/KpnI双酶切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脾脏及胸腺中提取p19和p40总RNA电泳鉴定是完整的,克隆的p19和p40 cDNA经测序鉴定与Genebank中序列完全一致.构建的pcDNA3.0-p19和pcDNA3.0-p40质粒分别限制性酶切后得到了593 bp和1028 bp的基因片段;构建的pcDNA3.0-IL-23表达载体限制性酶切后得到了1.62 kbp的p19+p40片段.[结论]成功克隆了小鼠IL-23基因,并分别构建了pcDNA3-p19、pcDNA3-p40和pcDNA3-IL-23真核表达载体,为IL-23基因转染DC来增强其免疫活性创造了条件.

    作者:谭广;王晓刚;程雷;罗海峰;王忠裕;殷朔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日本四日市小学生多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为阐明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漫延扩大的诱因提供流行病学调查依据.[方法]通过健康调查表,对日本四日市旧污染区楠小学校及非污染物下野小学校的学生进行有关变态反应性疾病患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下野小学调查对象中患过敏性鼻炎学生占23.4%,显著高于楠小学(占14.4%) (P<0.01),而楠小学调查对象中患荨麻疹学生占6.8%,显著高于下野小学 (占3.6%)(P<0.05).两校调查对象有既往史的父母及祖父母中,占前2位的疾病分别是花粉症和过敏性鼻炎.其中,下野小学调查对象的父亲和祖父母花粉症既往史率分别为26.2%和20.8%, 显著高于楠小学(分别为20.0%和11.8%)(P<0.05或P<0.01). 两校调查对象的变态反应相关疾病患病率与其父母及祖父母既往史有密切的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饮食习惯对该两所学校学生的变态反应相关疾病诱发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朴丰源;孙鲜策;赵瑾瑶;陈敏;叶建新;山内 彻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大连医科大学